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性的问题 内容: 人一性一的问题【原文】子曰:“一性一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一性一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读解】《三字经》一打头就说:“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 ”这里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语录了。 《莱根谭》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 只是欲情封,当面错过,便飓尺千里矣。 ”这虽然是用禅宗的语气在说话,但其表达的意思却仍然是“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 ”其实,真正关于人一性一的话题,孔子谈得并不多,要到孟子的时代才有深入的一性一善一性一恶探讨,并由此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就是这里说“一性一相近,习相远”,也仍然是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意义。 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11-25 11:28: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