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四十 内容: 石珪 天禄 王珍 文干 杨杰只哥刘通 复亨 渊 刘斌 思敬 赵柔晟 耿福 继元   石珪,泰安新泰人。 体貌魁伟,倜傥不羁。 金末,渡河,率少壮据险自保,与滕州陈敬宗破张都统等兵于龟蒙山。 又败宋将郑元龙于亳州,乘胜引兵入盱眙。 会宋贾涉诱杀涟水忠义军统辖季先,众迎珪为帅,称为太尉。 太祖十三,使葛不罕与宋议和。 明年,珪令麾下刘顺觐太祖于塔什干城,太祖慰劳顺,且敕珪曰:“如宋和议不成,吾与尔为一家,勿扰不富贵。 ”顺还告珪,珪感悦,日夜思降。 十五年,宋果渝盟,珪弃其妻孔氏、子金山,杖剑渡淮,宋将迫之曰:“太尉还,完汝妻子。 ”珪不顾,宋将沉珪妻子于水。 遂率烦及李温等归木华黎。 木华黎承制拜珪光标大夫、济兖单三州兵马都总管、山东诸路行元帅府事,佩金虎符,便宜从事。 后金弃东平,珪与严实分守,收辑济、兖、沂、滕、单诸州。 十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东平兵马都总管、山东诸路都元帅。 秋七月,珪攻克曹州,与金将郑从宜战,马仆为所获,送至汴。 金主壮其为人,诱以名爵。 曰:“吾身事大朝,官至光禄,复能受封他国耶! 假我一朝,缚尔以献。 ”金主大怒,蒸杀于市。 珪抬然就死,色不变。 其部下祠兖州祀之。 子天禄,   天禄,袭父爵,授龙虎卫上将军、东平路元帅,佩金虎符。 时宋将彭义斌取大名及中山,天禄从孛里海败之,又败金将武仙,屡立战功。 国王孛鲁奏迁金紫光禄大夫、都元帅。 太宗四年,从皇太弟拖雷伐金,率战船,夜至归德城下,袭其营,杀三百余人。 金将陈防御来追,天禄回军复战,金兵退走。 明年秋九月,破考城,复围归德。 冬十二月,归德降。 六年,入觐,改授征行千户,济、兖、单三州管民总管。 七年,从札剌温火儿赤渡淮,攻随州,至襄阳夹河寨,败宋兵。 又从攻蕲、黄等州。 时诏天禄括户东平,军民赋税并依天禄己括籍册,严实不得科收。 天禄病不任职,以子兴祖袭。 明年卒,年五十四。 子十人,兴祖袭千户,官武略将军。 从伐宋,攻鄂州。 至元四年,由宿州率所部抄沿淮诸郡,俘获甚多。 统军司赏马二十匹、银五百两、锦二十端。 十二年,攻常州,为先锋,功在诸将上。 宋亡,第功,擢宣武将军、管军总管,戍温州。 平土贼林大年等,招辑南溪山寨归农者三万余户。 十六年,晋显武将军,佩金虎符。 十九年七月,卒于军。 子琏嗣。 王珍,字国宝,大名南乐人。 金末,所在盗起,南乐人杨铁枪聚众保乡里,珍从之。 大兵略地河朔,铁枪迎降,署珍军前都弹压。 铁枪战死,众推苏椿代领其众。 宋将彭义斌侵大名,椿战不利,降之,义斌遂据大名。 珍弃其家,间道走还军中,按只吉歹大王嘉其诚心归附,以为义子。 复从速鲁忽击走义斌,苏椿以大名降,归珍妻子。 珍语之曰:“吾非弃汝辈,诚不以私爱夺吾报国之心。 ”闻者称叹,授镇国上将军、大名路治中、军前行元帅府事。 俄迁辅国上将军,复授统摄开曹滑浚等处行元帅府事,兼大名路安抚使。 苏椿有异志,珍觉之,与元帅梁仲先发兵攻椿,椿,开南门遁。 国王斡真授仲行省,珍骠骑卫上将军、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马都元帅。 从速不台经略河南,破金将武仙于郑州,复与金人战于萧县,斩其将。 顷之,仲死,国王命仲妻冉守真权行省,珍为大名路尚书省下元帅,将其军。 国用安据徐、邳、珍从太赤及阿术鲁攻破之,授同签大名行省事。 从伐宋,破卢、寿、滁等州,珍常身先诸将。 宋城五河口,珍帅死士二十人夺之,乘胜连破濠、泗、涡口。 太宗二年,入朝,授总帅本路军马管民次官,佩金符。 珍言于帝曰:“大名困于赋调,贷借西域贾人银八千锭,及通粮五万斛,若复征之,民无生者矣。 ”诏官偿所借银,复尽蠲其逋粮。 已而朝廷议分蒙古、汉军戍河南,以珍戍睢州,修城煌,明斥侯,宋兵不敢犯。 定宗三年,入朝,晋本路征行万户,加金虎符。 在镇九年卒,年六十五。 子文干。 文干,善骑射,袭为行军万户。 从世祖攻鄂州,先登,中流矢,赐良马、金帛。 李璮叛,从哈必赤大王讨平之,论功第赏,文干曰:“增秩则荣及一身,赐金则恩逮卒伍。 ”乃以白金二千两、器血百事、杂彩数百缣赏之,文干悉颁于军中。 中统三年,制:“父兄子弟并仕者,罢其子弟。 ”文干弟文礼为千户,文干自陈愿解己官,而留文礼。 诏从之。 改同知大名路总管府事,累迁河东山西道捉刑按察副使。 近臣言其鄂州之功,晋佥东川行枢密院事,历金州、卫辉、东平总管。 改江东建康道捉刑按察使,卒于官,年五十八。 发其箧中,钱仅七缗,贫不能归葬。 人以此称之。 杨杰只哥,大兴宝砥人。 少有勇略。 大兵略地燕、赵,率族属降附。 从攻辽东,又从元帅阿术鲁克西夏诸城,有功。 太宗元年,皇太弟拖雷赐以金、币,命从阿术鲁攻信安。 阿术鲁知其材出诸将右,命裁决军务。 信安城四面阻水,其帅张进数月不降。 杰只哥曰:“彼恃巨浸,我师进不得利,退不得归,不若往说之。 ”进见其来,怒曰:“吾己斩二使,汝不畏死耶! ”杰只哥无惧色,从容言曰:“今齐、鲁、燕、赵地方数千里,郡邑皆闻风纳款,独君恃此一城,亡可立待。 为君计,不如归附,可以保富贵。 ”进默然曰:“姑待之。 ”凡三往,乃降。 三年,大名守苏椿叛,讨获之。 众议屠城,杰只哥曰:“怒一人而族万家,非招来之道也。 ”众是其言。 由是滑、浚等州皆下。 四年,大军攻徐州,阻河不得济。 杰只哥率劲卒,恁河夺贼舟楫,众遂毕渡,获河南诸郡降人三万余户。 进围徐州,金将国用安拒战,杰只哥率百余骑突阵,大败之。 皇弟拖雷赐名拔都,授金符,命总管新附军民。 七年,太宗特赐杰只哥种田民户租赋。 九年,众从阿术鲁攻归德,杰只哥麾诸将缚草作筏渡濠抵城下,梯城先登,拔之。 乘胜得五州、十县、四堡、二寨。 十年,宋兵至,杰只哥率舟师击之,转战中流,溺死,年四十。 子孝先、孝友。 孝先,佥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事;孝友,镇江路总管。 刘通,字仲达,东平济河人。 初从严实来归,收濮、曹、相、潞、定陶诸州县,实荐于太师木华黎,以通为齐河总管,寻授镇国上将军、左副都元帅、济南知府、德州总管、行军千户。 太宗赐金符,擢上千户。 宋将彭义斌攻齐河城,己登陴,通率六七人鼓噪而进,宋人惊坠,溺死者甚众。 明日,复围城三匝,通令守陴者植槊如栉,俄撤去,宋人惧其出攻,遂引退。 九年,迁德州等处二万户军民总管。 卒。 子复亨。 复亨,袭行军千户。 从严实略安丰、通、泰、淮、濠、泗、蕲、黄、安庆诸州。 宪宗西征,复亨摄万户,统东平军马攻钓鱼山苦竹寨,有功。 师还,兼德州军马总管。 中统元年,率所部戍和林,还,授虎符,进武卫军副都指挥使。 李璮叛,遣使招复亨,复亨斩之。 时诸军乏食,复亨出其私蓄以济师,世祖嘉之,赐白金五千两,复亨固辞。 至元二年,进左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四年,迁右翼。 九年,加昭勇大将军、凤州等处经略使。 十年,迁征东左副都元帅,统军四万、战船九百,征日术,由博多舍舟登陆,屡败日本。 兵进至令津,战于百道原,复亨披赤甲,纵横指挥,锋锐甚。 日本将三郎景资射复亨坠马,乃引军还。 事具《日本传》。 十二年,授昭信路总管。 十四年,迁黄州宣慰使。 十五年,改太平路总管,俄授镇国上将军,为准西道宣慰使都无帅。 二十年,加奉国上将军。 三月卒。 五子:浩、泽、澧、渊、淮。 浩,中统四年袭千户,至元八年殁于兵。 泽,由近侍出为荆州湖北道宣慰使;澧,知长宁州。 俱早卒。 渊,至元十一年佩金符,授进义副尉,为徐、邳屯田总管下不庄千户。 九月,领兵巡逻泗州,至淮河九里湾,遇宋兵,夺其船三十余艘。 十二年三月,与宋安抚朱焕成于清河,败之,擒十四人,夺其辎重。 九月,从右丞别里迷失攻淮安。 十三年,与宋人战于昭信军南靖平山。 俱有功。 十四年,入觐,进武略将军、管军总管。 十五年,从元帅张宏范征闽、广诸州,以功授武符将军。 十六年,从攻崖山,宏范命渊领后民办军,水战有功。 十七年,进安远大将军,为副招讨。 二十一年,迁颍州副万户。 二十四年,从征交趾,镇南王脱欢命别将二万人攻万劫江,又攻灵山城,大败贼众。 还师,讨浙东土寇,平之。 三十一年,兼领绍兴浙江五翼军,守杭州。 大德十一年卒。 子无晦,至大元年袭授晤信枝尉、颍州刮万户。 延祐五年,以病免。 六年,改河南江北行省都镇抚。 秦定四年,加宣武将军。 卒。 刘斌,济南历城人。 少孤,鞠于大父。 有勇力,从济南张荣起兵,为管军千户。 太宗四年,以功授中翼都统。 从攻归德,军杏堆,距陈州七十里,闻金兵屯州城外,斌率众夜破之。 又袭败太康兵,拔其城。 移屯襄阳,军乏食,斌知青陵多积谷,陈可取状。 众难之,斌叱之曰:“青陵前阻大泽,彼侍险,不设备,可必胜也。 ”乃率百骑夜发,行大泽中五十余里,遇敌兵,斌挥槊突击,败之,获其粮数千斛。 从攻六安,先登,破其城。 擢济南推官。 授本道左副元帅。 擢济南新旧军万户,移镇邳州,宪宗九年,病,谓其子曰:“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 ”语华而逝,年六十有二。 追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护军、彭城郡公,谥武庄。 子思敬。 思敬,赐名哈八儿都,袭父职为征行千户。 世祖南征,从董文炳攻台山寨,先登,中流矢,伤甚。 帝亲劳赐酒,易金符。 中统二年,授武卫军千户。 从讨李璮,赐银六十锭。 四年,授济南武卫军总管,捕盗有功,又赐银千两。 至元三年,授怀远大将军、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 四年,命筑京城。 八年,授广卫将军、西川副统军,佩金虎符。 九年,宋嘉定守臣昝万寿乘虚袭成都,哈八儿都邀击之,战于青城,宋兵大败,夺所俘二千人还。 十二年,转同佥行枢密院事,复攻嘉定,取之。 沪、叙、忠、涪诸郡及巴县筹胜、龟云、石笋等寨十九族,及西南夷五十六部,悉来降。 十三年,围重庆,败宋将张万,得其舟百余。 六月,沪州复叛,杀哈八儿都妻子。 哈八儿都讨擒其将任庆,攻破盘山寨,俘九千余户,又获其将刘雄及王世昌等。 夜入东门,巷战,杀王安抚等,遂克沪州。 复攻重庆,其将赵牛子降。 十六年,蜀平,拜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知政事。 行省罢,改四川北道宣慰使。 十七年,授正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平吉、赣盗,民赖以安。 二十年卒,年五十三。 赠推忠宣力果毅功臣、平章政事、柱国,封滨国公,谥忠肃。 弟:思恭,字安道,累官昭毅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思义,宣武将军、昌国州军民达鲁花赤。 赵柔,易州涞水人。 父世英,金易县令。 柔有胆略,金末避兵西山,栅险自保。 同县刘伯元、蔡友资、李纯等亦各聚众数千,闻柔信义,共推为长。 柔明号令,严赏罚,人多服之。 大兵入紫荆关,柔以众降,行省札八儿奏闻,授涿、易二州长官,佩金符。 时群盗并起,柔单骑遍入贼寨,说降其众,以功迁真定、涿州等路兵马都元帅,佩金虎符,兼银冶总管。 太宗二年,命兼管诸处打捕总管。 八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卒。 至原元年,追封天水郡侯,谥庄慎。 四子:守赟、守信、守纯、守政。 守赟二子:谦,袭打捕鹰房总管;晟,最知名。 守信二子:简,洺水尹,赠荣禄大夫、柱国、巍国公,谥忠宪。 简子世安,中书平章政事。 守纯子千闾,提领打捕鹰房总管。 守政子:允,保定总管府通判;密,大名打捕鹰房府总管。 晟,字子昌,以伯父守赟荫,累官秀容县尹。 秀容民家女为妖所冯,术士劾之,辄投以瓦石。 晟至,妖不复作,其家绘晟象祀之。 转新城尹,时太保曲枢圉人牧马于新城,践蹋田禾,晟收系之。 曲枢怒,使其长史持刑部牒按治晟,卒无所得。 至治元年,诏举守令,部使者以晟应,改中山尹,又转安熹。 所至有能名,以台臣荐,拜陕西行合监察御史、佥四川道廉访司事。 天历元年,召拜监察御史。 首言:“天下已定,不当有彼此之分,上都官吏宜序用。 ”劾平章政事速速恃功骄恣。 帝亲祀太室,速速为礼仪使,称疾不出,又亵服入斋宫,不敬。 又劾参知政事也先捏,将兵御西军,逗挠不进,擅杀万户张景武兄弟二人。 皆以罪废。 除山东道廉访司副使,改燕南道。 迁同知储政院事,拜燕南道廉访司使。 以年老致仕,不允,拜林直学士。 至顺三年,大雨雪,晟上言:“雨水正月中气,春分二月中气,四阳上行,封为大壮。 今自正月雨雪至二月未己,阳和弗兴,阴凝不释。 阳为君子为善,阴为小人为恶,宜预防其变。 ”中书以其言下礼部。 是年晟卒,年七十四。 明年,赠集贤直学士,追封天水郡侯,谥惠肃。 耿福,字伯禧,祁州束鹿人。 沉鸷寡言,善骑射。 大兵入中原,河朔盗起,令遁去,束鹿民推福摄县事,号令明信,境内晏然。 太祖八年,木华黎徇地至束鹿,福以众降。 九年春,木华黎以冀州不纳使者,命福讨之。 福请先招之,果不来,兴师未晚。 乃遣福持檄往谕,守将犹疑曰:“若遣亲信来,我即降。 ”福使其妻兄往,守将迎降。 冀州平,谒太祖于行在,赐金织衣一袭、名马二、拜镇国上将军、安定军节度使,行元帅府事,佩金虎符。 是年秋,武仙悉众来攻,福逆击之,仙不能克,乃以火炮攻北门。 城中火起,福祷于真武庙,反风灭火,大雨如注。 俄闻刘仲禄以兵迎邱真人行次安平,福宣言于师曰:“刘便宜率精兵援我,期以明日破贼。 ”诸军闻之,胆皆壮。 是夜,分兵三队,攻贼。 仙弃营走,福追击,斩首数千级,仙仅以身免。 顺天帅张柔上其功,加辅国上将军。 明年二月卒,年四十九。 子孝祖,袭束鹿军民长官,赠吏部尚书,追封高阳郡公;绍祖,束鹿县尉。 孝祖子继元。 继元,字舜臣。 幼英悟好学,年十八以质子入宿卫,袭束鹿县尹。 官制行,改固安州判官,移锦州。 有剧盗据山险,继元至,掩捕无遗,境内以安,民号其山曰耿公山。 累官葛城、大同、河间县尹,同知绛州事。 卒。 子焕,由中书掾累官监察御史、都事,拜治书侍御史。 至元元年以户部尚书晋中书左丞。 二年,迁侍御史,拜御史中丞。 六年,赐上尊、束帛,致仕。 卒。 发布时间:2025-11-28 13:12: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