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六言六蔽 内容: 六言六蔽【原文】子曰:“由也! 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 ”对曰:“未也。 ”“居③! 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①女:同“汝”,你。 ②六言六蔽:六言指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六蔽指与言想对的愚、荡、贼、,绞、乱、狂。 蔽同“弊”。 ③居:坐。 ④不好学:指不学就不能明理,不能把握好“六言”的分寸,所以会出现“六蔽”。 (5)荡:指无所适从。 (6)贼:害。 (7)绞:尖刻刺人。 【译文】孔子说:“仲由! 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 ”子路回答:“没有。 ”孔子说:“来坐下! 我告诉你。 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一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 ”【读解】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 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 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 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很多的。 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 可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了命。 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 此外如著名的“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 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 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 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一精一髓和实质。 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发布时间:2025-11-25 11:47:3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