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昭公第十 内容: 何休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〇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酌、宋向戍、卫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轩虎、许人、曹人于漷。 戍、恶皆与君同名,不正之者,正之当贬,贬之嫌触大恶,方讥二名为讳,义当正亦可知。 〇国酌,二传作国弱。 招,上遥反。 轩虎,轩,依字,许言反,旧音罕,二传作罕虎。 漷音郭,又音虢,左氏作虢,榖梁作郭。 此陈侯之弟招也,何以不称弟? 据八年称弟。 贬。 曷为贬? 据八年杀偃师犹不贬。 为杀世子偃师。 贬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大夫相杀称人,此其称名氏以杀何? 难八年事。 ○为杀,于伪反,下注为内、为仕皆同。 难八,乃旦反,二年注同。 言将自是弑君也。 明其欲弑君,故令与弑君而立者同文。 孔瑗弑君,本谋在招。 〇令,力呈反。 今将尔,词曷为与亲弑者同? 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焉。 然则曷为不于其弑焉贬? 据未弑也。 以亲者弑,然后其罪恶甚。 春秋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以见罪恶也。 招杀偃师是也。 ○见者,贤徧反,下同。 贬绝然后罪恶见者,贬绝以见罪恶也。 招称公子,及楚人讨夏征舒贬,皆是也。 今招之罪已重矣,曷为复贬乎此? 据弃疾不豫贬。 〇复,扶又反。 著招之有罪也。 何著乎招之有罪? 据弃疾不著。 言楚之托乎讨招以灭陈也。 起楚托讨招以灭陈意也。 所以起之者,八年先言灭,后言执,托讨招不明,故豫贬于此,明楚先以正罪讨招,乃灭陈也。 ○三月取运。 运者何? 内之邑也。 其言取之何? 据自鲁之有。 不听也。 不听者,叛也。 不言叛者,为内讳,故书取以起之。 不先以文德来之,而便以兵取之,当与外取邑同罪,故书取。 月者,为内喜得之。 ○夏,秦伯之弟针出奔晋。 秦无大夫,此何以书? 仕诸晋也。 为仕之于晋书。 〇针,其廉反。 曷为仕诸晋? 据国地,足以禄之。 有千乘之国,十井为一乘,公侯封方百里,凡千乘。 伯四百九十乘,子男二百五十乘。 时秦侵伐自广大,故曰千乘。 〇千乘,绳证反,注同。 而不能容其母弟,故君子谓之出奔也。 弟贤,当任用之;不肖,当安处之。 乃仕之他国,与逐之无异,故云尔。 〇六月丁巳,邾娄子华卒。 ○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 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 据读言大原也。 〇大原者泰,下同。 卤,力古反。 地物从中国,以中国形名言之,所以晓中国,教殊俗也。 邑人名从主人。 邑人名,自夷狄所名也。 不若地物有形,名可得正,故从夷狄辞言之。 原者何? 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分别之者,地势各有所生,原宜粟,隰宜麦,当教民所宜,因以制贡赋。 〇隰,音习。 别,彼列反。 ○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 〇莒展出奔吴主书去疾者,重篡也。 莒无大夫,书展者,起与去疾争篡,当国出奔。 言自齐者,当坐有力也。 皆不氏者,当国也。 不从莒无大夫去氏者,莒杀意恢,称公子,篡重,不嫌本不当氏。 ○去疾,起吕反。 ○叔弓帅师疆运田。 疆运田者何? 与莒为竟也。 疆,竟也。 与莒是正竟界,若言城中丘。 ○疆运,居良反,下同。 与莒为竟,则曷为帅师而往? 据非侵伐。 畏莒也。 畏莒有贼臣乱子,而兴师与之正竟,刺鲁微弱失操,烦扰百姓。 葬邾娄悼公。 〇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卷卒。 〇卷,音权,左氏作麇。 〇楚公子比出奔晋。 辟内难也。 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 〇夏,叔弓如晋。 〇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 〇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其言至河乃复何? 据公如晋,次于乾侯而还,言至自乾侯,不言至乾侯乃复。 不敢进也。 乃难辞也。 时闻晋欲执之,不敢往。 君子荣见与,耻见距,故讳使若至河,河水有难而反。 ○乃难,奴旦反,下有难同。 季孙宿如晋。 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泉卒。 〇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 月者,襄公上葬,诸侯莫肯加礼,独滕子来会葬,故恩录之,明公当自行,不当遣大夫,失礼尤重。 以责内。 〇秋,小邾娄子来朝。 〇八月,大雩。 先是,公季孙宿比如晋。 〇冬,大雨雹。 为季氏。 ○雨,于付反。 雹,步角反。 为,于伪反。 〇北燕伯𣢾出奔齐。 名者,所见世著治大平,责小国,详录出奔当诛。 〇治,直臾反。 大音泰。 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雪。 为季氏。 ○大雨雪,于付反,左氏作大雨雹。 为季,于伪反,下文及注为齐诛并同。 ○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娄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不殊淮夷者,楚子主会行义,故君子不殊其类,所以顺楚而病中国。 楚人执徐子。 〇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 此伐吴也,其言执齐庆封何? 为齐诛也。 故系之齐。 其为齐诛奈何? 庆封走之吴,以襄公二十八年奔鲁,自是走之。 吴不书者,以绝于齐,在鲁不复为大夫,贱,故不复录之。 〇不复,扶又反,下同。 吴封之于防。 不书入防者,使防系吴,嫌犯吴也。 去吴,嫌齐邑也。 ○去,起吕反。 然则曷为不言伐防? 据防巳为国。 不与诸侯专封也。 故夺言伐吴。 庆封之罪何? 胁齐君而乱齐国也。 道为齐诛意也。 称侯而执者,伯讨也。 月者,善义兵。 遂灭厉庄王灭萧日。 此不日者,灵王非贤,责之略。 〇灭厉,如字,又音赖,左氏作赖。 ○九月,取鄫。 其言取之何? 据国言灭。 灭之也。 灭之则其言取之何? 内大恶,讳也。 因鄫上有灭文,故使若取内邑。 〇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 舍中军者何? 复古也。 善复古也。 〇舍中,音舍,下及注同。 然则曷为不言三卿? 据上言作三军等问,不言军云卿者,上师解也。 三卿因以为难。 〇为难,乃旦反,下同。 五亦有中,三亦有中。 此乃解上作三军时意,作时益中军,不可言中军者,五亦有中,三亦有中,不知何中也。 今此据上作三军不言中,则益三之中,舍三之中,皆可知也。 弟子夲据上言作三难下中不言三也。 如师解言本益中,故下言舍中,为其将复据下中难上不言中,故解上以解下,如此则下不言三亦可知也。 不言卿者,欲同上下文以相起。 传不足以解之者,以上解下文当同亦可知。 月者,善录之。 ○为,于伪反。 复,扶又反。 〇楚杀其大夫屈申。 〇公如晋。 ○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 莒牟夷者何? 莒大夫也。 莒无大夫,此何以书? 重地也。 其言及防兹来奔何? 据漆,闾丘不言及,高张言及。 不以私邑累公邑也。 公邑,君邑也。 私邑,臣邑也。 累,次也。 义不可使臣邑与君邑相次序,故言及以绝之。 ○秋七月,公至自晋。 〇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𣸣泉。 𣸣泉者何? 直泉也。 直泉者何? 涌泉也。 盖战而涌为异也。 不传异者,外异不书,此象公在晋,臣下专受莒叛臣地,以兴兵战,斗百姓悲怨叹息气逆之所致,故因以著战处,欲明天之与人相报应之义。 〇𣸣泉,扶粉反。 𣸣泉,踊泉也。 左氏作鼢泉,榖梁作贲泉。 处,昌虑反。 应,应对之应。 〇秦伯卒何以不名? 据诸侯名。 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也。 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竟,择勇猛者而立之。 ○嫡之,丁历反,注及下同。 其名何? 据泰伯,婴,稻名。 嫡得之也。 独婴、稻以嫡得立之。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 吴未服庆封之罪故也。 越称人者,俱助义兵,意进于淮夷,故加人以进之。 义兵不月者,进越为义兵明,故省文。 六年春王正月,耜伯益姑卒。 不日者,行微弱,故略之。 上城耜巳贬,复卒略之者,入所见世责小国,详始录内行也。 诸侯内行小失,不可胜书,故于终略责之,见其义。 ○复,扶又反。 内行,下孟反,下同。 胜。 音升。 见,贤徧反。 ○葬秦景公。 夏,季孙宿如晋〇葬耜文公〇宋华合比出奔卫〇比,如字,又毗志反。 〇秋九月,大雩先是季孙宿如晋,是后叔弓与公比如楚,有豫赋之烦也。 ○赋敛,力验反,或无此字。 〇楚䓕颇帅师伐吴。 冬,叔弓如楚○齐侯伐北燕。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书者,善录内也。 不出主名者,君相与平,国中皆安,故以举国体言之。 月者,刺内暨暨也。 时鲁方结婚于吴,外慕强楚,故不汲汲于齐。 ○暨,其器反。 〇三月,公如楚〇叔孙舍如齐莅盟〇叔孙舍,二传作婼。 〇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是后楚灭陈,楚弑其君于乾溪。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〇九月,公至自楚○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〇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当时而日者,世子辄有恶疾,不早废之,临死乃命臣下废之。 自下废上,鲜不为乱,故危录之。 ○当,丁浪反,又如字。 鲜,息浅反。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说在元年。 变其言陈者,起招致楚灭陈自此始,故重举国。 〇故重,直用反,年末同。 〇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〇溺,乃狄反。 〇叔弓如晋〇楚人执陈行人于征师,杀之〇陈公子留出奔郑〇秋,搜于红。 搜者何? 简车徒也。 徒,众。 〇廋,所留反,本亦作搜。 何以书? 盖以罕书也。 说在桓六年。 〇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〇过音戈。 〇大雩先是公如楚,半年乃归。 费多赋重所致。 〇费,芳味反。 〇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瑗。 ○葬陈哀公。 日者,疾诈谖灭人也。 不举灭为重,复书三事,言执者,疾谖托义,故列见之。 托义不先书者,本怀灭心。 重举陈者,上巳言灭,不复重举,无以明。 ○谖,况元反。 复书,扶又反,下同。 见,贤徧反。 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 陈巳灭,复见者,从地名录,犹宋、郜以邑录。 不举小地者,顾后当存。 ○复见,扶又反,下同;下贤徧反。 〇许迁于夷。 〇夏四月,陈火。 陈巳灭矣,其言陈火何? 据灾异,为有国者戒。 〇陈火,左氏作灾。 存陈也。 陈巳灭,复火者,死灰复燃之象也。 此天意欲存之,故从有国记灾。 曰存陈悕矣。 书火,存陈者,若曰陈为天所存,悲之。 〇悕音希,悲也。 曷为存陈? 据灾非一,天意曷为悲,陈而存之。 灭人之国,执人之罪人,罪人招也。 杀人之贼,孔瑗弑君,贼也。 葬人之君,若是,则陈存悕矣。 楚为无道,托讨贼行义,陈臣子辟门,虚心待之,而灭其国。 若是则天存之者,悲之也。 不书孔瑗弑君者,本为招弑,当举招为重,方不与楚讨贼,故没招正贼文,以将与上贬起之。 月者,闵之。 ○辟,婢亦反,开也。 本为,于伪反。 〇秋,仲孙玃如齐玃俱䌸反,又居碧反。 ○冬,筑郎囿。 ○囿音又。 十年春王正月〇夏,晋栾施来奔〇晋栾施,左氏作齐栾施。 〇秋七月,季孙隐如叔弓,仲孙玃帅师伐莒〇隐如:左氏作意如。 〇戊子,晋侯彪卒。 ○彪,彼虬反。 九月,叔孙舍如晋,葬晋平公。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戍卒。 去冬者,盖昭公取吴孟子之年,故贬之。 ○宋戍,读左传者,音成,何云向戍与君同名,则宜音恤。 去,起吕反。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叔弓如宋〇葬宋平公〇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楚子虔何以名? 据诱戎曼子不名。 〇戎曼,音蛮。 绝。 曷为绝之? 据俱诱之。 为其诱讨也。 使不自知而死,故加诱。 ○为,于伪反。 此讨贼也,蔡侯般弑父而立。 虽诱之,则曷为绝之? 据与庄王外讨,晋文谲尊。 ○谲,古穴反。 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予也内怀利国之心,而外托讨贼,故不与其讨贼,而责其诱诈也。 地者,起以好会诱之。 〇好,呼报反。 〇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〇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〇大搜于比蒲,大搜者何? 简车徒也。 何以书? 盖以罕书也。 说在桓六年。 ○比,音毗。 〇仲孙玃、会、邾娄子盟于侵羊。 不日者,盖讳丧盟,使若议结善事。 ○侵羊,二传作祲祥。 〇秋,季孙隐如会、晋韩起、齐国酌、宋华亥、卫北宫佗、郑轩虎、曹人、耜人于屈银。 〇佗,大河反。 屈银,并如字,二传作厥憖。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齐归者何? 昭公之母也。 归氏,胡女,襄公嫡夫人。 〇嫡,丁历反。 〇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 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称世子何? 据陈子也。 不君灵公,不成其子也。 灵公,即般也。 不君,不与灵公坐弑父诛,不得为君也。 不成其子,不成有得称子继父也。 上不与楚诱讨,嫌有不当绝,故正之云耳。 不君灵公,则曷为不成其子? 据恶恶止其身。 诛君之子不立,虽不与楚诱讨,其恶坐弑父诛,当以诛君论之,故云尔。 言执者,时楚托义灭之。 非怒也,无继也。 父诛子当绝。 恶乎用之? 用之防也。 其用之防奈何? 盖以筑防也。 持其足以头筑防恶不以道。 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日者,疾谖灭人。 〇恶乎,音乌。 恶不,乌路反。 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伯于阳者何? 即纳上伯𣢾,非犯父命,不当言于阳。 又微国出入不两书,伯不当再出,故断三字问之。 〇断,丁管反,又丁乱反。 公子阳生也。 子曰:我乃知之矣。 子谓孔子:乃。 乃是岁也。 时孔子年二十三,具知其事,后作春秋。 案史记,知公误为伯,子误为于,阳,在生刊灭阙。 〇刊,苦于反。 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 曰:如尔所不知何? 如,犹奈也。 犹曰奈女所不知何。 宁可强更之乎? 此夫子欲为后人法,不欲令人妄亿措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〇女音汝。 强,其丈反。 令,力呈反,下令楚同。 亿,于力反。 错,七故反,或七各反,字或作措。 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唯齐桓晋文会能以德优劣,国大小相次序。 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非齐桓、晋文,则如主会者为之,虽优劣大小相越,不改更信文也。 其词则丘有罪焉尔丘,孔子名。 其贬绝讥刺之辞,有所失者,是丘之罪。 圣人德盛尚谦,故自名尔。 主书者,恶纳篡也。 不书所篡出奔者,微国虽未逾年,君犹不录,不足阳下,言于北燕者,史文也。 北燕本在上,从史文也。 〇恶纳,乌路反。 〇三月壬申,郑伯嘉卒○夏,宋公使华定来聘○公如晋,至河乃复〇五月,葬郑简公〇楚杀其大夫成然〇成然,左氏作成熊。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整出奔齐〇整,之领反,或作憖,鱼觐反。 ○楚子伐徐〇晋伐鲜虞。 谓之晋者,中国以无义故,为夷狄所强,令楚行诈灭陈、蔡。 诸夏惧然去,而与晋会于屈银,不因以大绥诸侯,先之以博爱,而先伐同姓,从亲亲起,欲以立威行霸,故狄之。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费音秘。 〇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 此弑其君,其言归何? 据齐阳生入恶不言归。 〇溪,苦兮反。 归无恶于弑立也。 归无恶于弑立者何? 灵王为无道,作乾溪之台,三年不成。 楚公子弃疾胁比而立之,然后令于乾溪之役曰:比巳立矣,后归者不得复其田里。 众罢而去之,灵王经而死。 时弃疾诈告比得晋力可以归,至而胁立之。 比之义宜效死,不立而立君,因自经,故加弑也。 言归者,明其本无弑君而立之意,加弑责之尔。 不日者,恶灵王无道。 封内地者,起祸所由,因以为戒。 ○罢音皮。 恶灵,乌路反。 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比巳立矣,其称公子何? 据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 其意不当也。 据上传知其胁。 其意不当,则曷为加弑焉尔? 据王子朝不贬。 〇朝,如字。 比之义,宜乎效死不立。 大夫相杀称人,此其称名氏以弑何? 据经言弑公子比也。 言将自是为君也。 故使与弑君而立者同文也。 不言其者,比实巳立,嫌触实,公子弃疾,则楚子居也。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耜伯、小邾娄子于平丘。 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不举重者,起诸侯欲讨弃疾,故详录之。 不言刘子及诸侯者,间无异事可知矣。 公不与盟,○与音预,注二不肯与及下文不与焉,注公不与、不宜与皆同。 晋人执季孙隐如以归。 公至自会。 公不与盟者何? 公不见与盟也。 时晋主会疑公如楚,不肯与公盟,故讳使若公自不肯与盟。 公不见与盟,大夫执何以致? 会据得意,乃致会。 不耻也。 曷为不耻? 据扈之会,公失序,耻之。 诸侯遂乱,反陈、蔡,君子不耻不与焉时诸侯将征弃疾,弃疾乃封陈、蔡之君,使说诸侯。 诸侯从陈、蔡之君言,还反,不复讨楚,楚乱遂成,故云尔。 公不与盟。 不书成楚乱者,时不受盟也。 诸侯实不与公盟,而言公不与盟者,遂乱。 虽见与,公犹不宜与也,故因为公张义。 ○复,扶又反。 为公,于伪反。 〇蔡侯庐归于蔡〇陈侯吴归于陈,此皆灭国也,其言归何? 据归者。 有国辞。 〇庐,力吴反。 不与诸侯专封也故使若有国自归者也。 名者,专受其封当诛。 书者,因以起楚封之。 所以能起之者,上有存陈文,陈见灭,无君所责。 又蔡本以篡见杀,但不成其子,不绝其国,即诸侯存之,当有文实也。 〇冬十月,葬蔡灵公书葬者,经不与楚讨嫌,本可责复雠,故书葬,明当从诛君论之,不得责臣子。 〇公如晋,至河乃复。 〇吴灭州来。 不日者,略两夷。 十有四年春,隐如至自晋〇三月,曹伯滕卒。 〇夏四月○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入昭公卒不日。 不书葬者,本篡,故因不序。 〇去,起吕反。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莒无大夫,书杀公子者,未逾年而杀其君之子,不孝尤甚,故重而录之。 称氏者,明君之子。 〇恢,苦回反。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昧卒〇夷昧,音末,本亦作末。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 籥入,叔弓卒。 去乐卒事。 其言去乐卒事何? 据入者言万,去籥言名,不言卒事。 〇籥,羊略反。 去乐,起吕反,注去籥及下又去乐同。 礼也。 以加录卒事,即非礼,但当言去乐而巳。 若去籥矣,总言乐者,明悉去也。 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恩,痛不忍举。 卒事。 毕竟祭事。 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 主,谓巳主祭者。 臣闻君之丧,义不可以不即行,故使兄弟若宗人摄行主事而往。 不废祭者,古礼也。 古有分土,无分民,大夫不世己父,未必为今君臣也。 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大夫闻大夫之丧,尸事毕而往。 宾尸,事毕而往也。 日者,为卒日。 〇为,于伪反。 〇夏,蔡昭吴奔郑不言出者,始封名言归,嫌与天子归有罪同,故夺其有国之辞,明专封。 ○昭吴,左氏作朝吴。 〇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并十七年食,盖与孛于大辰同占。 〇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〇冬,公如晋。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〇楚子诱戎曼子,杀之。 楚子何以不名? 据诱,蔡侯名。 〇戎曼,音蛮,又音万,二传作戎蛮,哀四年同。 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 曷为不疾? 据俱诱也。 若不疾,乃疾之也。 以为固当常然者,乃所以为恶也,顾以无知薄责之。 戎曼称子者,入昭公,见王道大平,百蛮贡职,夷狄皆进至其爵。 不日者,本不卒。 不地者,略也。 〇见,贤徧反。 夏,公至自晋○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〇九月,大雩。 先是,公数如晋。 〇数如,音朔。 ○季孙隐如如晋〇冬十月,葬晋昭公。 十有七年春,小邾娄子来朝〇夏六月甲戍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 〇八月,晋荀吴帅师灭贲浑戎○贲浑,音六,下户门反。 ○冬,有星孛于大辰。 孛者何? 彗星也。 三孛皆发问者,或言入,或言于,或言方,嫌为孛异,犹问录之。 ○星孛,音彗,息遂反,又囚岁反。 其言于大辰何? 据北斗言,入于大辰,非常名。 在大辰也。 大辰者何? 大火也。 大火谓心。 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伐,谓参伐也。 大火与伐,天所以示民时早晚,天下所取正,故谓之大辰。 辰,时也。 〇参,所林反。 北辰亦为大辰。 北辰,北极天之中也。 常居其所,迷惑不知东西者,须视北辰,以别心伐所在,故加亦。 亦者,两相须之意。 〇别,彼列反。 何以书? 记异也。 心者,天子明堂布政之宫,亦为孛。 彗者,邪乱之气,扫故置新之象。 是后周分为二,天下两主,宋南里以亡。 〇邪,似嗟反。 〇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 据于越,败吴于醉李。 檇李音醉,本或作醉。 敌也。 俱无胜负,不可言败,故言战也。 不月者,略两夷。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 何以书? 记异也。 何异尔? 异其同日而俱灾也。 外异不书,此何以书? 为天下记异也。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四国,天下象也。 是后王室乱,诸侯莫肯救,故天应以同日俱灾,若曰无天下云尔。 〇为,于伪反。 忒,他得反。 应,应对之应。 〇六月,邾娄人入鄅。 〇鄅音禹,又音矩。 〇秋,葬曹平公。 〇冬,许迁于白羽。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娄。 〇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蔡世子般弑父,不忍日,此日者,加弑尔,非实弑也。 〇己卯,地震。 季氏稍盛,宋南里以叛,王室大乱,诸侯莫肯救。 晋人围郊吴,胜鸡父,尹氏立王子朝之应。 〇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〇冬,葬许悼公。 贼未讨,何以书葬? 不成于弑也。 曷为不成于弑? 据将而诛之。 ○于杀,音试,下于杀、加杀皆同。 止进药而药杀也。 时悼公病,止进药,悼公饮药而死。 止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弑焉尔? 据意善也。 讥子道之不尽也。 其讥子道之不尽奈何? 曰:乐正子春之视疾也,乐正子春曾子弟子以孝名闻。 复加一饭则脱然愈,复损一饭则脱然愈,复加一衣则脱然愈,复损一衣则脱然愈。 脱然,疾除貌也。 言消息得其节。 ○复加,扶又反,下同。 一饭,扶晚反,下同。 止进药而药杀,是以君子加弑焉尔。 失其消息多少之宜。 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是君子之听止也。 听治止罪。 葬许悼公,是君子之赦止也。 原止进药,本欲愈父之病,无害父之意,故赦之。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 明止但得免罪,不得继父后,许男斯代,立无恶文是也。 二十年春,王正月。 ○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奔未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 据始出奔,未有言此者,与宋华亥入宋南里复出奔异。 〇鄸,音蒙,又亡忠反,又亡贡反,一音亡增反者。 此,旧于此下有比者,非。 复,扶又反。 畔也。 时会盗鄸以奔宋。 畔则曷为不言其畔? 言叛者,当言以鄸,如邾娄庶期。 为公子喜时之后讳也。 春秋为贤者讳。 讳使若从鄸出奔者,故与自南里同文。 〇为公子,于伪反,下为贤、为会、为之讳同。 何贤乎公子喜时? 据喜时不书。 让国也。 其让国奈何? 曹伯庐卒于师,在成十三年。 则未知公子喜时从与? 喜时,曹伯庐弟。 ○从与,才用反;下音余,下从与同。 公子负刍从与? 负刍喜。 时庶兄。 或为主于国,或为主于师? 古者诸侯师出,世子率与守国次宜为君者持棺絮从,所以备不虞。 或时疾病相代行,本史文不具,故传疑之。 〇絮从,女居反,说文云:絜,缊也。 一曰敝絮也。 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之当主也,逡巡而退。 贤公子喜时,则曷为为会讳? 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不迁怒也。 ○逡,七旬反。 恶恶,并如字,一读上乌路反,下同。 善善及子孙。 贤者子孙,故君子为之讳也。 君子不使行善者有后患,故以喜时之让,除会之叛。 不通鄸为国,如通滥者,喜时本正当立,有明王兴,当还国,明叔术功恶相除,裁足通滥尔。 ○滥,力甘反,又力暂反。 ○秋,盗杀卫侯之兄辄母。 兄称兄。 兄何以不立? 据立嫡以长。 〇辄,左氏作絷。 嫡,丁历反。 长,丁丈反。 有疾也。 何疾尔? 恶疾也。 恶疾,谓瘖、聋、盲、疠、秃、跛、伛不逮人伦之属也。 书者,恶卫侯兄有疾,不怜伤厚遇,营卫不固,至令见杀,失亲亲也。 公子不言之,兄弟言之者,敌体辞,嫌于尊卑不明,故加之以绝之,所以正名也。 〇瘖,于今反。 聋,路工反。 疠,力世反,又力大反。 秃,吐木反。 跛,布可反。 伛,于矩反。 恶,乌路反。 令,力呈反。 〇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 月者,危三大夫同时出奔,将为国家患,明当防之。 ○向宁,二传作向宁。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 夏,晋侯使士鞅来聘。 ○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畔。 宋南里者何? 若曰因诸者然因诸者,齐放刑人之地。 公羊子,齐人,故以齐喻也。 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不言宋南里者,略叛臣从刑人,于国家尤危,故重举国。 〇重,直用反。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是后周有篡祸。 ○八月乙亥,叔痤卒〇叔痤,在禾反,左氏作叔辄。 ○冬,蔡侯朱出奔楚出奔者,为东国所篡也。 大国奔例月,此时者,意背中国而与楚,故略之。 〇恶背,乌路反,下音佩。 〇公如晋,至河乃复。 二十有二年春,齐侯伐莒〇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 前出奔巳绝贱,复录者,以故大夫专势,入南里,犯君而出,当诛也。 言自者,别从国去。 ○复,扶又反。 别从,彼列反,下同。 〇大搜于昌奸○大廋,所求反,本亦作搜。 昌奸,二传作昌间。 ○夏四月乙丑,天王崩○六月,叔鞅如京师。 〇葬景王。 〇王室乱。 谓王猛之事。 何言乎王室乱? 据天子之居称京师,天王入于成周,天王出居于郑,不言乱。 言不及外也。 宫谓之室。 刺周室之微,邪庶并篡,无一诸侯之助,匹夫之救,如一家之乱也。 故变京师言王室,不言成周。 言王室者,正王以责诸侯也。 传不事事悉解者,言不及外,外当责之,故正王可知也。 不为天子讳者,方责天下不救之。 ○邪庶,似嗟反。 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其称王猛何? 据未逾年,巳葬当称子。 当国也时欲当王者位,故称王猛见当国也。 录居者,事所见也。 不举猛为重者,时猛尚幼,以二子为计势,故加以。 以者,行二子意辞也。 二子不举重者,尊同权等。 〇见当,贤徧反,下同。 ○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王城者何? 西周也。 时居王城邑,自号西周主。 其言入何? 据非成周。 篡辞也时虽不入成周,巳得京师地半,称王置官,自号西周,故从篡辞。 言入,起其事也。 不言西周者,正之无二京师也。 不月者,本无此国,无可与别轻重也。 〇冬十月,王子猛卒。 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称王子猛卒何? 据子卒不言名,外未逾年君不当卒。 不与当也。 不与当者,不与当父死。 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春秋篡成者,皆与使当君之。 父死子继,兄死弟及者,篡所缘得位成为君辞也。 猛未悉得京师,未得成王,又外未逾年君,二者皆不当卒,卒又名者,非与使当成为君也。 嫌上入无成周文,非篡辞,故从得位卒,明其为篡也。 月者,方以得位明事,故从外未逾年君例。 〇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是后晋人围郊,犯天子邑。 二十三年春,王正月,叔孙舍如晋○癸丑,叔鞅卒〇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舍○晋人围郊。 郊者何? 天子之邑也。 天子间田,有大夫主之。 ○间,音闲。 曷为不系于周? 不与伐天子也。 与侵柳同义。 〇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不日者,恶背中国而与楚,故略之。 月者,比肸附父雠,责之浅也。 不书葬者,篡也。 篡不书者,以恶朱在三年之内,不共悲哀,举错无度,失众见篡。 ○恶背,乌路反,下同。 背,音佩。 共,音恭。 错,七故反。 ○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〇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 胡子髡、沈子楹灭,获陈夏啮。 此偏战也,曷为以诈战之辞言之? 据甲戍,齐国书及吴战于艾陵,俱与夷狄言战,今此从诈战辞言败。 〇鸡父,音甫。 髡,苦门反。 楹,音盈,左氏作逞,榖梁作盈。 夏啮,户雅反;下五结反。 艾,五盖反。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序上言战,别客主人直不直也。 今吴序上而言战,则主中国辞也。 〇别客,彼列反,下及传同。 然则曷为不使中国主之? 据齐国书主吴。 中国亦新夷狄也。 中国所以异于夷狄者,以其能尊尊也。 王室乱,莫肯救,君臣上下坏败,亦新有夷狄之行,故不使主之。 不称国,国出师者,贱,略之。 言之师者,辟许独称师,上五国称国之嫌。 〇之行,下孟反,下同。 其言灭获何? 据蔡公孙归生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 国言灭,君言杀,又获晋侯言获,此陈夏啮亦言获,君大夫无别。 别君臣也。 君死于位曰灭,生得曰获,大夫生死皆曰获,大夫不世,故不别死位。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其言获。 陈夏啮何? 据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不言获。 〇莘,所巾反。 吴少进也。 能结日偏战,行少进,故从中国辞治之。 髡楹下云灭者,死战当加礼,使若自卒相顺也。 经先举败文,嫌败走及杀之,故以自灭为文,明本死位乃败之尔。 名者,从赴辞也。 ○天王居于狄泉。 此未三年,其称天王何? 据毛伯来求金,不称天王。 著有天子也。 时庶孽并篡,天王失位,徒居微弱甚,故急著正其号,明天下当救其难而事之。 〇孽,鱼列反。 难,乃旦反。 尹氏立王子朝。 贬,言尹氏者,著世卿之权。 尹氏贬,王子朝不贬者,年未满十岁,未知欲富贵,不当坐,明罪在尹氏。 〇子朝,如字。 ○八月乙未,地震。 是时猛、朝更起,与王争入,遂至数年。 晋陵周竟,吴败六国,季氏逐昭公,吴光弑僚灭徐,故日至三食,地为再动。 〇更音庚。 数,所主反。 为,于伪反。 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 何言乎公有疾乃复? 据上比乃复,不言公,不言有疾。 杀耻也。 因有疾以杀,畏晋之耻。 举公者,重疾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 二十有四年春,王二月丙戍,仲孙玃卒。 ○叔孙舍至自晋○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是后季氏逐昭公吴,灭巢,弑其君僚,又灭徐。 〇秋八月,大雩。 先是公如晋。 仲孙玃卒,民被其役。 时年叔倪出会,故秋七月复大雩。 〇被,皮寄反。 丁酉,耜伯郁厘卒〇郁牦,音来,又力之反。 夲,亦作厘,二传作郁厘。 〇冬,吴灭巢○葬耜平公。 二十有五年春,叔孙舍如宋○夏,叔倪会、晋赵鞅、宋乐世心、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于黄父〇倪音诣,又五兮反,左氏作诣。 乐世心,世,如字,又以制反,左氏作大心。 父音甫。 〇有鹳鹆来巢。 何以书? 记异也。 何异尔? 非中国之禽也,宜穴又巢也。 非中国之禽而来居此国,国将危亡之象。 鹳鹆犹权欲,宜穴又巢,此权臣欲国,自下居上之征也。 其后卒为季氏所逐。 〇鹳音权,左氏作𬸱,音劬。 鹆音欲。 ○秋,七月上辛,大雩。 季辛,又雩。 又雩者何? 又雩者,非雩也,聚众以逐季氏也。 一月不当再举雩,言又雩者,起非雩也。 昭公依托上雩,生事聚众,欲以逐季氏。 不书逐季氏者,讳不能逐,反起下孙及为所败,故因雩起其事也。 但举日不举辰者,辰不同,不可相为上下。 又日为君,辰为臣,去辰则逐季氏意明矣。 上不当日,言上辛者,为下辛张本。 不言下辛,言季辛者,起季氏不执下而逐君。 〇下孙,音逊,下文同。 去,起吕反。 为下,于伪反,下而为同。 ○九月已亥,公孙于齐,次于杨州。 地者,臣子痛君失位,详录所舍止。 〇杨州,左氏作阳州。 ○齐侯唁公于野井。 唁公者何? 昭公将弑季氏,传言弑者,从昭公之辞。 〇唁音彦。 将杀,音试,下及注同。 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道,僭于公室,久矣,诸侯称公室。 吾欲弑之,何如? 昭公素畏季氏,意者以为如人君,故言弑。 子家驹曰: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 昭公曰:吾何僭矣哉? 失礼成俗,不自知也。 子家驹曰:设两观,礼,天子诸侯台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 ○观,工乱反,注同。 乘大路,礼,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 朱干干,楯也。 以朱饰楯。 〇楯,食允反,又音尹。 玉戚戚,斧也。 以玉饰斧。 〇玉戚,干寂反,以玉饰斧。 以舞大夏,大夏,夏乐也。 周所以舞夏乐者,王者始起未制作之时,取先王之乐与已同者,假以风化天下。 天下大同,乃自作乐。 取夏乐者,与周俱文也。 王者舞六乐于宗庙之中,舞先王之乐,明有法也。 舞己之乐,明有制也。 舞四夷之乐,大德广及之也。 东夷之乐曰株离,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禁,北夷之乐曰昧。 〇大夏,户雅反,注同。 株离音诛。 禁音金,又居鸩反。 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 且夫牛马维娄,系马曰维,系牛曰娄。 〇佾音逸。 且夫音扶,下有夫并注同。 娄,力主反。 委已者也,委食己者。 〇委已,于伪反,注同。 己音纪。 委食,音嗣,下同。 而柔焉。 柔顺。 季氏得民众,久矣,季氏专赏罚,得民众之心,久矣,民顺从之,犹牛马之于委食已者。 君无多辱焉。 恐民必不从君命,而为季氏用,反逐君,故云尔。 子家驹上说正法,下引时事以谏者,欲使昭公先自正,乃正季氏。 昭公不从其言,终弑之而败焉。 果反为季氏所逐。 走之齐。 齐侯唁公于野井,吊亡国曰唁,吊。 死国曰吊。 吊丧主曰伤。 吊所执绋曰絻。 〇绋音弗。 絻音问。 曰:奈何君去鲁国之社稷? 昭公曰:丧人自谓亡人。 〇丧,息浪反,下同,亡也。 不佞,不善。 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 谦,自比齐下执事。 言以羞及君。 ○衔自音谦,本亦作谦。 再拜颡。 颡者,犹今叩头矣,谢见唁也。 ○再拜颡,息党反,拜而稽颡也。 庆子家驹庆贺。 曰:庆子免君于大难矣。 子家驹曰:臣不佞,陷君于大难,君不忍加之以𫓧锧,赐之以死。 𫓧锧,要斩之罪,即所锡之以死。 〇大难,乃旦反,下同。 𫓧,音甫,又方于反。 锧,之实反。 要,一遥反。 再拜颡。 谢。 为齐侯所庆。 高子执箪,食箪,苇器也。 圆曰箪,方曰笥。 食。 即下所致糗也。 ○箪音丹,苇器。 食音嗣,注同。 苇,于鬼反。 笥,思嗣反。 糗,丘九反,又昌绍反。 与四脡脯,屈曰朐,申曰脡。 ○脡,他顶反,又大顶反。 朐,其俱反。 国子执壶浆,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 壶,有爵饰。 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馂饔未就,馂孰食,饔孰肉。 未就,未成也。 解所以致糗意。 〇馂音悛。 敢致糗于从者。 糗,糒也。 谦不敢斥鲁侯,故言从者。 ○于从,才用反,注及下皆同。 糒音备。 昭公曰:君不忘吾先君,延及丧人,锡之以大礼。 再拜稽首,以衽受。 祍衣下裳。 当前者,乏器,谦不敢求索。 〇衽,而甚反,又而鸩反,掩裳际也。 索,所白反。 高子曰:有夫不祥,犹曰人皆有夫不善。 君无所辱大礼。 礼,臣受君锡答,拜,谓之拜命之辱。 高子见昭公,拜辱大卑,故曰君无所辱大礼。 〇大卑,音泰,下大学同。 昭公盖祭而不尝。 食必祭者,谦不敢便尝,示有所先。 不尝者,待礼让也。 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腆,厚也。 服,谓齐侯所著衣服也。 言未敢服者,见鲁侯乃敢服之,谦辞也。 礼,天子朝皮弁,夕玄端,朝服以听朝,玄端以燕,皮弁以征不义,取禽兽行射。 诸侯朝朝服,夕深衣,玄端以燕,裨冕以朝天子,以祭其祖祢。 卿大夫冕服而助君祭,朝服祭其祖祢。 士爵弁黻衣裳以助公祭,玄端以祭其祖祢。 ○腆,他典反,厚也。 著,丁略反。 裨,婢支反。 黻音弗。 有不腆先君之器,器谓上所执箪壶。 未之敢用。 敢以请。 请行礼。 昭公曰: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敢辱大礼,敢辞。 不敢当大礼,故敢辞。 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敢固以请。 昭公曰:以吾宗庙之在鲁也,以我守宗庙,在鲁时。 有先君之服,未之能以服;有先君之器,未之能以出,敢固辞。 已有时,未能以事人,今巳无有义,不可以受人之礼。 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请以飨乎从者。 欲令受之,故益谦言从者。 〇令,力呈反。 昭公曰:丧人其何称? 行礼宾主,当各有所称。 时齐侯以诸侯遇礼接昭公,昭公自嫌失国,不敢以故称自称,故执谦问之。 ○故称,尺证反。 景公曰:孰君而无称? 犹曰谁为君者,而言无所称乎? 昭公非君乎? 昭公于是噭然而哭,噭然,哭声貌。 感景公言而自伤。 〇噭,古吊反,一音古狄反。 诸大夫皆哭,鲁诸大夫从昭公者。 既哭,以人为菑,菑周,埒,垣也。 所以分别内外,卫威仪。 今大学辟雍作侧字。 〇菑,侧其反,又侧吏反。 埒垣,力悦反,下音袁。 别,彼列反。 辟音壁。 以幦为席,幦,车覆苓。 〇幦,亡历反,车覆笭也,一音乎阒反。 覆笭,力丁反。 以鞍为几,以遇礼相见。 以诸侯出相遇之礼相见。 ○鞍,音安。 孔子曰:其礼与其辞足观矣。 言昭公素能若此,祸不至是。 主书者,喜为大国所唁。 地者,痛录公,明臣子当忧纳公也。 〇冬十月戊辰,叔孙舍卒○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 曲棘者何? 宋之邑也。 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 忧内也时宋公闻昭公见逐,欲忧纳之,至曲棘而卒,故恩录之。 〇十有二月,齐侯取运。 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 为公取之也。 为公取运以居公,善其忧内,故书。 不举伐者,以言语从季氏取之。 月者,善录齐侯。 ○为公,于伪反,注同。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三月,公至自齐,居于运月者,闵公失国居运。 致者,明臣子当忧纳公,不当使居运。 后不复月者,始录可知。 ○不复,扶又反,下同。 ○夏,公围成书者,恶公失国,幸而得运,不修文德以来之,复扰其民围成。 不从叛书者,本与国俱叛,故不得复以叛为重。 不从定公,又以亲围下邑为讥者,昭无臣子,又即如定公当致也。 〇恶,乌路反。 〇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娄子、耜伯盟于𫑘陵。 不月者,时诸侯相与约,欲纳公,故内喜为大信辞。 〇𫑘,音专,本亦作专。 公至自会,居于运致会者,责臣子。 明公巳得意于诸侯,不忧助纳之,而使居于运。 〇,九月庚申,楚子居卒〇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成周者何? 东周也。 是时,王猛自号为西周,天下因谓成周为东周。 其言入何? 据入者,篡辞。 不嫌也。 上言天王,著有天子巳,明不嫌为篡主。 言入者,起其难也。 不言京师者,起正居在成周,实外之。 月者,为天下喜,录王者反正位。 ○为天,于伪反。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立王子朝,独举尹氏出奔并举召伯、毛伯者,明本在尹氏,当先诛渠帅,后治其党,犹楚婴齐。 〇渠率,所类反,或作帅。 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运〇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不书阖庐弑其君者,为季子讳,明季子不忍父子兄弟自相杀,让国阖庐,欲其享之,故为没其罪也。 不举专诸弑者,起阖庐当国,贱者不得贬,无所明,又方见为季子讳,本不出贼,以除阖庐罪,虽可贬,犹不举。 月者,非失众见弑,故不略之。 〇为季,于伪反,下同。 见,贤徧反。 〇楚杀其大夫却宛。 〇却宛,去逆反;下纡阮反。 〇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娄人、滕人会于扈。 〇犁,力兮反,又力私反。 〇冬十月,曹伯午卒。 ○邾娄快来奔。 邾娄快者何? 邾娄之大夫也。 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 以近书也。 说与鼻我同义。 ○邾娄快,本又作哙,苦夬反。 〇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运。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月者,为下出也。 〇为,于伪反。 〇公如晋,次于乾侯。 乾侯,晋地名。 月者,闵公内为强臣所逐,外如晋不见答,次于乾侯。 不讳者,忧危不暇杀耻。 后不月者,录始可知。 〇夏四月丙戍,郑伯宁卒。 ○伯宁,乃定反,下同。 左氏并下滕子名并作宁。 〇六月,葬郑定公。 〇秋七月癸巳,滕子宁卒。 ○冬,葬滕悼公。 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运。 不致以晋者,不见容于晋,未至晋。 〇齐侯使高张来唁公。 言来者,居运从国内辞。 书者,如晋不见答,喜见唁也。 不月者,例时也。 〇公如晋,次于乾侯。 〇夏四月庚子,叔倪卒。 〇秋七月〇冬十月,运溃。 邑不言溃,此其言溃何? 据国曰溃,邑曰叛。 郛之也。 郛郭。 曷为郛之? 据成三年棘叛不言溃也。 君存焉尔。 昭公居之,故从国言溃,明罪在公也。 不言国之,言郛之者,公失国也。 不讳者,责臣子当忧而纳之,杀耻不如救危也。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其本乃由于围成,失大得小,而不能节用。 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月者,闵公运溃,无尺土之居,远在乾侯,故以存君书,明臣子当忧纳之。 ○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〇去,起吕反。 ○秋八月,葬晋顷公〇顷音倾。 〇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禹奔楚。 至此乃月者,所见世始录夷狄灭小国也。 不从上州来巢见义者,固有出奔可责。 ○见,贤徧反。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季孙隐如会晋荀栎于适历时晋侯使荀栎责季氏不纳昭公,为此会也。 季氏负棰谢过,欲纳昭公。 昭公创恶季氏,不敢入。 公出奔在外,无君命,所以书会而殊外言来者,从王鲁录。 讳亟取邑。 卒大夫者,盈。 孙文。 ○荀栎,本又作跞,又作泺,示滴泺也。 适,丁历反,一音狄。 负箠,章蕊反,本又作捶。 恶,乌路反。 亟,去冀反。 孙音逊。 ○夏四月丁巳,薛伯榖卒。 始卒便名日书葬者,薛比、滕最小,迫后、定、寅皆当略。 〇晋侯使荀栎唁公于乾侯。 ○秋,葬薛献公。 〇冬,里弓以滥来奔。 文何以无邾娄? 据读言邾娄。 ○黑弓,二传作黑肱。 滥,力甘反,又力暂反。 通滥也。 通滥为国,故使无所系。 曷为通滥? 据庶其不通也。 贤者子孙宜有地也。 贤者孰谓? 谓叔术也。 叔术者,邾娄颜公之弟也,或曰群公子。 何贤乎叔术? 据叔术不书。 让国也。 其让国奈何? 当邾娄颜之时,颜公,时也。 邾娄女有为鲁夫人者,则未知其为武公与? 懿公与? 孝公幼不知孝公者,邾娄外孙邪? 将妾子邪? ○武公,与,音余,下及注皆同。 颜淫九公子于宫中,所与淫公子凡九人:因以纳贼,则未知其为鲁公子与? 邾娄公子与? 臧氏之母,养公者也,君幼,则宜有养者。 大夫之妾,士之妻,礼也。 则未知臧氏之母者,曷为者也? 养公者,必以其子入养。 不离人母子,因以娱公也。 臧氏之母闻有贼,以其子易公,抱公以逃,以身死公则可,以其子易公,非事夫之义,然而于王法当赏,以活公为重也。 贼至,凑公寝而弑之。 弑臧氏子也。 不知欲弑孝公者,纳篡邪? 将利其国也。 ○凑,七豆反。 臣有鲍广父与梁买子者,闻有贼,趋而至。 臧氏之母曰:公不死也,在是,吾以吾子易公矣。 于是负孝公之周诉天子。 天子为之诛颜而立叔术,反孝公于鲁。 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其言曰:有能为我杀杀颜者,吾为其妻。 杀颜者,鲍广父、梁买子也。 妇人以贞一为行云尔,非也。 ○诉音素,本亦作诉。 为之,于伪反,下为我、为之、则为并同。 妪,纡具反,一音纡羽反。 为行,下孟反,下杀颜者之行同。 叔术为之杀杀颜者,而以为妻。 利其色也。 有子焉,谓之盱。 夏父者,其所为有于颜者也。 为颜公夫人,时所为颜公生也。 ○盱,许于反,又许孤反,本或作旴,一音夸。 夏父,户雅反。 盱及夏父邾,颜公之二子。 盱幼而皆爱之,叔术妪盈,女皆爱盱。 食必坐二子于其侧而食之。 有珍怪之食,珍怪,犹奇异也。 ○而食,音嗣。 盱必先取足焉。 夏父曰:以来犹曰:以彼物来置我前。 人未足,人,夏父自谓也。 而盱有余。 言盱所得常多。 叔术觉焉,觉,悟也。 知小争食,长必争国。 易曰:君子见几而作,知几其神乎! 几者,动之微者,事之先见。 〇长,丁丈反。 先见,贤徧反,下欲见、见王者同。 曰:嘻! 此诚尔国也夫。 起而致国于夏父,夏父受而中分之。 叔术曰:不可。 三分之,叔术曰:不可。 四分之,叔术曰:不可。 五分之,然后受之。 五分受其一,○曰嘻。 许其反也。 夫,音扶。 公扈子者,邾娄之父兄也,当夫子作春秋时,于邾娄君为父兄之行。 公扈者,氏也。 〇之行,户郎反。 习乎邾娄之故,故,事也。 道,所以言也。 其言曰:恶有言人之国贤若此者乎? 恶有,犹何有,宁有此之类也。 言贤者宁有反妻嫂,杀杀颜者之行乎。 ○恶有,音乌,注同。 诛颜之时,天子死,叔术起而致国于夏父。 言叔术本欲让,迫有诛颜天子在尔,故天子死则让,无妻嫂,感儿争食之事。 当此之时,邾娄人常被兵于周,曰:何故死吾天子? 犹曰何故死畜吾天子,违生时命而立夏父乎? 此天子死则让之效也。 夫子本所以如上传贤者,恶少功大也。 犹律一人有数罪,以重者论之,春秋灭不言入是也。 案叔术妻嫂虽有过恶,当绝,身无死刑,当以杀杀颜者为重。 宋缪公以反国与与夷,除冯弑君之罪,死乃反国,不如生让之大也。 冯杀与夷,亦不轻于杀。 杀颜者比其罪不足而功有余,故得为贤。 传复记公扈子言者,欲明天子本以上传通之,故公扈子有是言。 ○数,所主反。 复,扶又反。 通滥则文,何以无邾娄? 据国未有口系于人。 天下未有滥也。 欲见天下实未有滥国,春秋新通之尔,故口系于邾娄。 天下未有滥,则其言以滥来奔何? 据上说,天下实未有滥者,言春秋新通之也。 春秋新通之君文成矣,不言滥黑弓来奔,而反与大夫窃邑来奔同文。 叔术者,贤大夫也。 绝之,则为叔术不欲绝,不绝,则世大夫也。 此解不言滥黑弓意。 叔术者,贤大夫也。 如不口系邾娄,文言滥黑弓来奔,则为叔术贤,心不欲自绝于国,又触天下实有滥,无以起新通之文,不可设也。 如口不绝邾娄,文言滥黑弓来奔,则嫌氏邑起本邾娄世大夫,春秋口系通之,文亦不可施。 大夫之义不得世,故于是推而通之也。 推犹因也。 因就大夫窃邑奔文通之,则大夫不世叔术,贤心不欲自绝,两明矣。 主书者在春秋前见王者起,当追有功,显有德,兴灭国,继绝世。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是后昭公死外,晋大夫专执,楚犯中国围蔡也。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取阚。 阚者何? 邾娄之邑也。 曷为不系乎邾娄? 讳亟也。 与取滥为亟。 〇阚,口暂反。 亟,去冀反,注同。 ○夏,吴伐越。 〇秋七月。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邾娄人、薛人、耜人、小邾娄人城成周。 书者,起时善其修废职,有尊尊之意也。 孔子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言成周者,起正居实外之。 ○量音亮。 〇十有二月已未,公薨于乾侯。 春秋公羊卷第十。 经传肆阡捌佰玖拾㭍字 注陆阡捌佰捌拾伍字 音义壹阡㭍佰捌拾贰字 发布时间:2025-04-18 13:30: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