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十五 内容: 清二黃霞婁子恒淩元煥謝友玉程仲容張呂陳江天遠黃霞,字龍士,一字月天。 年十八,即成國手。 清初,東侯為冠,龍士以幼年一出,而駕乎其上,藝之妙殆天授云。 昔閻百詩以龍士為十四聖人之一,與黃南雷、顧亭林諸大儒並稱。 平湖陸烜,謂康熙年間變學之盛,從來未有。 同時國工,有黃月天、徐星友、周東侯、周西侯、何闇公、周懶予、汪漢年、程蘭如、婁子恒、梁魏今、趙兩峰、卞邠原、吳來儀、周元服、汪幼清、淩元煥、江天遠、黃稼書、張呂陳、姚籲孺、盛大有、蔣再賓、過百齡、戴臣埜、許在中、吳孔詐、季心雪、李元兆、張繼芳、謝友玉、僧雪野諸人,中以黃君月天為冠,大約可讓諸家一先,其弈則衝和淡泊,好整以暇,雖他人奇兵異陣,於彼應之恬如也。 龍士之言曰:龍姑之口弈,已失其傳,而其所攻守防援之路,予以得為揣摩始也。 辟疆啟宇,廓焉無外,傍險作都,扼要用塞,十九道之縱橫,是即二十八宿之分野也,此起後之概要。 壤趾相借,鋒刃連接,周宅中土,為四戰之地,秦號金城,得二百之險,戰則單師獨前,無堅不拔,守則一夫當關,七雄自廢,此邊腹攻守之大勢也。 地均則得勢者強,力競則用智者勝,著鞭羨祖生之先,入關恥沛公之後,此圖先之要也。 至於虛虛實實之間,正正奇奇之妙,曹公以荊為餌而漁中原,亞夫以梁為委而罷吳楚,項羽以正兵救趙而先破秦,孫臏以奇兵救韓而直走魏,此審於棄取之宜,明於彼此緩急之情也。 著《弈括》一書,康熙庚寅,崇川吳時亮為之刊行。 蓋時亮嘗延龍士於家教弈,因手授而付梓。 嘉慶時,遊藝居士重刊,序云:近世談弈之書,首推施定庵《弈理指歸》、范西屏《桃花泉》,駸駸乎家有其書矣。 獨怪施范與程梁並稱四家,皆導源於黃子龍士,施范著作盛行於世,而龍士《弈括》,外間知者頗少。 蒙嘗謂施范二家,神明變化,於是事幾於推闡無遺,要是前人已到竿頭,更加推步,較易為力耳。 龍士此編,涵渾淡泊,一切轉鬥攻劫之道,引而不發,而神明變化,已莫逾此,洵所謂百家騰躍,盡入寰中者。 原序稱其引繩切墨,寓巧於法,因取商書往省括於度之義,以顏其出。 後學舍此不求,遽從事於《指歸》、《桃花泉》二書,何異論詩者誦李杜而遺陶謝,談製藝者競祖海陽臨川,而欲祧荊川震澤耶? 鄧元鏸亦謂弈為數學之一,我朝數學極精,弈理愈顯。 范施後起而最著,周黃實為之先聲,周為東侯,黃即龍士,並稱絕藝,擅名國初。 東侯所詣殊高,喜出新奇,略謙偏僻;龍士用思尤密,深入奧窔,別具聰明。 神乎其技,若楮葉之奪真;妙極自然,似蘭亭之恰好。 或當危急存亡之際,群已束手,智窮能盡於潛移默運之間,益見巧心妙用。 空靈變化,出死入生,試披對局之圖,盡是驚人之作,可謂得未曾有。 然則龍士之弈,上掩過周,下啟施范,為有清一代弈家之正宗矣。 歙鮑鼎云:我朝國工,如周懶予、汪漢年、周東侯諸人,固已上掩往哲,迨黃龍士出,其落子布算,如飛仙劍俠,令人莫測端倪,同時國手咸為所敗,因而群焉忌之。 誘以聲色,瞀亂其精,遂因之致疾卒。 杜濬《變雅堂文集》有送黃童子序云:泰州黃童之虯,年十一,即以善弈稱,下弈秋一等耳。 甲辰之歲,余客江都,童子之父,忽率童子來謁,皂綈短衫,質猶嬰孩,余顧之而笑。 別去五年,余客泰興,童子之父,又率童子來謁,則其年已逾成童,與之語,敏穎可喜,問其弈,既成然秋矣。 察其意若親余者,余甚異之。 坐甫定,其父為余述別後,嘗攜童子北走燕市,挾其妓謁名王將軍,有某將軍愛童子,厚齎金帛,留居毳幕,日為湩酪之飲,居一年,童子思母欲南歸,將軍不忍違,聽之。 而丁寧童子明春必再至,其愛之至於如此。 方其娓娓陳述時,余左右顧,若無聞者。 語既畢,良久,余顧童子而歎,座客或戲余何歎。 嗟乎! 此豈客所嘗知哉。 昔先王愛人,必自童子始,故七歲入小學,教之以入孝出弟之節,灑掃應對之事,十五入大學,教之親師取友,離經辨志,得聞修齊治平之道,是以成就人材,非後世可及。 即降而至於漢、唐、宋以來之盛世,雖不能一如先王之教,然童子受書父師,課其頌習,為之講究,不見異物,不事佚遊,以須其通達強立,往往亦得偉人為世道之賴。 今童子彬彬儒雅,有可以學問之質,然其生也,僅十六年,則其所習見習聞者可知矣,又以其善弈也,為之父者以貧故,不得已而鬻童子之技,奪其入學之時,出門而交千里,始發軔,而其所與遊處已如此。 語云:童而習之。 則從此以往,吾恐雖有大賢,將不能挽回童子,面這談鄒魯也。 其可謂之幸與? 不幸與? 夫士生而不幸,天也,然志士傷之矣。 而凡今之人,乃或不知為不幸,又甚至以不幸為幸,有典頁之顏過乎吾前者,無足責焉耳。 獨惜童子有可學之資,當入學之年,猥來親余,而余竟無益於童子,昔之人一遇郭泰,輒折節向學,卒為名士,豈皆虛言哉! 童子自此將南渡江,復北之淮,則其所遇又可知,吾滋為童子懼焉,而莫能挽也。 於其行也,聊述吾所以深惜童子之意,且崖略舉先王之教以告之,使志之於心,庶幾童子雖不暇從事於學,而尚知我生之前固嘗有是說,不致汨沒訖無所聞,而懵然於孰為幸,孰為不幸,然後知余向者之一歎為可思也。 (案:龍士有兩名,一名霞,字月天;又名虯,字龍士。 《蝸{移}弈錄》八種,有黃龍士全圖,龍士自序自稱曰:虯,龍士雄名千載,於皇何事深惜之也。)婁子恒,一名子恩,與龍士有對子五局,徐星友對子四局。 龍士對局,載於《圍棋近譜》,星友對局,《兼山堂》載之。 淩元煥,與龍士對子四局,《近譜》及《弈妙》載之,《弈選小傳》云:元煥與龍士同時,至精深峭刻,則固遠遜龍士云。 又與徐星友有對子二局。 謝友玉,《兼山堂》載其與龍士對子一局。 星友謂:龍士、友玉於壬子歲對壘十一局,友玉多負,此局多清脫,故錄之。 《弈選小傳》亦謂其為當時名手。 程促容,新都人。 《弈理析疑》載:仲容與龍士一局,仲容掌先,或言龍士掌先,未知孰是。 張呂陳,松江人。 《近譜》、《弈妙》各載呂陳與龍士對弈一局,《近譜》之局,呂陳掌先;《弈妙》之局,龍士掌先。 《兼山堂》載有張繼芳與龍士一局,《弈選小傳》疑繼芳即呂陳,不知確否? 江天遠,未詳里居。 與龍士有對子一局,《近譜》載之。 何闇公何耕書何闇公,一名翰公,未詳里居。 與黃龍士、徐星友皆有對子四局。 龍士對子,《兼山堂》載其二局,闇公受先,其一局勝半子。 星友評之,稱為精妙入神。 且於龍士有貶詞,謂為中途圖活,極其慘淡經營,適足為取敗之道,枯窘中從何得有佳境? 固知善戰而勝,曷若不戰而屈人,況不能勝耶? 《寫心集》:張國泰履安《致何闇公書》云:足下甫弱冠耳,遂能悟河洛之奇,為當代領袖,其穎悟固不讓象山先生也。 敝友張駕部,弈中射雕手,聞足下名,急欲一當旗鼓,圍場九級,未知鹿死誰手? 足下其能躍馬揮戈,拔其樹幟乎! 然此公虛聲藉藉,足下握中,不妨多挾數子,以避其鋒也。 復有保耕書,為范西屏弟子,未知係闇公後人否? 耕書嘗言:欲成國弈者,不必出而問世,可自知之。 悟得路路皆通,始是妙境,若三四手惟於邊角則明,而中幅尚恐未能了了。 此誠見道語也。 吳貞吉高欽如蔡四德吳貞吉,字瑞徵,新安人,著有《不古編》弈譜。 不古者,以見弈藝日新,不以古囿之也。 每局皆有評語,極見精當。 與黃龍士有對子三局:一局黃先,二局吳先。 又與程仲容、高欽如、吳孔祚、蕭幼白、楊汝炯諸人對局,瑞徵皆讓一先,蓋亦清初翹楚也。 高欽如,漁陽人。 《不古編》載其與張呂陳、吳瑞徵各對子一局,瑞徵評其有輕裘緩帶之妙,非管窺蠡測所能探其底蘊,亦可知其弈品矣。 蔡四德,字鄰卿、溫陵人,為吳瑞徵高弟。 《怡怡堂譜》載其與程蘭如對弈一局,思力精悍,惜傳世者無多耳。 徐遠黃稼書吳來儀蘇揆之姚文侯范勝林譚揆士徐遠,字星友,浙江錢塘人。 康雍間,往來大江南北,足跡半天下,著有《兼山堂弈譜》、《繪聲園受子譜》。 平湖陸烜稱星友評核精當,謂其用虛不如用實,用巧不如用拙,制於有形不若制於無形,臻於有用之用,不若臻於無用之用。 斯言何其雋永。 鄧元鏸云:黃龍士與星友十局,名血淚篇,是時徐已成二手,黃故抑之以三子,其間各竭心思,新奇突兀,乃前古所未有。 十局終後,遂成國弈,可見心機愈逼愈妙,抑之者正以成之也。 乃近人譚和伯《弈選小傳》謂:星友受龍士三子後,足不下樓者三年,由是深嫉龍士,因延龍士至家,供奉備至,陰使恣情聲色,不數年,龍士以瘵卒,而星友遂為第一矣。 《清朝野史》謂:黃故負氣,徐一日遍延高手於廳事,置弈局三,謂黃能同時敵三人乎? 黃奮然曰:何不可之有! 東西顧而弈,弈竟黃勝,是夜遂嘔血死。 嘗考徐之生平,康熙六十年,范世勳西屏、施紹闇定庵,髫齡穎格,對局爭先,(案:是年辛丑,范年十三,施年十二。)遇星友皆受三子,極傾愛之,授以《兼山堂譜》。 范施潛玩數年,成國弈。 翁嵩年則謂:余自髫齡與星友交,晚歲落拓,往還更密,樂數晨夕,不獨技藝精也。 道氣迎人,迥出塵俗,絕無浮誇矜勝之習,以表異於眾,不求名而愈著。 夫以嵩年當日親知,稱揚懿行,傾佩如是,則其為人忠誠和藹,自在後人想象之中,豈有因小技而陷害友朋地得? 是必近日一得小夫,以己度人,遂至誣蔑古人,以快一時議論。 自來弈品之高者,心細手和,方臻絕詣。 如撫琴然,見螳螂即知有殺聲,故魏今之凝靜,西屏之酉覃粹,均為當時賢士所稱道。 星友先於梁範,決知其為超逸君子,能善誘遜己者,必其敬愛勝己者也,故野史謂弈家積習,類好抑人揚己,與人對局,刊譜時必掩其敗而著其勝。 今觀徐所著《兼山堂弈譜》,於黃推挹備至,不類忌刻者之所為。 或黃死後,徐以國手名者四十年,忌之者又造為是語誣之,以致沿訛過甚。 俊故為之齗齗辨正,人以技重歟,技亦以人重也。 黃稼書,未詳里居。 《兼山堂》載其與星友對子二局。 星友評之曰:應法乾淨。 曰:攻逼得宜。 又曰:全局閑談整密,大方派固應如是。 其見推重如此。 吳來儀,未詳里居。 與星友有對子六局,魏今對子八局,定庵對子一局。 星友評云:吳於艱深峭刻,極為擅長,而中正和平,未臻妙境。 蓋中無不正,和無不平,如專恃此為長城,救敗不暇,何能制勝耶? 蘇揆之,未詳里居。 與星友有對子一局,弈品第二。 姚文侯,未詳里居。 星友授以二子,《圍棋近譜》載其七局,又與婁子恒有對子一局。 范勝林、譚揆士,星友皆授二子,《近譜》皆載其二局。 星友授二子也,則有朱纘公、尤子成、唐汝玉、唐景於、程九儀、馬又白、陸韶九、張兼善、張履貞等數人,授五子則有徐星周、沈子尚、譚夔士、邵次珩、趙端木等數人。 程駿《劉大櫆文集》:樵髯翁,姓程氏,名駿,世居桐城縣之西鄂。 性疏放無文飾,而多髭鬚,因自號樵髯云。 少讀書,聰穎拔出凡輩,於藝術匠巧嬉遊之事,靡不涉獵,然皆不肯窮盡其學,曰:吾以自誤而已。 尤嗜弈棋,常與里人弈。 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輒顰蹙曰:我等豈真知弈者,聊用為戲耳。 乃復效小兒輩強為解事,時時為人治病,亦不用以為意。 諸富塚嘗與往來者病作,欲得翁診視,使童僕侯之,翁方據棋居曉曉,竟不往也。 翁季父官建寧,翁隨至建寧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絕可愛,令人遺棄世事,欲往遊焉。 劉子曰:余寓居張氏勺園中,翁亦以醫至,余久與翁處,識其性情。 翁見余文,亟求余書其名氏以傳於無窮,余悲之而作《樵髯傳》。 程可則吳文煒程可則,號周量,廣東人。 舉順治壬辰進士第一人,科場議爭指摘,周量乃被黜,用閣試,擢閣試,擢中書舍人。 可則嗜弈,《漁洋詩集》有周量近耽弈,詩以調之,云:畫省垂鞭薄暮回,文楸方罫鎮常開。 知公欲厭承明直,徑賭宣城太守來吳文煒,字山帶,南海人,清初嶺南詩人。 陳恭尹、屈大均、梁佩蘭、王隼,世所稱四大家者也。 而程周量與山帶亦與四人不相上下。 陳恭尹作《吳山帶行狀》:山帶放意詩酒,畫竹石鳥獸以寄興,天性蕭散,出或不告家人所往,遇弈即留連忘返。 癸酉闈事既屆,猶買舟將山行,同人力勸乃就試。 試之前,每夜棋戰至曉,未嘗一展卷也。 及榜發,雋第三人。 尤侗彭孫遹尤侗,字同人,更字展成,晚號西堂,長洲人。 康熙已未試博學鴻詞科,授檢討,著有《西堂雜給》、《西堂詩集》。 侗好弈,有《與一乘上人弈偶成》四首云:拈子尋思且吃茶,手談殊勝話周遮;休疑山裏樵柯爛,殘局才完日已斜。 漫爭得失似長安,贏得旁人袖手看;一著錯成千遍悔,收奩猶喜是空盤。 賭墅圍棋是謝公,時乎不競惜南風;局間劫急君休問,奪角衝關滿眼中。 世途黑白混難分,翻覆輸贏總未真;記得浮山曾說法,從來此路誤多人。 又《棋賦》云:棋之為物也,體方而用圓,方法地,圓效天,乾坤二策,當期之日而掛一焉。 四方列國,千畝井田,角立五嶽,脈貫三川,白帝蕞爾,黑子彈丸,本由平路,遂起爭端。 若乃一局開疆,兩軍對壘;揖讓既終,征誅伊始;弱肉強食,遠交近攻;秦人連橫,六國合從;四面重圍,雙劫互打;漢奔鴻溝,楚奔垓下;連岡忽斷,死地重生;新莽篡竊,建武中興;此界肥邊,彼疆瘦腹;吳魏巴蜀,三分鼎足;南北並吞,東西割據;反復六朝,紛壇五季;大勢已定,餘著餘填;唐宋一統,閏以蒙元。 至如李靖七軍,孔明八陣;太公六韜,武子三令;擊首擊尾,得尺得寸;先下為強,多算必勝;又如智鬥蘇張,力爭廉藺;牛李傾危,洛朔構釁;貪多患得,行險僥幸;聞道長安,斯言益信。 故其狹如鳥道,曲如羊腸;尖如牛角,斜如雁行;咸陽阡陌,矍相堵牆;南風日競,北斗夜橫;朱耶獨眼,或雄沙部;項羽重瞳,反敗烏江;阮籍雙眸,能分青白;湘東一目,豈辨玄黃;掉頭生殺,彈指興亡;推枰而起,滿紙滄桑。 於戲! 世有騷人,憂心如死;夢醒拊床,酒闌隱几;愁鼓瑤琴,懶揮麈尾;與客手談,聊復遣此;試觀一十九行,勝讀《二十四史》。 子曰: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彭孫遹,字駿聲,號羨門,浙江海鹽人。 順治己亥進士,與侗試博學鴻詞科,以第一人授修,官至吏部右侍郎,總裁《明史》,著有《松桂堂集》。 羨門有《與客圍棋賭荔子戲作》詩云:清簟拋書午夢短,二屨初來叩空館。 相將移席就蕉陰,蕉影頻移聲子緩。 須臾斂局罷相持,紺房仙實紛離離。 君看此手欲何作,太守不如噉荔樂。 趙執信漢廷櫆趙執信,字伸符,號秋穀,山東益都人。 康熙己未進士,官至左春坊左讚善,著有《飴山詩集》。 秋穀以小過罷官,江湖浪跡,其感慨無聊抑鬱不平之概,時見於詩。 同時學者方奉王士禎、阮亭為山鬥,秋穀晚出,不肯為之下,著《談龍錄》以見意。 嗜弈棋,有《觀弈歌》云:高堂晝閑棋局陳,隱然左右敵國分。 主人與客據四角,宛若勢子何停勻。 微風動窗日光入,簾影欲亂楸枰文。 未知失鹿向誰手,但其眼底生紛紜。 乍如青天斂餘靄,一南一北行秋雲。 又如殘日墮西極,大星小星耿不昏。 豐隆驅雹撒沙落,毛仲牧馬雲錦屯。 肅肅魚麗就行陣,翻翻鳥散隨飛塵。 觀者坐久失向背,目瞠舌橋傷心魂。 良工運斤色不動,森然萬枝同一根。 攢眉思出九天上,奮袖氣奪千人軍。 少焉勝負判然決,誰與戚戚誰欣欣。 古來兩賢不相厄,何況同道猶一身。 尋仇伺隙有何故,日斜人散寧復論。 嗟乎! 世間強弱無終無據,空遣旁人笑相語。 又《戲孫子未檢討疾瘖學弈》云:孫郎甚口如蟲鳴,嘈嘈頗為流俗憎。 冬來肺病漸作啞,與雷鼓齊收聲。 齒牙翕張不達意,翻怪賓客皆重聽。 身手雖好欲安試,寒天瑟縮閑無營。 今晨書來語刺刺,終遜舌本上掀騰。 假我棋局破岑寂,何異臏腳初修兵。 北風激箭射窗紙,黑白在手如凝冰。 短燭前頭置酒盞,夜長啄木聞丁丁。 吾黨耽弈獨馮子,淩厲同輩誇最能。 閉門今知勇可習,便擬齊晉相代興。 勸君且止勿自苦,料理藥具兼茶鐺。 弛弓櫜矢備不用,蹔依律呂調簫笙。 他日臨敵戰偶勝,高歌奏凱喧鼙鉦。 有時意外值強悍,一叱可使樓煩驚。 馮廷櫆,字大木,德州人。 與秋穀鄉試同年,康熙壬戍進士,官內閣中書,朝士有得諸葛銅鼓者,大木與秋穀各賦長歌,於時名輩自漁洋而下,莫不斂手。 漁洋遂欲裒兩人酬唱之篇為二妙集,著有馮舍人遺詩。 大木嗜弈,秋穀所謂吾黨耽弈獨馮子,淩厲同輩誇最能者也。 舍人有《弈棋戲贈友人》云:春寒作雨晨纖纖,有客訪我停羸驂。 下簾欣然拈弈具,搘頤相對成幽探。 我生百藝了不諳,誰為第一誰第三,看君頗解習常勢,開場虎視何眈眈。 十道經營卒未定,窮邊奚事煩夷芟。 萬一腹心更受敵,要厄相劫將奚堪。 我寧鬥智不鬥力,計出攻守常相兼。 未云制勝在守靜,庶幾悔禍在懲貪。 項籍重瞳乃自暴,湘東一目誰能砭。 人生失計不自量,往往嗜好殊酸鹹。 宣城一郡詎易得,乞取別墅亦所甘。 一局輸贏雖小道,古來成敗由天監。 羅羅從前十九路,試舉禪語還當參。 丁凝顧陳垿丁凝,字靜者,浙江長興人。 康熙癸巳舉人,官國子監學正,乾隆丙辰,薦舉博學鴻詞科。 凝為沈三曾宮讚之女夫,與竹溪諸沈酬唱最密。 有《觀弈》詩云:月色隱青蘿,廊櫳隱青栝。 文窗理弈旨,不惜燭見跋。 布席意飛騰,開奩氣軒豁。 得計則揚眉,蓄疑亦蹙額。 有客斂衽觀,忽焉忘饑渴。 借籌謝不敏,雲欲議其末。 發端網一面,列陣衢九達。 黑山拔地雄,白水浮天闊。 北伐距孱顏,南窺連壅閼。 扼險得龍蟠,搗虛追兔脫。 摩空萬騎馳,伺隙千槍拶。 悍如捷牛虻,捷若祭魚獺。 橫行綏欲交,直上幟能拔。 勿戢且自焚,無備故可奪。 壯志失吞吳,虛懷昧事葛。 騎兵久在原,頸敵忽排闥。 不患蔓難圖,而懼本先撥。 弭亂視腹心,興戎兆萌枿。 勖哉因苞桑,陋矣爭圭撮。 審視法建翎,藏機效省括。 羸師隨始張,整旅密終遏。 邛笮遠必通,巫黔近莫割。 國手有良規,愚者多乖刺。 小道不足為,新詩成叩缽。 顧陳垿,字玉亭,江南太倉人。 康熙甲午舉人,官行人。 善弈,有《偕王樹先觀察渡錢塘,舟中對弈》詩云:問渡攜棋局,忘言到夕曛。 星辰兩手握,吳越一江分。 小壺劫中隱,餘音擄外聞。 機心渾不用,仍可狎鷗群。 張鵬翀柏謙張鵬翀,字天扉,號南華,嘉定人。 雍正丁未進士,官至詹事府詹事。 善詩畫弈棋,著有《南華詩集》。 沈德潛為作行狀云:先生生平喜遊歷,未遇時,常泛沅湘,涉洞庭,望九嶷、衡山,遍覽楚中名勝,因作畫。 辛亥請爭歸,常之采石敬亭,登黃山,上白嶽,所到必窮其巔,至猿鳥絕跡乃返,故寄之詩畫者,能脫尋常蹊徑。 寓京邸,老樹瘦屋,空亭修竹,亦有林壑間意。 與客弈,隔院聞丁丁落子地怕。 客請作畫,興到半日可得數幅,或竟歲一得一二紙,蓋取適也。 人因其灑落越俗,又修髯鶴立,或比之東方曼倩,或比之東坡居士,而先生自謂南華散仙,具仙骨有仙氣云。 柏謙,字蘊高,崇明人。 雍正庚戍進士,官編修。 邵齊燾為作行狀云:先生乞養歸里,家居垂二十年,弈棋賦詩,種果栽花,文人勝流,談宴彌日。 或時與田父野老,共語稼穡,翛然自得,無復榮進之意。 志樂山水,常熟跨山為城,岩壑幽勝,春秋令節,煙景清淑,探選泉石,登常靡倦。 嘗歲除獨遊虞山,迨暮從容步歸,默於途中制經義一篇,其襟度閑適如此。 張輅《揚州畫舫錄》:張輅,字樸存,江都布衣。 少簡靜,不修邊幅,孤直自喜。 有雄才偉略,善草書,喪妻不再娶,購一美人畫懸帳中,夜則相對。 人自炊,寄食鄉黨中,雖一面之識,造其廬,飲啖自若。 工詩,年六十,作落花詩,江外女子見之而死。 時盧公見曾為兩淮轉運,修禊紅橋作詩,和者殆遍,惟惠棟不與,輅不和韻,並稱於時,輅名由是大起。 輅善弈,其友戒之曰:與轉運弈,須勝其一,負其二。 略許之,及入,四局皆勝,座客為之色弈。 蕭燕公子幼白蕭燕公,晉江人。 著《弈鏡》一書。 子幼曰,幼聞庭訓,吳瑞徵亟稱其弈慧,惜其遺局不多,僅《不古編》載其與瑞徵對子一局。 《弈鏡》亦未見傳本。 沈賦沈賦,字相如,杭州人。 著《居易堂圍棋新譜》六卷,刻於康熙五十五年,卷首載馬融《圍棋賦》、張擬《棋經》;卷一釋例,取名數卷三十二名而為圖以明之也;卷二曰讓路式;卷三、卷四曰解圍部;卷五、卷六曰得雋部。 徐星友名之曰《弈理金針》,並為序云:余向所著《兼山堂》全局,然皆為登堂者說法,初學者未能領悟也。 每思集一冊,指以六四九三之步位,教以奪角爭邊之成法,使初學一目了然,無棋路生蔬之誚,風塵碌碌,南北奔馳,未暇撚管。 丙申夏,於沈君案頭見其所集棋經,及諸套勢法,皆刪除繁奧,專取成法,列以步伍,標以名目,大為初學裨益,是沈君先得我心也。 余取閱反復檢討,不禁喟然歎曰: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 此集出,殆金針度與人矣,因名曰《弈理金針》。 道光時,丹陽劉福山之譜,蓋襲用其名耳。 金楙志兄恒夫甥李組江金楙志,自號弈民,著有《圍棋近譜》初集、二集、三集、四集,初集對子二十六局,受子十四局;二集對子八局,受子十二局;三集對子二十局;四集對子二十局。 又輯周懶予《弈譜》,楙志自謂與伯兄恒夫,於舞勺之歲即好弈棋,迄今五十餘年,老至而耽弈仍如少時,亦可謂癖於此者矣。 余兄弟嘗事遠遊,歲丙申(案:係康熙五十五年。)伯兄館於皖江,余獨里居,無所事事,每過李甥組江齋頭談弈。 少陵有句云:且將棋度日,其余之謂與。 組江多弈興,時方炎夏,出所藏近譜百許局,相與朝夕研悅,藉以避暑,視河朔十日之飲,較更清勝。 夫楙志初集成於康熙丙申,時范、施年皆未逾十齡,四集則載西屏十三局,定庵十二局,蓋已至雍正中葉,楙志年齒益高,所謂老而耽弈,其搜討之勤,亦誠不可幾及矣。 梁魏今梁魏今,佚其名,山陽人。 (案各譜:魏今一作會京,或作魏金,或作彙經。)與程蘭如同時齊名,世稱梁、程、施、范,然梁實施范之前輩,有受范西屏三子三局。 雍正八年庚戍,魏今與蘭如同客湖州唐堂使君署中,定庵來遊,對弈受先。 十年壬子,魏今偕定庵遊烏程之峴山,見山下出泉,定庵聞魏今言有悟,遂與諸先輩分先角勝,時魏今已耄矣。 定庵嘗言:余幼時獲交梁程兩先輩,受先數局,獲益良多。 鮑鼎云:程梁對局,最為細膩風光,不必標新立異,而落落詞高,令人有白雪陽春之歎。 鄭燮板橋有《贈魏今》詩云:坐我大樹下,清風飄白髭。 朗朗神仙人,閉息斂光儀。 小婦竊窺廊,紅裙颺疏籬。 黃精煨正熟,長跪奉進之。 食罷仍閉目,鼻息細如絲。 夕陽上樹杪,落葉滿身吹。 機心付冰釋,靜脈無橫馳。 養生有大道,不獨觀弈棋。 程慎詒韓學元黃及侶程慎詒,字蘭如,號鈍根,安徽新安人。 (案:《弈先小傳》作歙人。)蘭如《遺譜》。 與徐星友有對子十局,星友行輩最先,年已老耄,蘭如正在壯齡,是時,海內推星友第一,嘗弈於某處,主者忌星友盛名,嗾眾國手陰助蘭如,星友屢北,遂歸武林,不復出。 (案:《弈選小傳》、《清代述異》二書,燕載此事。)又與梁魏今有對子二十三局,施定庵對子五局,餘則婁子恩、趙兩峰、吳來儀、冒湘舟、蔣再賓、蔡鄰卿諸人,皆有對子之局,惟與西屏無局留譜,故鄧元鏸集梁、程、施、范四大家弈譜,思覓范程對局,迄不可得,亦缺典也。 (按:各家弈譜均無程范對局,惟海昌《二妙集》載蘭如西屏對子一局,計一百二十二著,並注云:為傳抄本,或曰此偽托也,不知確否?)歙鮑鼎《國弈初刊》序云:范程畢生獨少對局者,則以蘭如昔爭天下國手於某藩邸,同時十七人,西屏年最少,蘭如已勝其十六人,未至西屏,心二日而局未終,通盤籌畫,總輸半子,會范酒後公官子誤一道,反負半子。 某藩遂定蘭如為天下大國手,一時,卿縉紳,具幣爭迎,聲名藉甚。 西屏聞而悔之,欲出爭勝,痁三載,不果往,及愈而程已耆老歸,謝絕人事矣。 (案:《清朝野史大觀弈史》云:一日程與范弈,對者如堵牆,程局將敗,大窘,及使人與范約,賭以五百金,范遂讓程勝半子,即指此事也。)故無程范對局之譜。 蘭如著有《晚香弈譜》,乾隆十八年,蘭如偕韓學元、黃及侶,自揚州謁高東軒於晚香亭,三人對弈共十五局,蘭如評騭為《晚香亭譜》。 又《弈理妙悟》一書,汪秩的輯,而為蘭如所評。 平江毛孝光謂《晚香亭譜》成於倉卒,猶有未經體認處,《妙悟》一編,蓋蘭如晚年所取同人成局,反復研討,得失不爽圭黍,令人有觀止歎,其精深可知矣。 韓學元,揚州人。 《揚州畫舫錄》:畫舫多以弈為遊者,李嘯村《賀園詩序》有云:香生玉局,花邊圍國手之棋。 可想湖上圍棋之風景矣。 揚州國工只韓學元一人而已。 黃及侶,失其里居。 與學元均與蘭如對子,惟受先耳。 《晚香亭》十五局,計韓程二局,黃程五局,韓黃八局,則二人分先。 高東軒云:予觀三子之弈,蘭如固老手矣。 與予舊識三十餘年,今壽逾花甲,豐神閑靜如曩時。 韓黃二子,則年方及壯,頗能相頡頏。 觀其靜對之餘,矜心既平,躁心悉化,擬之而後應,審之而後成,可謂慎之又慎之。 傳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慎之至也,慎斯術以往,其無所失矣。 予嘉二子能效蘭如靜而慎也,於是書之。 冒湘舟冒湘舟,未詳里居。 與梁魏今有對子二局,一掌先,一掌後。 與程蘭如有對子一局,載有《弈理析疑》。 吳氏修圃評,左顧右盼,遊行無礙,其佳處正多,非凡手可及。 長白松齡氏記之云:湘舟論弈甚精,余於乾隆壬辰,遇湘舟於山左,時年已七十。 據云:伊十六七時,即與蘭如對子,此局精銳有餘,必其少年作也。 惜其對局多不傳世,此得於圃書簏中,雖片鱗殘甲,不足以神龍變化,然亦略見一斑云爾。 杭世駿杭世駿,字堇浦,亦字大宗,仁和人。 乾隆元年,召試博學鴻詞科,授編修。 先生少負異才,於書無所不讀,著《道古堂集》。 生平好博弈,主講粵秀書院,著《嶺南集》。 《有步入華林寺方丈,有僧善弈,與對兩局》詩云:短屐何辭遠,江村有夕暉。 愛閑經野市,乘興入禪扉。 茶灶煙初直,棋僧貌不肥。 終然爭一劫,未肯竟忘機。 詠棋詩散見集中者甚多,如《送姚主事入都》云:棋耽蕭寺雨,酒漬玉河冰。 《題趙叟新居》云:帖寫新霜報園叟,棋貪殘劫坐深更。 《和阮檢討移居》云:黃羊枰下翻新局,白玉堂中識舊巢。 《謝郡司馬張鐸惠茗》云:高齋軸簾清晝,樹底選石安棋枰。 《甲子書懷》云:悶即捉棋招橘叟,癢思搔背倩麻姑。 秦蕙田秦蕙田,字樹峰,號味經,金匱人。 宋學士觀二十六世孫,乾隆元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諡文恭。 著《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 少好弈,《笠夫雜錄》:(華亭蔡景真,字閑漁,號笠夫,乾隆初舉人,著述甚多。)無錫秦蕙田在金陵通志館繕書,晝夜圍棋,老僕不服使令,責之,僕對曰:主家世宦,未至薪水乏絕,太夫人以志館可養靜讀書,圍棋中豈出狀元宰相乎? 若專攻經史,服勤不敢少違。 詰朝召僕謂曰:夜來思汝言,大有理,請屏去圍棋,不復戲矣。 未幾,以探花及和經,授編修,今官刑部尚書。 朱秋甫《謝堃文集》:朱秋浦,徽之黟人,隱者也。 與先君子有撫塵交,精諸葛武侯術,嘗與先君子弈,言弈之道,與行軍法無異,四角即四境也。 戰者、守者、誘者、伏者,力完氣銳,彼戰我守,彼守我誘,然後攻其無備,使皮易破而難守。 中腹最為要害,當先敗之。 若彼先戰於四達之境,則易竄而難防,須堅固中防。 左角爭,當避其鋒,以右角應之,屯其要害,以為救兵。 他角有警,則連絡而往救,卷甲而直趨,俟彼凋敝不足恃,急攻之,彼必有自亂之勢矣。 先君子聆其所論,知懷才不遇,益器重之。 秋浦見侍側,乃請八字推排之,良久謂先君子曰:此日祿歸時格也,文昌貴人坐命,且耳白於面,其名未可量也。 惜磨蠍旺於身宮,惟小人不足,儻能知止忍辱,一生溫飽,可冀中壽。 聖人云:故大德者必得其名。 想先世必有隱德者,方能使子孫享名不朽。 昔賢云:上蒼之所最靳者名耳,其所以與小人不足者,四柱多陽,陽屬剛,剛則無媚,難乎免於所嫉。 然人生寧剛無媚,則乃陽質,嘗聞貴陽而賤陰,信剛則絀柔者,天地之道,而人之所以為德者也。 聖人云:吾未見剛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 聖人論人,重剛而不重柔,取宏毅而不取巽順。 且匹夫能盡忠於君者,剛也;匹婦能全身於翁姑父母夫婿者,剛也。 取道之源,六經其至極也。 而論其從入之途,則公羊、國策、賈誼、太史公皆深得乎陽剛之微者。 僕因觀其四柱,是知名之不朽,夫名之不朽,必借於文,文之不朽,必在於至大至剛之概,可以塞乎天地之間也哉。 言畢復弈。 先君子曰:斯言近道,小子當拜受其賜。 发布时间:2025-04-17 14:01:2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