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内容: 贺仁杰 胜 太平 也先忽都 贾昔刺 丑妮子 虎林赤 秃坚不花 吕合刺 天麟 天祺   贺仁杰,字宽甫,其先隰州人,后徙京兆鄠县。 父贲,数从军有功。 长安兵后,积尸遍野,贲买地金天门外,为大家瘗之。 尝治室,获白金七千五百两。 世祖以皇太弟征云南,驻兵六盘,贲献五千两以佐军资,且言其子仁杰才可用。 世祖即召仁杰直宿卫。 世祖践厏,赐贲金符、总管京兆诸军达鲁花赤。 卒,赠推忠立义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司徒、追封雍国公,谥忠宣。 仁杰从世祖征云南有功,与董文忠同侍帷幄,多所裨益,又厚重不泄,世祖深爱重之。 他人入直满三日则更,独仁杰、文忠侍上疾,或一月不出。 至元十六年,宋合州守将王立降于西川行枢密院李德辉,东川行枢密院与德辉争功,奏诛立。 会西川都事吕域具立降附本末来,上白其事于许衡,衡告仁杰,仁杰奏于世祖,遂释立。 事具《李德辉传》。 世祖一日仁杰至榻前,赐以白金,曰:“此汝父献朕者,可持归养母。 ”辞,不许。 仁杰白其母郑氏,郑曰:“君赐也,宜仁吾宗。 ”悉散之。 世祖欲选童女充后宫,及有司和买多非土产,山后诸郡县盐禁为民害,仁杰皆奏罢之,民为立生祠于李老峪。 又永盈司仓任文通税民不入粟,而私给券取直,惧事觉,乃先言他吏为之,罪当诛。 仁杰谓:“罪许自首,今文通虽诬人,事与自首同,若杀之,是塞悔过之途。 ”帝然之,乃重杖文通,而贷其死。 十八年,上都留守关,宰相拟数人皆不称旨,世祖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 ”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开平府尹。 明年,赐三珠虎符,进资德大夫,兼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寻加荣禄大夫、中书右丞,留守如故。 桑哥奏:上都留宋司钱谷失实,召留守剌忽耳及仁杰廷辨。 仁杰曰:“臣汉人,不能戢奸,致钱谷耗,臣之罪也。 ”剌忽耳曰:“臣掌印,凡事必关白臣而后行,今钱彀耗,臣之罪也。 ”世祖曰:“让人以名爵者有之,未有争引咎者也。 ”皆置勿问。 仁杰妻刘氏卒,世祖欲为娶贵族,固辞,乃娶平民女,已而失明,夫妇相敬如宾,未尝置媵妾。 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致仕,拜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陕西行中书省事,赐金币、袍带有差。 以子胜袭上都留守。 仁宗立,以仁杰世祖旧臣,召赴阙,行至樊桥而卒。 赠恭勤竭力功臣、仪同三司、太保、上柱国,追封雍国公,谥忠贞。 延祐六年,加赠推诚宣力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奉元王。 子胜。 胜,字贞卿,小字伯颜,以小字行。 从许衡学,通经传大义。 年十六,入直宿卫,凝重寡言,世祖器之。 是时,天下初定,外事以遽闻者,世祖亟欲赐报,辄遣胜。 胜日驰千里,受命无留行,复命无后期,凡交、广、云南、西域之地,皆至焉。 乃颜叛,世祖亲征,胜扈从。 将战之夕,惟近臣只儿哈良带剑立武帐外,虽亲贵不能辄入。 独胜受密旨,出入指授诸将方略。 明日,世祖禽乃颜。 帝顾谓侍臣曰:“昨日之战,飞矢及于朕前,毅然无惧色者,惟伯颜一人耳。 ”帝亲征,都人汹惧,故亟还,夜行卧舆中,寒甚,胜解衣以身温帝足,始酣寝。 伶人迎驾,蒙彩毳为狮子舞,乘舆象惊奔踶不可制,胜投身象前,令后至者断靷纵之,乘舆乃安。 胜创甚,世祖亲抚之,遣尚医尚食护视。 俄拜集贤学士,领太史院事,赐一品服。 至元二十八年二月,拜尚书省参知政事。 及桑哥败,罢尚书省,改归中书。 世祖部:“谁可相者? ”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 ”遂相完泽,而以胜为中书参知政事。 胜年甫二十八,参决大政,明允称职。 三十年,改佥枢密院事。 大德九年,胜父仁杰请老,以胜代为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开平府尹,兼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至大三年,进领左丞相,阶光禄大夫,行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府达鲁花赤。 延祐二年,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岁饥,胜辄发仓廪赈民,自劾待罪。 仁宗报曰:“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吏持上供物入宫门,暮不得出,所司奏诛之。 胜曰:“此非阑入也。 ”力争之,吏得免死。 奉全州高甲隶虎贲籍,甲死,子幼,官利甲家资,使人强娶其妇。 胜辨于帝前,不听娶,高氏始获全,民为胜立祠上都西门外。 仁宗复命画工写胜像,赐之,俾传示子孙。 未几,以足疾请老,不许,赐小车出入禁闼。 初,上都富民张弼死,其奴索逋钱,殴负钱者至死。 治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狱。 丞相铁木迭儿受弼子赂六万缗,使大奴胁胜出之,又强以他奸利利事,胜不从。 一日,铁木迭儿坐都堂盛怒,以官事召胜,将罪之。 胜抗言,大奴所干非法,不敢从,他实无罪。 铁木迭儿语诎,事得解。 已而中丞杨朵儿只、平章萧拜住廉知其所受赃,使御史玉龙帖木儿、徐元素按之,据实入奏。 仁宗素恶铁木迭儿,欲诛之。 铁木迭儿走匿兴圣宫太后为言,乃夺其印绶罢之。 仁宗崩,英宗在谅暗,铁木迭儿复相,即执杨朵儿只、萧拜住矫诏杀之,又诬胜便服迎诏,大不敬,弃市,并籍其家。 胜足疾,乘所赐小车迎诏,铁木迭儿遂诬为便服。 英宗诛合散等布告天下,尚及胜前事,曰:“贺胜轻侮诏书,殊乘臣礼,不加征创,曷示等威。 ”盖犹信铁木迭儿之诬云。 后闻胜母老,悯之,乃以所籍京兆田宅还其家。 泰定初,诏雪其冤,赠推忠宣力保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秦国公,谥惠悯。 至正三年,加赠推忠亮节同德翊戴功上、太师,晋封泾阳王,改谥忠宣。 子惟一、惟贤、惟贤,大中大夫、同知上都留守司事。 惟一,字允中,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 资性开朗,幼如成人。 受学于赵孟頫,又师云中吕弼。 泰定初,袭父职为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寻擢陕西汉中道廉访副使。 文宗即位,召为工部尚书,都主管奎章阁工事。 又除上都留守同知。 元统初,召为枢密副使,迁同知枢密院事。 寻拜御史中丞。 中书参议佛家闾,憸人也,御史劾其罪,宰相庇之,寝不报。 太平引疾家居。 至正二年,命为中书参知政事,辞。 俄进右丞,又辞。 会御史祁君璧复劾佛家闾,黜之,太平乃起视事。 时粟贵,金银贱,太平请出官钱买之。 后兵兴,卒获其用。 又请慎选守令,仍遣使核其治行最者,增秩,赉以金币。 从之。 四年,拜中书平章政事。 五年,罢为宣征院使。 宣征典司饮膳,权贵多横索,太平阅其籍,惟太常礼仪使阿刺不花无之,因请帝擢居近职,并厚赐之。 六年,拜御史大夫。 故事,非国姓不授御史大夫,太平辞,诏赐姓而改其名。 七年,再迁中书平章政事,班同列上,国王朵儿只为左丞相,奏言:“臣藉先臣之荫,备位宰相,愿得与太平共事。 ”十一月,拜太平左丞相,朵儿只右丞相,太平辞,不允,仍诏示天下。 明年二月,诏修后妃功臣传,特命太平同监修国史,异数也。 九年七月,罢为翰林院学士承旨,俄谪山西。 太平还奉元,闭门谢客。 十五年,河南盗起,诏以太平为江浙行省左丞相,未行,改淮南行省左丞相,兼知枢密院事,总制诸军驻济宁。 军饷绌,太平使有司给官兵牛具、种麦自食,军赖以济。 十六年,移驻益都。 未几,除辽阳行省左丞相。 十七年五月,复拜中书左丞相。 时毛贵据山东,官军屡败,十八年自河间入寇,京师大震。 廷议迁都避之,太平力争以为不可。 会刘哈剌不花御贼于柳林,大败之,贵众溃走济南,京师解严。 已而皇后奇氏为皇太子求内惮,遣宦者朴不花谕意,太平不答。 皇后又召太平至宫中,置洒,申前意,太平依违而已。 皇太子令御史劾中丞秃鲁铁不花,未及奏,御史迁他官去。 皇太子疑太平之子也先忽都泄其事,遂决意逐之。 知枢密院事纽的该闻而叹曰:“善人国之纪也,敬去之,国将奚赖? ”数于帝前左右之。 俄纽的该卒,皇太子令御史买住、桑哥失理劾左丞成遵、参知政事赵中下狱死,以二人为太平之党也。 太平乃引疾辞位。 二十年二月,拜太保,养疾家居。 是年,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反,兵逼上都。 皇太子言于帝,起太平为上都留守,欲馅之于死地。 会阿鲁辉帖木儿败于老章,其部将脱欢缚送于太平。 脱次,也先忽都之旧部也。 太平不受使,生致关阙下诛之。 太平复引疾乞归。 诏拜太傅,赐田若干顷,俾归奉元。 帝欲相伯撒里,辞以老,非得太平共事不可。 于是密旨复留太平毋行,太平至沙井,闻命而止。 皇太子恶其去而复留也,二十三年令御史大夫普化劾以违命之罪,诏悉拘所授宣命及赐物,安置陕西西边。 右丞相搠思监希皇后意,复劾之,诏安置于吐蕃,寻遣使者逼令自裁。 太平至东胜,赋诗一篇自杀,年六十三。 初别怯儿不花与脱脱有夙怨,脱脱谪陕西,别怯儿不花欲中伤之,赖哈麻营救获免。 太平与别怯儿不花、韩嘉纳等十人约为兄弟。 及太平左丞相,韩嘉纳为御史大夫,恶哈麻、讽御史沃呼海寿劾之。 哈麻知其事,诉于帝前。 疏入,帝斥弗纳。 明日,疏再上,仅夺哈麻及其弟雪雪官。 太平罢为翰林学士承旨,韩嘉纳出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已而脱脱复相,乃谪太平于陕西,杖韩嘉纳,流于尼噜罕以死。 又劾也先忽都不应僭娶宗室女,脱脱之母闻之,谓脱脱兄弟曰:“太平好人,何害于汝,而欲去之。 汝兄弟如不信吾言,非吾子也。 ”事始得释。 太平引太不花为平章政事,太平罢相,太不花党于脱脱,故太平怨之。 及再为左丞相,太不花督诸军讨贼久无功,疏请太平至军中供其饷。 太平知太不花害已,讽御史只违儿海劾之,又力言于帝,削太不花官爵,安置盖州,卒使刘剌哈不花杀太不花父子于路。 脱脱之构太平,与太平之杀太不花,皆以朋党修旧怨,为君子所构。 然太平留意人才,疏荐完者都、执礼哈郎、董搏霄、张枢、李孝光等,皆当时贤者。 至于沙汰僧道以减耗蠹,给教官俸以防虚冒,请赐经筵讲官坐以崇圣学,又考求死节之士,虽平民亦予赠谥,有官者就世真子孙,天下尤为感动,故一时称为贤相云。 子均。 均,字公秉,后改名也先忽都。 少好学有俊才。 累迁殿中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翰林侍读学士,皆兼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被劾,从太平归奉元,居六年,召为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改通政院使。 太平再相,授知枢密院事,进太子詹事。 十九年,贼由开平东犯辽阳,诏也先忽都将兵讨之,有功。 旋罢为上都留守。 又改宣政院使。 丁内艰,搠思监强起之,又为御史也先帖木儿等所劾罢。 已而搠思监诬也先忽都与老的沙、蛮子、按难答识里、沙加识里、脱欢等谋为不轨,锻炼其狱。 帝知其无罪,欲释之,特命大郝。 而搠思监增入条画内,独不赦也先忽都等。 惟老的沙匿于孛罗帖木儿军中,获免,蛮子等皆贬死。 也先忽都当贬撒思嘉之地,道过朵思麻。 行宣政院事桓州闾素受知于太平,留之。 搠思监复劾也先忽都违命,杖杀之。 年四十四。 也先忽都以宰相子,倾身下士,名誉藉甚。 有诗集十卷。 史臣曰:“皇太子图内惮,皇后奇氏召宰相太平言之。 使太平告以君臣、父子、夫妇之正,虽殒其身,岂非堂堂杜稷臣哉。 乃依违答之,既丽于乱贼之党,又为孽后所困,父子俱不得其死。 呜呼! 何其庸且暗也。 贾昔剌,大都大兴人。 其父为庖人。 昔剌体貌魁梧,太祖十九年,因近臣入见庄圣皇后,遂从睿宗于和林,典御膳。 以须黄,赐名昔剌,氏族与蕖古同,甚见亲幸。 又以昔剌汉人,不习和林风土,命居滦州。 已复思之曰:“昔刺在吾,饮食殊甘。 ”促召入供奉。 世祖在潜藩,知其厚重,俾迎皇后于鸿吉剌之地。 自是,预帷幄密计。 赐牝马及驹三十匹并牧户与之。 时兵余,数以所赐分还乡里。 世祖即位,立尚食、尚药二局,赐金符,提点局事。 卒,追封闻甚郡侯,谥敬懿。 子丑妮子。 丑妮子,幼时世祖爱之,尝坐之御席旁。 从征云南,跃马入水,斫战船。 帝奇其勇敢,而戒其轻锐。 惠宗九年,从伐宋,还自鄂州。 卒。 追封临汾郡公,谥显毅。 子虎林赤。 虎林赤,有智略。 阿里不哥叛,出名马以助官军。 从幸和林,中道大风,昼晦,敌猝至,虎林赤击走之。 还,佩其大父金符,提点尚食、尚药二局,历尚膳使,兼司农。 尝入侍,帝问:“治天下以何为本? ”曰:“重农为本。 ”“以何为先? ”曰:“用贤为先,用贤则天下治,重农则百姓足。 ”帝深嘉之,超拜宣徽使,辞,改佥院事,仍领尚膳使。 卒。 赠荣禄大夫、绛国公,谥忠靖。 子秃坚不花。 秃坚不花,袭世职为尚食、尚药局提点。 世祖以故家子独奇之,谓他日可大用,使在左右。 从征乃颜,军次杭海,敌猝至,秃坚不花突其阵,破走之。 移军哈罕,大风,昼晦,敌兵千人鼓噪以进,秃坚不花奋击,身被十余创,犹力战,复大破之。 帝嘉其壮勇,杭海叛众请降,咸谓亲犯王师,宜诛之。 秃坚不花曰:“杭海本吾人,或诱之以叛,岂其本心哉? 且兵法,杀降不祥。 宜赦之。 ”帝曰:“秃坚不花议是。 ”擢同佥宣征院事。 每论政帝前,言直而气不慑,帝亦知其直,令察宿卫之士有才器者以名闻。 论荐数十人用之,后皆称职。 成宗即位,诸侯王会于上京,凡刍饩宴享之节,赐予多寡之分,无一不当。 帝喜曰:“宣徽得秃坚不花足矣。 ”进同知宣徽院事。 四年,帝不豫,召入侍疾。 疾愈,赐钱不受,解衣赐之,尝从巡,幸禁中,卫士感奋,欲有所言。 帝进而问之,皆曰:“臣等宿卫有年,日膳允、岁赐以时者,诚荷陛下厚思。 亦由徵有能官秃坚不花其人也。 ”帝悦,赐珠袍,超拜宣徽使。 辞曰:“先臣服勤三世,位不过佥佐,臣何敢有加? ”帝嘉其退让,允其请。 九年,北方乞禄伦部大雪,奏买驼马补其死损,出衣币于内府,自往给之。 全活着数万人。 还,赐七宝笠。 十年,帝病甚,复入侍疾。 及大渐,内难将作,守正无所回挠。 武宗即位,进阶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商议宣徽院事,行金复州新附军万户府达鲁花赤。 至大二年,诏出金帛大赉北边诸军,以秃坚不花明习事宜,且不惮劳苦,使即军中,与其帅月赤察儿定议分给之,诸部大悦。 拜宣徽使,出内藏兼金带赐之。 为同官贾廷瑞所嫉。 廷瑞请以宣徵院为门下省,尚书省奏廷瑞擅易官制。 帝大怒,欲杀之。 秃坚不花力谏,帝曰:贾廷瑞毁卿,不直一钱,卿何力言邪? ”对曰:“廷瑞所坐不当死,不敢以臣私嫌,误陛下失刑。 ”廷瑞遂得免。 转光禄大夫。 仁宗即位,加金紫光禄大夫。 延祐四年,朔方又大雪,秃坚不花请赈之如大德时,且出私家马二百匹以为助。 赐钱酬其价,不受,帝解御衣赐之。 是时,托恩幸以遨赏赉者,秃坚不花辄抑弗子。 铁失、王廷显皆同官也。 铁失秘取海舶之货,秃坚不花曰:“此军国所资,非人臣所得擅。 ”铁失衔之。 又赐廷显玉带,廷显欲取大官羊钱三百缗充其价,秃坚不花亦执不从。 于是怨之者众。 七年,以疾去官。 英宗在谅暗,铁失构秃坚不花于兴圣太后,奏杀之。 后铁失伏诛,秃坚不花之冤始白。 赠推忠宣力守谅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隐。 又进封冀安王。 加赠其曾祖昔剌推忠翊运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太保,进封绛国公;祖丑妮子崇德效节功臣、仪同三司、太傅、柱国,追封绛国公;父虎林赤推诚宣力守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进封临汾王。 四子:曰班卜,曰忽里台,皆官监察御史;曰也速古,章佩监少监;曰秃忽赤,中书客省使。 吕合刺,本辽东咸平人,后徙大都。 祖元,金监军。 太祖八年,率所部来降。 父惠贤,事顺圣皇后,与其妻董氏为皇子北安王保傅。 合刺,性廉直。 为金玉局使,奏择宋俘钳钛输作,教以工事。 累迁工部侍郎、将作监使。 桑哥诬奏丞相安童,合刺力为之辨,事始释。 成宗即位,拜中书参知政事,迁大司徒,卒。 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忠惠。 五子,天麟、天佑、天祺最知名。 天麟,元贞二年由工部尚书拜中书参知政事。 大德六年,迁左丞,卒。 天佑亦官至大司徒。 天祺,幼从合刺入见,世祖即以为可大任。 合刺选将作局吏,诏用天祺,合剌执不可。 改同知异样局总管府事。 元贞初,累迁秘书监。 继其父为将作监使,擢集贤学士,迁大都留守,兼少府监,人敢干以私。 至大初,擢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以老母辞,改礼部尚书。 丁母忧,屡诏起之,天祺固辞。 服除,授寿福院使。 延祐四年,拜集贤大学士,与闻国政。 宰相忌其切直,遂称疾辞归。 文宗即位,起为陕西等处行省平章政事。 时关陕连年大旱,天祺发钞百万缗米万石,命有司赈之。 祷雨,不食三日,天果雨,岁乃大稔。 至顺二年冬,以疾乞还,父老哭而留之。 天祺未至都,帝数问:“吕平章至否? ”入见,上慰劳之,赐洒食,且曰:“卿病愈,当大用。 ”天祺顿首谢。 后至元三年三月,卒,年七十。 吕氏自元至天祺,世以忠谨事上,有汉万石君之家风。 子延寿,大都人匠府达鲁花赤、同知异样局事。 发布时间:2025-11-28 16:06:5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