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周公用人的经验谈 内容: 周公用人的经验谈【原文】 周公①谓鲁公②日:“君子不施③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④故 旧⑤无大敌,则不弃也。 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①周公:即周公旦,孔子心目中的传人。 ②鲁公:周公的儿子伯禽, 封于鲁,所以称鲁公。 ③施:通“弛”④以:用。 ⑤故旧:指 老臣旧属,义近于“元老”。 【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族;不使大臣抱怨自己得 不到重用;老臣旧属没有重大过错就不要遗弃;对一个人不要求 全责备。 ”【读解】 这段话大约是伯禽前往鲁国就职时周公对他的训诫。 据《史 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公被封于鲁地,由于他要 留在朝廷辅佐周王,不能亲自到封地去治理,所以命令儿子伯禽 代替他去鲁地就封任职。 周公的话为什么又收录在《论语》中呢? 朱熹的《论语集 注》引胡氏的说法,认为孔子一爱一用这段话来教导学生,所以被收入 《论语》。 从我们读《论语》的实际情况来看,至少周公这段话 的主要内容是在孔子及其学生的谈论中出现过的。 比如说“君子 不施其亲”的问题,《学而》篇载有子的话说:“因不失其亲,亦 可宗也。 ”《泰伯》篇载孔子的话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 都是要求君子不疏远自己的亲族。 又比如说“故旧无大故,则不 弃也。 ”《泰伯》篇里孔子也说:“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最后说 到“无求备于一人”的问题,孔子也曾在《子路》篇中批评那种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的小人作风。 可见,周公的经验之谈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孔门师生的脑子里, 并加以应用发挥。 说到底,还是一个用人的问题,尤其是高级领 导人的用人问题。 当然,对于我们一般人或基层干部来说,也仍 然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5-11-26 11:56:3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