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言者不必有德 内容: 有言者不必有德【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读解】这几句话说来都很好理解。 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 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 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 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 它成了后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 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有好的道德修养。 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 这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 不一定有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发布时间:2025-11-22 11:22:5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