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 内容: 冯子材王孝祺 陈嘉 蒋宗汉 苏元春马盛治 王德榜张春发萧得龙 马维骐覃修纲 吴永安 孙开华朱焕明 苏得胜 章高元欧阳利见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 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 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 改隶张国樑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馀。 国樑拊其背曰:“子勇,余愧弗如! ”积勋至副将。 国樑殁,代领其众。 取溧水,擢总兵。 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 时江北诸将多自置卡榷釐税,子材曰:“此何与武人事? ”请曾国藩遣官司之。 所部可二万,饷恒诎,无怨言。 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 寇攻百馀次,卒坚不可拔。 事宁,擢广西提督,赏黄马褂,予世职。 赴粤平罗肃,移师讨黔苗,克全茗、感墟。 九年,出镇南关,攻克安边、河阳,凯旋,再予世职。 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 七年,还广西。 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 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已,闻树声贤,诣广州。 适张之洞至,礼事之,请总前敌师干卫粤、桂。 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 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 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 龙州危棘,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 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 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 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 必死拒之! ”士气皆奋。 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 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越日复涌至,子材居中,元春为承,孝祺将右,陈嘉、蒋宗汉将左。 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 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 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 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 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 连复谅城、长庆,擒斩三画、五画兵总各一,乘胜规拉木,悉返侵地。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策。 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乡导。 北宁、河内、海阳、太原竞响,子材亦毅然自任。 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 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 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改三等轻车都尉。 十三年,讨平琼州黎匪,降敕褒嘉。 调云南提督,称疾暂留。 二十年,加尚书衔。 值中日失和,命募旧部至江南待调发。 和议成,还防。 二十二年,赴本官。 二十六年,入省筹防,会拳乱作,请募劲旅入卫,上嘉其忠勇,止之。 逾岁,调贵州。 二十八年,病免。 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请其出治团防。 方募练成军,率二子以进,而遘疾困笃。 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祠。 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 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 治军四十馀年,寒素如故。 言及国樑,辄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 王孝祺,本名得胜,安徽合肥人。 初入淮军,以敢战名。 从李鸿章规三吴,积勋至守备。 又从张树声克常、昭诸城,释平湖围,历迁副将。 论克宜、荆、溧、嘉、常功,擢总兵,赐号壮勇巴图鲁。 从援浙,连下湖州、长兴。 是时,树声弟树珊攻湖北德安阵亡,坐失主将,贬秩。 战败东捻,复故官。 西捻平,晋提督,更勇号为博奇。 旋赴山西防河,大搜马贼。 值晋饥,斥家财以济,民德之,贼所窜匿,辄先诇以告。 事宁,赐头品秩。 光绪六年,声督督两广,奏自随。 历署潮州、碣石总兵。 九年,徙右江镇,主钦、廉防务。 明年,潘鼎新来乞师,领勤军赴龙州,而鼎新已遁,乃从子材诣镇南关截溃勇。 宵袭文渊,入街心,马踣,亟易骑,率死士绕山后,攀崖上,破二垒。 俄而法军分路入,直攻关前隘,复自后路仰击,敌稍却。 李秉衡集诸将举前敌主帅,孝祺曰:“今无论湘、粤、淮军,宜并受冯公节度。 ”秉衡称善。 右路者西岭也,其部将潘瀛袒臂裸体,冲入敌阵,故伤亡独多。 至日暮,孝祺击败之,夺三垒而还。 攻谅城,瀛执帜先登,并力克之,城复。 取太原,予世职。 明年,授北海镇总兵。 二十年,赏双眼花翎。 逾岁,谢病归。 越四年卒,恤如制。 陈嘉,字庆馀,籍广西荔浦。 从苏元春征黔苗,累勋至副将,赐号讷思钦巴图鲁。 平六硐,擢总兵,调赴湖南守宝庆。 鼎新抚广东,嘉引兵从。 抵思恩,值土寇啸乱,计擒其魁莫思弼,诛之。 法越之役,率镇南军出关扼谷松。 敌至,炮甚猛,退顿坚老,已而战船头、陆岸,皆捷。 法军据纸作社,师设伏诱之,嘉出挑战,敌悉众迎拒,战方酣,元春隐兵起,斩法将四人、兵二百八十馀。 捷入,赏黄马褂,授贵州安义镇总兵。 未几,法军大举寇坚老,鏖战数昼夜,被重创仆地,左右掖之去,既觉,麾刀叱退,仍奋击败之。 逾岁,法军薄长墙。 左路即东岭,嘉争其三垒,宗汉继之,七上七下,嘉被创者四,气不少沮。 孝祺自西来援,合击之,遂夺还。 以次复文渊、谅山,进规谷松,力疾赴前敌,诏嘉之,赐头品秩,予世职。 创发,卒于军,年未五十,谥勇烈。 蒋宗汉,籍云南鹤丽。 同治初,回寇入境,方居忧,其酋马金宝逼令受先锋印,佯以终制辞。 潜归里,至江干,无舟可济,追骑将及,仰天祝曰:“苟得留身报国,当建此桥! ”果得浮槎以免。 既贵,成金龙桥,亘数百丈,行旅至今赖之。 初隶杨玉科麾下,每战辄为先锋。 从攻猪供箐,其下有吴家屯,为寇储粮地,备奥阻。 宗汉间道得大溜口,率死士百,缒幽凿险,忍饥抵壁下,置药桶,设伏线,潜出约师,火发,大败之,繇是知名。 又从玉科迭下各郡邑,积勋至副将,赐号着勇巴图鲁。 战小围埂,勒马挺矛,当者辄靡。 岑毓英见而叹曰:“真虎将也! ”大理平,擢提督,赏黄马褂。 攻锡腊、顺宁,皆先据要险,设伏败敌。 人皆谓其善谋云。 事宁,更勇号图桑阿。 克云州,署腾越镇总兵。 攻克乌索,授顺云协副将。 光绪改元,英翻译官马嘉理入滇边,抵户宋河遇害,坐疏防,镌秩付鞫。 明年,复腾越,起副将。 五年,靖远平,复故官。 法越之役,率广武军出关,功与嘉埒。 和议成,赐头品秩,除贵州遵义镇总兵。 二十年,赏双眼花翎。 二十六年,署提督,调云南。 越二年,还贵州,予实授。 明年,卒,予建祠。 苏元春,字子熙,广西永安人。 父德保,以廪生治乡团,御寇被害,州人建祠祀之。 元春誓复仇,从湘军。 同治初,随席宝田援赣、皖、粤,累功至参将,假归。 六年,领中军征黔苗,破荆竹园,赐号健勇巴图鲁。 连克要隘,更号锐勇。 八年,统右路军,值思州苗犯镇远,复击却之,进复清江,擢总兵。 黄飘之役,黄润昌战死,元春驰救,亦败退,干吏议。 克施秉,复故官。 九年,攻施洞,拔九股河,又改法什尚阿勇号。 薄台拱,苗遁走,晋提督。 明年,复丹江、凯里,军威益振,赏黄马褂。 以次下黄飘、白堡,驿道始通。 逾岁,循清水而南,所至辄靡,惟乌鸦坡犹负固。 复自东南破张秀眉砦。 残苗将北走,黔军遏之河干。 元春麾军驰之,截寇为二,斩数千级,降三万馀人,苗砦悉平。 元春留顿其地,抚降众。 论功,予云骑尉。 全黔底定,赐头品秩。 光绪初,平六硐及江华瑶,被赏赉。 十年,和议中变,法人大举攻桂军。 潘鼎新荐其才,诏署提督。 遂率毅新军驻谷松,取陆岸,鏖战五昼夜。 上嘉其勇,命佐鼎新军,再予骑都尉。 规纸作社,敌缘江筑垒,夜将半,师设伏诱之,其左树木幽深,元春隐兵其中,敌至,于是夹击,大破虏。 既而法人犯谷松,师连战失利。 敌毁镇南关,元春出陇窑御之,不克,退幕府。 当是时,自南宁至桂林,居民大震。 鼎新罢免,遂命主广西军事。 十一年,法人寇西路,元春趋艽封截之,乃引去。 俄攻关前隘,失三垒,元春亟驰救。 诘朝,助子材扼中路,大捷,语具子材传。 长驱文渊,元春踵至,诇知敌据驱驴墟,乘其未整列逐之,敌夺门走,进扼观音桥,而停战诏下,诸军分顿关内,元春驻凭祥,居中调度。 和议成,授提督,晋三等轻车都尉,又改额尔德蒙额勇号。 还龙州,其南曰连城,号天险,建行台其上,暇辄取健儿练校之,授以兵法。 西四十里即关,崇山相崟,一道中达。 元春相形胜,筑炮台百三十所,嘱统将马盛治镇之。 凿险径,辟市场,民、僮懽忭。 复自关外达龙州,创建铁路百馀里,增兵勇,设制造局,屹然为西南重镇。 加太子少保,晋二等轻车都尉。 二十五年,入觐,命赴广州湾划界。 前后镇边凡十九年,阅时久,师律渐弛,兵与盗合而为一,蔓滋广。 朝命岑春煊督两粤治之,御史周树模劾元春演饷纵寇,敕春煊按覆。 春煊谓不斩元春无以严戎备,诏夺职逮讯。 初,湘军旧制,军饷月资衣食外,馀存主将所备缓急,岁馀乃给之,名曰“存饷”。 元春莅边,凡所设施,不足,移十二万济之。 刑部拟以斩监候,狱急,元春请以应领公款十六万备抵偿。 于是部再疏其状,谓其父死难,例得减,诏戍新疆。 元春躯干雄硕,不治生产,然轻财好士,能得人死力。 尝与法人接,独持大体。 金龙峒者,安平土州地,为中、越要隘,法将据之,与争不决。 而游勇万人恒出没为法患,法莫能制。 其总督入关来求助,元春悉召至资遣之,金龙七隘卒归隶。 法商李约德为寇所掠,总署虑启衅,以属元春。 元春简驺从诣山下,寇闻,送之出。 时元春已积逋二十万,或劝其请诸朝,元春叹曰:“吾任边事,致外人蹈绝险,尚敢欺朝廷要重利乎? ”卒不可。 法感其义,赠宝星。 既入狱,年已六十矣,无子,幕士董左右之。 法总统闻其状,急电公使端贵等谋缓颊。 喜,具以告,元春曰:“法,吾仇也。 死则死耳,藉仇以乞生,是重辱也! 君为我谢之。 ”居戍四年,御史李灼华疏其冤,事下张人骏,廉得实,请释归,而已卒于迪化。 贫无敛,新疆布政使王树棻为治其丧。 宣统改元,复官,子承赐,戍所生。 马盛治,字仲平,籍广西永安。 以孝着。 初随席宝田征黔苗,积功至游击,赐号壮勇巴图鲁。 苗疆平,更勇号哈丰阿,迁副将。 从克六硐,擢总兵。 越事急,遂率师出关。 时宣光、太原、牧马溃勇索饷譁变,盛治轻骑往抚,汰弱留强,军纪以肃。 逾岁,法人悉锐至,腹背受敌。 盛治具糇粮,间道绕敌前,与元春诸军夹击之,遂复南关。 克文渊、谅山、长庆,频有功,赏黄马褂。 光绪十二年,除柳庆镇总兵,仍统边军佐元春,筑炮台,设廛市,赏双眼花翎。 二十一年,会办中越界务。 连破西林、郁林诸匪,晋提督。 二十八年,移署左江镇。 南宁各属故盗薮,至即麾军搜剿,寇闻风遁。 遂檄所属练团筑卡,坚壁清野,寇大困。 其酋黄和顺等犹负嵎,官军攻陇赖,遇伏,枪弹雨坌,盛治被重创,众掖之出,旋卒。 盛治居边十七年,元春倚如左右手。 元春尚宽,而盛治济以严,边境赖以宁谧。 卒,年五十八,谥武烈,予思恩、南宁建祠。 王德榜,字朗青,湖南江华人。 咸丰初,粤寇扰境,与兄吉昌毁家起乡兵,战数利。 五年,援江西,攻奉新,吉昌战死,德榜领其众,誓复仇。 七年,论克瑞州功,叙经历、州同。 明年,从将军福兴援浙,复衢、处各城,擢知州。 又明年,从援安徽,克婺源,迁直隶州知州,援例加道员。 其夏,歼贼浮梁景德镇。 十年,平广信,寇遁入浙。 徙防玉山,归左宗棠节度。 十一年,李世贤、李秀成先后来犯,并击却之,赐号锐勇巴图鲁。 同治改元,所部譁变,又不禀宗棠命,私越境驻广丰,褫职留军。 寻还浙。 世贤犯遂安,出常山、华埠截之。 会宗棠耀兵龙游,令扼全旺。 世贤遣骁贼分道驰救,德榜自右路夹击,皆愕走。 城寇犹未下,逾岁,偪城南,筑三垒,寇夜遁,复官。 移师浮梁,连下崇光、阳溪诸渡。 三年,释广信围。 其秋,复东乡,长驱江山、玉山、广丰、铅山,所至皆下,擢按察使。 是时,世贤合汪海洋出入江、广边,连陷龙岩、南靖、漳州。 德榜将二千五百人驰援,合刘典军为西路军,攻莒溪,克之。 四年春,授福建按察使。 复古田,攻南阳,师少却。 俄而海洋率黄、白号悍党可二万列田垅,典先入,德榜为承,奋击之,寇返西岸。 德榜追至下车,海洋下马痛哭,其党挟之走。 黄、白号衣者,海洋所蓄死士,号无敌,至是丧失过半矣。 四月,邀击世贤于安溪,进攻乌头门,复漳城,驰大埔,郭扬维率四千人降,乘胜克南靖。 易勇号曰达冲阿,迁布政使。 十月,援嘉应,顿塔子墺,与诸军环偪之。 追寇,寇返奔。 时宗棠军大埔,麾下止八百人,势岌岌,亟召德榜扼三河坝。 地当潮州要冲,皆山道绝涧。 德榜至,察地势,度寇必不往,且主帅军孤悬,寇直犯必不支,乃请当中路,卒与典军出寇前遏之。 十二月,复嘉应,诛海洋。 捷入,赏黄马褂。 六年,遭父忧归。 十年八月,宗棠征河州回,德榜诣军所综营务。 时黑山垒林立,势张甚。 德榜率二千人自狄道渡洮,以石鼓墩左拂黑山,右扼边家湾,形便控驾,乃筑二垒其上,与诸军痛击,寇垒悉平。 进驻迤南三甲集,率骑越山南下,大破之。 剿东乡,抵阴洼泉,遇伏,下马督战,寇溃。 迭克要害,寇并入谢家坪。 十一年,傅先宗战殁新路坡,德榜接统其军,申明纪律,诛将弁先溃者六人,士气复新。 羌地旷,夙患狼,往往百十成群,夜入幕帐噬人。 德榜令将士习猎搜捕,狼患减。 甘南既平,抚降回十馀万。 濬狄道河渠,获沃壤百馀万亩。 降敕褒嘉,赐头品秩。 光绪元年,母忧,解职。 六年,再赴新疆,以旧部驻张家口。 七年,入京,教练火器、健锐诸营,兼兴畿辅水利。 十年,越南事亟,率师赴难。 抵龙州,募新军八营,号定边军,单骑诣谅山,谒徐延旭陈方略。 令提督张春发分兵驻朝阳山、半陇山左右,何秀清等驻驱驴墟,通运道,而自领兵赴镇南关。 北宁陷,权广西提督。 战丰谷,败,苏元春不往援,德榜衔之;以故元春败于谷松,亦不往救。 德榜自负湘中宿将,与督师不洽。 潘鼎新责其战不力,劾罢之,以所部属元春。 九月,复被命赴那阳,进偪船头,战数捷。 明年,军油隘,法军犯长墙,出师夹击,据文渊对山,鏖战数日,杀伤略相当。 越日,陈嘉争东岭三垒,德榜击其背,克之。 是日晨,出甫谷,敌援至,冲截为二,部将萧得龙及春发战最勇,歼法军百馀人,获粮械无算。 敌被截,大溃。 已,复合诸军攻谅城,法军扼驱驴墟,地故有德榜旧垒,坚且緻。 平明,德榜歼其六画兵总一,诸军继之,城复。 谷松敌势仍悍,又歼其三画兵总一,于是法人大溃,悉返侵地。 复故官,被赏赉。 寻移疾去。 十五年,授贵州布政使。 十九年,卒,恤如制。 张春发,字兰陔,江西新喻人。 初隶刘松山麾下,充探骑,频有功。 累迁至副将,赐号杰勇巴图鲁。 从征陕回,规宁灵,战常陷坚,擢总兵。 金积堡寇决渠淹我师,春发开沟筑堤,引流反灌,破垒二百馀,更勇号曰哲尔精阿。 复巴燕戎格及河州,晋提督。 光绪二年,从刘锦棠取迪化,连克玛纳斯、达坂、托克逊,赏黄马褂。 进复西四城,予世职。 五年,安集延布鲁特入寇,春发度幕趋博斯塘特勒克,捣其巢,逐北至俄境。 法越肇衅,从德榜夺东岭。 法援大集,弹入右额,贯左颊,裹创力战,大捷。 除广西右江镇总兵,署广东陆路提督,赏双眼花翎。 二十一年,平永安、长乐匪,予实授。 二十六年,调湖北,逾岁,徙云南。 魏光焘劾其营务废弛,论戍。 三十二年,张之洞白其诬,复官,综两江营务。 宣统三年,病免,旋卒。 春发治军严,尝云兵佚则骄惰,以故朝夕躬训练,暇辄使濬河流,平道路。 然木讷寡文,疏酬应,同官先施者恒不答礼,且往往气凌其上,卒以此丛忌。 萧得龙,籍湖南蓝山。 咸丰初,从援赣、浙,积勋至提督。 调赴闽,克南阳、漳州。 攻嘉应,寇遁,追扼北溪,大败之,赐号博奇巴图鲁。 光绪初,移师甘肃,克东乡太子寺。 越事危棘,与法人战南关,杀伤略相当,夺东岭三垒。 功最,赏黄马褂。 事宁,署庄浪协副将。 创发,卒于官,予优恤。 马维骐,字介堂,云南阿迷人。 少从岑毓英军征回寇,积功至都司,捕盗尤有名。 越南事亟,又从毓英出关,以偏裨当一路。 法越之战,滇军多有功,而以维骐及覃修纲、吴永安为着。 师攻宣光,垂克,法援大集,围刘永福军,维骐锐身驰救,鏖战二昼夜,击却之。 从攻临洮,功最,迁副将,赐号博多欢巴图鲁。 光绪十三年,袭攻倮黑,间道济澜沧江。 贼惊溃,斩其酋张登发,辟地千里,晋总兵。 频年越匪乱,骚扰各州邑,设方略治之,边境以安。 二十四年,除广东潮州镇。 越四年,擢四川提督。 仁寿、彭山土寇起,焚教堂,杀教民,势汹汹。 岑春煊谂其娴武略,军事一以属之,用兵数月,以次戡定。 三十一年,打箭炉关外泰凝寺喇嘛谋叛,率师讨平之。 会巴塘蠢动,杀驻藏大臣凤全,川边大震。 维骐剿抚兼施,克要害,擒渠率,赐头品秩、黄马褂。 赵尔巽督川,改编巡防军,奏充翼长,训练士卒,创设将弁学堂,军民绥戢。 宣统二年,卒,恤如制。 覃修纲,籍广西西林。 隶毓英麾下,与维骐齐名。 征回有功,累迁至参将,赐号勤勇巴图鲁。 从克云州,晋副将,更勇号曰隆武。 宣光之役,修纲独扼夏和、清波,分兵取嘉喻关,复招越民九千,分顿要隘,缀法军。 缅旺前接山西、兴化,后达十州、三猛,为敌所据,出不意袭克之。 次年,永福战失利,军溃退,修纲仍坚持不动。 战临洮,斩其二将,夜半时,率死士短兵搏击,法人大败。 乘胜复各郡县,北圻诸省皆响应。 修纲出奇兵直捣越南中部,而奉命罢戍。 事宁,赏黄马褂,署川北镇总兵,仍留滇。 历权普洱、开化诸镇,坐事免。 光绪二十五年,起甘肃西宁镇,留滇如故。 三十一年,卒,予建祠,并毓英祠附祀。 修纲性忠勇,官开化久,有惠政,士民感颂,因寄籍文山云。 吴永安,籍云南广西州。 毓英部将中称骁果。 以征回功,累迁至副将,赐号尚勇巴图鲁。 从克澂江,擢总兵。 平馆驿,晋提督,更勇号曰额特和,赏黄马褂。 毓英抚福建,奏署台湾镇,未之官,忧归。 起治云南边防。 法人浮小舟渡沱江,永安乘其半济,击败之。 趋宣光,留三营扼守,而自间道还兴化合岑军。 既而诸军攻宣光,与修纲分扼要隘,取嘉喻关,攻临洮,战益利,予优叙。 和议成,署昭通镇。 讨平武定夷匪,补鹤丽镇。 光绪十九年,卒,附祀毓英祠。 孙开华,字赓堂,湖南慈利人。 少从军,从鲍超援江西,战九江小池口,伤右臂。 援湖北,再被创。 池驿之役,夹击败敌,积勋至守备。 同治初,转战皖、赣间,迁副将。 克句容、金坛,赐号擢勇巴图鲁。 以次攻金溪、南丰、新城、宁都、瑞金,并下之,晋总兵。 广东,嘉应乱,败贼黄沙嶂,降者十馀万,擢提督。 五年,除漳州镇总兵,仍北行追捻入楚。 其秋,赴本官。 总督文煜累疏荐其才。 十三年,总督李宗羲治江防,设霆庆、霆汇诸营。 厦门与台、澎对峙,势险要,开华以超旧将,被命治厦门海防。 募勇成捷胜军,赴台北、苏澳营办开山,诏署陆路提督。 光绪二年,率师东渡,顿基隆,顾北路。 其时后山阿绵、纳纳社番畔服靡忄互,开华领所部抵成广澳,量地势,察番情,进驻水母丁。 悍番分路迎拒,开华麾军鏖战,阵斩数人,馀败溃。 师入高崁,直捣其巢。 溃番并入阿绵,其地水湍急,耸巘巉岗,炮台错列,备奥阻。 开华轰击之,纵以火箭,复绕道攻其后,番骇走,遂克之,擒其魁马腰兵等枭于市。 九日三捷,论功,赏黄马褂。 四年,霆庆军统将宋国永卒,开华接统其众。 会加礼宛、巾老耶畔,据鹊子城,师攻不克。 总督何璟以军事棘,令开华进新城,许便宜行事。 开华浮战舰入自花黎,袭攻后山背。 四日悉夷诸社,斩二百数十级。 番乞款,缚姑乳斗玩以献,寘之法。 台北平,被赏赉。 明年,内渡,再署提督,秋,复渡台。 九年,回任。 已,复出办台北防务。 十年,法人来犯,时刘铭传主军事。 铭传故淮军宿将,知开华干略,檄守氵扈尾。 初,法舰八艘至,开华度其必登岸,令诸将分伏炮台后,露宿以待。 部署甫定,而敌弹雨坌,烟焰翳天,偪台而前。 开华见势猛,分路截击,自夜至午,却而复前者数四。 台既毁,短兵接战。 开华锐身入,手刃执旗卒,夺其旗以归。 诸军士见之,气益奋,斩馘二千馀级,法人遁走。 欧洲诸国以失国旗为至辱。 捷入,予世职,拜帮办军务之命。 和议成,还本官,旋予实授。 十九年,卒,谥壮武。 子道仁,亦官福建提督。 同时守沪尾者,朱焕明为最着。 焕明,籍安徽合肥。 初从铭军征粤寇,积功至游击。 平东捻,迁副将。 西捻犯畿疆,蹑之沧州、德平,战数利,晋总兵。 光绪元年,台湾生番骚动,从唐定奎往讨,连破竹坑山、内外狮头,擢提督。 法越之役,法军分道犯沪尾。 焕明当北路,被重创,战益力,开华直入击退之。 旋移师台北,平番社,军嘉义鹿港。 土寇数千薄城,焕明率三百人与战,殒于阵。 事闻,附祀定奎祠。 苏得胜,亦籍合肥。 从铭军讨捻,积功至游击。 战常陷坚,赐号励勇巴图鲁,屡迁提督。 法舰寇台湾,从铭传守台北。 战基隆,大捷,记名海疆总兵,更勇号曰西林。 沪尾告警,铭军回援,于是基隆再失。 逮沪尾既复,得胜还驻六堵。 规基隆,全军会月眉山,曹志忠将左,刘朝祐将右,得胜居中。 敌至左路,击却之。 逾岁,法益兵攻志忠营,得胜领数百人往援,战失利,提督梁善明阵亡,右师亦溃,月眉复不守。 而得胜已先营六堵,筑城十馀里,诸军获安。 相持月馀,和议成,始开港。 旋补建宁镇,仍留防沪尾。 数剿生番,感瘴成疾。 光绪十六年,卒于军。 妻徐氏,绝食殉焉。 恤如制,妻获旌。 章高元,亦合肥人。 初入淮军,累至副将。 铭传檄为骑旅先锋,转战鲁、皖。 安丘之役,以功擢总兵,赐号奇车巴图鲁。 征台湾,晋提督。 法越事作,署澎湖镇总兵,铭传檄援沪尾。 沪尾、基隆既复,论功,更勇号年昌阿,除登莱青镇。 中日失和,诏赴前敌,驻盖平。 日军来攻,战挫遂退。 德军舰袭胶澳,被幽,旋脱归,称疾罢。 拳乱作,起署天津镇,徙重庆,以病免。 卒,年七十一。 欧阳利见,字赓堂,湖南祁阳人。 咸丰初,入长沙水师,转战赣、皖间,积功至游击。 同治改元,伪护王陈坤书据太平,以兵舰衔尾西上,环泊花洋上驷渡,期水陆并进。 利见领一军为前锋,兼程赴难。 坤书阳令陆路悍党击我师船,而阴结筏自下游窃渡。 利见诇知之,率所部长驱,乘风浪冲其筏为二。 寇大困,倚河筑垒,矢坚守。 我师水陆分道进,利见驶入花山,击其背。 迟明,战良久,寇阵不少动,援军至,始退。 利见进次马音街,会水师将李朝斌偪花津而阵,步骑助之,寇溃。 翼日,复战,陆师将周万倬遇伏被创,利见锐身驰救,苦战竟日,焚象山寇舍。 而寇艎聚泊小丹阳,归护新市镇。 利见进石臼湖轰击之,获其船十二艘,迁参将。 二年,攻巢县,偪城东门而军,适彭毓橘军至,燔其筏,毁浮桥。 寇入城,利见先登克之,遂与霆军复含山。 四日连下三城,功最,赐号强勇巴图鲁,调补狼山镇游击。 克嘉定,迁副将。 下太仓、昆山、新阳,晋总兵。 是时花泾港寇垒林立,与吴江、震泽寇相犄角。 利见率师破之,毁其船二十艘,城寇援绝乞降。 于是苏、浙路梗,苏寇无固志。 李鸿章督师合围,利见引兵从,迭克要害,寇宵遁。 城复,晋提督。 三年,攻嘉兴,利见率谢世彩等与陆师夹击,麾众先登,自城上发巨炮轰之。 城寇駴乱,城遂拔。 以次下长兴。 坤书据常州,鸿章举兵西,使利见造浮桥渡壕,四面环攻,坤书就擒。 中吴大定,除淮扬镇总兵。 四年,捻至曲阜,东南走滕、峄,渡运,东北走兰山,南走郯,趋赣榆、青口,图南下。 朝廷忧里下河,诏备淮扬防。 于是利见率炮舰四十艘泊清江,兼治糈台。 七年,黄河暴涨,利见乘流至德州,运防乃固。 捻虽屡挫,然渡运之谋未已,盘旋河东上下。 利见复下驶援应,与诸军环击,捻益不支。 事宁,赏黄马褂,更勇号曰奇车伯。 光绪六年,调福山镇。 明年,擢浙江提督。 十年,法舰寇福建,浙江戒严。 镇海为浙东门户,利见以三千五百人顿金鸡山防南岸,提督杨岐珍以二千五百人顿招宝山防北岸,总兵钱玉兴以三千五百人为游击师。 威远、靖远、镇远三炮台,守备吴杰领之,而元凯、超武二兵舰泊海口备策应。 诸将皆受利见节度。 利见实以兵备道薛福成为谋主,乃量形势,设防御,蒐军实,清间谍,杜乡导,申纪律,励客将,布利器,部署甫定,而敌氛已偪。 法人狃马江之役,颇轻浙防。 利见督台舰兵纵炮击之,法主将坐船被伤,数以鱼雷突入,皆被击退。 法舰并力猛进,又沉其一。 敌计穷,相持月馀,终不得逞。 事后知主将孤拔于是役殒焉。 上嘉其功,赐头品秩。 十五年,病免。 二十一年,刘坤一被命援奉天,奏调利见赴军。 力疾北行,卒于道,年七十一。 论曰:法越之役,克镇南,复谅山,实为中西战争第一大捷。 摧强敌,扬国光,子材等之功也。 开华等复沪尾,利见等守镇海,与维骐等偕刘永福之拔宣光,并传荣誉。 当时挟战胜之威,保台复越,亦尚有可为。 独怪当事者为台湾难保之说以自馁其气,致使关外虽利,而越南终非我有。 罢战诏下,军民解体,至今闻者犹有恨焉。 发布时间:2025-11-25 15:51:1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