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十四 志三十九 内容: ◎地理十一   △甘肃   甘肃:禹贡雍州南兼梁州。 之域。 明陕西布政使司及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地。 清顺治初,因明制,设甘肃巡抚,驻宁夏。 宁夏巡抚旋裁。 五年,徙甘肃巡抚驻兰州。 康熙三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领四府如故。 六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 七年,又改甘肃布政使司,徙治兰州。 雍正三年,裁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改置甘州、凉州、宁夏、西宁,升肃州及秦、阶二州为直隶州。 乾隆三年,废临洮府徙兰州,因更名。 二十四年,置安西府。 二十九年,裁巡抚,以陕甘总督治兰州,行巡抚事。 三十八年,置镇西府于巴里坤、迪化直隶州于乌鲁木齐。 三十九年,降安西府为直隶州。 四十二年,升泾州为直隶州。 同治十一年,置化平川直隶厅。 十二年,升固原州为直隶州。 光绪十二年,新疆改建行省,割迪化、镇西往属。 东至陕西;及鄜州、邠州。 南至四川;保宁、龙安。 西南至青海;北至阿拉善、额济纳二旗。 及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 广二千一百二十里,袤一千四百十里。 宣统三年,编户九十万六千六百三十九,口四百六十九万一千六百二十。 领府八,直隶州六,直隶厅一,州六,厅八,县四十七。 其名山:陇、嶓冢、崆峒、西倾、积石。 其大川:黄河、西汉、渭、泾、洮、湟。 其重险:萧关、嘉峪、玉门。 其驿道:一,东南逾六盘达陕西长武;一,西北渡河出嘉峪关达新疆哈密。 电线:西北通迪化,东南通西安。 兰州府:冲,繁,难。 陕甘总督,布政、提学、提法三使,巡警、劝业道驻。 明为州,属临洮府,领金、渭源、河州。 乾隆三年,徙临洮府来治,更名,以所隶河州、狄道、渭源三州县改属,升狄道为州,置皋兰县为府治,兼割巩昌府属之靖远隶之。 东北距京师四千四十里。 广千二百二十五里,袤八百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八分。 京师偏西四十二度三十四分。 领州二,县四。 皋兰冲,繁,疲,难。 倚。 城南五里,皋兰山,五泉出其下。 百四十里,康狼山。 北:九州、台山、松山。 西:沃干岭、马衔山。 黄河,西南自河州入,西流,至孔家寺,折而东北,复东流,迤南,迳城北,至东坪,与金县分界。 又东北,迳乌金峡,入靖远。 洮水南自狄道入,西北流,至毛龙峡入黄河。 边墙,西自平番来,起县西北毛牛圈,东南迤至小芦塘,入靖远盐池。 边墙外,北与蒙古分界,有界碑六。 镇一:纳米。 驿三:兰泉、沙井、摩云。 县丞驻红水堡。 金冲,疲。 府东南八十里。 南:龛山。 西南:马衔山。 东北:北峦山、车道岭。 东:驼项。 西北:猪嘴。 黄河自皋兰入,南新营河自狄道入,至大营川,右合瓦家河,左合清水河,合龛峪、徐家峡、大峡诸水,西北至皋兰入于河。 黄河又东北过乌金峡入靖远。 边墙,西自皋兰来,逾黄河南至索桥,合旧边墙,东北入中卫。 驿二:定远、清水。 狄道州繁,疲,难。 府南二百里。 南:抹邦山、煤山。 北:马衔山,故关原。 西:西平山。 西南:十八盘山。 洮水,南自洮州入,合抹邦、东峪、三岔、留川四水及诸小水,屈曲北注,迳沙泥州判境,沙泥水出摩云岭西麓,西流入之。 洮水又北,入皋兰。 州北河渠,雍正三年濬,引洮流溉田三百顷。 赵土司驻所,州东南六盘山麓。 驿四:沙泥、洮阳、窑店、庆平。 州判驻沙泥堡。 渭源冲,疲。 府南少东二百五十里。 西北:七峰山。 南:露骨。 西南:五行。 西:鸟鼠山,渭水出其北麓,东南流,迳城北,合清源、锹峪两水,东入陇西。 驿一:庆平。 靖远疲,难。 府东北二百里。 明,靖虏卫。 雍正二年省卫,设同知,属巩昌。 八年置县,裁同知。 乾隆三年来属。 东:红山、屈吴山。 南:乌兰。 北:雪山。 黄河,西南自金县入,至城北,祖厉河南自会宁来,会左关川水,北流入之。 黄河又纳县境诸水,北流,迤西逾边墙,东北入中卫。 边墙,自皋兰红水堡来,接中卫。 河州繁,疲,难。 府西南二百里。 陕西河州镇总兵驻,雍正四年,省河水卫并入州属。 北:凤林山。 西南:石门山。 西北:小积石山,即水经注唐述山。 黄河,西自循化入,至积石关入州境,右纳样卑、吹麻、银川三水,东迳城南,又东至莲花寺。 大夏河,西南自循化来,会州境诸小水,屈曲北流入之。 黄河又东入皋兰。 韩土司及土番、老鸦、端言、红岩、牙党、川撒诸族,分居州西境。 驿五:长安、凤林、银川、和政、定羌。 太子寺,州判驻。 平凉府:中,冲,繁。 平庆泾固化道治所。 明为府,领州三,县七。 顺治初,因明制。 乾隆四十三年,升泾州为直隶州。 同治十一年,割平凉、华亭、固原、隆德四州县属地置化平川直隶厅。 十二年,升固原州为直隶州。 西北距省治七百六十里。 广五百里,袤五百八十里。 北极高三十五度三十五分。 京师偏西九度四十八分。 领州一,县三。 平凉冲,疲,难。 倚。 西北:天坛。 东南:石马。 西南:可蓝。 西:空同山。 其支麓为笄头、马屯山、弹筝峡。 泾水北源西自固原州来,至沙沟门入境;南源西自化平川厅来,至味子沟入境。 合流城西,右纳大峡河,左纳小芦、大芦、潘阴涧诸水,东南入泾州。 汭水西自崇信入,迳县东南王家寺,东入泾州。 东:利民渠,明濬,县南诸水汇焉。 峡石、安国二镇。 驿一:高平。 华亭疲。 府南九十里。 东:义山。 西:陇山。 北接大漠,南抵汧陇。 西北:美高、朝那山。 汭水北源出县西锹头津,南源出县西大关山,东流夹城汇为一,又东,右纳策底河,左纳五村川水,东迤北入崇信。 盘口河出县西南山中,东流,支津左出为五村川水,入崇信。 惠民渠,明濬,遏汭流引入城。 制胜、六盘关、三乡、黄石河镇。 驿一:瓦亭静宁州冲,疲,难。 府西二百三十里。 东:陇山、上峡、东山。 南:石门。 西:西岩。 北:横山。 苦水河即长源河,北自隆德入,环城南注,纳甜水河及州境诸小水,屈曲南入秦安。 西:兴陇渠,明濬。 驿一:泾阳。 隆德冲,难。 府西北百四十里。 乾隆四十三年,省庄浪县,以其地来属。 东:六盘山。 若水河,北自固原入;纳马莲川、滥泥河诸水,南入静宁。 其东支甜水河,即陇水,亦出六盘,迳城北,西合底堡川、南源沟水,并从之。 驿一:隆城。 县丞驻庄浪故城。 巩昌府:冲,繁,疲,难。 隶平庆泾固化道。 明置府,领州三,县十四。 顺治初,因明制。 雍正七年,升秦、阶二州为直隶州,降徽州为县,及清水、秦安、礼、两当隶秦州,以文县、成县隶阶州。 八年,增置岷州及靖远县。 乾隆三年,割靖远隶兰州。 十三年,改洮州卫为厅来属,旋并漳县入陇西,隶巩秦阶道。 西北距省治四百二十里。 广二百九十五里,袤千二百三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五十七分。 京师偏西十一度四十三分。 领厅一,州一,县七。 陇西冲,繁。 倚。 东:三品石、仁寿。 北:赤亭。 西南:首阳。 西:西倾。 西北:八角山。 渭水,西自渭源入,合广阳水为山河口,左合援阳河,右合科阳,迳城北,纳县境诸水,东南入宁远。 漳水一曰清水河,西南自岷州入,迳漳县故城南,东入宁远。 镇一:天衢。 驿二:通远、三岔。 县丞驻漳县故城。 安定冲,难。 府北百六十里。 南:南安山。 东:照城、凤凰。 西:西岩山。 东南:温泉山。 北:车道岘。 关川水东源出县南禅牧山麓,一曰东河,西北流,西源出县西南胡麻岭,一曰西河,东北流,迳县城北,汇为一川,一曰北河,北入会宁。 镇一:龟儿嘴。 驿四:延寿、通安、西巩、秤钩。 会宁冲,难。 府东北二百里。 东南:桃花。 北:乌兰山,乌兰关在其下。 南:铁木山。 东北:屈吴山。 祖河出东南王家山,西流,厉河出南米家峡,北流,汇于城南,曰祖厉河。 左纳西巩驿水,右合仓下什子川,西北入靖远。 关川水西南自安定入,迳县境西北入靖远。 镇一:翟家。 驿四:保安、乾沟、郭城、青家。 通渭简。 府东北二百里。 西北:笔架山。 东北:玉狼。 南:十八盘山。 华川水出会宁华川岭,入县境。 东南迳西河湾;左合南家河,右龙尾沟,又东错秦安,关川河从之。 再错复入,为散渡河,合青石峡水、清溪,入伏羌。 镇二:鸡川、安远。 宁远冲。 府东南九十里。 南:银观峪。 西:广吴山。 南:董墨。 东北:石门。 西南:武城。 渭水,西北自陇西入,迳鸳鸯嘴,合漳水及广吴河,迤东迳城北,纳县境诸水,东入伏羌。 县境濬渠二十七。 镇六:马务、威远、来远、落门、纳泥、榆盘。 伏羌冲,难。 府东南百九十里。 南:天门山。 西:三都谷。 西南:朱圉山。 渭水,西自宁远入,纳南来诸水,迳城北,华川水北自通渭来注之,东入秦安。 藉水一曰乌油江,出县南山中,东入秦州。 广济、陆田、通济三渠,皆明濬。 西和疲。 府东南三百里。 东南:太祖山。 北:宝泉。 东北:鸡峰。 西北:祁山。 西南:仇池山。 西汉水,东自礼县入,迳县北,横水河迳城东,合叶家河、白水,仍西入礼县。 复东流入境,迳县南,江底河出县西南香山,东南流注之,又东南入阶州。 东北:盐井。 镇一:长道。 岷州疲,难。 府西南二百四十里。 明卫。 雍正八年改置。 北:岷山。 东南:岷峨山。 洮水自西洮州厅入,东流过城北,叠藏河西南自杨土司境来,合多邦、绿园二水,北流注之。 洮水西北复入洮州厅。 岷峨江一曰良恭河,出岷峨山东麓分水岭;南流迤东入礼县。 白龙江上源曰阿坞河,出岷峨山西麓分水岭,东南流,合数小水,曰岷江,又东南迳临铺江西入阶州。 驿三:岷山、西津、酒店。 土司二:麻童、百林口堡。 番族一:沙庄。 洮州厅繁,难。 府西南三百六十里。 西南:西倾山。 山脉东迤,曰阴得尔图塔拉山、绰那搜尔山、多克第山、阿穆尼恰珠温恭山、多噶尔山。 洮水出西倾东麓,一曰巴克西河,南流迤东,纳库库乌苏、波尔波河、多克第河,合拉尔河、底穆唐河诸水,迳厅城南,东入岷州,折而西北,复入厅境,迳厅东北入狄道。 白水江,即禹贡桓水,一曰垫江;西自四川松潘厅入,迳厅城西南,东南入阶州。 边墙,南起洮州卫故城南峪口,北入河洲。 镇一:广思。 土司三:着逊、卓泥杨氏、资卜马氏。 诸土司皆贫弱,地什九入卓泥杨氏,幅员千馀里,南与松潘接。 南路隘口七,通四川番地。 西路隘口六,通青海。 北路隘口三,通循化厅番地。 庆阳府:中,疲,难。 隶平庆泾固化道。 顺治初,因明制,并置庆阳卫。 雍正五年省卫。 西距省治千一百八十里。 广三百十里,袤四百二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分。 京师偏西八度四十六分。 领州一,县四。 安化疲,难。 倚。 东北:太白、青沙岭。 西北:铁边山。 环河一曰马莲河,西北自环县入,东南流,迳城南,铁边河纳境内诸水南流注之。 又东南,合教子川,入合水,东北荔原川亦入焉。 又北,白豹川,入陕西保安。 县北大小盐池。 镇五:槐安、五交、业乐、马岭、董志。 驿一:驿马关。 县丞驻董志原。 合水简。 府东七十里。 西:锦屏。 东:桥山、子午山。 环河西北自安化入,至板桥镇合建水,一曰东河,西南迳城东,右东北川为合水,纳马莲河,南入宁州。 故城川出子午从之。 镇四:华池、凤川、平戎、太白。 驿三:华池、邵庄、宋庄。 环简。 府西北百八十里。 东:尖山。 西:青山。 西北:青冈峡,环河出其南麓,东南流,迳城西,左右纳小水十馀,又东南入安化,清水、萧家河并从之。 西南,寡妇川亦入焉。 镇三:马岭、木钵、石昌。 驿三:灵武、灵祐、曲干。 正宁简,府南二百四十里。 本真宁,乾隆初更名。 罗水出县东罗山;西南流,迳城南,纳马造沟水,西入宁州。 镇三:湫头、平子、山河。 宁州中,疲,难。 府南百四十里。 东:雕岭。 南:云寂。 东北:五掌山。 泾水,西自泾州入,纳茹水河,南流迤东,环河北自合水来会,纳境内诸水,迳城西南流注之,又东纳罗水,入陕西长武。 镇八:襄乐、政平、早社、焦村、大昌、新庄、南义井、凤皇。 驿二:彭原、焦村。 宁夏府:冲,繁,疲,难。 宁夏道治所。 将军、副都统、总兵驻。 明,宁夏五卫。 初因明制。 顺治十五年,并前卫入左卫、中卫入右卫。 雍正三年,省卫、所,置府及宁夏、宁朔、平罗、中卫四县,以灵州直隶州来属。 五年,置新渠县。 七年,置宝丰县。 乾隆三年,省新渠、宝丰入平罗。 同治十一年,置宁灵厅。 西南距省治九百四十里。 广五百三十里,袤六百六十里。 北极高三十八度三十二分。 京师偏西十度二十分。 领厅一,州一,县四。 宁夏冲,繁,疲,难。 倚。 治府东偏。 本前、左二卫地。 雍正四年置县。 黄河,西南自灵州入,东北至昌润渠口入平罗。 河入中国,宁夏独食其利,支渠酾分,灌溉府境。 惠农渠,雍正四年濬,汉延渠,雍正九年重修,皆南自宁朔入。 唐渠,雍正九年重修,西自宁朔入。 皆东北入平罗。 东:高台寺湖。 北:月湖。 东北:金波湖、三塔湖。 驿三:宁夏、王鋐、横城口。 宁朔冲,难。 倚。 治府西偏。 本中、右二卫地。 雍正三年置县。 西北:贺兰山,山脉绵褫,北抵大漠,南讫中卫,山外蒙古阿拉善、额济纳地。 黄河,南自宁灵、中卫入,东北至叶升渡入宁夏。 惠农渠于县南上马家滩承黄河支流,东北入宁夏。 汉延渠于县南下马家滩承黄河支流,东北纳数小渠,入宁夏。 大清渠,康熙四十九年濬,于汉渠南承河流,北过双塔湖合唐渠。 唐渠于县南青铜峡首受河流,东北纳支渠十馀,入平罗。 南:长湖。 西:观音湖。 吉兰泰盐池在贺兰山麓。 边墙,沿山自北而南,逾分守岭入中卫。 定远城在打台沟,雍正间,阿拉善迁博罗克科克于此,筑城设守。 阿拉善王旋还旧游牧,仍以定远城赐之。 平罗疲,难。 府北少东百二十里。 故平罗所。 雍正三年置县。 乾隆三年省新渠、宝丰二县,以其地来属。 黄河,西南自宁夏入,分为二派,东北流百馀里复合流,北入鄂尔多斯。 唐渠、惠农渠西南自宁朔入,东北至石嘴子,复入于河。 昌润渠,雍正六年濬,即故六羊河故渎,疏流建闸;起县东南,北流迳宝丰故县东,复入于河。 边墙,县北,西起贺兰山麓,东讫河干。 县丞驻宝丰故城。 灵州要,繁,疲,难。 府东南九十里。 初因明制为直隶州。 雍正三年来属,并省后卫,以其地入州境。 黄河,西南自宁灵厅来,东岸旁州西境。 山水河出州南山中,西北流,入平远,复北入州境。 苜蓿渠首受黄河,自西来会,支渠右出曰秦渠。 山水河又北流,迤西北入黄河。 支流北出曰涝河;北至三道桥又分二渎,一西北入黄河,一北流会秦渠入河。 黄河又东北至横城口入宁夏。 东南有蒲草湖、东湖。 南、北、中三盐池,花马池,红柳池,俱州东南。 边墙,起横城堡,东入陕西延安。 镇一:耀德。 驿三:灵州、红山、沙泉。 州同驻花马池。 盐捕通判驻惠安堡。 中卫冲,繁,疲。 府西南三百六十里。 故中卫地。 雍正三年置县。 黄河,西自靖远入,迳城西南,支渠左酾为美利渠、太平渠,右酾为羚羊角渠,过城东南,右酾为羚羊店渠,又东,左酾为永兴渠、胜水渠,右酾为羚羊峡渠。 清水河,东南自平远来,北流注之。 黄河又东,迤北,右酾为七星渠,左酾为顺水渠、丰乐渠。 诸渠皆东北复入于河。 黄河又东北入宁灵。 边墙,旁黄河南岸,逾河东入宁灵。 驿三:中卫、渠口、长流水。 巡司驻渠宁。 县北阿拉善旗界有汉、蒙分界碑。 宁灵厅要。 府南二百里。 故金积堡,属灵州。 同治十一年,总督左宗棠督师克复,奏设厅,改宁夏水利同知为抚民同知驻焉。 南:金积山。 东南:大蠡。 东北:紫金。 西南:青铜峡。 黄河,南自中卫入,行峡中;东北入宁朔、灵州。 清水河,西南自海城入,左合边墙沟、红沟,入中卫注河。 汉渠自厅城西首受黄河,下流汇山水河。 西宁府:最要,冲,繁,疲,难。 西宁道治所。 办事大臣、总兵驻。 明,西宁卫。 初因明制。 雍正二年,省卫,置府及西宁、碾伯二县。 乾隆九年,置巴燕戎格厅。 二十六年,置大通县。 五十七年,置贵德、丹噶尔二厅,割兰州之循化来属。 东南距省治六百二十里。 广三百五十里,袤六百五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三十九分。 京师偏西十四度十三分。 领厅四,县三。 西宁冲,繁,疲,难。 倚。 东:峡口山,叹隍陧地;红崖子山。 西:土楼山、金山。 南:拔延山。 西南:南禅山、积石山、拉脊山。 西北:北禅山。 黄河,西自贵德厅迳城南,东入巴燕戎格。 湟水西自丹噶尔入,迳城北,北川河西北自大通来注之,又东南入碾伯。 大通河迳县东北入平番。 县西:伯颜川渠。 县南:那孩川渠。 驿二:西宁、平戎。 土司四:陈氏、吉氏、祁氏、李氏。 番庄二:上朵壤尔、乜亥加。 番族三:上郭{必山}、松巴、巴哇。 碾伯冲,繁。 府东百三十里。 故守御千户所,属西宁卫。 雍正二年置县。 南:雪山。 西:四望山。 东北:阿剌古山。 湟水,西自西宁入,东南流,迳城南,曰碾伯河。 纳县境诸川,东南至莲花台;大通河北自平番来会。 河北、河南两渠,引湟溉田,酾支渠三十。 驿三:嘉顺、老鸦、巴州。 土司三:九家港、胜番沟、老鸦堡。 他番族十馀,分居县境。 大通难。 府西北百三十里。 故番地。 雍正二年,以番族效顺,置大通卫。 乾隆二十六年省卫置县。 西北:大雪山。 北:大寒。 东:五峰。 南:元朔山。 大通河古浩亹水,西自青海入,东南入平番。 北川河西自青海入,有二源,北曰布库克河,南曰沙库克河,合流至城北为北川河,又东南入西宁。 东峡川、峡门堡二渠。 长宁驿。 土司六:起塔镇、癿迭沟、大通川、王家堡、朱家堡、美都沟。 西北与青海分界,有界碑。 贵德厅要。 府南。 故归德千户所,属河州卫。 雍正四年,省卫所隶河州。 乾隆三年改隶西宁。 二十六年设县丞。 五十七年升厅,设抚番同知。 东:郭图。 南:莫曲山、图尔根山。 东南:圆柱。 南:南山。 黄河,南自青海改西北流,折而东北,恰克图河东来注之。 又东北,环厅西境,至陇羊峡西折而东南,合龙池河及乌兰石尔廓尔河,并诸小水,入循化、巴燕戎格。 番族分生、熟、野番三种。 熟番五十四族,畊赋视齐民。 生番十九族,畜牧资生。 野番八族,其汪食代克一族,乾隆末北徙丹噶尔,馀七族咸居厅东境,插帐黄河南岸。 循化厅要。 府东南。 旧属兰州,为河州同知驻所。 乾隆末,移隶西宁。 西南:多噶尔群山,不一名。 黄河,西自贵德入,北岸为巴燕戎格厅地。 保安大河南自丹噶尔北流注之,又东纳厅境诸水,至积石关入河州。 大夏河,古漓水,出厅南边外山中,北流,迳拉布楞寺,屈曲东南入河州。 青海和硕特游牧地错入厅南境。 番族:上隆布西番十六寨,南番二十一寨,阿巴那西番八寨,多奈错勿日二寨,素呼思记二寨,边都沟西番十寨,东乡西番五寨。 回民撒拉族所居,曰上八工、下八工。 丹噶尔厅府西南。 抚番同知驻。 东:翠山。 南:日月。 北:北极山。 湟水出青海噶尔藏岭,东流,至札藏寺入厅境,迳城南,东入西宁。 清水河出贵德厅南速古山,东北流。 隆武河出循化厅西南番地,北流,汇为保安大河,北入循化。 韩土司辖地在厅东南。 东科尔寺在厅西南。 西宁、青海孔道。 沙喇库图尔番族聚居处。 巴燕戎格厅府东南,通判驻。 明,西宁、碾伯、洮州厅地。 乾隆三年,以巩昌裁缺通判徙改。 北:雪山。 西:小积石。 东南:拉札山。 黄河,西自贵德厅入,南岸为循化境,巴燕戎格河出小积石山东麓,纳厅境诸小水,南入黄河。 凉州府:冲,繁,疲,难。 甘凉道治所。 副都统、总兵驻。 明,凉州卫。 顺治初,因明制。 雍正二年升府,置厅、县。 东南距省治五百六十里。 广九百三十里,袤五百二十里。 北极高三十七度五十九分。 京师偏西十三度四十八分。 领厅一,县五。 武威冲,繁,疲,难。 倚。 故凉州卫地。 雍正二年置县。 南:祁连山,一名大雪山,绵亘千里,西北抵甘州境。 沙沟水出山麓,屈曲北注,会黄羊渠为白塔河,又西北迤,迳城北,会杂木河、大七河、金塔寺渠、海藏大河、炭山河、北沙河诸川,为郭河,北入镇番。 东北:边墙,起镇番境蔡旗堡,南至土门关入古浪。 驿三:武威、怀安、大河。 镇番繁,疲,府东北二百里。 故镇番卫。 雍正二年置县。 南:亦不剌山,环东北三面。 郭河,南自武威入,西北出边墙,酾支渠四,又西北出塞,潴为大泽,蒙古谓之哈剌海谟,古休屠泽也。 青盐池、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西北边墙外。 边墙,西接永昌,东至县城北,折而南,逾郭河入武威。 永昌冲,繁,疲。 府西北百六十里。 故永昌卫。 雍正二年置县。 北:金山。 西:燕支。 东北:马氾。 东南:炭山。 水磨川出县西南祁连山北麓,四源并导,汇为一川,北流折东,又东北出边墙,潴为昌宁湖;今涸。 炭山河出县南,北流至永丰堡南,折而东南入武威。 边墙,西起水泉堡,东讫镇番境红崖堡。 驿二:永昌、水泉。 古浪冲,疲。 府东南百三十里。 故古浪所。 雍正二年置县。 西:白岭。 东南:黑松林。 古浪河出县南乌鞘岭北麓,纳县境诸水;东北出边墙,潴为泽,曰白海。 边墙,自武威南境逾古浪河,迤东南入平番。 驿二:古浪、黑松。 巡司驻大靖。 平番冲,繁,疲,难。 府东南三百三十里。 故庄浪所。 雍正二年置县。 东:松山。 北:炭山。 西:卓子山。 西北:分水岭。 北为萱麻河,入古浪。 庄浪河出岭南麓,纳金羌、石门、清水诸小河,至城南,又南至头道河入皋兰。 大通河,西北自大通入,迳城西入碾伯注湟水。 大盐沟,东南。 边墙,起县西北,东南入皋兰。 驿五:庄浪、大通、通远、镇羌、平城。 土司二:古城、连城。 县丞驻西大通。 庄浪厅简。 府东南。 同知、理事通判同驻。 庄浪河,北自平番入,南至皋兰境入于河。 大通河,西北自平番入,东南至皋兰、河州境入于河。 土司一:大营湾。 甘州府:冲,繁,疲。 隶甘凉道。 提督驻。 明,陕西行都司治。 顺治初,因明制。 雍正二年,罢行都司,置府及张掖、山丹、高台三县。 七年,割高台隶肃州。 乾隆间,增置抚彝厅。 东南距省治千五百里。 广三百二十里,袤二百里。 北极高三十九度。 京师偏西十五度三十一分。 领厅一,县二。 张掖要,冲,繁,疲。 倚。 故甘州左、右卫。 雍正二年置县。 北:合黎山。 西南:祁连山,绵亘府境,与青海分界。 山丹河,东自山丹入,洪水河出县东南金山北麓,北流注之。 又西北迳城北,张掖河古羌谷水,出祁连山中,汇县境诸渠,北流来会。 山丹河自此蒙黑河之称。 又西北,入抚彝。 张掖河东岸黑番牧地,西岸黄番牧地。 边墙,傍山丹河北岸,东入山丹。 驿二:甘泉、仁寿。 县丞驻东乐。 山丹冲,繁,疲。 府东百二十里。 故山丹卫。 雍正二年置县。 山丹河即禹贡弱水,出县南祁连山麓,四源并导,汇于城南,东入张掖。 红盐池在县北,白盐池滨居延泽。 大草滩,东南与凉州、西宁、青海分界。 边墙,起合黎山南,迳县城北,东入永昌。 驿四:山丹、东乐、新河、峡口。 抚彝厅府西北百五十里。 旧隶甘州后卫。 雍正二年卫省,属高台。 乾隆十八年来属,置厅设通判。 南:祁连。 响山河出东南,黑河自张掖入合之,西北迳厅北,左合三清渠,右出支渠,北自鲁墩湾入高台。 边墙,傍黑河北岸东入张掖。 驿一:同厅名。 泾州直隶州:要,冲,疲。 难。 隶平庆泾固化道。 明隶平凉府,领灵台。 顺治初,因明制。 乾隆四十二年,升直隶州。 割崇信、镇原来属。 西距省治九百五十九里。 广百一十里,袤三百五里。 北极高三十五度二十三分。 京师偏西九度七分。 领县三。 北:兼山。 西:回山。 西南:弇耳山、青溪岭。 泾水西自平凉入,迳城北,汭水西南自崇信来注之。 又东至唐长武故城,洪河西北自镇原来注之。 又东至宁州界,茹水西北自镇原来注之,南入陕西长武。 盘口河,西自灵台入,旁州南境,东入长武。 镇一:盘口。 驿一:安定。 崇信难。 州西南百二十里。 城据锦屏山北麓。 西南:箭筈山。 西北:峡口。 汭水,西自华亭入,汇五龙、断万、五马三山及九峪水,屈东迳城北,东入平凉。 盘口河即黑河,亦自华亭入,傍县南境,东北入灵台。 新柳滩旁汭水,顺治中疏为渠。 镇原疲。 州西北二百里。 东:东山。 北:潜夫、孝山。 茹水,西北自固原入,迳城南,纳交口河、蒲河暨县北境诸水,东南入宁州。 洪河,西北自固原入,合平泉水,西南潘阳涧,入州。 镇二:新城、柳泉。 驿一:白水。 灵台疲,难。 州南二百里。 北:台山。 东:苍山。 东北:书台。 西南:离山。 达溪水,西自陕西陇州入,左合镇川口河,至百里镇,右合妲己,左小建河,迳城南,东北入陕西长武。 盘口河,西自崇信入,迳县东北,合槐树沟水,东入州。 镇七:东朝那、良原、百里、邵寨、石塘、上良、西屯。 固原直隶州:冲,繁,难。 隶平庆泾固化道。 陕西提督驻。 明隶平凉府。 顺治初因之。 同治十二年,升直隶州,置平远、海城二县属焉。 西距省治八百九十里。 广五百二十里,袤三百十里。 北极高三十六度四分。 京师偏西十度七分。 领县二。 西北:石城山。 北:须弥。 西南:陇山,一曰六盘山,绵跨平凉化平川境。 清水河出陇山开城岭北麓,古高平川,二源并导,汇为一川,迳城东,纳州境诸水,北入平远。 泾水北源出开城岭南麓,为大小南川,会于瓦亭驿;东迳蒿店,曰横河,出弹筝峡,入平凉。 茹水出开城岭东麓,洪河出州东南陶家海子,并东入镇原。 驿三:永宁、三营、瓦亭。 州判驻硝河城。 平远冲,难。 州北二百四十里。 故平远所。 同治十二年置县,又割海城之下马关西地及灵州同心城来属。 西北:罗山。 南:打狼。 西北:麦朵。 西南:白杨林。 清水河,南自州境入;甜水河自东来注之,又纳县境诸水,西北入中卫。 山水河,东自灵州入,迳县北境,复西入灵州。 海城冲,疲,难。 州西北二百十里。 平凉府属海剌都地。 乾隆十四年徙盐茶同知驻此。 同治十二年省同知置县。 西:天都山。 西南:莲花。 南:五桥山。 北:大黑河、红井堡水、相洞川,并东入州,注清水河。 清水河迳红古堡,合石峡水,又北合兴仁堡水,入宁灵。 西北:乾盐池堡水,迳打拉池,县丞驻。 阶州直隶州:疲。 隶巩秦阶道。 明隶巩昌府,领文县。 顺治初,因明制。 雍正七年,升直隶州,割巩昌之成县来属。 西北距省治千一百五十里。 广二百九十里,袤五百五十里。 北极高三十三度二十三分。 京师偏西十一度二十三分。 领县二。 北:凤凰山。 白水江,西北自洮州入,南流,迤东迳西固城南,白龙江北自岷州来注之。 又东南,迳城西,纳数小水,南入文县。 西汉水,西北自礼县入,屈曲东南入成县。 镇四:平洛、安化、角弓、石门。 驿三:阶州、官城、杀贼桥。 州同驻西固城。 州判驻白马关。 文简。 州西南二百里。 白水江,北自州境来,迳县东南,清江水一曰文县河,西北自四川松潘厅,上承察冈公河,东南流入境,纳县西诸水来会。 白水江又东南纳县东诸水,入四川昭化。 南:阴平隘。 驿二:文县、临江。 成疲。 州东北二百里。 西:泥功山、仇池山。 东:木皮岭。 西汉水,西北自州境入,迳县西南,黑峪河出县北山中,纳县境诸水,西南流注之。 西汉水至此蒙犀牛江之称,东南入陕西略阳。 镇三:泥阳、横川、抛沙。 驿一:小川。 秦州直隶州:要,冲,繁,难。 巩秦阶道治所。 明隶巩昌府,领秦安、清水、礼三县。 顺治初,因明制,雍正七年,升直隶州,降巩昌属之徽州为县,与所领两当县来属。 西北距省治七百三十里。 广三百九十里,袤四百五十里。 北极高三十四度三十五分。 京师偏西十度四十分。 领县五。 西:刑马山。 西北:邽山。 东南:麦积。 西南:嶓冢。 渭水,西自伏羌入,右纳藉水,左纳牛头河,东迳城南,又东纳诸小水,过三岔城北,迤南入陕西陇州。 西汉水出嶓冢山南麓,西入礼县。 骆驼川水出嶓冢山东麓,流合数小水,南入徽县。 镇四:关子、高桥、社树坪、董城。 州判驻三岔镇。 秦安疲,难。 州北八十里。 东:九龙山。 北:显亲峡。 南:新阳崖。 东北:青龙。 罗玉河古陇水,北自静宁州入,上承苦水河,南迳县西,至新阳崖入州境注渭。 略阳川水东自清水入,西合石版泉,入静宁注苦水河。 镇六:金城、川口、郭嘉、太平、陇城、大寨。 清水冲,疲。 州东北百二十里。 东:陇山,大震关在其下。 牛头河一曰东亭河;古桥水,出陇山西麓,众源并导,汇为一川,迳城北,东流,迤南入州境。 略阳川水亦出陇山西麓,西流,纳县境诸水,迳龙山镇入秦安。 镇八:白沙、岩年、清水、百家、玉屏、松树、龙山、恭门。 驿一:长宁。 礼疲。 州西南二百里。 东:祁山。 东南:仇池山。 西南:岷峨山。 西汉水,东自州境入,纳县境诸水,迳城东折南,又西入阶州。 镇二:石头、崖城。 徽难。 州南二百八十里。 北:鸾亭。 东:赤玉。 南:铁山、青泥岭。 西:栗亭山、木皮岭。 东南:杀金坪,仙人关在其上。 故道河,东自两当入,骆驼川入北自州境来入之,西迳县南,纳小水二,西南入陕西略阳,嘉陵江上游也。 栗水出栗亭山,南流为泥阳河,南入略阳。 镇三:永宁、粟亭、火钻。 两当简。 州南百七十里。 东:鸑鷟。 南:天门。 东北:申家,古南大夫山。 故道河,东自陕西凤县入,河即两当水,迳县南,纳小水二,西南迳秦冈山为琵琶湖,入徽。 镇二:广乡、两当。 有驿。 肃州直隶州:冲,繁,疲。 安肃道治所。 总兵驻。 明,肃州卫。 顺治初,因明制。 雍正二年,省卫并入甘州府。 七年,置直隶州,割甘州之高台县来属。 东南距省治千四百六十里。 广百九十里,袤百五十里。 北极高三十九度十六分。 京师偏西十七度十二分。 领县一。 东南:观音山。 南:祁连山。 东跨高台,与青海分界。 西:嘉峪山。 其西麓设关,俄罗斯通商孔道,税务司驻焉。 洮赖河出州西南祁连山北麓,古呼蚕水,北流东迤,支渠旁出,左播为四,右播为三。 又东为北大河,至临水堡,临水河出祁连山最高处,东北流注之,折而北,迳金塔寺,西出边墙为北大河,至古城,右会红水,左合清水河,曰白河,东北入高台。 丰乐川出州东南祁连山天涝池,北流酾十数渠。 南:金厂。 边墙,自嘉峪关迤西北逾洮赖河,折而东南,入高台。 驿二:酒泉、临水。 州同驻金塔寺。 巡司驻嘉峪关。 高台冲,繁,疲。 州东南二百七十里。 故守御千户所。 雍正三年置县。 西:崆峒。 南:榆木。 东北:合黎山。 黑河,东自抚彝厅入,西北流,迳城北,左出支渠五。 又西北迳深沟驿,复酾为数小渠,又北至镇夷营。 出边墙,右酾为双树子屯渠,左酾为毛目渠,白河西南自州来会,北入额济纳旗界,汇于居延海。 县西北盐池。 边墙,西自州境来,逾黑河,东南入抚彝厅。 驿四:双井、深沟、黑泉、盐池。 县丞驻毛目屯。 安西直隶州:冲,繁,疲,难。 隶安肃道。 明,赤斤、沙州二卫。 后以番扰内徙,空其地。 康熙五十七年,番族内附,置靖逆、赤斤二卫,设靖逆同知领之,寻增设通判,治柳沟。 雍正元年,复置沙州所,筑布隆吉城,设安西同知治焉。 三年,省靖逆同知,徙通判治其地,仍领二卫,旋升沙州所为卫。 六年,徙安西厅治大湾。 乾隆二十四年升府,置渊泉县附郭,省靖逆通判,并赤斤卫置玉门县。 二十五年,以沙州卫为敦煌县,省渊泉入府治。 二十八年,降直隶州,隶安肃道。 东距省治二千一百二十里。 广六百二十里,袤六百里。 北极高三十九度四十分。 京师偏西十八度五十二分。 领县二。 雪山自葱岭支分,迤逦东趋,绵跨州境,山外皆大戈壁,与青海分界。 其北连山无极,与哈密及札萨克图汗分界。 疏勒河,古南极端水,一曰布隆吉河,其西源昌马河出,东入玉门,与东源合,复入,右合支渠。 巩昌河西北迳桥湾营南,左纳小水七,迤北西流,迳城南,支渠左出为南工渠、北工渠,经流西入敦煌。 边墙,西起布隆吉城东疏勒河北岸,东讫桥湾营入玉门。 驿七:柳沟、小宛、瓜州口、白打子、红柳圈、大泉、马连井。 敦煌繁,难。 州西南二百七十里。 东南:三危山、鸣沙山。 西南:龙勒山。 西:白龙堆流沙碛。 疏勒河,东自州境入,西至城北双河岔,党河自南来注之。 党河,古氐置水,蒙古谓之西拉噶金,出县南山中,两源并导,汇为一川,北流迳城西,酾分十数渠,又北入疏勒河。 疏勒河又西潴为哈剌泊。 东南:盐池。 玉门关、阳关,皆县西南。 玉门冲,繁。 州东二百九十五里。 金山环东、西、北三面,绵亘二百馀里。 西北:赤金峡。 疏勒河出县南山中,北流,纳昌马河、巩昌河,又北迳城西,迤东入州境。 阿拉克湖即延兴海。 又东白杨河。 有石油泉,古石脂水。 边墙,西自州境来,东入肃州。 驿二:赤金湖、赤金峡。 化平川直隶厅:繁,疲,难。 隶平庆泾固化道。 平凉、华亭、固原、隆德四州县地。 同治十一年,陇东戡定,置厅设通判。 西北距省治七百四十九里。 广袤各百馀里。 北极高三十五度有奇。 京师偏西南十度有奇。 东:观山。 西南:大关山。 泾水南源出山麓老龙潭,东迳白崖山,合白岩河,又东迳飞龙挞银,左纳圣女川、龙江峡水,东入平凉。 发布时间:2025-11-21 13:09:5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