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内容: ○惠宗二   至正元年春正月己酉朔,改元,诏曰:   朕惟帝王之道,德莫大于克孝、治莫大于克贤。 朕早历多艰,入承大统,仰思祖宗付托之重,战兢惕厉,于兹八年。 慨念皇考,久劳于外,甫即大位,四海觖望,凤夜追慕,不忘于怀。 乃以至元六年十月初四日奉册宝,追上皇考曰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被服兖冕,裸于人室,式展孝诚。 十有一月六曰,勉徇大礼庆成之请,御大明殿受群臣朝。 自去春畴咨于众,以知枢密院事马札儿台为太师、右丞相,寻即控辞,养疴私第。 朕悯其劳日久,不忍烦之以政,俾解机务,仍为太师。 知枢密院事脱脱,早岁辅朕,克着忠贞,乃命为中书右丞相;宗正札鲁忽赤帖木儿不花尝历政府,嘉绩着闻,命为中书左丞相;并录军国重事。 夫三公论道,以辅予德,二相秉政,以弼予治。 其以至元七年为至正元年,与天下更始焉。 丁巳,有事于太庙。 免天下税粮五分。 二月戊寅,祭社稷。 乙未,加封皇姊不答昔你为明彗贞懿大长公主。 三月甲寅,复给帖木儿补化宣让王印,镇淮西。 召威顺正宽彻不花还。 夏四月丁丑,道州贼唐大二、蒋仁五等作乱,陷江华县。 甲申,有事于大庙。 庚寅,车驾幸护圣寺。 中书右丞铁木儿达识为中书平章政事,中书左丞阿鲁灰为右丞,参知政事许有壬为左丞。 庚子,杭州大火。 复封马札儿台为忠王。 是月,车驾幸上都。 六月,崇明、通、泰等州海溢。 秋七月己卯,有事于太庙。 八月戊申,祀社稷。 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壬寅,许有壬进讲仁明殿,帝悦,赐宴宣文阁,仍赐貉裘文币。 冬十月丁未,有事于太庙。 十一月丙子,道州贼何仁甫等作乱。 十二月乙卯,诏年八十以上蒙古人赐缯帛二端,其余以高年耆德旌之,免其杂役。 壬戌,云南车里蛮叛,平章政事脱脱木儿以兵讨之。 二年春正月丙戌,开京师金口河,役夫十万,功卒不就。 二月壬寅,颁《农桑辑要》。 戊申,祭社稷。 三月戊寅,廷试进士七十八人,赐拜住、陈友仁等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辛丑,冀宁路平晋县地震,声如雷鸣,裂地尺余。 乙巳,有事于太庙。 是月,车驾幸上都。 五月丁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只而瓦台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六月壬子,济南山崩水涌。 秋七月庚午朔,惠州罗浮山崩。 辛未,有事于太庙。 己亥,庆远路谣贼莫八作乱,陷南丹、左右两江等路,脱脱赤颜以兵讨之。 是月,佛郎国来献异马。 八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戊申,祭社稷。 九月己巳,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巩卜班讨道州贼平之。 辛未,车驾至自上部。 冬十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丁未,有事于太庙。 壬戌,遣使祭曲阜孔子庙。 十一月甲申,免云南明年差税。 十二月壬寅,申服色之禁。 丙辰,云南蛮酋死可伐叛。 癸亥,阿鲁、秃满答儿等,坐谋杀右丞相脱脱,伏诛。 三年春正月丙子,中书左丞许有壬乞病归。 丁丑,有事于太庙。 乙酉,中书平章政事纳麟罢。 庚寅,汰怯薛丹。 二月戊戌,祭社稷。 丁未,辽阳吾者野人叛。 是月,巩昌府宁远、伏羌二县山崩、水溢。 三月戊寅,诏作新风宪,内官不法者,监察御史劾之,外官不法者,行合监察御史劾之。 是后,诏修辽、金、宋三史。 夏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乙巳,有事于太庙。 是月,车驾幸上部。 五月,河决白茅堤。 六月壬子,命经筵官一月三进讲。 帝优礼讲官,赐酒馔,又以高年疲于奔走,命乘舟太液池。 秋七丁卯,有事于太庙。 成寅,立永昌等处宣慰司。 河南自四月至七月,霖雨不止。 八月甲午朔,朵思麻宣慰司同知锁儿哈等以兵讨四川上蓬锁吃贼。 戊戌,祭社稷。 是后,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甲子,道州贼唐大二、蒋仁五伏诛,其党蒋丙伪号顺天王,陷连、桂二州。 冬十月戊戌,以亲祀南郊,告祭于太庙。 至宁宗室,帝问曰:“朕宁宗兄也,当拜否? ”太常博士刘闻对曰:“宁宗虽弟,其为帝时陛下臣之。 春秋时鲁闵公弟,僖公兄,完庙之祭,未闻僖公不拜。 ”帝乃下拜。 己酉,有事于南郊。 癸丑,签枢密院事韩元善为中书参知政事。 己未,以郊祀礼成。 大赦天下,文官普减一资,武官升散官一等,蠲民间田租五分,赐高年帛。 十一月辛未,有事于太庙。 十二月丁未,江浙行省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中书左丞阳。 四年春正月辛未,有事于太庙。 辛巳,定守令黜陟法:六事备者,升一等;四事备,减一资;三事备,迁;六事俱不备,降一等。 六事者,农桑、学校、词讼、盗贼、赋役及平常法也。 庚寅,河决曹州,未几,又决于汴梁。 二月戊戌,条社稷。 是月,贺惟一为中书平章政事。 三月壬寅,特授八秃麻朵儿只为征东行省左丞相,嗣高丽国王。 癸丑,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纳磷为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姚庸为中书左丞。 是月,中书右丞相脱脱等表进《辽史》一百一十六卷。 夏四月,车驾幸上部。 五月甲辰,右丞相脱脱罢,阿鲁图为中书右丞相。 乙巳,封脱脱为郑王。 是后,河决白茅堤、金堤,平地水深二丈,北入会通河;曹、濮、济、兖皆罹水患。 秋七月戊子朔,温州飓风,海溢,地震。 己丑,有事于太庙。 八月戊午,祭社稷。 益都路盐徙郭你赤作乱。 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辛亥,秦从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提调海运。 冬十一月丁亥朔,以民饥,禁抑配食盐,复令民入粟补官。 是月,中书右丞相阿鲁图表进《金史》一百三十七卷。 十二月戊寅,徭贼寇靖州。 五年春正月辛卯,有事于太庙。 二月戊午,祭社稷。 三月辛卯,廷试进士七十有八人,赐普颜不花、张士坚等及第、出身有差。 是后,以天灾、河患,下诏罪己。 诸路盗贼,去限二十日者,赦之。 前所免租外,被灾者全免之。 已纳者准明年补免。 夏四月,车驾幸上都。 五月己丑,敕云南驱口给行粮放还,其不愿还者听。 辛卯,翰林学士丞旨巙巙卒。 六月,卢州大张顺出米赈饥,旌其门。 秋七月丁亥,河决济阴。 己丑,有事于太庙。 丙午,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达识为御史大夫,巩卜班为中书平章政事。 八月戊午,祭社稷。 是月,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辛丑,中书右丞达识帖睦达罢为翰林学士丞旨,参知政事搠思监为右丞,资政院使朵儿只班为中书参知政事。 冬十月壬子,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为御史大夫,赐姓蒙古氏,名太平。 乙卯,有事于太庙。 辛酉,遣使巡行天下,诏曰:   朕自践阼以来,至今十有余年,托身亿兆之上,耳目所及,岂能周知。 虽夙夜优勤,觊安黎庶,而和气未臻,灾眚时作,岂承宣之寄,纠劾之司奉行有未至欤? 若稽先朝成宪,遣官分道奉使,宣布朕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 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 一切兴利除弊之事,悉听举行。 江西行省左丞忽都不下、吏部尚书何执礼巡两浙江东道,前云南行省右丞散散、将作院使王士宏巡江西福建道,大都路达鲁花赤拔实、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秦从德巡江南湖广道,吏部尚书定僧、宣政院签事魏景道巡河南江北道,资政院使蛮子、兵部尚书李宪巡燕南山东道,兵部尚书不花、枢密院判官靳义巡河东山西道,宜政院同知伯家奴、宣徽院佥事王也速迭儿巡山北辽东道,判湖北道宣慰使阿乞刺、两淮运使杜德运巡云南行省,上部留守阿牙赤、陕西行省左丞王冲巡甘肃永昌道,大都留守答儿麻失理、河南行省参知政事王守诚巡四川行省,前西台御史中丞定定、集贤侍讲学十苏天爵巡京畿道,平江路达鲁花赤左答纳夫里、都水监贾惟贞巡海北海南广东道。 辛未,阿鲁图等表进《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至是,三史告成。 帝谕阿鲁图等曰:“史既成书,前人善者,朕当取以为法,恶者取以为戒。 然为臣者,亦当知之。 卿等其以前代善恶之事自勉。 “是后,吕思诚为中书参知政事。 十一月甲午,《至正条格》成。 奉元人陈望林伪称燕吉思太子,伏诛。 十二月丁巳,定荐举守令法。 六年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是月,山东地震七日。 三月,山东盗起。 戊申,遣中书参知政事锁南班防盗于东平。 夏四月壬子,辽阳路吾者野人及水达达并叛。 癸丑,颁行《至正条格》。 甲寅,中书参知政事吕思诚为中书左丞。 乙卯,有事于太庙。 丁卯,车驾幸上都。 万户买住等讨吾者叛贼,死之,诏恤其家。 五月壬午,广西象州盗起。 丁亥,盗窃太庙神主。 火儿忽答以兵讨吾者叛贼。 丁酉,立河南山东行都水监。 六月己酉,汀州贼罗天麟等陷长汀县,元帅府经历真保、万户廉和尚等以兵讨之。 丁巳,亦秋七月,己卯,有事于太庙。 丙戌,太保伯撒里为辽阳行省左丞相。 丁亥,散毛洞叛酋覃全在降,授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安抚使。 丙申,朵儿只班为中书右丞,答儿麻为中书参知政事。 八月丙午,江浙行省左丞忽都不花、江西行省右丞秃鲁讨汀州贼,平之。 戊申,祭社稷。 是月,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戊子,邵武府地庄。 冬十月,靖州徭贼寇武冈,湖南宣慰元帅完者帖木儿等以兵讨之。 闰月癸酉,罗天麟伏诛。 乙亥,赦天下,免差税有差。 靖徭贼陷黔阳县。 十二月丁丑,改谥明宗生母仁献章圣皇后曰庄献嗣圣皇后。 己卯,立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都元帅府。 甲午,置海剌秃屯田。 复立八百等处宣慰司。 辛丑,吉剌班为太尉。 壬寅,山东、河南盗起,左右阿速卫指挥使不儿图等以兵讨之。 是月,右丞相阿鲁图罢。 七年春正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己酉,有事于太庙。 壬子,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右丞相,寻罢。 丁巳,复立东路都蒙古军元帅府。 庚申,云南老了蛮降,立老了耿冻路军民总管府。 二月己卯,山东地震。 庚辰,中书参知政事锁南班为中书右丞,道童为中书参知政事。 丙戌,宦者伯颜帖木儿为大司徒。 是月,阿吉剌知枢密院事,整治军务。 三月戊午,敕中书省编《六条政类》。 乙丑,云南王孛罗来献死可伐之捷。 夏四月己卯,有事于太庙。 辛巳,达本、贺方使占城国。 通政院使朵郎吉儿为辽阳行省参知政事。 己丑,翰林学士丞旨定住为中书右丞。 庚寅,别儿怯不花复为中书右丞相,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为左丞相。 是月,车驾幸上都。 河东大旱,民多饿死。 五月乙丑,右丞相别儿怯不花罢。 六月,太师马札儿台免官,安严西宁州。 御史大夫太平复为中书平章政事,福寿为中书参知政事。 彰德路大饥,民相食。 秋七月丁巳,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麟为御史大夫。 是月,吴天保陷溆浦、辰溪等县。 徙马札儿台于甘肃。 脱欢为中书右丞,孔思立为中书参知政事。 九月戊申,车驾至自上都。 甲寅,诏举才学之士以备侍从。 丁巳,中书左丞相铁木儿塔识卒。 辛酉,御史大夫朵儿只为中书左丞相。 甲子,集庆路盗起,镇南王李罗不花以兵讨之。 丁卯,吴天保寇宝庆,湖广行省右丞相沙班军败死之。 冬十月辛未,有事于太庙。 丙戌,亦伶只答儿叛。 戊戌,西番叛,陷哈剌火洲。 忽都不花为中书平章政事。 十一月庚戌,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苟尔,以兵讨徭贼吴天保。 以河决,遣工部尚书迷儿马哈谟行视金堤。 甲寅,吴天保陷靖州。 丁巳,中书平章政事太平为中书左丞相。 己未,中书参知政事韩嘉讷为中书平章政事。 十二月丙子,以连年水旱,选台阁名臣二十六人为知州县令,仍许民间利害实封上闻。 中书平章政事韩嘉讷为御史大夫。 是年置中书议事平章四人。 晋衍圣公秩三品。 八年春正月戊戌,也先估木儿知枢密院事。 丁未,有事于太庙。 己未,河决。 是月,湖广行省右丞秃赤等讨平莫磐洞诸蛮,获其酋杨鹿五。 二月癸酉,御史大夫纳麟加太尉,致仕。 乙亥,罢海刺秃屯田。 是月,立行都水监于郓城。 三月丁酉,辽东贼锁火奴作乱,妄称金后,水达达路脱脱水孙火鲁火赤讨斩之。 壬寅,以福建盗起,立分元帅府于汀、漳二州。 癸卯,廷试进士七十有八人,赐阿鲁辉帖木儿、王宗哲等及第、出身有差。 壬戌,徽州路达鲁花赤哈剌不花有政绩,赐金帛旌之。 夏四月乙亥,帝幸国子学。 晋衍圣公秩二品。 丁丑,有事于太庙。 辽阳贼董哈剌作乱,镇抚使钦察讨斩之。 己卯,海宁州盗起,翰林学士秃坚不花以兵讨之。 是月,车驾幸上都。 脱脱为太傅。 五月庚子,广西山崩、水涌。 六月丙戌,立司天台于上都。 秋七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乙巳,有事于太庙。 旌大都节妇巩氏门。 乙卯,遣使祭曲阜孔子庙。 丙辰,阿剌不花为大司徒。 八月,车驾至自上都。 冬十月丁亥,广西叛蛮寇道州。 十一月,台州人方国珍作乱,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朵儿只班以兵讨之。 太不花为中书平章政事,忽都不花为中书右丞。 九年春正月丁酉,有事于太庙。 二月戊寅,祭社稷。 三月己巳,大司农达识帖睦迩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吴天保复陷沅州。 夏四月丁丑,有事于太庙。 知枢密院事钦察台为中书平章政事。 己卯,燕南道廉访使韩元善为中书左丞。 是月,车驾幸上都。 五月戊戌,命太傅脱脱提调大斡耳朵。 庚子,筑黄河金堤。 是月,河东注沛县,遂成巨浸。 秋七月庚寅,监察御史斡勒海寿劾侍御史哈麻及其弟雪雪交结脱忽思皇后近侍。 御史大夫韩嘉讷以闻,章三上。 免哈麻、雪雪官,出海寿为陕西廉访副使,韩喜讷罢为宣政院使。 甲午,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 乙未,湖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知枢密院事。 中书右丞相朵儿只罢,依前为国王。 左丞相太平安为翰林学士承旨。 闰月辛酉,太傅脱脱复为中书右丞相。 庚午,也可札鲁忽赤搠思监为中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玉枢虎儿吐华为中书参知政事。 戊子,命歧王阿刺乞镇西番。 八月甲辰,集贤大学士伯颜为中书平章政事。 是月,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甲子,诏中外建言者,委官选其可行之事以闻。 冬十月辛卯,有事于太庙。 丁酉,改宣文阁为端本堂,命皇子入端本堂读书。 十一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丁未,吴天保陷辰州。 脱忽思皇后诉斡勒海寿于帝,免海寿官,并杖流韩嘉讷于奴儿干。 十年春正月丙辰朔,中书右丞搠思监为平章政事。 玉枢虎儿吐华为中书右丞。 壬戌,立四川容美洞总管府。 夏四月丁酉,大赦天下。 是月,车驾幸上都。 秋八月壬寅,车驾至自上都。 九月辛酉,车驾至自上都。 冬十月乙未,敕中书省,御史台,集贤,翰林两院,集议钞法。 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己己,诏天下以中统钞一贯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元通宝钱并用。 十二月辛卯,大司农秃鲁等兼领都水监,集河防官议治河。 己酉,方国珍寇温州,江浙左丞孛罗帖木儿以兵讨之。 是岁,京师丽正门楼有人言祸福。 鞫之,自称冀州人,俄不知所住。 发布时间:2025-11-26 16:56: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