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忠信笃敬走遍天下 内容: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原文】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 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于绅(6)。 【注释】①行;这里是“行得通”、“通达”的意思。 ②蛮貊(mo):蛮,古称南蛮;貊,古称北狄。 蛮貊都是古代对边远地区民族的称呼。 ③州里:与蛮貊相对,指本乡本土。 ④参:相参,显现。 ⑤衡:车辕前用于套牛马的横木。 ③绅:束在腰间并能垂下的大带。 【译文】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通达。 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严谨,即使到了边远的部族国家,也能够通达。 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实严谨,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站立时仿佛看见‘忠信笃实’这几个字显现在前面,坐在车中仿佛看见这几个字在辕前横木上,能够做到这样,便能够处处通达了。 ”子张便把孔子的话记在束腰的大带上。 【读解】孔子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求子张把“忠信笃敬”作为座右铭‘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有理走遍天下”,做不到这一点,则“无理寸步难行。 ”在一般情形下,或者说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孔子的话当然是不错的,一个人没有忠信笃敬的品质,就会像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或所谓“媳皮士”一样,缺乏专注、进取的一精一神,很可能一事无成,自然也就无所谓通达了。 但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处于尔虞我诈的现实之中,一味地忠信笃敬,不多一个心眼,做到知己知彼,那也是很容易上当受骗,落入他人所设置的圈套之中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确实要像子张一样记住圣人的教导,把“忠信笃敬”这几个字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但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也要多长一个心眼,在忠信笃敬的基础上来一点通权达变,不要愚忠,不要小信,以免成为.“言必信,行必果”的“硁硁然小人哉! ”(《子路》)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反映在“忠信笃敬”上的辩证法。 发布时间:2025-11-23 11:09: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