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 内容: 晉阮籍王戎《晉書阮籍傳》: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父瑀,魏丞相椽,知名於時。 籍容貌襄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 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 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自嘯。 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癡。 籍雖不拘禮教,然發言玄遠,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 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 《晉書王戎傳》:戎,字濬衝,琅牙臨沂人。 少阮籍二十歲,而籍與交,每為竹林之遊。 累遷禮部尚書,以母憂去職。 性至孝,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而容貌毀悴,杖然後起。 張華張華,字茂先,范陽方城人。 少孤貧,牧羊,學業優博。 初未知名,著《鷦鷯賦》以自寄,阮籍歎為王佐才,名始著。 著《博物志》十篇。 《晉書杜預傳》:預啟請伐吳之期,帝報待明年,方欲大舉,預表陳至計。 時帝與中書令張華圍棋,而預表適至。 華推枰斂手曰,陛下聖明神武,朝野清晏,國富兵強,號令加如;吳主荒淫驕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 帝乃許之。 王濟《晉書王濟傳》:王濟,字武子,少有逸才,尚常山公主,官侍中。 《語林》:王武子與武帝圍棋,孫皓在側。 武子問孫歸命,何以好剝人面皮? 皓曰:見無禮於君者則剝之。 武子乃舉棋局下。 蔡洪蔡洪,字叔開,吳郡人。 初仕吳,吳亡赴洛。 洛中人問曰:幕府初開,群公辟命,求英才於側陋,采賢雋於岩穴,君吳楚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 洪曰:夜光之不,不必出於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於昆倉之山。 夏禹生於東夷,文王生於西羌,聖賢所出,何必處常。 昔武王伐紂,遷頑民於洛邑,得毋諸君是其苗裔乎? 洪著有《圍棋賦》其詞曰:命班輸之妙手,製朝陽之柔木,取坤象於四方,位將軍乎五嶽。 然後畫路表界,立質朱文,曲直有正,方而不圓,算塗授卒,三百為群,任巧於無主,璧采菽乎中原。 於是攄妙思,奮元籌,玩服色,尚辛駒,旋進旋退,二騎迭驅,翻翻馬合,落落合敷。 各嘯歌以發憤,運變化以相符,乍似戲鶴之幹霓,又類狡兔之繞丘。 散象乘虛之飛鳧,聚類絕貫這積珠。 然後枕以大羅,繕以城郭,綴以縣險,經以絕落。 眇望翼舒,翱翔客弈,彎掌南指,情實西射,揚塵奄跡,雖動詳悉。 或臨局寂然,惟棋是陳,靜昧無聲,潛來若神,抑舒之役,成子之賢也。 或聲手俱發,喧嘩噪擾,色類不定,次措無已,再衰三竭,銳氣已朽,登軾望軼,其亂可取也。 爾乃心鬥奔競,勢使揮謙,攜手詆欺,朱顏妒嫌。 然局不弘席,子不盈卷,秉二儀之極要,倔眾巧之至權,若八卦之初兆,逐消息乎天文。 屈則尺蠖,伸則龍蟠,崔嵬雲起,巃嵸浪傳,岑山結,遝如霧分,靜若清夜之列宿,動若流慧之互奔,殿未結而算子,隸首不得窺其門,局覆亂而巧逸以樂胥,後夔不足以之讚亂。 云:勢貌多矣,孰能究傳,遠求近取,予一以貫。 曹攄曹攄,字顏遠,譙國譙人也。 少有孝行,好學,善屬文。 調補臨淄令,縣有寡婦養姑甚謹,姑以其年少,勸令嫁人,婦守志,養姑不移。 姑湣之,密自殺,親黨告婦殺姑。 攄知其冤,辨究得實,時稱其明。 獄有死囚,攄於除夕放之暫歸,刻日皆至,無一人後者。 攄著有《圍棋賦》,序曰:昔班固造弈旨之論,馬融有圍棋之賦,擬軍政以為本,引兵家以為喻,蓋宣尼之所以稱美,而君子之所以遊慮也。 既好其事而壯其辭,聊因翰墨,述而賦焉。 賦曰:局則鄧林之木,魯班所造,規方砥平,素質元道,犀角象牙,是錯是礪,內含光潤,形亦應製。 於是二敵交行,星羅宿列,雲會中區,網布四裔,合圍促陣,交相侵伐,用兵之象,六軍之際也。 張甄設伏,挑敵誘寇,縱敗先鋒,要勝後復,尋道為揚,頻戰累鬥,夫保角依邊,處山營也,隔道相望,夾水兵也。 二斗共生,皆目並也,持棋合圍,連理形也。 覽斯戲以廣思,儀群方之妙理,訝奇變之可嘉,思孫吳與白起,世既平而功絕,局告成而巧止。 當無為之餘日,差見玩於君子。 賈謐《晉書賈充傳》:賈謐,字長深,母賈午,充少女也。 充子黎民死,充無胤嗣,及薨,充婦郭愧以外孫韓謐為黎民子,奉充後。 謐既親貴,數入二宮,共湣懷太子遊處,無屈降心,常與太子弈棋爭道。 成都王穎在坐,正色曰:皇太子國之儲君,賈謐何得無禮! 謐懼,言之於後,遂出穎為平北將軍,鎮鄴。 馬朗馬朗,趙王倫舍人。 《隋書經籍志》:朗等撰有《圍棋勢》二十九卷。 或曰:朗字綏明。 《抱朴子》云:嚴子卿,馬綏明,於今有棋聖之名焉。 裴遐裴遐,河東聞喜人也。 《晉書裴楷傳》:遐,楷弟綽之子,善談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嘗與河南郭象談論,一坐嗟服。 又嘗在東平將軍周馥坐與人圍棋,馥司馬行酒,遐未即飲,司馬醉怒,因曳遐墮地。 遐徐起還坐,顏色不變,復棋如故。 其性虛和如此。 祖納《晉書祖納傳》:納,字士言,范陽遵人,逖兄。 元帝作相,納為軍諮祭酒。 納好弈棋,王隱謂之曰:禹惜寸陰,不聞數棋。 對曰:我亦忘憂耳。 隱曰:蓋聞古人遭逢,則以功達其道,若其不遇,則以言達其道。 古必有之,今亦宜然。 當晉未有書,而天下大亂。 舊事蕩滅。 君少長五都,遊宦四方,華夷成敗,皆當聞見,何不記述,而有裁成。 應仲達作《風俗通》,崔子真作《政論》,蔡伯喈作《勸學篇》,史遊作《急就章》,猶皆行於世,便成沒而不朽。 僕雖無才,非誌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所以自強不息也。 況國史明乎得失之跡,俱取散愁,此可兼濟,何必圍棋,然後忘憂也。 納喟然歎曰: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耳。 袁羌《博物彙編》:俗說殷仲堪在都,嘗往來看棋。 諸從在瓦官寺上,於是袁羌共在窗下圍棋,仲堪在裏問袁易義,袁應答如流,圍棋不輟。 袁意傲然,如有科地,殷撰辭致難,每有往復。 王導子悅恬江霖從兄澄《晉書王導傳》:導,字茂弘,光祿大夫覽之孫,少有風鑒,識量清遠。 長子悅,字長豫,弱冠有高名,事親色養,導甚愛之。 導嘗共悅弈棋爭道,導笑曰:相與瓜葛,那得為爾耶? 次子恬,字敬豫,少好武,不為公門所重。 導見悅輒喜,見恬便有怒色。 州辟別駕不行,性傲誕,不拘禮法,晚節更好士,多技藝,善弈棋,為中興第一。 《晉中興書》曰:恬與濟陽江霖,俱善弈棋,為中興第一。 澄,字平子,少與兄衍名冠海內,及為荊州都督,屢為杜弢所敗。 望實俱損,猶傲然自得,與內史王機日夜縱酒博弈,上下離心。 琅牙王聞之,召為軍谘祭酒,以周顗代之。 范汪徐泓沈敝袁遵《晉書范汪傳》:汪,字玄平,雍州刺史晷之孫,父稚,早卒。 汪少孤貧,依外家新野庾氏。 外氏家貧,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燃薪寫書,寫畢誦讀亦遍,遂博學多通,善談名理。 《隋書經籍志》:《棋九品序錄》一卷,范江等注。 《舊唐書經籍志》:《棋品》五卷,范汪等注。 《通誌藝文志》:《圍棋九品序錄》五卷,范汪等撰。 《隋書經籍志》:《圍棋勢》七卷,湘東太守徐泓撰;《棋勢》七卷,沈敝撰;《棋後九品序》一卷,袁遵撰。 三人皆列范汪前,均晉人。 謝安《晉書謝安傳》:安,字安石,陽夏人,尚從弟也。 少有時名,朝命敦逼,皆不就。 人為語曰:安石不起,當如蒼生何? 年四十餘,始應命為司馬。 太元八年冬,苻堅率眾百萬,次於淮淝,京師震恐,加安征討大都督。 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 既而寂然。 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 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 安棋常劣於玄,是日玄懼,遂為敵手,而又不勝。 安顧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 安遂遊涉至夜乃還,指授將帥,各當其任。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 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 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 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 王坦之《晉書王坦之傳》:坦之,字文度,述子。 弱冠與郗超俱有重名,時人為之語曰:盛德絕倫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 簡文帝為撫軍將軍,辟為椽,累遷參軍從軍中郎。 簡文崩,與謝安同輔幼主,官中書令。 《世說》:王坦之以圍棋為坐隱,在哀製中祥後,客來即用方幅為會戲。 盧循《晉書盧循傳》:循,字於先,小名元龍,司空從事郎諶之曾孫也。 雙眸冏徹,瞳子四轉,善草隸、弈棋之藝。 阮簡《晉書阮簡傳》:簡,字茂弘,陳留人。 為開封令,縣有劫賊,外白之甚數,阮方圍棋長嘯。 吏云:劫急。 阮曰:局上有劫,亦甚急。 其高率如是。 支遁支遁,字道林,河內林慮人。 少而任心獨往,風期高膏,家世奉法,嘗於杭山沈思道行,泠然獨暢。 喜弈棋,劉義慶《世說》為之語曰:王中郎以圍棋為坐穩,支公以圍棋為手談。 江僕射《世說新語外》:江僕射年少,王丞相呼與共棋,王手嘗不如兩道許。 而欲敵道,戲試以觀之,江不即下。 王曰:君何以不行? 江曰:恐不得爾。 傍有客曰:此年少戲乃不惡。 王徐舉手曰:此年少非惟圍棋見勝。 羊長和《世說新語》:羊長和,泰山南城人。 祜裔,博學工書,能騎射,善圍棋。 諸羊後多知書,而射弈餘藝莫逮。 发布时间:2025-04-17 12:49:1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