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十三·列传第十 内容: ○世祖诸子上   △皇太子真金甘麻剌 梁王松山 王禅 答剌麻八剌魏王阿木哥   世祖十一子:长朵儿只,早卒;次真金,次忙哥剌,次那木罕,皆察必皇后所出;次忽哥赤,次爱牙赤,次奥鲁赤,次阔阔出,次脱欢,次忽都鲁帖木儿,均不详其母名氏;次铁蔑赤,南必皇后所出。 皇太子真金,少从姚枢、窦默授《孝经》,又命王恂伴读。 及卒业,世祖大悦,设酒食飨枢等。 中统三年,封燕王,守中书令。 丞相史天泽入白事,其金曰:我幼,未习祖宗法令,一旦当大任,公耆德宜有以弼我。 “复谓赞善王恂曰:省臣所启,尔宜与闻之。 ”四年,兼判枢密院事。 至元二年,奉诏居潮河。 是年八月还京师。 七年秋,又命巡抚称海。 冬,还京师。 间谓诸王札剌忽及从臣伯颜等曰:“吾今有暇,宜各诵所闻,俾吾效之。 ”于是撒里蛮曰:“太祖有训: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 ”伯颜曰:“皇上有训:欺罔盗窃,人之至恶。 一为欺罔,则后虽出善言,人终弗信,一为盗窃则事虽未觉,心常惴惴,若捕者将至。 ”札剌忽曰:“我祖有训:长者杪,深者底,盖言贵有终始,长必极其杪,深必究其底,不可中辍也。 ”王曰:“皇上有训,毋持大心;持大心,事必隳败。 吾观孔子之言,即与圣训合也。 ”   十年二月,立为皇太子,仍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 受玉册文曰:   皇帝若曰:咨尔皇太子其金,仰惟太祖皇帝遣训,嫡子中有克嗣服继统者,豫选定之。 是用太宗英文皇帝,以绍隆丕构。 自时厥后,为不显立冢嫡,遂启争端。 朕上遵祖宗宏规,下协昆弟佥同之仪,乃从燕邸,立尔为皇太子,积有日矣。 比者,儒臣敷奏,国家立储嗣,宜有册命,此典礼也。 今遣摄太尉、左丞相伯颜持节授尔玉册金宝。 于戏! 圣武燕谋,尔其承奉。 昆弟示亲,尔其和协。 使仁孝显于躬行,抑可谓不负所托矣。 尚其戒哉,勿替朕命。 九月,立宫师府,设官属三十有八员。 十一年,太子下教中书,聘奉元处士杨恭懿,如汉惠帝聘四皓故事。 太子尝有疾,世祖临幸,亲和药赐之。 遣侍臣李众祷祀岳渎及名山大川,太子戒众所至群县,勿烦吏迎送,重扰民也。 初,太子守中书令,将入省署,剌乳毋进新衣,笑却之曰:“吾何事美观也。 ”及为太子,服绫袷被沈渍,命重加染治,左右请更制之。 太子曰:“吾欲织百端,不难。 顾是物未敝,岂宜弃之。 ”东宫香殿成,工请凿石为池,仿曲水流觞。 太子曰:“古有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耶! ”不许。 每与诸王近臣习射之暇,辄讨论经史。 若《资治通鉴》、《贞观政要》,许衡、王恂所述辽、金帝王行事要略,意所允惬,必为之洒然动容。 时侍经幄者,如王恂、白栋,皆朝夕不出东宫。 待制李谦、太常宋道。 亦时加咨访。 按察副使王恽进《承华事略》二十篇:一曰广孝,二曰立爱,三曰端本,四曰进学,五曰择术,六曰谨习,七曰听政,八曰达聪,九曰抚军,十曰明分,十一曰崇儒,十二曰亲贤,十三曰去邪,十四曰纳诲,十五曰几谏,十六曰从谏,十七曰推恶,十八曰尚俭,十九曰戒逸,二十曰审官。 宫臣进读至汉成帝不绝驰道,唐肃宗改绛纱袍为朱明服,大喜曰:“使我行之,亦当若此。 ”及说邢峦止齐太子食邪蒿,顾官臣曰:“菜名邪蒿,未必果邪。 虽食之,岂遽使人不正耶? ”张九思对曰:“古人设戒,义固当尔。 ”太子善其言,赐酒劳之。 命宋衍择可备顾同者,衍以郭佑、何玮、余琰、马绍、杨居宽、何荣祖、杨仁风等为言。 太子曰:“是数人者,尽为我致之,宜自近者始。 ”遂召玮于易州,琰于东平,仁风于潞州。 赞善王恂卒,太子闻之嗟悼,赐钞二千五百缗。 一日,顾谓左右曰:“王赞善当言必言。 未尝顾惜,随事规正,裨益良多,今鲜有其匹也。 ”   会议立门下省,世祖欲以廉希宪为侍中,希宪辞以疾。 太子遣人告之曰:“上命勿辞,群小为难,吾为公除之。 ”然终为阿合马所阻。 时阿合马擅权,太子恶其奸,未尝少假颜色。 益都千户王着等知阿合马所畏惮者独太子一人,因伪为太子,夜入都城,召而杀之。 及和礼霍孙入相,太子曰:“阿合马死于盗手,汝任中书,有便国利民之事,毋惮更张,有阻挠者,我当力持之。 ”中书省启以何玮参议省事,徐琰为左司郎中。 玮、琰入见,太子谕之曰:“汝等学孔子之道,今始得行,毋负平生所学也。 ”   诏割江西龙兴路为太子分地,太子谓左右曰:“安得治民如邢州张耕者使之往,俾江南诸郡取法,民必安集矣。 ”于是召宋衍荐举守令,慎加选择。 江西行省以岁课羡余钞四十七万缗献,太子怒曰:“朝廷令汝定百姓。 百姓安,则钱粮何患不足;百姓不安,虽有羡余,能自奉乎? ”尽却之。 阿里以民官蒹税课司,请岁附输羊三百只,太子以其违例,罢之。 参政刘思敬遣其弟思恭以新民百六十户来献,太子问民所从来,以重庆俘获对。 太子蹙然曰:“归语汝兄,此属宜随在放遣为民,母重失人心。 ”乌蒙宣抚司进马逾岁额,谕之曰:“去岁令汝勿多进马,恐道路所经,重劳吾民也。 自今其勿复然。 ”有司欲就威武营贷粟数万石济民饥,太子问王庆端可否,对曰:“兵民一体,何间焉。 ”即命与之。 二十年冬,辟刘因于保定,因以疾辞,固辟之,乃至,拜右赞善大夫,以吏部郎中夹谷之奇为左赞善大夫。 是时,已立国子学,李栋、宋衍李谦皆以宫僚典教事。 至是,命因专领之。 尝曰:“吾闻金章宗时,有司论太学生廪费太多,章宗谓养出一范文正,所偿岂少哉。 其言甚善。 ”会因复引疾去。 二十二年,以长史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 中庶子伯必以其子阿八赤入见,谕令就学,伯必令其子入蒙古学。 逾年又见,太子问读何书,阿八赤以蒙古书对,太子曰:“我命汝学汉文耳,其亟入胄监。 ”   遣使聘宋工部侍郎倪坚于开元。 既至,访以古今成败得失,坚对言:“三代得天下以仁,其失也以不仁。 汉、唐之亡,以外戚阉宦。 宋之亡,以奸臣。 ”太子甚悦,赐宴,日昃乃罢。 谕德李谦、夹谷之奇尝进言曰:“殿下方遵圣训参决庶务。 如视膳问安之礼,固无待于赞谕。 至于军民之利病,政令之得失,事关朝廷,责有台院,有非宫臣所宜言者。 独有澄原固本,保守成业,殿下所宜留心,臣等不容缄口者也。 敬陈十事:曰正心,曰睦亲,曰崇俭,曰亲贤,曰几谏,曰戢兵,曰尚文,曰定律,曰正名,曰革敝。 ”太子皆嘉纳之。 太子在中书日久,明于听断,州郡科征、挽漕、造作、和市,有为民病者,闻之,即日奏罢。 右丞卢荣以言利进,太子意深非之。 尝曰:“财非天降,安得岁取赢乎? 岂惟民害,实国之大蠹。 ”其后世荣果坐罪死。 桑哥素善世荣,闻太子有言,钳口不敢论救。 至元以来,天下太平,人才辈出,太子折节下交,非朝廷名德,则布衣志节之士,恩礼始终不衰。 朱衍目疾,赐钞千五百缗。 王磐告老归,官其婿于东平以养之。 孔洙自江南入鞯觐,则责张九思学圣人之道,不知有圣人之后。 其亲贤好学,本于天性,故中外归心焉。 世祖春秋高,江南行台御史有奏请禅位于太子者,太子闻之惧。 御史台都事尚文寝其奏,不上。 阿合马党塔即古阿散知之,奏闻。 世祖震怒,敕宗正辞彻干取其奏。 丞相安童与月吕鲁那延入白其事,帝怒稍解。 太子仍尤惧不安,未几遂卒,时二十二年十二月丁未,年四十有三。 太子性至孝,尝从幸宜兴州,帝不豫,忧形于色,竟夕不寐。 闻母后暴得风疾,即悲泣,衣不加带而入省。 及后崩,太子居丧,勺饮不入口者终日,设恶卢居之。 及卒,太常博士议曰:“前代太子薨,梁武帝谥统曰昭明,齐武帝谥长懋曰文惠,唐宪宗谥宁曰惠昭,金世宗谥允恭曰宣孝。 又别建庙以奉神主,准中祀,以陈登歌例,设令、丞,岁供洒扫。 斯皆累代之典礼也。 ”中书、翰林诸老臣亦议宜加谥、立庙。 遂谥曰明孝太子,作金主。 三十年十月朔,袝明孝太子于太庙。 成宗即位,追谥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 三子:长晋王甘麻剌,次塔刺麻八剌,次成宗。 甘麻剌,母曰徽仁裕圣皇后阔阔真,太子元妃也。 少育于祖母察必皇后,日侍世祖,示尝离左右,畏慎不妄言,言必无隐。 至元中,奉命出镇北边。 尝巡边驻金山,大雪,拥火坐帐中,顾谓左右曰:“今曰风雪如是,吾与卿等拥火尚有寒色,彼军士亦人耳,腰弓矢、荷戟周卢之外,其寒可知。 ”遂命饔人为肉糜,亲尝而遍赐之。 暇日,则命也灭坚以国语讲《资治通鉴》。 诫近侍太不花曰:“朝廷以藩屏寄我,事有不逮,正赖汝辈辅助。 其或依势作威,不用吾命,轻者论遣,大者奏闻。 宜各慎之。 ”   二十六年,入朝。 世祖以其居边日久,特命猎于柳林。 甘麻剌率众至漷州,恐禀膳不均,令左右司其分给,仍饬众曰:“汝等饮食既足,若复侵渔百姓,是汝自取罪谪,无悔。 ”众皆如约束,民安之。 北还,觐世祖于上都,帝劳之曰:“汝在柳林,民不知扰,朕实嘉焉。 ”明年冬,封梁王,赐兽纽金印,出镇云南。 从卒驼马以千计,所至未尝横取于民。 二十九年,改封晋王,移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达达军马,更铸晋王印赐之。 中书省臣言:“诸王皆置傅,今晋王守太祖创业之地,视诸王宜有加,请置内史。 ”从之,遂以北安王傅秃归、梁王傅木八剌沙、云南行省平章赛阳并为内史。 明年,置内史府。 又明年。 世祖崩,甘麻剌奔丧至上都。 诸王毕会,甘麻刺曰:“昔皇祖命我镇抚北方,以卫社稷,历事日久,愿服厥职。 母弟铁木儿仁孝,宜嗣大统。 ”于是成宗遂即帝位。 元贞元年,塔塔儿部饥,檄宣微院赈之,诏赐钞一千万贯及银帛有差,皇太后复以云南所贡金器赐之。 是年冬,奉诏以知枢密院事札散、同知徽政院事阿里罕为内史。 二年,忻都言甘麻剌有异图。 枢密院鞠之无证验,忻都赐死。 大德元年,增所部屯田户,又增位下内史、尚乘寺卿各一员。 五年,以边军贫乏,分赐钞一千万贯。 六年正月乙已,卒,年四十。 甘麻剌性仁厚,御下有恩。 元贞初,藩邸属官审伯年老,请以子代其任。 内史言之,甘麻剌曰“惟天子所命。 ”其谨守如此,故尤为朝廷所重焉。 然崇尚浮屠,岁作佛事,耗财无算。 三子:长泰定帝,次松山,次迭里哥不花。 仁宗即位,追谥甘麻剌曰献武王。 泰定帝入承大统,追谥光圣仁孝皇帝,庙号显宗。 文宗即位,毁其庙室。 松山。 至元三十年,以皇曾孙出镇云南,赐以其父粱王印。 元贞二年,命位下怯薛歹讨降元江贼。 大德五年五月,云南土官宋隆济叛,遣行省平章政事幢兀儿、参知政事不兰奚讨之,斩贼酋月撒。 未几,有人作飞语,并以符谶之说进于松山。 事闻,其人伏诛。 九年三月,诏松山勿与云南行省事,仍赐钞千锭慰之。 松山抑郁不乐,渐成风疾。 至大二年,封诸王老的罕为云南王,代镇焉。 未几,卒。 子王禅。 英宗即位,封云南王,继其父任。 泰定帝即位,诏赴阙廷。 泰定元年,赐车、帐、驼、马。 十月,进封梁王,食益阳州六万五千户,仍以其子帖木儿不花袭封云南王,代之镇。 三年,命与武宁王彻彻秃镇抚北边。 致和元年,泰定帝崩,奔丧上都。 八月,与石丞相塔失帖木儿等分兵讨大都。 九月,与燕铁木儿弟撒敦战于榆林,失利,退次杯来。 复分兵袭破居庸关,前锋与燕铁木儿战于榆河,塔失帖木儿有贰心,逗遛不进,王禅退驻红桥,副枢阿剌帖木儿、指挥忽都帖木儿来援,兵复振。 庚辰,与燕钱木儿战于白浮,天雾敛兵入谷,相持数日。 撒敦、脱脱木儿乘夜袭之,军大溃,王禅单骑亡去。 十一月,被获,为文宗所杀。 至顺元年,流其子帖木儿不花等于吉阳军。 迭里哥不花。 武宗即位,封北宁王,赐螭纽银印。 至大二年,以阿速卫五百人隶之,命驻和林。 四年,改封湘宁王,换金印,食湘乡州宁乡县六万五千户。 至治末,卒。 子八剌失里袭。 泰定帝即位,赐以湘宁王印。 泰定元年,出镇察罕淖尔。 三年正月,移镇兀鲁斯部。 六月,又移镇阿难答之地。 先是,安西王阿难答领开成路,及以罪诛,武宗以其地赐皇太子。 至是,改命八剌失里往镇焉。 四年,还镇察罕淖尔。 泰定帝崩,大都自立,八剌失里与汝宁王忽剌台、驸马赵王马札罕起兵勤王,入冀宁,败大都万户和尚援兵。 及闻上都覆没,退还马邑,兵败,为也速答儿执送大都。 与火儿忽答等十三人皆死。 塔剌麻八剌。 至元初,生于燕邸。 及燕王为皇太子,凡扈驾巡狩及朝会,必以答剌麻八剌从。 二十二年,皇太子卒。 二十八年,始奉命出镇怀州,命待卫都指挥使唆都、尚书王倚辅之。 至赵州,从卒有拔村民桑枣者,杖之,遣倚入奏。 世祖嘉之。 未至镇,以疾召还。 明年春,卒,年二十九。 三子:长武宗,次仁宗,庶长子阿木哥。 武宗即位,追谥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 阿木哥,母郭氏,本世祖宫人。 答剌麻八剌稍长,世祖先以郭氏赐之,生阿木哥。 大德六年,籍河西宁夏善射军隶阿木哥麾下。 武宗即位,封魏王,赐兽纽金印。 仁宗即位,入观。 帝谕行省曰:“朕与阿木哥同父异母,朕不抚育之,彼将谁赖耶? 赐钞二万锭,他勿援例。 ”明年,赐庆元路定海县六万五千户为食邑。 寻以罪谪徒耽罗,复移于大青岛。 有术者赵子玉言于王府司马曹脱不台等曰:“阿木哥名应图谶。 ”潜谋航海至大青岛,迎阿木哥入都作乱。 行次利津,事觉,子玉等伏诛。 遂内徙阿木哥于大同。 泰定元年,召赴阙。 是年六月,卒。 子阿鲁,至顺元年封西靖王,出镇陕西;次孛罗帖木儿,袭封魏王,至正十三年与伯家奴同讨河南妖贼,嗜酒不设备。 为贼所劫执,被害。 史臣曰:“蒙古法不立太子,其嗣大位者,俟诸王大臣集议,然后定策,谓之忽里勒达。 故觊觎与党附者,彼此构煽,易为乱阶。 世祖用当时儒者之言,册立皇太子以植国本,遏争端,圣矣哉! 以真金之仁孝,而陨于忧惧,与粱昭明太子之事,无以异。 然俱庆流允嗣,天之报施可谓不爽矣。 ” 发布时间:2025-11-27 17:37:2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