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三 内容: ○百官二   枢密院。 秩从一品。 掌兵事之机密及宫禁宿卫、军官选授简阅之政令,知院六员,从一品。 同知四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 佥院二员,正三品。 同佥二员,正四品。 院判二员,正五品。 参议二员,正五品。 经历二员,从五品。 都事四员,正七品。 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 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器。 同管勾一员,从九品。 中统四年,置枢密副使二员,佥书院事一员。 至元七年,置同知院事一员,院判一员。 二十三年,定台、省、部、院官,枢密院除枢密院枢密院使处。 同知枢密院事一员,副使、佥枢密院事务一员,院判一员。 二十八年,置知院一员,增院判一员,又以中书平章商量院事。 大德十年,增知院二员,同知五员,副使五员,佥院五员,同佥三员,院判二员,至大三年,增知院至七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佥院二员,同佥院一员,院判二员。 罢议事平章。 延祐四年,以分镇北边,增知院一员。 五年,增同知一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至正七年,置议事平章二员。 十五年,添置佥院一员、正判一员。 客省使。 秩从五品。 大使二员,从五品。 副使二员。 从六品。 掌选举差遣之事。 至元十四年,置大使一员。 十六年,增一员。 二十一年,置副使一员。 延祐五年,增一员。 天历元年,又增一员。 寻定置大使、副使各二员。 断事官。 秩正三品。 掌决军府之狱讼。 至元元年,置断事官二员。 寻省。 八年,复置,增二员。 十九年,又增一员。 二十年,又增二员,大德十一年,又增四员。 后定置断事官八员、经历一员。 从七品。 《元典章》:枢密院断事官知事,从八品。 右卫。 秩正三品。 掌宿卫扈从兼屯田。 都指挥使三员,正三品。 副使二员。 从三品。 佥事二员,正四品。 经历二员,从七品。 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俱从八品。 中统三年,置武卫。 至元元年,改为侍卫亲军,分左右翼,置都指挥使。 八年,改为左、右、中三卫。 二十年,增都指挥使一员,副使一员。 二十三年,置佥事二员。 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一员。 至大元年,增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一员。 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元典章》各卫奥鲁官从五品,副官正六品。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正五品。 行军千户所十。 秩正五品。 达鲁花赤十员,正五品。 副达鲁花赤十员,从五品。 千户十员,正五品。 副千户十员,从五品。 弹压二十员,正八品。 百户二百员,正七品。 知事一员,从八品。 弩军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左右千所二,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无品级。 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掌屯卫行伍。 耕战之暇,使学习国文,通晓书记。 初由枢府选举,后归吏部。 左卫。 品秩同前,都指挥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至元八年,置副指挥一员。 十六年,增副都指挥使一员。 二十年,置佥事一员。 二十二年,增佥事一员。 二十四年,增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一员。 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六员,副都指挥使二员。 后定置诸员。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 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知事十员。 弩军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左右千户所二。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文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中卫。 品秩同前。 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承发架阁照磨一员。 至元八年,置都指挥使一员,副都指挥使一员。 二十年,增副使一员。 二十一年,置佥事二员。 二十三年,增都指挥使一员。 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三员。 至大元元年,增都指挥使三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 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弹压二员,百户二百员,知事十员。 弩军千户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左右千户所二。 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前卫。 品秩同前。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 佥事二员,经历一员,知事二员,承发架阁照磨一员。 至元十六年,以侍卫亲军置前、后二卫。 是年,置都指挥使一员,副都指挥使二员。 十八年,增都指挥使二员。 二十年,置佥事一员。 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一员,佥事三员。 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一员,佥事三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 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 弩军千户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千户所二。 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 门尉二:正六品。 平则门尉一员,顺承门尉一员。 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后卫。 品秩同前。 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至元十六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 后又增副使一员。 十八年,增都指挥使二员。 二十年,置佥事二员。 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五员,佥事二员。 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 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 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 弩军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秩正三品。 掌修治隍及京师内外工役,兼大都屯田。 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 都指挥吏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 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至元二十六年,枢密院官暗伯奏:以六卫六千人,塔刺海、勃可所镇大都屯田三千人,近路迤南万户府一千人,总一万人,立武卫,设官五员,按中统二年有武卫亲军都指挥使,似非至元时始置此官。 二十五年,改虎贲司为武卫司,又似别为一官。 均无从考订。 元贞、大德间,累增都指挥使员。 至大三年,省都指挥使四员,副指挥使一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 达鲁花赤十员,副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 弹压二十员,百户二百员。 弩军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十员。 屯田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四十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秩正三品。 掌修治城隍及京师内外工役,兼大都屯田。 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 都指挥吏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 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至元二十六年,枢密院官音伯奏:以六卫六千人,塔刺海、勃可所镇大都屯田三千人,近路迤南万户俯一千人,总一万人,立武卫,设官五员。 按中统二年有武卫亲军都指挥使,似非至元时始置此官。 二十五年,改虎贲司为武卫司,又似别一官。 均从考订。 元贞、大德间,累增都指挥使四员。 至大三年,省都指挥使四员,副指挥使一员,后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七。 达鲁花赤七员,副达鲁花赤七员,千户七员,副千户七员,百户一百四十员,弹压十四员。 屯田千户所六。 达鲁花赤六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十员,弹压六员,教官二,蒙古字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品秩同前。 掌屯军徼巡盗贼于居庸关南、北口。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承发廉磨一员。 睿宗在替邸,立南、北口屯军徼巡盗贼,各设千户所。 至元二十五年,以南、北口上千户领之。 至大四年,升万户府,分钦察、唐兀、贵赤、西域、左右阿带诸卫军三千人并南北口、太和岭旧隘军六百九十三人屯驻东西四十三处,置隆镇上万户府以领之。 皇庆元年,升万户府为隆镇卫。 置都指挥使三啼,副使二员,佥事二员。 延祐二年,又以哈儿鲁军千户所并隶之。 四年,置色目经历一员。 至治二年,置爱马知事一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北口千户所。 秩正五品。 达鲁花赤一员,正五品。 千户一员,正五品。 百户七员。 从六品。 南口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一员,弹压一员。 白羊口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二员,弹压一员。 碑楼口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一员,弹压一员。 古北口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迁民镇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黄花镇千户年。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芦儿岭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太和岭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紫荆关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隆镇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左、右翼屯田万户府二。 秩从三品。 分掌斡端、别十八里遣归汉军及大名、卫辉之新附军并迤东回军,合为屯田万户府。 达鲁花赤各一员,从三品。 万户各一员,从三品。 副万户各一员,正四品。 经历各一员,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各一员。 至元二十六年置,延祐五年,隶詹事院,并入卫率府。 后改隶枢密院。 其属:   镇抚所。 镇抚各二员。 从五品。 千户所八。 达鲁花赤八员,千户八员,副千户八员,百户五十九员,弹压十六员。 千户所四。 达鲁花赤四员,千户四员,副千户四员,百户五十二员,弹压十六员。 左卫率府。 秩正三品。 率使三员,正三品。 副使二员,从三品。 佥事二员,正四品。 经历一员,从七品。 知事一员,从八品。 照磨一员。 从八品。 至大元年,拨河南行省万户所府精锐汉军为东宫军,立卫率府,设官十一员。 延祐五年,改怍为中翊府。 又改为御临亲军指挥司。 又以御临,古无此官,改为羽林。 复隶东宫,仍为左卫率府。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百户二百员,弹压二十员。 弩军千户所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十员,弹压一员。 屯田千户所三。 达鲁花赤三员,千户三员,百户六十员,弹压三员,教官三员,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阴阳教授一员。 右卫率府。 品秩同前。 率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延祐六年,以詹事秃满迭儿所管速怯那儿万户府及迤东女直两万户府、右翼屯田万户兵,合为右卫率府。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千户所五。 千户五员,百户四十五员,弹压二员,教官一,儒学教授一员。 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 秩正三品。 都万户一员,正三品。 副都万户一员,从三品。 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至元二十四年,以四万户奥鲁赤改为蒙古军都万户府,设府官四员,奥鲁官四员。 大德七年,改为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 延祐四年,罢奥鲁官、副镇抚等员,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二员。 从五品。 元贞元年,立西川蒙古军都元帅府,隶枢密院,未知何时裁并。 八撤儿万户府。 秩从三品,万户一员,从三品。 副万户一员,正四品。 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十翼。 达鲁花赤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百户七十二,弹压十员。 札忽儿台万户府。 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七翼。 千户七员,百户三十八员,弹压七员。 脱烈都万户府。 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九翼。 千户九员,百户六十二员,弹压九员。 和尚万户府。 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所六翼。 达鲁花赤四员,千户六员,副千户四员,百户四十七员,弹压六员。 炮手千户所一翼。 千户一员,百户六员,弹压一员。 哨马千户所一翼。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弹压二员,百户九员,奥鲁官二员,从五品。 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掌宿卫城禁,兼管潮河、苏沽两川屯田,供给军储。 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承发架阁照磨一员。 至元九年,初立阿速拔都达鲁花赤。 二十三年,遂名为阿带军。 至大三年,改立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司,置达鲁花赤三员,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 四年,省达鲁花赤三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行军千户所。 千户七员,百户九员。 把门千户一员,门尉一员。 从六品。 本投下达鲁花赤二员,长官一员,副长官一员。 庐江县达鲁花赤一员,从六品。 主簿一员。 正九品。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左承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一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其属:   镇抚二员。 本投下达鲁花赤二员,长官二员。 镇巢县达鲁花赤二员,主簿一员。 围宿把门千户所十三翼。 千户二十六员,百户一百三十员,弹压十三员。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 秩正三品。 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 万户一员,正三品。 副万户一员,从三品。 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至元十一年,置炮手总管府。 十八年,立为都元师。 二十一年,改为万户府。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二员。 千户三翼。 达鲁花赤三员,千户三员,副千户三员,百户三十二员,弹压三员。 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总领河西军二千人,以备征讨。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中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 至元十八年,置都指挥使二员。 副使二员。 二十二年,增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一员。 大德五年,增都指挥使二员。 至大元年,增都指挥使一员。 四年,省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一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共属:   镇抚二员,奥鲁官一员,正五品。 副奥鲁官一员。 正六品。 二千户所九翼。 千户九员,副千户九员,百户七十五员,弹压九员,奥鲁官正副各九员。 门尉三:建德门一,和义门,肃清门一。 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贵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 至元二十四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 二十九年,置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四员,副使三员。 至元三十一年,罢贵赤卫屯田总管府,当是改指挥司为总管府。 后又改为都指挥司。 其年分不可知矣。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所。 镇抚二员。 千户所八翼。 达鲁花赤八员,千户十六员,百户八十员。 弹压八员,门尉二员。 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 秩从三品。 管析居、放良人户,并兀里吉思田地蒙古人户。 达鲁花赤一员,从三品。 总管一员,从三品。 同知一员,从四品。 经历、知事各一员。 至元十八年置。 二十五年,改隶安西省。 后复隶枢密院。 其属:打捕屯田官十二员。 正九品。 大宁、海阳等处屯田打捕所。 秩从七品。 掌北京、北滦等路析居、放良、不兰奚等户。 达鲁花一员,从七品。 长官一员。 至元二十年,置总管府。 元贞元年,置为屯田打捕所。 教官: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三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 至元二十九年,始立屯田府。 大德十一年,立为大同等处指挥使司。 至大四年,皇太后修五台寺,改隶徽政院。 延祐元年,改中都威卫使司。 至治元年,改为忠翊等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改录枢密院。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翼,达花赤十员,副达鲁花十员,千户十员,副千户十员,百户二百六员,弹压二十员。 弩军千户所一翼。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十员,弹压十员。 屯田左右手千户所二翼。 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百户四十员,弹压四员。 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 达鲁花赤一员,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承发架阁兼照磨一员。 元贞元年立,设官十一员。 大德十一年,增都指挥使二员,增指挥使三员,副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 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五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 千户十三员,百户二十九员。 把门千户二员,百户八员,门尉一员。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宗仁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照磨一员。 至治二年,右丞相拜住奏:先脱别铁木叛时,没入亦乞列思人一百户,与今所收蒙古子女三千户、清州彻匠二千户,合为行军五千。 请立宗仁卫以统之。 其属:   镇抚二员。 蒙古军千户所十翼。 千户二十员,百户一百员,弹压十员。 屯田千户所。 千户四员,百户四十员,弹压四员。 教官二:儒学教授一员,蒙古教授一员。 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 秩从二品。 掌各路军民科差征进及调遣总慑军马公事。 大都督三员,从二品。 同知一员,从三品。 副部督一员,从四品。 经历一员,从六品。 郁事二员,从七品。 承发兼照磨一员。 正八品。 至元二十一年,罢统军司,立蒙古军部万户府。 大德七年,改山东河北蒙古军部万户府。 延祐五年罢。 天历二年,改立为大都督府。 定置诸员如上。 其属:镇抚二员。 元贞元年,立蒙古军都元帅府于西川,径隶枢密院。 当是因兵事暂置。 左手万户府。 万户一员,从三品。 副万户一员,正四品。 经历一员,从七品。 知事一员,从八品。 提控案牍一员。 从八品。 其属:   镇抚一员。 从五品。 千户九翼。 千户十一员,百户七十四员,弹压十一员。 右手万户府。 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九翼。 千户九员,百户六十三员,弹压九员。 拔都万户府。 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六翼。 千户七,百户四十一员,弹压五员。 哈达万户府。 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其属:   镇抚一员。 千户八翼。 千户八员,百户二十四员,弹压八员。 蒙古回回水军万户府。 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 其属:   镇抚二员。 千户八翼。 达鲁花赤二员,千户大员,百户四十六员,弹压九员。 王巳都哥万户府。 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 初隶都府。 七千户翼。 延祐三年,枢密院奏改万户府。 属官:   镇抚二员。 千户七翼。 千户九员,百户三十五员,弹压八员,哈必赤千户翼。 千户一员,百户四员,弹压一员,直隶大都督府。 洪泽屯田千户赵国宏翼。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四十员,弹压二员。 直隶大部督府。 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承发架阁兼照磨一员。 至元十八年,以蒙古侍卫总僻府依五卫之例为指挥使司。 设官十二员,奥鲁官二员。 大德七年,奏改为左翼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至大四年,增置指挥使一员。 延祐五年,罢奥鲁官。 其属:   镇抚二员。 千户所七翼。 千户七员,副千户七员,知事七员,弹压七员,百户六十二员。 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右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各二员。 承发架阁兼照磨一员。 至元十七年,以蒙古侍卫总管府依五卫例为指挥使司,设官十二员,奥鲁官二员。 大德七年,奏改为右诩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至大四年,增置指挥使一员。 延祐五年,罢奥鲁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属官:   镇抚二员。 千户所十二翼。 千户十二员,副千户十二员,知事十二员,弹压十二员,百户一百九员,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 管上都路元籍军人兼奥鲁事。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兼承发各一员。 至元十六年,立虎贲军,设官二员。 旧纪:至元二十五年立,又改为武卫司。 与志不合。 十七年,置都指挥使二员,副使一员。 又增置副使一员。 元贞元年,改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 十一年,增都指挥使六员。 至大四年,省都指挥使九员。 后定置诸员如上。 属官:   镇抚二员。 撤的赤千户翼。 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二十员,弹压二员。 不花千户翼。 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百户二十二员,弹压二员。 脱脱不千户翼。 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八员,弹压二员。 大忽都鲁千户翼。 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四员,弹压二员。 杨千户翼。 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二员,弹压二员。 迷里火者千户翼。 正达鲁花赤一员,副达鲁花赤一员,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一员,知事一员,百户二十员,弹压二员。 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秩正三品。 至顺元年置宣忠扈卫亲军都万户府,总斡罗思军士,隶枢密院。 二年,改今名。 大都督府。 秩正二品。 管领左右钦察两卫、龙翊侍御东路军元帅府、东路军蒙古万户府。 旧纪:至顺元年,改东路蒙古军元帅府为东路钦察军万户府。 二年,改东路蒙古军万户府为东路蒙古侍卫亲军指挥使司。 哈剌鲁万户府。 大都督三员,正二品。 同知三员,正三品。 副都督三员,从三品。 佥都都事二员,正四品。 经历二员,从六品。 都事二员,从七品。 管勾一员、照磨一员。 俱正八品。 天历二年,始立钦察亲军都督府。 秩从二品,居改大都督府。 右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秩正三品。 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 都指挥使二员,正三品。 副使二员,从三品。 佥事二员,正四品。 经历二员,从七品。 知事二员,照磨二员。 俱从八品。 至元二十三年,依河西卫等例立钦察卫,设官十员。 二十八年,增钦察卫经历一员。 至治二年,分为左、右卫。 天历二年,拨隶大都督府。 属官: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八所。 达鲁花赤各一员,千户三十六员,百户一百八十员,弹压十八员。 屯田千户所。 达鲁花赤二员,千户二员,百户二十员,弹压二员。 左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三员。 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属官: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十翼。 千户十员,百户八十二员,弹压二员,奥鲁官四员。 守城千户所一翼。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九员。 屯田下户所一翼。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十员,弹压一员。 教官:儒学教授一员。 龙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经历一员,知事二员,照磨一员。 天历元年始立,设官十四员。 二年,又置爱马知事一员。 属官:   镇抚二员。 行军千户所六翼。 达鲁花赤一员,千广大员,副千户一员,百户四十五员,弹压五员。 屯田一翼钦察千户所。 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二十二员,弹压二员。 教官二:蒙古文教授一员,儒学教授一员。 哈剌鲁万户府。 掌守禁门等处,应直宿卫。 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至元二十四年,招集哈刺鲁军人,立万户府。 寻移屯襄阳,后征交趾。 大德二年,置司南阳。 天历二年,奏隶大都督府。 属官:   镇抚一员,吏目一员。 千户所三翼。 千户三员,百户九员,弹压三员。 枢密分院。 至正十五年,置分院于卫辉,又添设彰德分院员知、副枢各一员,直沽分院副枢一员,都事一员。 十六年,又置分院于沂州,以指挥使司隶之。 十八年,以参知政事崔敬为山东等处行枢密副使,分院于漷州,兼屯田事。 行枢密院。 有大征伐之事,则置之,止曰行院。 为一方之事而设,则称某处行枢密院事,已则罢。 西川行枢密院。 中统四年,置设官二员,管四川军民课税、交钞、打捕鹰房人匠及各投下应管公事,节制官吏诸色人等并军官迁授、征进等事。 至元十年,又别置东川行枢密院,增员佥枢密院事一员。 十三年,省东川行枢密院入西院。 十五年,西州行院亦罢。 二十一年,复立四川行院于成都。 二十八年,徒于嘉定。 八月,复徒成都。 荆湖等路行院。 至元八年,改山东东路都元帅府为山东行枢密院。 十一年罢山东行院及河南行中书省,置荆湖等路行院,设官三员,又置淮西等路行院,设官四员。 十一年俱罢。 二十一年,复立江淮、荆湖、江西、四川行院,各设官五员。 二十八年,徙岳州行院于鄂州,江淮行院于建康。 其后,行院俱并归行省。 甘肃行枢密院。 至大四年,置于甘州,设官四员,提调西路军马。 后罢。 河南行枢密院。 致和元年分置。 天历元年罢。 至正十九年,以河南行省平章察罕帖木儿为河南山东行枢密院知院。 岭北行枢密院。 天历二年,置知院一员,同知二员,副使一员,佥院二员,同佥一员,院判二员,经历一员,都事二员,品秩枢密院。 掌北边军务,凡大小事宜,悉从裁决。 至正十三年,添设断事官二员。 又立镇抚司,镇抚二员;管勾所,管勾一员,兼照磨。 又添设佥院二员,都事一员。 四川、湖广、江西三处行枢密院,均后至元三年置。 每处知院一员,同知、佥院、院判各一员。 湖广、江西二省,添同佥一员。 各院经历一员,都事二员,照磨一员,客省副使一员,断事官一员。 至元四年俱罢。 淮南江北等处行枢密院。 至正十五年,置于扬州。 江浙等处行枢密院。 至正十六年,置于杭州。 知院二员,同知二员,副枢二员,佥院二员,员佥二员,院判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断事官二员。 福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 至正二十六年置。 发布时间:2025-11-27 12:49:2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