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春秋公羊经传解诂闵公第四 内容: 何休学元年春,王正月。 公何以不言即位? 继弑君不言即位。 复发传者,嫌继未逾年君,义异故也。 明当隐之如一。 ○弑,申志反。 复,扶又反,下同。 孰继? 据子般弑不见。 ○见,贤徧反。 继子般也。 孰弑子般? 庆父也。 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 庆父弑君,何以不诛? 将而不免,遏恶也。 既而不可及,因狱有所归,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 论季子当从议亲之辟,犹律亲亲得相首匿,当与叔孙得臣有差。 〇探,他南反。 辟,婢亦反。 匿,女力反。 恶乎归狱? 归狱仆人邓扈乐。 曷为归狱仆人邓扈乐? 据师还也。 ○恶,音乌。 扈乐,音洛,或如字。 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庄公死,庆父谓乐曰:般之辱尔,国人莫不知,盍弑之矣。 使弑子般,然后诛邓扈乐而归狱焉,杀邓扈。 乐。 不书者,微也。 ○曾,才能反。 盍,户腊反。 季子至而不变也至者,闻君弑,从家至朝。 季子知乐势不能独弑,而不变正其真伪。 〇齐人救邢〇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洛姑时庆父内则素得权重,外则出奔强齐,恐为国家祸乱,故季子如齐闻之,奉闵公托,齐桓为此盟。 下书归者,使与君致同。 主书者,起托君也。 〇季子来归。 其称季子何? 据如陈,名不称季,卒不称子。 贤也。 嫌季子不探诛庆父有甚恶,故复于托君安国贤之,所以轻归狱,显所当任达其功。 不称季友者,明齐继鲁,本感洛姑之托,故令与高子俱称子,起其事。 〇令,力呈反。 其言来归何? 据召归不书,隐如言至。 喜之也季子来归则国安,故喜之,而变至加录云尔,盖与贤相起。 言归者,主为喜出。 言来者,起从齐自外来。 盟不月,公不致者,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 〇主为,于伪反,下文注皆同。 〇冬,齐仲孙来。 齐仲孙者何? 公子庆父也。 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 系之齐也。 曷为系之齐? 据栾盈出奔楚,还不系楚。 外之也。 曷为外之? 据俱出奔还也。 春秋为尊者讳,为闵公讳受贼人也。 为亲者讳,为季子亲亲而受之,故讳也。 为贤者讳。 以季子有遏牙不杀庆父之贤,故为讳之。 子女子曰:以春秋为春秋,以史记氏族为春秋,言古谓史记为春秋。 齐无仲孙,其诸吾仲孙与? 齐有高国崔,鲁有仲孙氏,亦足以知鲁仲孙。 言仲孙者,以后所氏起其事。 明主书者,贼不宜来,因以起上如齐,实弑君出奔。 ○子女子,音汝。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不为桓公讳者,功未足以覆比灭人之恶也。 ○。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其言吉何? 据禘于大庙不言吉。 〇吉禘,大计反。 大庙,音泰,下同。 言吉者,未可以吉也。 都未可以吉祭。 经举重不书禘于大庙,嫌独庄公不当禘于大庙,可禘者,故加吉,明大庙皆不当。 曷为未可以吉? 据三年也。 未三年也。 礼,禘祫从先君数,朝聘从今君数。 三年丧毕,遭禘则禘,遭祫则祫。 ○君数,所主反,下同。 祫,音治。 三年矣,曷为谓之未三年? 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 时庄公薨,至是适二十二月。 所以必二十五月者,取期再期,恩倍渐三年也。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 礼士虞记曰:期而小祥,曰荐此常事。 又期而大祥,曰荐此常事。 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 是月者,二十七月也。 传言二十五月者,在二十五月外,可不讥。 〇取期,音基,下同。 禫,大感反。 其言于庄公何? 据禘于大庙不言周公,祫僖公不言僖宫。 未可以称宫庙也。 时闵公以庄公在三年之中,未可入大庙,禘之于新宫,故不称宫庙,明皆非也。 曷为未可以称宫庙? 据言禘也。 在三年之中矣。 当思慕悲哀,未可以鬼神事之。 吉禘于庄公,何以书? 讥。 何讥尔? 讥始不三年也。 与托始同义。 ○秋,八月辛丑,公薨。 公薨何以不地? 隐之也。 何隐尔? 弑也。 孰弑之? 庆父也。 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 庆父弑二君,何以不诛? 将而不免,遏恶也。 既而不可及,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与不探其情同义。 不书葬者,贼未诗。 〇弑,音试,下及注同。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娄。 为淫二叔,杀二嗣子。 出奔。 不如文姜于出奔贬之者,为内臣子明其义,不得以子绝母。 凡公夫人奔例日,此月者,有罪。 公子庆父出奔莒。 庆父弑二君,不当复见,所以复见者,起季子缓追逸贼也。 不日者,内大夫奔例,无罪者日,有罪者月。 外大夫奔例皆时。 〇当复,扶又反,下同。 见,贤徧反,下文复见同。 冬,齐高子来盟。 高子者何? 齐大夫也。 以有高傒也。 何以不称使? 据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我无君也。 时闵公弑,僖公未立,故正其义,明君臣无相适之道也。 春秋谨于别尊卑,理嫌疑,故绝去使文,以起事张例,则所谓君不使乎大夫也。 ○别,彼列反。 故绝去,起吕反,下欲去同。 然则何以不名? 据国佐盟名。 喜之也。 何喜尔? 正我也。 其正我奈何? 庄公死,子般弑,闵公弑,比三君死,旷年无君,与旷年无君无异。 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巳矣。 设时势然。 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南阳,齐下邑。 甲、革皆铠胄也。 〇革,更百反。 铠,苦爱反。 胄,直又反。 立僖公而城鲁。 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 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 鲁人至今以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久阔思相见者,引此为喻,美谈至今不绝也。 立僖公,城鲁不书者,讳微弱。 喜而加高子者,美大齐桓继绝于鲁,故尊其使,起其功,明得子续父之道。 ○鹿门,鲁南城东门也。 其使,所吏反。 ○十有二月,狄入卫〇郑弃其师。 郑弃其师者何? 连国者,并问称国。 恶其将也。 以言弃师。 〇恶其,乌路反,下及注同。 将也,子匠反,下同。 郑伯恶高克,使之将逐而不纳,弃师之道也。 郑伯素恶高克欲去之无由使将师救卫随后逐之因将师而去其本虽逐高克实弃师之道故不书逐高克举弃师为重犹赵盾加弑也不解国者重众从国体录可知系闵公篇于庄公下者子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曰则曷为于其封内三年称子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盾徒本反春秋公羊卷第四经传陆佰肆拾字注壹阡叁拾字,音义壹佰柒拾壹字,仁仲比校讫。 发布时间:2025-04-18 12:58:5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