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七十四 内容: 杨大渊 文安 刘整 垓 夏贵 吕文焕 师夔 范文虎 管如德 王积翁 都中 朱焕 霁 陈奕 岩 蒲寿庚 马成龙 周全   杨大渊,成州天水人。 与史大全、弟大楫皆仕宋。 大渊总兵阆州。 宪宗伐宋,围阆州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 帝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 帝欲诛之,汪田哥谏,获免,命招降蓬、广安诸州。 进攻钓鱼山,擢大楫为管军总管。 从诸王攻礼义城。 宪宗九年,拜大渊侍郎、都行省,悉以阃外之任委之。 世祖中统元年,诏谕大渊曰:“尚厉忠贞之节,共成康乂之功。 ”大渊既拜命,即遣兵进攻礼义城,掠其馈运,获总管黄文才、路钤、高坦之以归。 二年秋,与宋将鲜恭战,获其统制白继源。 行省以大渊功言于朝,诏给虎符一、金符五、银符五十七,令论功行赏,以名闻。 三年春,世祖命大渊出开、达与宋兵战于平田,复战于巴渠,擒其知军范燮、统制魏兴等。 先是,大渊建言,谓取江南必先取蜀,取蜀必先据夔州,乃遣其侄文安攻宋巴渠。 至万安寨,守将卢埴降。 复使文安相夔、达要冲,城蟠龙山。 山四面岩阻,可以进攻退守,城未毕,宋夔州路提刑郑子发曰:“蟠龙,夔之咽喉,此必争之地也。 ”遂翻众来攻。 大渊闻有宋兵,即遣侄安抚使文仲赴授。 宋兵宵遁,追败之。 秋七月,诏以金符十、银符十九赐其麾下将士,别给海青符二,俾事亟则驰奏。 又赏合州之赐白金五十两。 冬,大渊入觐,拜东川都元帅,与征南都元帅钦察同署事。 大渊还,复城虎啸山以逼宋大良城,不逾时而就。 四年,宋贾似道遣杨琳赉空名告身及蜡书、金币,诱大渊南归。 文安擒之以闻,诏诛琳。 五月,世祖以大渊及张大悦复神山功,赐蒙古、汉军钞百锭。 至元元年,大渊进花罗、红边绢各百五十段。 诏曰:“所贡币帛,已见忠勤,卿守边陲,宜加优恤。 今后以此自给,俟有诏乃进。 ”冬十月,大渊谍知宋总统祁昌由间道运粮入得汉城,乃率军掩袭擒昌等于椒坪,俘获辎重以数千计。 明日,宋都统张思广引兵来援,复大破之,擒其将盛总管。 二年,大渊以疾卒。 八年,追封阆中郡公,谥肃翼。 子文粲,袭阆、蓬、广安、顺庆、夔府路等都元帅。 兄子文安。 文安,字泰叔。 父大全仕宋,守叙州。 大兵入蜀,大全战没。 宋赠眉州防御使,谥愍忠,官其长子文仲。 文安方二岁,母刘氏鞠之,依督父大渊于阆州。 大渊降,授文仲安抚使。 中统元年,擢文安监军,攻礼义城,夺其粮船,绕出通川,获宋将黄文才、高坦之。 二年,复出通川,与宋将鲜恭大战,擒统制白继源。 三年,出开、达,擒知军范燮、统制魏兴等,授文安开、达、忠、万、梁山等处招讨使。 遂筑蟠龙城,以据夔、达要路。 宋兵来争,文安击败之。 四年,佩银符,擢千户,监军如故。 进筑虎啸城。 至元元年,宋都统张喜引兵攻蟠龙,败之。 喜潜师宵遁,出得汉城,文安又追击败之。 复筑方斗城,为蟠龙声援,令裨将高先守之。 宋兵攻潼川,行省命文安赴援,败宋师于射洪之纳填。 宋都统冖昌以重兵运粮饷得汉,大渊命文安邀之,昌立栅椒原以守,连战三日,获昌,俘守将向良家属,充招良,良以城降。 二年,改授金符,仍前职,还攻宋开、达等州,擒其统制经和刚。 八月,宋兵由开州运粮,文安率奇兵邀击之,获总管方富等。 行省上其功,擢夔东路征行元帅,命以前后所俘入见。 赐黄金、鞍马有差。 还,攻宋金州断虎隘,杀其将梁富,擒路钤、赵贵等。 三年春,率千户李吉等略开州,与宋将硬弓张大战,获统制陈德等。 冬,总帅汪惟王遣裨将李木波等由间道袭开州,文安遣千户王福引兵助之。 福先登,宋将庞彦海投崖死,擒副将刘安仁,留兵戍其地。 宋诸路兵来援,围城三匝,又筑垒于城外,文安密遣人入城,谕以坚守。 四年春,文安率兵断宋人粮道,飞矢中文安面,拔矢力战,大破之,杀其将张德等。 已而文安以创甚,回蟠龙,宋兵遂陷开州。 五年,文仲卒,诏文安就佩金虎符,充阆州夔东路安抚使、军民元帅,仍相副都元帅府事。 阆州户口凋耗,文安教以耕桑,鳏寡不能自存,愿相配偶者,并为一户充役,民始复业。 七年,从严忠范攻重庆,大战于龙坎,败宋兵,攻铧铁寨,擒其将袁宜、何世贤等。 捷闻,诏赐白金、宝钞、币帛有差。 冬,文粲入见,帝谕之曰:“汝兄弟宣力边陲,朕所知也。 ”进文安阶明威将军。 八年秋,文安会东川统军匣刺攻达州,三战三捷,帝深加奖谕,进昭勇大将军、东川路征南把讨使,复赐金银、宝钞、鞍马、弓矢,币帛。 九年秋,筑金汤城,积屯田之粟以逼宋龙爪城。 知宋兵必至,遣韩福出通川以牵制之,与宋兵遇于锉耳山,败之。 宋兵输粮达州,激击于卢滩峡,擒统制孙聪、张顺等。 宋兵复由罗顶山输粮开、达,文安伏兵截之,打神将吴金等,覆其粮船;秋,宋都统阎国宝、监军张应庚,运粮于达州,文安复邀之于泻油坡,夺其粮。 宋开州守将鲜汝忠邀文安归路,与战败之,获总辖秦兴祖、潭友孙。 十一年秋,与蒙古、汉军万户怯必烈等攻宋夔东,拔高阳、夔、巫等寨,擒守将严贵、窦世忠、赵兴,因跨江为桥,以断宋兵往来之路。 时宋以鲜汝忠、赵章镇开、达二州,而汝忠家属,尚留开州。 文安曰:“达未易攻,若先拔开州,俘其家属,以招汝忠,则达不烦兵而下矣。 ”乃遣蔡邦光率千户呼延顺等攻开州,盛兵驻蟠龙,以为声援。 十二年正月,诸军夜衔枚,薄开州城下,遣死士先登,轩关以入。 及城中人知,则我军己立旗帜于城上;守将韩明父子犹率所部巷战,力屈就擒。 文安迁汝忠家属于蟠龙,遣部将王师能往达州,招之曰:“降则家属得全,不降则阖城涂炭。 汝宜早为计。 ”汝忠遂降。 赵章子桂楫,守师姑城,招之亦降。 独龙爪城守将谢益不降,攻之,擒统制王庆,益弃城走。 于是由山等处八城,皆望风归附,凯还。 献捷京师,加文安骠骑卫上将军,兼宣抚使,赐钞一千锭,文粲加镇国上将军。 文安寻遣其兄子应之,往招都胜、茂竹、广福三城。 蒲济川降。 进攻梁山,守将袁世安皆降之。 秋七月,兵至乐胜城,宋将隋方备御,围城四十日,竟不降。 文安乃移兵攻万州之牛头城,迁其民进围万州,守将上官夔固守,文安解围去。 冬,进攻白帝城,以师老乃还。 十三年,进金吾卫上将军,赐五带一。 夏,朝廷遣安西王相李德辉经画东川课程,袁世安遣使约降。 文安以自德辉,德辉大喜,即遣文安招之,世安遂纳款。 秋七月,进军攻万州,遣经历徐政谕守将上官夔降,夔不从,逾月攻拔外城。 宋将张起岩来救,遣镇抚彭福寿迎击,败之,万州夺气。 文安复传王令旨谕夔降,终不屈。 文安遣勇士梯城入,夔巷战而死。 万州既定,遣使招铁檠、三宝两城守将杨宜、黎拱辰降,分兵略施州,擒统制薛忠,会大雪,遣蔡邦光夜攻之,遂拔施州。 十四年夏,进兵攻咸淳府,守将镇抚使马堃,文安乡里也,谕之降,不从。 冬十一月,堃力屈就擒。 十五年,进兵攻绍庆府,破之,获其守将鲜龙。 东川已定,独夔帅张起岩婴城固守,文安遣元帅王师能招之,起岩亦以城降。 夏入觐,文安以所得城邑绘图献之。 帝劳之曰:“汝功城略地之功,何若是多也! ”擢四川南道宣慰使,解白貂裘赐之。 十七年,遣裨将王介谕降散毛诸洞蛮,以散毛酋入觐,因奏曰:“元帅蔡邦光,昔征散毛洞战殁,可念也。 ”帝曰:“散毛既降而杀之,何以怀远! ”乃擢邦光子为管军总管,佩虎符,赐散毛酋金银符各一,遥授文安参知政事,行四川南道宣慰使。 十九年春,入观,擢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江西省事。 二十年,改授荆南道宣慰使,卒。 子良之,袭佩虎符、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历湖南宣慰副使、岳州路总管。 卒。 刘整,字武仲,先世京兆樊川人,徙邓州穰县。 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 金乱,入宋,隶制置使赵方麾下。 方临卒,谓其子葵曰:“整才气,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 ”葵不听,整从孟珙攻金信阳州,为前锋,夜率壮士十二人渡堑堑城,袭擒金将,还报。 珙大惊,以为唐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整取信阳所将更少,乃书其旗曰赛存孝。 累迁潼川十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 整以北人,捍西边有功,江南诸将皆出其下,吕文德忌之,所画策辄摈沮,有功辄掩而不白,知俞兴与整有隙,使制置四川以图整。 兴以军事召整,不行,诬构之。 整遣使诉于临安,不得上达。 及向士壁、曹世雄见杀,整益危不自保,乃谋款附。 中统二年夏,整籍十五军州、户三十万来降。 世祖授整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赐金虎符,仍赐金、银符,以给其将校有功者。 愈兴攻泸州,整出珍宝分士卒,激使战,败之。 复遣使以宋所赐金字牙符及佩印入献,请益屯兵、厚储积为图宋计。 三年,入朝,授地中书省于成都、潼川两路,赐银万两,分给军士,仍兼都元帅。 同列嫉整功,谋陷之,整惧,请分帅潼川。 七年,改潼川路都元帅。 四年五月,宋安抚高建、温和进逼成都,整授之。 宋兵闻赛存孝至,遁去。 攻潼川,又与整遇于锦江,败走。 至元三年六月,迁昭武大将军、南京路宣抚使。 四年十一月,入朝,建言:“宋主暗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 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捍蔽。 ”廷议沮之。 整又曰:“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 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 ”世祖曰:“朕意决矣。 ”五年七月,迁镇国上将军、都元帅。 九月,偕都元帅阿术督诸军,围襄阳,城鹿门堡及白河口,为攻取计,率兵五万,钞略沿江诸郡。 六年六月,擒都统唐永坚。 七年三月,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下为石囤五,以扼敌船。 且与阿术计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 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 ”乘驿以闻,报可。 既还,造船五十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习之,得战士七万。 八月,复筑长转以遏外援。 八年五月,宋将范文虎遣都统张顺、张贵驾轮船馈襄阳衣甲,邀击,斩顺,独贵得入城。 九月,迁河南省参知政事。 九年三月,加诸翼汉军都元帅。 襄阳帅吕文焕登城,整跃马前曰:“君昧于天命,害及生灵,岂仁者之事! 又龌龊不能战,取羞于勇者,请与君决胜负。 ”文焕不答,伏弩中整臂。 三月,破樊城外郭,斩首二千级,擒裨将十六人。 谍知文焕将遣张贵出城来援,乃分部战舰,缚草如牛,傍汉水两岸遍置之,众莫测所用。 九月,贵果夜出,乘轮船顺流下走,军士觇知之,两岸爇草牛如昼,整与阿术麾战舰转战五十里,擒贵于柜门关,余众尽杀之。 十一月,诏统水军四万户。 宋荆湖制置李廷芝以金印牙符,授整汉军都元帅、卢龙军节度,使封燕郡王,为书,使永宁僧持送,期以间整。 永宁令得之,驿闻于朝,敕张易、姚枢杂问,适整至自军中,言宋怒臣画策攻襄阳,故设此以杀臣,臣实不知。 诏令整复书谓:“整受命以来,惟知督厉戎兵,举垂亡孤城。 宋若果以生灵为念,当重遣信使,请命朝廷,顾为此小数,何益于事! ”   时围襄阳已五年,整计襄、樊唇齿,宜先攻樊城。 樊城人树栅于城外,斩木列置江中,贯以铁索。 整言于丞相伯颜,令善泅者断木沉索,督战舰趋城下,以回回炮击之,焚其栅。 十年五月,樊城破,遣唐永坚入襄阳,谕吕文焕,乃以城降。 上功,赐整田宅、金币、良马。 整入朝奏曰:“襄阳下,则临安摇动矣。 若将所练水军,乘胜长驱,长江必非宋所有。 ”遂改行淮西枢密院事,屯正阳。 十一年,迁骠骑卫上将军、行中书左丞,宋夏贵悉水军来攻,破之于大夫洲。 十二年正月,诏整将所部出淮南,整锐欲渡江,行省止之,不果行。 丞相伯颜入鄂,捷至,整失声曰:“首帅止我,使我成功后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 ”是夕,愤惋而卒,年六十三。 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谥武敏。 四子:垣,尝从父战败昝万寿于通泉;埏,管军万户;均,榷茶提举;垓,最知名。 垓,字仲宽。 中统三年,移新附民匠于成都,以垓领头其众。 时垓年十三岁。 至元三年,从整入朝,授管军万户,佩金虎符。 四年,城眉、简二州。 从围嘉定,攻破五获石城,白马,资江等城寨。 六年,从败宋师于龙填。 九年,入直东宫宿卫。 十年,从转樊城。 四月,御史言垓与阿里海涯子忽失海牙素不知兵,帝命以万户还成都。 十一年六月,败宋师于嘉定城外,收抚嘉定等路,拓地一千五百余里,以降将及蛮酋入觐,进拜都元帅。 宋亡,蜀地未尽平,枢密院奏泸州整旧治,请使垓以都元帅领之。 十四年,克泸州之珍珠堡,降其守将。 十六年,入朝,拜同知四川北道宣慰司事。 二十年,移四川南道。 二十一年,邱德、祖迷等谋作乱,垓擒斩之。 二十三年,入朝,诏问宋降将,垓即奏:“先臣在襄阳,以吕文焕来归,今为右丞;在沪州,以管如德来归,今为左丞。 臣在西川,以昝万寿来归,今亦为右丞。 ”帝即擢垓左丞,为参知政事吐鲁华所格而止。 垓又奏:“江南平,臣不敢自言先臣功,惟上念之。 ”帝曰:“朕未尝忘尔父也。 ”授垓镇国上将军、陕西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 旋改四川等处行省佥事,又改行尚书省事。 二十九年,拜辅国上将军、四川行省参知政事。 未几,谢病归。 大德八年,起为奉国上将军、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佩金虎符。 蛮酋南列等纳款,赐弓矢、衣甲。 至大三年,移镇广东,奏言:“军士不习水土,宜移中原,屯戍于内地。 ”从之。 皇庆二年卒,年六十四。 垓廉于财,卒之日,仅存中统钞四百贯云。 夏贵,字用和,安丰人。 生有异禀,暮夜能见射箭落处,人称为夏夜眼。 少年以罪刺双旗面上,又称夏旗儿。 以勇敢,见知于吕文德。 从赵范入洛阳,擢为裨将。 蒙古兵转安丰,贵援之,筑寨于瓦步,遍树五色旗,间道率所部趋安丰。 敌撤围城兵,攻瓦步寨,竟得空城。 比还安丰,则贵已登陴,遂解围去。 嘉熙三年,寿春告急,食且尽。 贵与文德定计,夜率援兵,直抵城下,弃其所赉米于道。 明日,敌兵见道上弃米,骇曰:“米入城中多矣。 ”皆有去志。 贵又令舟师囊砖石,相系掷于浮桥上,桥沉,舟师鱼贯而上,卒全寿春。 淳祐六年,葵命贵援高邮,贵以兵百人赴之,夜伏敌寨外,以觜笛为号,仗兵闻笛而起,入寨中,获牛马器械无算。 宝祐五年,贾似道欲城荆山,问形势于贵。 贵曰:“荆山与涂山夹束淮流,如人之喉咽,一有梗,则安丰、寿春断,淮西必危。 ”似道然之,命贵董城工,擢吉州刺史、知怀远军。 六年,兼河南招抚使,寻封寿春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开庆元年,命贵至怀远,措置战守。 贵固守百余日,会濠州援兵至,围始解。 召诣行在,赐金带一、银五百两。 景定元年,兀良合台自黄州新生洲济师北归,贵进兵潍源,获战船三百余艘。 又战于黄石港,获马三百余匹。 遂复寿昌。 军进至黄州团峰,去白鹿矶二十余里,时毡帐布南北两岸,贵以舟师阵白鹿矶浮桥下,登北岸陆战,夺还所俘老弱三千余。 或谮贵不战于南岸,贵贻书贾似道曰:“敌辎重尽在北岸,攻其所必救,以速其走耳。 不出三日,江面可以肃清。 ”于是夜率诸军,攻断浮桥,杀殿卒七百余人,明日江南无一骑,遂以大捷闻。 论功,除其子松环卫官,赐金带。 寻除贵知淮安州,兼京东招抚使。 李璮南侵,贵败之,坛仅仅以身免。 二年,克复涟水军及东海军、海州,赐官会百万贯、金带一,又赐溧阳田三千亩。 贵建第溧阳,得金龟,宋理宗书锦龟堂赐之。 四年,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 是年,偕张珏攻虎啸山,败绩于鹅湖。 咸淳元年,贵潜师溯资江而上,出刘整不意,斩馘数千人,整败归。 三年,克复广安军,除宁武军节度使,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四年,召赴行在,除沿江制置副使,知黄州。 五年,除权荆潮安抚、制置大使,湖广总领、四川策应大使,知鄂州。 六年,乞回黄州。 七年,乞致仕。 俱不允。 九年,除淮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黄州。 十二月,阿术攻阳罗堡,贵率兵投之。 闻阿术渡江,大惊,引麾下三百艘遁还。 事具《阿术传》。 德祐五年。 贾似过督师次于芜湖,贵引兵会之,出一编书示似道早:“宋历止三百三十年。 ”似道俯首而已。 二月,似道以精兵七万人属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次池州之丁家洲,贵以战舰二千五百亘江中,似道为殿。 贵既失利于鄂,恐似道成功,无斗志。 步军前锋将姜才方接战,众欢曰:“步师遁! ”贵不战而走,以扁舟掠似道船,呼曰:“彼众我寡,势不可支。 ”似道遽鸣钲收军,宋师大溃。 似追召贵计事,贵曰:“诸军胆落,吾何以战? ”乃奔庐州。 阿术乘胜东下,沿江州军相继降。 贵阴纵北人岳全还,致款附意,以书抵伯颜曰:“愿勿费兵力攻边城,行都若下,边城焉往! ”伯颜遣贵婿胡应雷与贵约。 是时宋征贵为枢密副使入卫,贵不应命。 至元十三年二月,贵举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似降。 贵家僮洪福从贵积劳,为镇巢军统制,贵降,招福不从,使其从子往,福斩之。 贵至城下,好语绍福。 请单骑入城,福信之,开门,伏兵起,执福父子,贵莅杀之,大骂,数贵不忠而死。 四月,觐世祖于上都,令其孙贻孙权安抚事。 贵条上安民十事,赐金织衣、玉带、靴帽、鞍马,授开府仪同三司、参知政事,行中书省事。 十五年,擢左丞。 十六年十月卒,年八十三。 子富,宋左领卫大将军,知昭信军,先贵卒;松,宋和州观察使,战殁,宋赠保康军节度便,谥壮肃;柏,嘉议大夫、岳州路总管。 吕文焕,安丰人。 兄文德,徵时鬻薪于市,宋淮西帅赵葵见其遗履长尺有咫,异之,招致麾下,累功授京湖安抚制置使。 时刘整献计,谓宋人所恃惟文德在鄂州,然可以利诱。 乃遗以玉带,求置榷场于樊城外,文德许之。 既而言场货每为盗所掠,愿筑土墙护之。 遂筑垒置堡江心,起万人台,立撒星桥,以遏宋南北之援,时出兵哨掠襄、樊城外。 文德始捂为整所卖,疽发背死。 文焕仕宋。 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 时阿术攻襄阳,文焕拒守久之。 至元六年,命史天泽督兵围襄阳,文焕遣使馈以盐茗。 十年正月,阿里海牙等拔樊城,世祖降诏谕文焕曰:“尔等拒守孤城,于今五年,宜力尔主,固其宜也。 然势究援绝,如数万生灵何? 若能纳款,悉郝勿治,且加迁擢。 ”既而阿里海牙身至城下,谓曰:“君以孤军城守者数年,今飞鸟路绝,主上深嘉汝忠,若降则尊官厚禄可得,必不负汝。 ”文焕疑未决。 又折箭与之暂,文焕感泣,遂纳箢钥,与其子来降。 四月,从阿里海涯入朝,即为帝画攻鄂策,且请身为前锋,授昭勇大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襄阳大都督。 十一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行省荆湖。 命文焕率其麾下,临城以善遇降将意,招谕未下州郡。 十月,文焕引兵攻破沙洋城,执守将王大用、总管王虎臣杀之。 进逼新城,招都统边居谊,不从,伏弩中其右臂,马仆,几被获。 众挟以出,文焕怒,麾兵拔其城,居谊赴火死。 由是,江陵诸州皆下。 文焕谓权守张晏然等曰:“汝国所恃者,江淮耳。 今大军飞渡,如履平地,不降何待? ”晏然与都统程鹏飞皆以州军降。 时沿江诸将,多吕氏旧部,争望风款附。 十二年正月,引兵至江州。 从弟文福方为湖南五镇抚使,宋主促其将兵入卫,文福至饶州,杀使者,入江州,迎降。 宋谢后遣使谕文焕,请息兵修好,不听。 十月,伯颜分兵东下,以文焕为乡导,趋常州。 宋遣兵部侍郎吕师孟来军中议和。 师孟,文德子也,阴请文焕赞成和议,亦不省。 十二月,平江府官属迎降于常州,文焕先往受其降。 十三年,伯颜兵至皋亭山,宋主奉表称臣。 伯颜遣文焕入临安,阅视城堑,且赍黄榜安谕中外军民,并入慰谢后。 文焕因使人上谢表而出。 有曰:“兹衔北命来抗南师,视以犬马,报以寇仇,非曰子弟攻其父母,不得已也。 尚何言哉! ”伯颜拘文天祥于军中,天祥让伯颜失信。 文焕从旁解喻,天祥并斥其合族为逆,文焕甚惭。 十四年,以文焕为中书左丞,仍宣慰江东。 十五年三月,诏文焕遣官招宋生熟券军堪用者,月绐衣粮,不堪者屯田近地。 江东道按察使阿八赤从文焕求金银及第宅、奴婢,不与,遂奏文焕私匿兵仗。 帝命行台御史大夫相威按之,阿八赤坐免官。 二十三年,文换以江淮行省右丞请老,许之,仍任其子为宣慰使。 后卒于家。 文德子师夔,宋提举江州兴国军沿江制置使。 陈奕既降,以兵攻蕲州,师夔与知江州钱真孙遣人如蕲请降。 伯颜入江州,师夔设宴庾公楼,选宋宗室二女盛饰以进。 伯颜怒曰:“吾奉天子命,帅师问罪于宋,岂以女色移吾志乎! ”斥遣之。 都元帅宋都碍攻抚州,命师夔以金符遣守将密佑诱之降,佑不受,死之。 师夔与谢枋得友善,至是以兵徇江西,下安仁,时枋得守信州,攻之,枋得走建阳,师夔镂榜捕之,执其妻子下于狱。 及宋主晌在广州,师夔复与阿里海牙、塔出等率兵逾梅岭,袭攻之,遂以参知政事留镇广州。 瑞州张公明诉师夔谋不轨,塔出恐师夔惊疑,乃斩公明而后闻,诏弗问。 十五年,宋制置使张镇孙起兵复广州,师夔执之,及其妻子械送京师,镇孙自经死。 十七年,以广州民不聊生,召师夔赴阙诘责之,廷辩无证验,仍还任。 二十二年六月,乞假省母江州。 未几卒。 范文虎,吕文德婿也,佚其籍贯。 宋咸淳中,迁殿前副指挥使。 阿术攻襄、樊,宋以文虎统禁军来援,遂蓄异志。 军中为乐,日与妓妾击鞠宴饮,不进攻。 比战,又为不力,兵屡败,所丧舟械甚多。 及襄、樊陷,给事中陈宜中请诛文虎,贾似道庇之,止降一官,仍知安庆府。 至元十二年正月,伯颜分兵至江州,文虎遣入以酒馔迎犒,且请伯颜速来。 伯颜使阿术以舟师先至安庆,文虎以城降。 伯颜承制遥授两浙大都皙,命招谕寿州诸镇。 复同失里伯、史枢率襄阳熟券军降安丰、寿州、五河等处军民,与吕文焕、陈奕攻下沿江州郡。 宋谢后诏谕文虎三人使通和议,文虎等不报,乃籍三人家,妻弩多遇害。 十月,命董文炳将左军由江入海,以文虎为乡导。 取道趋澉浦、华亭。 十三年正月,伯颜分兵围安吉,文虎致书知州赵良淳诱之降,良淳斩其使而自经。 及兵逼临安,宋驸马都尉杨镇奉益、广二王渡江,如婺州,文虎率劲兵五千追之不及,执镇而还。 伯颜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命文虎同忙古歹入治事。 宋宗室赵孟頫谋起兵越州,事泄,被执至临安。 文虎斩之。 七月,与吕师夔并参知政事。 十五年二月,与夏贵、陈岩并进中书左丞。 诏谕行省东南岛屿,诸番国有慕义者,可因番舶布德意,使其来朝。 文虎遣周福等偕日本僧赍诏往谕诸国,降海贼贺文达,以所得银三千两献之。 帝即以银赐文虎,并赐金纹绫及西锦衣诸物。 文虎荐可为守令者三十人,帝曰:“今后所荐,朕自裁择。 ”皆不听。 十七年五月,召入朝,命招集避罪附宋蒙古、回鹘等军,并将兵十万,同右丞相阿剌罕征日本。 十八年正月,文虎再赴阙,请给马二千及回鹘匠人。 帝曰:“战船安用此? ”亦不与。 八月,军至平壶岛,遇飓风坏舟,文虎被溺,漂流一昼夜,幸附败板得生,遂择坚舰乘之。 弃士卒于五龙山下,尽为日本所歼,逃归者仅三人。 初议班师,张禧曰:“士卒溺死者过半,其脱死者皆壮士也,曷若乘其无回顾心,因粮于敌,以图进取。 ”文虎不从,曰:“还朝问罪,我自当之。 ”及归,文虎奏:遇风坏舟,将士沉溺。 世祖不之罪也。 二十四年,诸王乃颜反,帝亲征,命文虎将卫军五百镇平滦为策应。 文虎言:“豪、懿、东京诸地,人心未安,宜立行省抚治之。 ”诏立辽阳行省。 二十六年,漳州贼陈机察等降,行省请斩之,文虎曰:“罪固当斩,然杀降何以示信,宜并遗阙关。 ”行省从其言。 盖其意独加厚于降人云。 寻卒。 管如德,黄州黄陂人。 父景模,为宋安抚使,守蕲州。 伯颜兵至,景模举众降,授淮西宜抚使,以老不任事。 时如德为江州都统制,遣书招之,亦以城降。 先是,如德尝被俘,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郡。 如德伺逻者怠,即破械走达父所,景模喜曰:“真吾子也! ”至是入见,世祖笑曰:“是能孝于父者。 ”一日,授以强弓二,如德以左手兼握,右手悉引满之。 帝曰:“得无伤汝臂乎,后毋复然。 ”尝从猎,过大沟,马不能越,如德即解衣浮渡,帝壮之,由是称为拔都。 帝问:“朕何以得天下,宋何以亡? ”对曰:“陛下以福德胜。 襄樊,宋咽喉也,咽喉破塞,不亡何待! ”帝曰:“善。 ”授湖北招讨使,总管本部军马。 阿术以如德为前锋,攻扬州,招降镇江、绍兴诸郡。 初,世祖以宝刀赐如德,及与宋战,刀刃尽缺。 宋平。 入觐,如德以刀上曰:“陛下向所赐刀,历斫宋军,刃缺如是。 ”帝嘉其诚朴,迁浙西宣慰使。 入奏事,帝问曰:“江南之民得无有贰志乎? ”对曰:“往旱涝相仍,民不聊生或萌他念。 今屡年丰稔,民沐圣恩多矣,安敢贰。 ”帝悦,授福建宣慰使。 二十一年,拜泉州行省参知政事。 累迁江西左丞。 初,广东贼钟明亮率众二万来降,宣慰使月的迷失请以明亮为循州知州,帝不允。 明亮复叛,命如德统四省兵讨之,诸将欲直捣其巢,如德曰:“今田野之民,疲于转输,介胄之士,病于暴露,重困斯民,而自为功,吾不为也。 ”遣使谕以祸福,明亮复诣赣州降。 诏缚至大都,如德留之不遣。 明亮再反,朝廷责以玩寇,如德惶惧,卒于军。 赠平昌郡公,谥武襄。 王积翁,字良臣,福建福宁人。 以叔父参知政事伯大荫补承务郎,调监察岩州都酒务,累辟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 奉朝命,谳六县狱。 夜至余杭,阅囚一百七十,当坐者仅数人,余皆释之。 平反他县疑狱,亦多所全活。 差知富阳县,治辩为诸县最。 秩满,除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 奏请宽版曹催科之限,东南各路便之。 六迁至知徽州,兼都督兵马府参议官,加兵部侍郎。 德祐初,除天下兵马都元帅益王府司马,辞不就。 改知南剑州,兼福建招捕使,进兵部尚书。 是时。 宋使积翁备御上三州,以黄恮为招捕副使,兼知漳州,备御下三州。 大兵破邵武,积翁弃南剑州,走福安,密书纳款。 及大兵至,迎降;以积翁知建宁府。 至元十四年,大军引还,留潜说友为福州宣慰使,积翁为宣慰副使,淮兵戍福州者以李雄统之。 未几,雄杀说友,以应张世杰,积翁治绐雄诛之。 擢宣抚使、福州路总管,兼府尹、提刑按察使。 淮兵又谋杀积翁,事觉,皆为积翁所杀。 已而刘深奏积翁尝通书于世杰,积翁上言:“若不暂从,恐为生灵害。 ”帝原其罪不问。 十五年,入觐。 帝使中书左丞张文谦询以日本事,积翁画招徕之策,甚称帝意,授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佩金虎符。 入辞,赐宴便殿,使中书左丞吕文焕为积翁起舞。 十六年,复入觐,迁兵部尚书。 十九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丞相安童留不遣。 积翁建议开新河以通漕运,从之。 使阿八赤等董其役,新河水浅,侯潮为出入,船多损坏,民苦之。 既而忙古歹言海运之船悉至,役始罢。 二十一年,积翁久留京师,不见用,自诡能宣谕日本,奏言:“日本难以力服,可以计取。 诚令臣备一介之使,以招徕之,事成,不至劳师伤财,事不成,亦无损于国威。 ”帝乃以积翁为国信使,赐玉环还绦纳、瑟瑟、袍、帽、靴、马鞍各一,又以日本俗尚佛,命普陀僧如智副之。 积翁过温州,强取县民任甲船,中途又以事鞭甲。 将至对马岛,甲饮从者酒尽醉,遂杀积翁,掠其资遁去。 事闻,诏廪其家,追谥积翁敬愍侯。 皇庆初,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田国公,改谥忠愍。 子都中。 史臣曰:“孔子有言: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益其事有相为表里者。 王积翁諓諓小人,冒利亡耻,世祖用之,负乘致寇,卒殒其躯。 就使积翁不死,亦必启衅纳侮,辱命而返。 世祖以范文虎为将,王积翁为使,其不得志于日本,不亦宜乎! 都中,字元俞。 生三岁,以恩授从仕郎、南剑路顺昌尹。 七岁,从其母叶氏诣阙下,世祖闵之,给驿券南还。 赐平江田八亩千宅一区。 未几,特授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中。 都中年甫十七,僚吏易视之。 既遇事,剖析动中肯綮,始不敢欺。 秩满,除浙东追宣慰副使。 金华有杀人者,吏受赇,以为病死。 都中命属吏覆按,得其情,狱具,置受赇吏于法。 迁荆湖北道宣慰副使。 武宗诏更钞法,行铜钱。 以都中有干略,除江淮泉货监。 几天下为监者六,惟江淮所铸独精。 改郴州路总管,民俗喜争斗,都中为立学校,制笾豆簠簋,使其民识礼乐,延宿儒教之,俗为一变。 茶陵州富民谭甲死,妻诬赘婿匿其财,狱数年不决。 宣抚移其狱,诿之都中,按问得实,州长吏以下计脏至十一万五千余缗,民以为神明。 迁饶州路总管。 年饥,米价翔踊,都中以官仓米定价为三等,言于行省,请粜以下等饶州价,民乃得食,未报。 又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 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 非半月不可。 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 ”行省闻之乃罢。 岁贡金,而金户贫富不同,都中考得其实,更定之。 包银之法,户不过二两,而州县征之加十倍,都中责之,一以诏书从事。 以内优去郡,民为立生祠。 服阙。 除两浙都转运盐使,未上,擢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荚。 又如前除盐亭造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 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 都中曰:“为吏皆避嫌怨,何以集事? ”遂请于行省,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 役既平,而课亦足。 公私便之。 迁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俄迁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又改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 天历初,徙广东道,三易镇,皆佩元降金虎符。 惠宗时,朝廷以两淮盐法久坏。 命都中以行户部尚书兼两淮都转运盐使。 寻拜河南行省参知政事,中道疾作南归。 诏即其家拜江南行省参知政事。 至正元年,卒。 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 朱焕,泰安新泰人。 宋淮安州安抚使。 与李庭芝共守扬州,庭芝走泰州,焕以场州城降。 授淮东大都督。 累迁福建道宣慰使,卒。 子霁,字景周。 初袭父官为准东大都督。 后改都督府为总管府,以霁为扬州路总管,兼府尹,佩金虎符。 治尚简静,民安之。 或告嘉定富民王甲谋为不轨,行省议调兵捕之。 霁曰:“此奸人,利王氏财耳。 从其言,民将重足而立。 ”命县令察其虚实,遂正诬者罪。 大军征爪哇,省檄扬州转饷十万石,霁日:“郡人朱清、张瑄岁漕海运米。 请使清等输之,充常赋之数。 ”行省韪之。 二十三年,改吉州路总管。 郡有稼轩书院,为宋名臣辛弃疾故第,国初。 戍兵夺而居之。 霁归其地,列于学宫。 后以病归。 二十五年,起为平江路总管。 元贞三年,迁台州路,又转信州路、衢州路,阶嘉议大夫。 延祐三年,迁征州路。 七年,卒。 信州岁贡金币,皆为吏胥所蚀,霁亲为监视,其弊始除。 徽州岁贡纸数百万,皆斌于民,一郡受其扰累。 霁按户籍,请赋田多者,并除其租,民便之。 子德懋,溧阳州判官;德润,江淮营田提举。 陈奕,归德永城人。 初谄事贾似道之玉工陈振民为兄。 以求进。 自小官躐贵显,为沿江制置使,兼知黄州。 程鹏飞既降,以兵攻黄州,奕遣人请降于寿昌军,且求名爵。 伯颜曰:“汝但率众来归,何虑名爵。 ”许以沿江大都督。 奕遂以城降。 其子岩知安东州,奕遣人至涟州,出家书示之,岩亦降。 世祖授岩淮东宣抚使。 十二年五月,奕卒。 岩乞解官终制,不许。 十三年七月,宋姜才帅步骑来攻湾头堡,岩大破之,获米五千余石。 加参知政事,行省淮东。 二十二年,进征东行省左丞,同征日本。 二十四年五月,江淮平章政事沙不丁议裁南人官吏,帝曰:“除陈岩、吕师夔、范文虎诸人,余从卿议。 ”其见信任如此。 蒲寿庚,本西域人,与兄寿成以互市至泉州。 宋咸淳末,御海寇有功。 寿庚授闽广招抚使,以全军来降。 宋幼主过泉州,众欲应之,寿庚闭门不纳。 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宋宗室在城内者又谋应世杰,寿庚置酒延其人议城守事,酒半,尽杀之。 世杰攻城三阅月不下,遂解去。 世祖嘉其功,进昭勇大将军、兵马招讨使。 十四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子孙并为显仕。 马成龙,成都广都人,宋濠州团练使。 大军至临安,宋谢太后诏内外悉罢兵内附,成龙奉常德府版籍以降。 召见,赐金符,授昭勇大将军、昭军安抚使。 徇湖南、江西、广东西诸路,皆下之,迁昭毅大将军、招讨使。 寻拜辅国上将军、海北海南道宣慰使。 大军征交趾,公私烦费,成龙主馈运,事办而民不扰,又出新意,造大舰数十,名日海哨马,师赖以济。 卒,年六十六。 子兴祖,明威将军、镇巢万户,战殁;寿祖,临川县尹;复祖,袭万户。 周全,光州人,宋广南西路马步军副总管。 降于伯颜,遥授衡州知州。 入觐,赐金符,遥授泉州知州,兼千户。 从宋都碍平江西。 又从大军攻韶州,杀安抚使熊飞。 广东平,全功居多。 十四年,从攻静江,宋将李梦龙迎降。 授全管军总管。 十五年,讨平赣州崖石山贼寨。 十七年,进广威将军、管军副万户,镇守龙兴。 二十年,以疾去官。 大德九年,卒。 赠怀远大将军万户,追封汝南郡侯,子祖瑞袭职。 发布时间:2025-11-28 16:14:2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