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不忍则乱大谋 内容: 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文】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 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读解】巧言乱德也就是《学而》篇里所说的“巧言乱色,鲜矣仁。 ”小不忍则乱大谋却很有些陰谋哲学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 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 ”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 ”忍什么? “忍小忿面就大谋。 ”(苏轼《留侯论》)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 忍小利而图大业。 这是“毋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忍辱负重。 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 韩信受不得胯一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陰侯? 甚至也包括忍“妇人之仁。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是叹? ”(陆龟蒙《别离》)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 没有螫手断腕的勇气,儿女情长,成不了大事业。 好一个忍字功夫了得! 可惜一般人多停留在“忍小忿”的初级层次上,未能深入理解“忍”字的多层次内涵。 不过,就连楚霸王项羽尚且过不了“妇人之仁”一关。 又有几人能真正参透呢? 发布时间:2025-11-23 12:28:5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