标题:卷六十三 志三十八 内容: ◎地理十   △陕西   陕西省:禹贡雍、梁二州之域。 明置陕西等处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并治西安。 清初因之,置巡抚,治西安,并置总督,兼辖四川,寻改辖山陕。 雍正九年,专辖陕甘,治西安。 十三年,复辖四川。 乾隆十三年,罢兼辖。 十九年,兼甘肃巡抚事。 二十四年,改陕甘总督。 二十九年,移驻甘肃兰州,遂为定制。 康熙二年,析临洮、巩昌、平凉、庆阳四府置甘肃省,移右布政使治之。 雍正三年,升西安府之商、同、华、耀、乾、邠六州,延安府之鄜、绥德、葭三州,为直隶州。 九年,改榆林卫为府。 十三年,同州升府,华仍降州隶焉,耀并降州还旧隶。 乾隆元年,葭仍降州隶榆林。 四十八年,升兴安州为府。 东界河南阌乡;三百五里。 西界甘肃清水;六百三十里。 南界四川太平;一千三十里。 北界边墙。 一千三百九十六里。 广九百三十五里,袤二千四百二十六里。 宣统三年,编户一百六十万一千四百四十四,口八百五万四千四百七。 领府七,直隶州五,厅七,州五,县七十三。 西安府:冲,繁,疲,难。 巡抚,布政、提学、提法三司,盐法、巡警、劝业三道,提督,将军,副都统驻。 明,领州六,县三十一。 雍正三年,升商、同、华、耀、乾、邠为直隶州,割县十七他属。 十三年,耀及同官还旧属,白水改隶同州。 乾隆四十七年,置孝义厅。 嘉庆五年,置宁陕厅。 东北距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 广三百五里,袤四百三十八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十六分。 京师偏西七度三十二分。 领厅二,州一,县十五。 长安冲,繁,疲,难。 倚。 府西偏。 西北:龙首山。 西南:清华、圭峰。 南:终南山,横亘长安、咸宁、鄠、盩厔四县境。 渭水自西迳县北,东入咸宁。 西南:潏水,歧为二:一,西南合镐水为东交河,沣水东北流来会,又北经咸阳入渭;一,北流为皂河,折东经咸宁入渭。 南有漕渠。 又西南有通济渠。 镇三:杜角、秦杜、三桥。 主簿驻斗门。 行宫,城内。 光绪二十六年,德宗西幸,改旧抚署驻焉。 咸宁冲,繁,疲,难。 倚。 府东偏。 南:乐游、少陵原。 渭水迳县北而东,灞水、浐水自东北合注之。 又东迳高陵入临潼。 潏水即漕水,一名皂水,出东南石鳖谷。 其西镐水自宁陕入,右合白石、小库诸水,左合梗梓水,入长安。 明秦藩城在府城东北隅、县治北。 顺治六年,改建满城,将军、都统驻。 县丞旧自灞桥移尹家卫,改驻县北草滩。 灞桥、渭桥、鸣犊三镇。 驿一:京兆。 咸阳冲,繁,难。 府西北五十五里。 北:毕原。 东:鲜原。 东南:高阳。 西南:短阴。 南:渭水自兴平入,纳泥渠水,东北会二沣水为鸡心滩,东入长安。 东北:泾水,东入泾阳。 镇四:高桥、窑店、北贺、马庄。 驿一:渭水。 兴平冲,繁。 府西百里。 西:马嵬坡。 北:黄山。 渭水自武功入,左纳清黑、夹逮诸水,合新开河,东入咸阳。 县丞驻张店。 镇二:马村、桑家。 驿一:白渠。 临潼冲,繁,难。 府东北六十里。 东南:骊山,有温泉。 北:普陀原。 东:鸿门坂。 西南:坑儒谷。 渭水自咸宁入,迳县北,石川河合清谷水南流注之。 西有潼水,东有戏水、零水,均北流注之,东入渭南。 县丞驻关山镇。 镇五:新丰、零口、交口、广阳、栎阳。 驿一:新丰。 高陵简。 府东北七十里。 西:降鹤山。 南:奉政原。 西南:渭自咸宁缘界迳鹿苑原,左合泾水,又东缘临潼界入之。 西北:白渠自泾阳入,播为二,曰昌运,曰高望。 西南有毗沙镇。 鄠繁,难。 府西南七十里。 东南:紫阁峰。 南:圭峰。 东南:终南山。 北有渭水自兴平入,入咸阳。 东南:沣水自长安缘界入,会涝水。 涝水出县南,合渼波水,东北入咸阳,注渭。 镇四:秦渡、赵王、涝店、大王。 蓝田简。 府东南九十里。 北:横岭。 南:秦岭、七盘、峣山、蒉山。 东:蓝田山,有关。 灞水出县东倒回谷,即蓝田谷,迳南境,纳蓝水、辋水,迳城南,又西北合土胶河、猗水、注水,入咸宁。 浐水出南山土门谷,西北流,为焦戴河,合汤谷水,均入咸宁。 镇三:蓝桥、焦戴、新街。 泾阳冲,繁,难。 府西北七十里。 北:嵯峨山。 西北:甘泉、仲山。 泾水自醴泉缘界入,迳城南,东南入高陵。 北:冶谷水自淳化入,会清水,入三原。 西北:龙洞渠,迳县北,歧为三:曰北白渠,入三原;中白渠,入高陵,下白渠,流数里伏。 又有冶清渠。 冶峪,县丞驻。 镇六:永乐、临泾、石桥、云阳、孟店、王桥。 三原冲,繁,难。 府北九十里。 北:浮山。 西北:嵯峨、尧山。 浊谷水自耀入,曰楼底河,东流,散入各渠。 赵氏河即涧谷水,自富平错入,仍入富平。 清谷水自耀入,西北入泾阳,复经西境,合冶谷水,贯流南北二城中,东南入高陵。 镇四:陂西、王店、楼底、西阳。 学政驻所。 驿一:建忠。 盩厔繁,难。 府西南百六十里。 南:秦岭。 东南:石楼。 西南:安乐山。 西:骆谷。 竹谷水北缘郿界,仍迳清化入,一曰西清水河,合车谷、稻谷诸水,入武功注渭。 渭水迳县北而东,西南有黑水,即芒水,北流注之,又东入兴平。 东南:甘水亦北入兴平。 县丞驻祖菴。 镇五:终南、尚村、哑柏、清化、临川。 渭南冲,繁,难。 府东北百四十里。 西南:石鼓。 南:倒虎山。 西:马峪,泠水出,合驹儿岭水,西北入临潼注渭。 渭水合杜化谷水,迳城北,古白渠在焉。 西畕水,东赤水,俱北注之,又东入华州。 县丞驻下邽。 镇二:赤水、田市。 驿一:丰原。 富平繁,疲,难。 府东北百二十里。 西北:檀山、天乳、土门。 西南:荆山。 东北:频山。 石川河即漆沮,自耀入,下流自西北受金定河,一名赵氏河,即涧谷水,东南入临潼。 县丞驻美原镇。 又东北,道贤镇。 醴泉冲。 府西北百二十里。 北:武将山。 东北:九嵕山、芳山。 泾水自永寿入,东北甘河自县北东流注之,东南入泾阳。 镇二:叱千、甘北。 驿一:张店。 同官简。 府东北百八十里。 明属西安府。 雍正三年改属耀州。 十三年还属。 西南:白马、铁龙。 北:女回。 又神女峡内有金锁关。 东:漆水出北高山,至城北,合同官川及雄同、雷平川,西南流,西有沮水,南流,俱入耀州。 东北:大小石磐山水合北入宜君。 其南乌泥川,东入蒲城。 驿一:漆水。 耀州简。 府东北百三十三里。 明属西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十三年仍为州,还属。 东北:五台山、磬玉。 北:木门、大唐。 西北:牛耳山。 沮水上源姚渠川自宜君入,合银耳坪、太子石水杨秀川,为宜君水,南合胡思泉,为沮水,东南迳城西,又东,左会漆水,入富平。 涧谷山、清谷水、浊谷水均出西北,南入三原。 镇四:小丘、柳林、照金、庙湾。 驿一:顺义。 孝义厅繁,难。 府东南二百四十里。 乾隆四十七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设同知驻孝义川。 嘉庆七年移驻旧县关,即今治。 北:秦岭。 东:大顶山。 西南:车轮、天书。 大峪河一名乾祐河,即柞水,出西北大峪岭,西南流;东北金井河即甲水,东流;东社川河,东南流;西北洵河,南流:俱入镇安。 宁陕厅繁,难。 府南五百二十里。 明正德十六年,设柴家关、五郎坝二巡司。 顺治中废。 乾隆四十八年,移西安府水利通判驻五郎关。 嘉庆五年,析长安、盩厔、洋、石泉、镇安五县地置,改设同知。 东北:秦岭。 北:万华山、子午谷。 南:五台山。 洵河出纱罗岭,西南至江口,左合江河,又南至孝义,澧河、日河并从之。 西北:甘泉砭,文水出,汇东谷、西河诸水,屈西南入洋,蒲河从之。 北:要竹岭,长安河出,南迳城东,合东河、堤坪河入石泉。 有四亩地、五郎关汛。 主簿驻江口,嘉庆七年自长安斗门镇移此。 四亩地巡检,嘉庆十三年移驻新城,十八年废。 同州府:冲,繁,难。 隶潼商道。 明,同州属西安府,领县五。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十三年升府,置附郭县。 耀、白水还隶,又降华州暨所属之华阴、蒲城、潼关来隶。 乾隆十二年,潼关升厅。 西南距省治二百四十里。 广一百八十八里,袤二百九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分。 京师偏西六度三十七分。 领厅一,州一,县八。 大荔繁,疲,难。 倚。 雍正十三年以同州地改置。 西:黄堆山。 北:商颜。 南:沙苑。 洛水自蒲城缘界迳其西,折东南至船舍渡入,迳西南,东流,渭水迳南界,东北流,并入朝邑。 县丞驻羌白镇。 又坊头、船舍、潘驿三镇。 朝邑繁,难。 府东三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来属。 黄河自郃阳入,迳东境而南,受金水,至赵渡南之望仙观,为洛水入河故道。 光绪三十四年,洛徙,至赵渡入之。 又南三河口,渭水自大荔入,东北流注之,折东入潼关。 主簿驻大庆关。 有两女、太奇、赵渡三镇。 郃阳难。 府东北百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来属。 西北:梁山。 东北:方山。 黄河自韩城入,缘东界而南,受百良水。 徐水西北、金水东南流,俱入朝邑。 古洽水,亦瀵水,亦西南入朝邑。 西北:大峪水,自澄城缘界,屈南仍入之。 镇五:百良坊、甘井、王村、黑地、路井。 澄城简。 府北百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十年来属。 北:界头山、将军。 西北:壶梯、云门山。 西:洛水,受甘泉水,即县西河,南入蒲城。 东大谷河,南缘郃阳界从之。 镇九:寺头、业善、韦庄、交通、窑头、王庄、冯原、塔冢、良辅。 韩城难。 府东北二百二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来属。 东北:龙门山。 西北:梁山。 西南:韩原,即少梁。 黄河缘东北自宜川入,合洽户川,屈南得龙门口,禹迹存焉,南至官渡,合沮水及芝川,又南入郃阳。 西北:神道岭汛。 薛峰、昝村二镇。 华州冲。 府南百八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十三年仍为州,来隶。 西南:五龙。 南:少华山。 渭水自渭南入,迳北境而东,纳州南诸谷水,东北入华阴。 镇七:罗纹、柳子、台头、王宿、瓜坡、高唐、江村。 驿一:华山。 华阴冲,繁。 府南百六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改属华州,十三年来属。 南:太华山,即西岳。 河水自朝邑入。 西北:渭水自华缘界合沈水,又东合敷水、黄酸水,诸谷水并注焉,又东入于河。 镇三:华岳、泉店、敷水。 蒲城疲,繁,难。 府西八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改属华州,十三年来隶。 北:尧山,一名浮山。 西北:丰山,一名苏愚山。 东北:金粟山。 洛水自白水入,迳避难堡,左纳甘泉水,合大峪河,入大荔。 东北:永丰汛。 镇十:常乐、石表、渭原、孝同、兴市、武店、汉底、车渡、荆桃、高阳。 白水简。 府西北百三十里。 明隶西安府。 雍正三年改属耀州,十三年来属。 东北:黄龙山。 西北:秦山。 洛水自宜春入,受铁牛河,经县北,受孔走河,又东南白水,即南河水,自南境东流注之,又南入蒲城。 镇十:冯雷、西故、南河、雷村、新村、新窑、铁牛、雷衙、武庄、孔走。 潼关厅冲,繁,难。 府东南百里。 潼关道治所。 明置潼关卫。 雍正二年废。 四年置潼关县,属华州,十三年来隶。 乾隆十二年升厅。 东:麒麟山。 西:凤山,倚以为城。 黄河自华阴入,迳厅北,潼水自厅南贯城北流注之,东入河南阌乡。 巡司兼司狱驻风陵渡。 驿一:潼关。 凤翔府:冲,繁。 凤邠道治所。 东南距省治三百六十里。 广四百二十里,袤三百四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二十八分。 京师偏西八度五十九分。 领县七,州一。 凤翔冲,繁。 倚。 西北:雍山,雍水出焉,南流经县西,折东南与塔寺河合;又东有横水,俱东南入岐山。 汧水自汧阳缘界南入宝鸡。 镇五:横水、窑店、虢王、彪角、陈村。 驿一:东河桥。 岐山冲,繁。 府东五十里。 北:岐山,又有周原。 南:秦岭。 北:武将山。 西南:渭水自宝鸡入,迳城南,东流,斜谷水出西南山,东北流,并入郿。 西:湋水,即雍水,自凤翔入,合横水,迳县南,东入扶风。 畤沟河自扶风缘界仍入从之。 镇五:益店、龙尾、蔡家、高店、青化。 驿一:岐周宝鸡冲,繁,难。 府西南九十里。 秦岭在南,亦名秦山。 东南:陈仓山、石鼓山。 西南:和尚原、大散岭。 渭水自秦州缘界入,迳城南而东,右合塔河、洛谷水,左合汧水,又东合潘溪,入岐山。 东南:太白河、西南入留坝。 上谷水、虢川河、西南冻河即故道水,并西入凤。 东北:利民渠。 巡检驻虢川镇。 又底店、阳平、马营、益门四镇。 驿二:陈仓、东河。 扶风冲,繁。 府东百十里。 北:岐山,吴双。 东北:梁山。 南:飞凤、贤山。 西北:美山。 东:茂陵、三畤原。 东南渭水,南湋水,与东境漆水、美水合,并东入武功。 镇七:伏波、杏林、绛帐、午井、召公、天度、崇正。 驿一:凤泉。 郿简。 府东南百十里。 东:太白山,即禹贡惇物。 西:马冢山。 西南:武功、斜谷,有五丈原。 渭水自岐山入,右合斜谷水,中支磨渠,东支清水河,东南迳城北,又东入扶风。 东井田、西南斜谷二渠。 斜谷关汛。 镇五:槐芽、横渠、青化、清湫、金渠。 麟游简。 府北百十里。 城内童山。 西:天台。 东:石臼。 南:箭括山。 漆水出县西青莲山,东北合岐水,其西麻夫川、东雨亭河,并入甘肃灵台。 杜水出西北杜山,迳城南,受澄水,东入乾州。 西良舍、西北招贤二镇。 汧阳冲。 府西北七十里。 东:圭山、龙泉。 北:天台:卧虎。 南:箭括岭。 汧水自陇入,西北纳草碧谷、晖川河,迳城南,纳涧口河、界止河,东南入凤翔。 东縻隃泽。 东黄理、西草碧二镇。 陇州冲。 府西北百五十里。 南:吴岳。 西北:陇山,即陇坂。 又汧山,汧水出,合龙门、关山、蒲峪诸水,迳城南而东,受北河,又东南纳八渡水,入汧阳。 渭水自甘肃秦州迳西南,东入宝鸡。 西:关山汛。 镇十四:杜阳、东凉、新街、县头、八渡、神泉、马鹿、长宁、赤延、故川、香泉、大松、通关河、温水。 驿一:长宁。 汉中府:冲,繁,疲,难。 陕安道治所。 总兵驻。 明,领州一,县八。 乾隆三十八年,置留坝厅。 嘉庆七年,置定远厅。 道光五年,置佛坪厅。 东北距省治一千七百里。 广八百一十里,袤六百五十里。 北极高三十三度。 京师偏西九度十四分。 领厅三,州一,县八。 南郑冲,繁,难。 倚。 西南:旱山、黄牛。 南:大巴山。 东南:梁州。 西:龙冈山。 东北:武乡谷、骆谷。 沔水即汉水,自褒入,东受褒水中、东二支,及廉水、池水,东入城固。 青石关,巡司驻。 又西大坝关。 镇四:长柳、上水渡、沙河、弥勒院。 驿一:汉阳。 褒城简。 府西北四十里。 北:七盘山,上为鸡头关。 西北:连城。 西:牛郎山。 南:天池。 褒谷在东北,自此入连云栈。 西北百五十里达留坝。 沔水自其县入,西南流,纳华阳河,又东受褒水,入南郑。 西南:让水,一名逊水。 北马道、虎头、武曲,南松梁、米仓,西北汉阳、甘亭,七关。 南:黄官岭汛,巡司同驻。 镇四:宗营、褒城、长林、高台坝。 驿三:马道、青桥、开山。 城固简。 府东七十里。 北:通关、九真、白云。 西北:斗山。 汉水自南郑入,迳胡城,左纳文水,即文川,右纳南沙河、小沙河,迳城南入洋。 阴平、袁扬、原公、文川四镇。 洋简。 府东百二十里。 东北:太白。 东南:子午谷。 西北:酆都。 北:兴势山,又灙谷,即骆谷南口。 东:赤坂、黄金谷。 汉水自城固入,迳南境,左纳灙水即铁冶河、大龙河、酉水、金水河,右纳东谷河、桃溪水,东南入西乡。 北:壻水,西经城固,复入西南境,注于汉水。 北:华阳营。 东北:茅坪汛。 县丞驻华阳镇。 又渭门、真符、谢村、壻水四镇。 西乡繁,疲,难。 府东二百四十里。 西南:大巴。 小巴。 南:皂军山。 东北:饶风岭。 东南:子午山。 汉水自洋入,左子午河,即椒溪,合宁陕纹河,西南流注之,牧马河自城固入,迳城东南,合洋水、白铁河、神溪,东北流注之。 折东入石泉,高川从之。 西南:菩提河,南入四川通江。 北:司上汛。 县丞驻五里坝,嘉庆七年自大池坝移此。 巡司驻大巴关。 盐场巡司,嘉庆七年废。 镇二:茶溪、子午。 凤冲。 府西北三百八十里。 西北:红崖。 北:豆积。 东北:黄牛寨山。 故道水即嘉陵江上流,自宝鸡入,迳东北,受三岔河,折西合黄花川、马鞍山水,至双石铺,红崖河自右注之,入甘肃两当。 野羊河自留坝入,迳城南,合东沟河,入略阳。 西南:仙人关。 东北:大散关,有汉凤营驻防。 东南:铁炉川营。 东北:黄牛堡汛。 镇四:南星,庙台子、方石、白石。 驿三:草凉、三岔、梁山。 丞兼巡司驻三岔。 宁羌州,冲,疲,难。 府西南三百八十里。 东南:龙头。 西北:鸡鸣。 东北:五丁山,有关。 北:嶓冢山,汉水出焉,初名漾水,合五丁峡、黄铜铺水,东北入沔。 玉带河出西南箭竹岭,迳城北,受白岩水,为白岩河,亦北入沔。 西汉水迳西境,纳七道水,西南入四川广元,为嘉陵江。 西北:阳平关,州同驻。 大安、黄坝二汛。 西北:青鸟镇。 驿二:柏林、黄坝。 沔冲。 府西四百十里。 北:铁山。 东南:定军山。 东北:天荡、武兴。 西北:珈珂。 漾水自西宁羌入,西南受白岩河,北沮水,西南流,迳略阳东境,复入县西为黑河,南流注之,始名沔水,又迳城南,东入褒城。 西北:黑河汛。 镇四:黄沙、旧州、元山、青羊。 驿三:黄沙、顺政、大要。 略阳冲。 府西北二百九十里。 北:青泥岭。 西北:杀金岭。 东南:大丙山,丙穴在焉。 故道水自甘肃徽县入,东北合浊水,为白水江入。 西:西汉水,即犀牛江,自甘肃成县入,合石门河来会,是为嘉陵江。 又西南,纳八渡河,右纳落索河,迳野猪山入宁羌。 沮水迳东北合冷水河,东南复入沔。 东北有白水江汛。 峡口、石门二镇。 佛坪厅要。 府东北四百里。 嘉庆中设盩洋县丞于袁家庄,属西安府。 道光五年析盩厔、洋二县地置,省县丞,设同知,来隶。 南:冠山、鼇山。 东:天华。 西北:秦岭、太白。 西:杨家沟口,壻水出,马黄沟水自宝鸡南流注之,又南入洋。 黑水出北扇子山,东北合蟒河、八斗河,入盩厔。 椒溪河出厅东,东南入宁陕。 东北:骆谷关,北口属盩厔,南口属洋,中贯厅境,有十八盘。 有黄柏〈11、〉厚轸子二汛。 巡司驻袁家庄。 定远厅要。 府东南四百里。 嘉庆七年析西乡地置,设同知。 西:金竹。 南:归仁。 西北:父子山。 东:星子山,洋水出焉,即清凉川,迳城南,合小洋河、七里沟水,折西北入西乡。 东北楮河、东南双北河,并东南入紫阳。 东南渔水、西北巴水,并西南入四川通江。 汛三:瓦石坪、渔渡坝、观音堂。 有渔渡坝、简池坝二巡司。 留坝厅冲,繁,难。 府西北百四十里。 本凤县地,明设巡司。 乾隆十五年,移汉中捕盗通判驻之。 三十年析置,职抚民。 三十九年改置同知。 西北:紫柏山,其东柴关岭。 西北:太白河,为褒水上游,自宝鸡入,受红岩河,为紫金河。 虢川河亦自宝鸡来注,迳东南,受文川河、青羊河,又南纳武关河,入褒城。 野羊河出紫柏山,西北入凤。 东北:西江口汛。 巡司驻南星。 武关巡司省。 驿三:松林、留坝、武关。 兴安府:繁,疲,难。 隶陕安道。 总兵驻。 明曰兴安州,领县六。 乾隆四十七年升府,置安康县为府治,并省汉阴入之。 五十五年,复置汉阴厅。 北距省治六百八十里。 广七百六十里,袤六百二十里。 北极高三十二度三十二分。 京师偏西七度六分。 领厅一,县六。 安康繁,疲,难。 倚。 明为兴安州,新旧治均在汉南,万历十一年徙新治。 顺治四年还旧治。 康熙四十六年复徙新治。 乾隆四十七年州升府,改置。 北:梅花、牛首。 南:赵台。 西:凤凰。 东北:白云山。 西南:魏山。 汉水自西紫阳缘界折北入,迳城北,右纳大道河,左蒿坪河、月河、神滩河,东北入洵阳。 东南:八仙河汛。 通判、县丞同驻西南砖坪。 西:泰郊、衡口二镇。 平利简。 府东南百八十里。 旧治在西北灌河口。 嘉庆八年徙白土关,为今治。 西北:女娲北。 北:八里冈。 西:锦屏。 西南:石梁。 岚河出花池岭,西有黄洋河,与灌河合,俱入安康,北流注汉。 东:冲河,会秋河,北入洵阳,为坝河,注汉。 东南:南江河,东入湖北竹山。 县丞驻镇坪。 洵阳简。 府东百二十里。 北:羊山。 东北:水银、龙山。 东南:紫荆山。 南:将军、女华。 西北:庙垭,傅家河出,入安康,注汉。 汉水自西迳城南,洵河合乾祐河、任河南流注之,又东纳蜀河、仙河,入白河。 南:七里关汛。 白河简。 府东四百里。 嘉庆二年,增筑外城。 南:龙冈山。 东北:锡义山。 汉水自洵阳入,西迳城北,右纳冷水河、白石河,东入湖北郧。 紫阳简。 府西南二百四十里。 东:三台。 南:三尖。 东南:板厂。 南:瓮山,下有紫阳洞。 又南,望夫山。 汉水自汉阴入,迳其西,屈南,任河合紫溪河西南来注,又东迳城南,纳汝河、洞河,东北入安康,蒿坪河从之。 毛坝关,主簿驻。 石泉简。 府西北二百七十里。 东:马岭。 南:银洞。 西:天池山。 西:饶风岭,旧有关。 长安河自宁陕入,纳汶水河,入西乡注汉。 汉水自西境折西南受珍珠河,又东迳城南,受江河、池河,东南入汉阴。 富水河自西乡入,东迳乌石梁,从之。 汉阴厅繁,疲,难,简。 府西北百八十里。 明,县。 乾隆四十七年省入安康,设盐捕通判。 五十五年复置为厅,改抚民。 东南:梁门山。 东北:朝阳山。 南:文华、凤天山。 池河自宁陕入,合龙王沟,又西南入石泉,注汉。 汉水自西南迳城南,受富水河、木樨河,东南入紫阳。 月河出厅西分水岭,纳花石河,东南入安康,合衡河,注汉。 延安府:繁,难。 隶延榆绥道。 明,领州三,县十六。 雍正三年,升鄜、绥德、葭三州为直隶州,以洛川、中部、宜君、米脂、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八县分隶之。 乾隆初,以榆林府之定边、靖边二县来隶。 南距省治七百四十里。 广四百八十里,袤三百九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十二分。 京师偏西七度四分。 领县十。 肤施简。 倚。 西:凤凰山,城跨其上。 北:伏龙。 东北:清凉。 东南:嘉岭。 南:卧虎。 延水自安塞入,西北而东,西川水东流注之,又东北,南河水北流注之,又曲折东北,左纳丰林川、清化水,东入延长。 南:石油泉。 安塞简。 府北四十里。 北:云台。 东:天泽。 西:龙安山。 延水自保安入,西北纳杏子河,迳城南,曲折东南入肤施。 西南:洛水,南入甘泉。 北有边墙。 甘泉简。 府南九十里。 东北:伏陆山。 南:秦冒、温泉山。 洛水自安塞入,右纳自修川、北河、美水,左纳清泉水、漫涨河水,南入鄜州。 西南有甘泉,县以此名。 临真镇,县丞驻。 安定简。 府北百八十里。 东:鹏山。 西:祖师。 南:祖师山。 西北:高柏山,怀宁河出焉,亦名走马水,又东北有东沟,并东入清涧。 秀延水自安塞入,即北河,俗名县河,迳城北,合根水、革班川,东南亦入清涧。 南:清化水,南入肤施。 保安简。 府西北二百二十里。 东:艾蒿岭。 南:石楼台山。 西:九吾。 洛水自靖边入,迳城西,纳梁家河、吴堡川、周水,东南入安塞。 北:杏子河,亦自靖边入从之。 有沙家、静远二镇。 宜川简。 府东南二百八十里。 东:凤翅山。 北:石关。 西南:丹阳。 东南:盘古山。 黄河自延川入,南延水,迳东北来注之。 又南过壶口,受云岩河,经孟门,受银川水,即西川,又东南入韩城。 北有百直、交口镇。 延川简。 府东北百九十里。 城西:西山。 东:东峰。 西北:青眉山。 黄河自清涧入,至老龙口,秀延水合清平川、南站川诸水,东南流注之,又南入延长。 西北:永平村,有石油井。 延长简。 府东百五十里。 东北:独占。 北:高奴山。 西:延水自肤施入,迳城,右合关子口,左小铺原水,又东迳翠屏山,纳苏家河,右安沟,东南入宜川。 西北交口水,东至延川注延水。 南:锦屏山,下旧有石油井。 光绪三十二年,用新法凿取,油旺质佳。 附近肤施、延川、宜君数县境均产石油。 定边冲,繁。 府西北三百五十里。 明正统二年置定边营,属延安镇。 雍正九年,以定边、盐场、砖井、安边、柳树涧五堡地置,属榆林府。 乾隆初来隶。 东南:南梁山。 西北:白露山,即白于山,洛水出焉。 右合贝川水、郎儿沟,又东,左合吴仓坡水,东南入保安。 南:三山水,一名耿家河,自甘肃灵州入,复合黄家泉,西南入甘肃环县。 北有边墙,自甘肃花马池入,东南至靖边。 西:盐场堡,县丞驻,后省。 靖边冲,难。 府西北三百里。 明成化十一置靖边营,属延绥镇。 顺治初为靖边所。 雍正二年设同知,九年,以安边、安塞、镇罗、镇靖、龙州五堡地置,属榆林府。 乾隆初来隶。 西南:大白莲花山。 东:箭杆山。 东南:芦关岭。 西红柳河,东荍麦河,至城北合流,北出边墙,折东复入怀远边墙为圁水。 东北:寺湾河、大理河,并东入怀远。 龙州堡、宁塞堡二汛。 又宁条梁汛,巡司同驻。 榆林府:冲,繁,难。 延榆绥道治所。 初沿明制,置东、中、西三路道。 康熙元年省西路入中。 雍正九年改中为榆葭道,东为延绥鄜道。 乾隆二十六年改。 总兵同驻。 明曰榆林卫。 雍正九年,改置榆林府,并置榆林、怀远、定边、靖边四县。 乾隆初,改定边、靖边属延安府,葭降州,暨所隶神木、府谷二县来隶。 南距省治一千三百五十里。 广五百二十里,袤二百二十二里。 北极高三十八度十八分。 京师偏西七度六分。 领州一,县四。 榆林冲,难。 倚。 本双山、常乐、保安、归德、鱼河五堡地,明成化七年置榆林卫。 雍正二年省入绥德,九年复置县为府治。 城东:驼山。 北:红山,上筑墩。 东南:石山。 无定河自怀远入,西迳城南而东。 清水河一名西河,即榆林河,自边入,西北纳县境诸水,东南流注之,又东南入米脂。 东北:葭芦川,一名沙河,东南入葭州。 西北边墙有鱼河堡、常乐堡二汛。 南:碎金镇。 驿二:榆林、鱼河。 怀远冲。 府西百六十里。 明天顺中置怀远堡,属榆林卫。 雍正二年改属绥德。 九年以怀远、波罗、响水、威武、清平五堡地置,来隶。 南:火石山。 东:五龙。 西南:龙凤山。 无定河即生水,上流曰额图浑河,一名奢延河,又名幌忽都河,自鄂尔多斯右翼入,迳城北而东,纳硬地梁、黑水头河、柿子河诸水,又东入榆林。 西南:圁水自靖边入,东北流,迳城北出边墙,入无定河。 南:大理河自靖边入,合小理河,东入米脂,复经城东南入米脂。 西北:边墙。 葭州疲,难。 府东南百七十里。 明属延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乾隆初,仍降州来隶。 南:白云。 北:第一峰。 西:西岭。 黄河自神木入,南秃尾河,即吐浑河,迳城北,东南流注之。 葭芦川自西南合五女川,东流来注之,又南受乌龙水、荷叶川入吴堡。 神木冲,繁。 府东北二百四十里。 明属葭州。 乾隆初来隶。 西:笔架。 东南:天台。 东:龙眼山。 东北:响石崖,石马河出,入府谷注河。 河水折西南入,受屈野河、芹河、泗沧河、大柏油河、柏林河诸水,西南入葭。 秃尾河自边入,合永利河从之。 神木营,理事同知驻。 西南:柏林堡汛。 府谷冲。 府东北二百里。 明属葭州。 乾隆初来属。 北:高梁山。 西南:又保。 东:五龙山。 黄河自鄂尔多斯左翼缘东界而南,受黄甫川、清水川,经南界,孤山川自西北合镇羌水、麻家沟水、木瓜川,东南流注之,又西南,受石马川,入神木。 有孤山堡、木瓜园堡、清水堡三汛。 巡司驻麻地沟。 府谷、孤山、镇羌废驿。 乾州直隶州:冲,繁,难。 隶西乾鄜道。 明属西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东南距省治一百六十里。 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三十三分。 京师偏西八度十五分。 领县二。 西北:梁山。 东北:鸡子堆。 西:明月。 北漠谷水,西北武水,一名武亭水,即杜水,均迳城西南入武功。 东北:泔水,纳甘沟,东入醴泉。 镇七:薛禄、陆陌、临平、阳峪、冯市、阳洪、关头。 驿一:威胜。 武功冲,繁。 州西南六十里。 东:东原。 西:西原。 西南:三畤原。 渭水自扶风入,迳城南,嘉庆中北徙,东入兴平。 西北:武水自州入,迳城北,合漠谷水,又东南,湋水东流来汇,又南入兴平。 清水自盩厔入,东北流,迳城东南,又东至兴平入渭。 镇六:魏公、游凤、普集、大庄、杨陵、永安。 驿一:邰阳。 永寿冲。 州西北九十里。 西南:武陵山。 北:分水岭,泔水出,迳城东,漠谷水亦出之,迳城西,并南入州。 武水出西南石牛山南,迳州西北,复迳县南入州。 西北:拜家河,东北入邠州,注太谷水。 北:吕公渠,西南:赵家渠、李家渠、杜渠。 镇四:底窖、蒿店、监军、仪并。 驿一:永安。 商州直隶州:繁,疲,难。 隶潼商道。 明属西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西北距省治三百里。 广四百六十里。 袤四百三十里。 北极高三十三度四十九分。 京师偏西六度三十五分。 领县四。 东南:商山。 西:熊耳山。 东:鸡冠。 北:金凤、小华。 西:西岩。 西北:冢岭,即秦岭。 丹水一名丹江,出其东麓,合黑龙峪水,东南流,受水道河、林岔河,经城南,受乳水,又东南受老君峪水,入山阳。 有商洛、老君店、黄川、大荆、泉村、西巿、丰阳诸镇。 龙驹寨汛,州同同驻。 又东,武关汛。 镇安繁,疲,难。 州西南三百四十里。 北:都家岭、长陵、天书山。 东南:石驴。 东北:梦谷。 金井河自孝义缘界入,合社川河,东南入山阳。 北:乾祐河,迳城东南,纳县河、冷水河、西南洵河,合小任河,并东南入洵阳。 又西南大任河,亦东南入洵阳,注于洵河。 有镇安营驻防。 雒南简。 州东北九十里。 北:云堂山。 东北:阳华。 东南:王乔。 西:冢岭山,洛水出焉,东南迳元扈山,北纳文峪川,又东迳城北,合石门川,又东会县河,故县川,灵水、要水,迳熊耳山,北入河南卢氏。 三要司,巡司驻。 鸡头关汛。 山阳简。 州东南百二十里。 东南:天柱山。 北:莲花、元武。 东:孤山。 西:三凤。 西南:金井河,即甲河,自镇安入,合花水河,至城南合河口。 安武水即关柎水,迳城西,合县河、桐峪河,又东受董家沟、箭河、漫川河诸水,南入湖北郧西,注于汉。 东:丹江,与银花河并入商南。 竹林关、漫川关二汛。 商南简。 州东南二百五十里。 南:商雒山。 东:鱼难。 东南:青山。 东北:角山。 丹水自州入,西南受银花河,为两河,又东纳武关河、清油河,迳城南,合县河、湘河,东入河南淅川。 有富水关汛。 邠州直隶州:简。 隶凤邠道。 明属西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东南距省治三百二十里。 广二百九十里,袤九十五里。 北极高三十五度四分。 京师偏西八度二十三分。 领县三。 南:豳山。 西:无量。 东:蒲泽谷。 泾水自长武缘界入,西北而东,迳城北,合安化河、白土川即漆水,复合西河、南河,左纳皇涧、过涧,又东南至断泾渡,右纳太峪河,缘永寿界入淳化。 镇七:高村、大峪、宜禄、停口、永乐、史店、白吉。 驿一:新平。 三水简。 州东北六十里。 城东:翠屏。 东南:石门山,七里川出,即姜嫄河,西南入淳化。 东北:汃水,一名县河,自宜宾入,受连家河、苍耳沟水,迳城南,并西南入州。 西北:大陵水,即皇涧,自甘肃正宁入,会罗川水,其南梁渠川,即过涧,并入州。 又西北,马岭水,入甘肃宁州。 镇五:土桥、张洪、太羽、职田、底庙。 淳化简。 州东南百四十里。 东北:寿峰山。 西北:甘泉山。 西:泾水左渎自泾入,受姜嫄河,迳城南入醴泉。 冶谷水出县北蝎子掌山,屈东,迳城东,汇甘泉、走马水、胡卢河,东南入泾阳。 东北:清水,自耀缘界,东南流,仍入之。 镇六:常实、大店、石桥、辛店、通润、姜嫄。 长武简。 州西北八十里。 西:鹑觚原。 北:神龙。 南:宜山。 泾水自甘肃泾州入,迳北界,受马莲河,折南迳城东,至回龙山北。 西南黑水即芮水,与纳水合,东南流注之,又东南入邠。 镇三:停口、冉店、窑店。 驿一:宜禄。 鄜州直隶州:繁,疲,难。 隶西乾鄜道。 明属延安府。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 南距省治五百五十里。 广三百五十里,袤三百八十五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分。 京师偏西七度十一分。 领县三。 南:高奴山。 东北:晋师。 北:开元坡。 北:洛水自甘泉入,南流,纳采铜川、牛武川、迳城东南,厢西水合开抚水,自洛川会街子河来注之,又南入洛川。 西北:华池水,即清水河,自甘肃合水入,迳城西,与黑水会,又南纳直道河、三川水,西南入中部。 州判驻王家角镇。 又交道、屯磨、张村、隆益、牛武五镇。 洛川简。 州东南七十里。 旧治在东北。 乾隆三十一年徙凤栖堡,为今治。 北:高庙山。 东南:烂柯。 南:鄜畤山。 洛水自西北,南流,纳杜家河,入中部。 东仙宫河、黄梁河,迳城南,西南流注之,又南入中部。 东南:聿津河,西南入宜君。 又南川水,东入宜川。 镇十六:仙宫、白城、化石、土基、黄连、吴庄、兴平、梁原、乐生、化庄、朱牛、汉寨、厢西、进蒙、永乡、聿津。 中部简。 州西南百四十里。 城北:桥山。 西北:石堂。 洛水自洛川入,右受华池水、沮水、香川水、五交河,又南入宜君。 镇五:北谷、保安、孟家、芦保、龙坊。 驿一:翟道。 宜君简。 州西南二百十里。 东南:秦山。 西北:太白。 西南:青龙。 洛水自东北,南流,右受石盘川,左受沙河,即聿津河,又南入白水。 西南:缠带水,合玉华川,东北流,入中部,注沮水。 又马兰川,西南入三水。 姚渠川,东南入同官。 马兰镇,巡司驻。 又雷远、五里、杏头、石梯、偏桥、突泉六镇。 县西姚曲村有石油井。 绥德州直隶州:冲,繁。 隶延榆绥道。 明属延安府。 领县一。 雍正三年,升直隶州,以延安府之清涧来隶。 乾隆元年,以葭州之吴堡来隶。 西南距省治一千一百里。 广二百七十里,袤二百四十五里。 北极高三十七度三十七分。 京师偏西六度二十五分。 领县三。 城内:疏属山。 西南:雕阴。 西:合龙。 东:凤凰山。 黄河自吴堡入,南入清涧。 无定河自米脂入,至城东北,右纳大理河、怀宁河,东南入清涧。 驿一:义合。 米脂简。 州南百四十里。 南:文屏。 北:高家山。 无定河自榆林入,迳城西,左纳背川水,西南大理河自怀远入,并南入州。 驿一:圁川。 清涧简。 州南百四十里。 明属延安府。 雍正三年来隶。 城内:草场山。 西:笔架、烽台。 北:官山。 黄河缘东界而南,东北无定河,东南流注之,又南入延川。 西:秀延水,即辱水,一名清涧水,东流,纳士子河,折东南,纳坡底河,南入延川。 西北:怀宁河,东北流入州境、驿二:奢延、石嘴。 吴堡简。 州东百四十里。 明属葭州。 乾隆初来隶。 西北:高原砦山。 南:龙凤。 北:大境。 黄河自葭入,东北缘界,东南流,纳黾洲水,又西南,纳柳毫沟、相公泉、清水沟诸水,又东南入州。 宋家川、川口、辛家沟镇。 驿一:河西。 发布时间:2025-11-21 13:06: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