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定公第十一 内容: 〇何以定公为昭公子与左氏异何休学元年春,王。 定何以无正月? 据庄公虽不书即位,犹书正月。 正月者,正即位也。 本有正月者,正诸侯之即位。 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 虽书即位于六月,实当如庄公有正月,今无正月者,昭公出奔,国当绝,定公不得继体奉正,故讳为微辞,使若即位在正月后,故不书正月。 即位何以后据正月正即位。 昭公在外? 昭公丧在外。 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 曷为未可知? 据巳称元年。 在季氏也。 今季氏迎昭公丧而事之,定公得即位。 不迎而事之,则不得即位。 定、哀多微辞,微辞,即下传所言者是也。 定公有王无正月,不务公室丧,失国宝。 哀公有黄池之会,获麟,故总言多。 ○丧,息浪反。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读,谓经传,谓训诂。 主人,谓定公。 言主人者,能为主人,皆当为微辞,非独定公。 则未知已之有罪焉尔。 此假设而言之。 主人,谓定、哀也。 设使定、哀习其经而读之,问其传解诂,则不知己之有罪。 于是此孔子畏时君,上以讳尊隆恩,下以辟害容身,慎之至也。 〇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仲几之罪何? 据言于京师,成伯讨辞,知有罪。 〇几,本或作机。 不蓑城也。 若今以草衣城是也。 礼,诸侯为天子治城,各有分丈尺。 宋仲几不治所主。 ○不衰,素戈反,一或作蓑,一或音初危反。 衣,于既反。 为天,于伪反,下善为同。 其言于京师何? 据城言成,周执不地。 伯讨也。 大夫不得专执。 执无称名氏,见伯讨例。 故地以京师,明以天子事执之,得伯讨之义。 〇见,贤徧反。 伯讨则其称人何? 据城称名氏,诸侯伯执不称人也。 复发此难者,弟子未解,嫌大夫称人相执,与诸侯同例。 〇复发,扶又反,下皆同。 难,乃旦反。 解,音蟹。 贬。 故称人尔,不以非伯讨故。 曷为贬? 据晋侯伯执称人,以他罪举。 不与大夫专执也。 曷为不与? 据伯讨。 实与言于京师是也。 而文不与。 文不与者,贬称人是也。 文曷为不与? 大夫之义不得专执也。 大夫不得专相执,辟诸侯也。 不言归者,诸侯当决于天子,犯之恶甚,故录所归。 大夫当决主狱尔。 犯之罪,从外小恶,不复别也。 无例,不在常书。 又月者,善为天子执之。 ○别,彼列反。 〇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 至自乾侯者,非公事齐不专,中去之晋,竟不见容,死于乾侯。 〇戊辰,公即位。 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则曷为以戊辰之日然后即位? 据癸亥得入已可知。 正棺于两楹之间,然后即位? 正棺者象既,小敛夷于堂。 昭公死于外,不得以君臣礼治其丧,故示尽始死之礼。 礼,始死于北牗下,浴于中霤,饭含于牗下。 小敛于户内,夷于两楹之间,大敛于阼阶,殡于西阶之上。 祖于庭,葬于墓。 夺孝子之恩,动以远也。 礼,天子五日小敛,七日大敛;诸侯三日小敛,五日大敛;卿大夫二日小敛,三日大敛。 夷而绖,殡而成服,故戊辰然后即位。 凡丧,三日授子杖,五日授大夫杖,七日授士杖。 童子妇人不杖,不能病故也。 〇小敛,力验反,下皆同。 北墉音容,本又作牖。 霤,力又反。 饭,扶晚反。 含,户暗反。 阼,才故反。 子沈子曰:定君乎国,定昭公之丧,礼于国。 然后即位。 即位不日,此何以日? 据即位皆不日。 录乎内也。 内事详录,善得五日变礼。 或说危不得以逾年正月即位,故日主书者,重五始也。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 定公得立尤喜,而不恤民之应。 ○立炀宫。 炀宫者何? 据十二公,无炀公。 〇炀,余亮反。 炀公之宫也。 春秋前炀公也。 立者何? 立者不宜立也。 立炀宫,非礼也。 不日,嫌得礼,故复问立也。 不日者,所见之世讳深,使若比武宫恶愈,故不日。 〇冬十月,𫕥霜杀菽。 何以书? 记异也。 菽,大豆。 时独杀菽,不杀他物,故为异。 〇𫕥,于敏反。 此灾菽也,曷为以异书? 据无麦苗,以灾书。 异大乎灾也。 异者,所以为人戒也。 重异不重灾,君子所以贵教化而贱刑罚也。 周十月,夏八月,微霜用事,未可杀菽。 菽者少,类为稼强,季氏象也。 是时定公喜于得位,而不念父黜逐之耻,反为淫祀,立炀宫,故天示以当早诛季氏。 二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 据相宫、僖宫灾不言及,不但问及者,方于下及闻其文问之,故先俱张本于上。 〇两观,工唤反,下及注皆同。 两观微也。 雉门两观,皆天子之制。 门为其主,观为其饰,故微也。 然则曷为不言雉门灾及两观? 据下新作雉门及两观,先言作者。 主灾者两观也。 时灾从两观起。 主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 据欲使言两观,灾及雉门,若言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不以微及大也。 何以书? 不复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以书者,上巳问雉门及两观灾,故但言何以书。 ○不复,扶又反,下同。 记灾也。 此本子家驹谏昭公,所当先去以自正者。 昭公不从其言,卒为季氏所逐。 定公继其后,宜去其所以失之者,故灾亦云尔。 立雉门两观不书者,僭天子不可言,虽在春秋中犹不书。 〇先去,起吕反,下同。 ○秋,楚人伐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其言新作之何? 据俱一门,两观如故常。 修大也。 天灾之当减损,如诸侯制,而复修大,僭天子之礼,故言新作,以见修大也。 〇见,贤徧反。 修旧不书,此何以书? 据西宫灾,复修不书。 讥。 何讥尔? 不务乎公室也。 务,勉也。 不务公室,亦可施于久不修,亦可施于不务如公室之礼,微辞也。 月者,久也,当即修之,如诸侯礼。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月者,内有强臣之雠,外不见答于晋,故危之。 ○三月辛卯,邾娄子穿卒。 ○夏四月。 〇秋,葬邾娄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娄子盟于枝。 后相犯时者,讳公使大夫盟,又未逾年君薄父子之恩,故为易辞,使若义结善事。 ○枝,二传作拔。 易,以豉反。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娄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耜伯、小邾娄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月而不举重者,楚以一裘之故,拘蔡昭公数年,然后归之。 诸侯杂然侵之,会同最盛,故善录其行义兵也。 拘不书者,恶蔡侯吝一裘而见拘执,故匹夫之执归不书者,从执例。 〇夏,户雅反。 邵陵,上照反,本或作召,音同。 数年,所主反,下数年皆同。 杂,七合反,又如字。 恶蔡,乌路反,年末同。 吝,力刃反。 〇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归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为不会召陵故也。 不举灭为重。 书以归,杀之者,责不死位也。 日者,定、哀灭例日,定公承黜君之后,有强臣之雠,故有灭则危惧之,为定公戒也。 〇公孙归姓,二传无归字。 姓音生,又音性。 为不,子伪反,下为季为下为治、为蔡同。 〇五月,公及诸侯盟于浩油。 再言公者,昭公数如晋,不见答,卒为季氏所逐。 定公初即位,得与诸侯盟,故喜录之。 后楚复围蔡不救。 不日者,善诸侯能翕,然俱有疾楚之心,会同最盛,故褒与信辞。 ○浩油,户老反,又古老反;下音由,一音羊又反,二传作皋鼬。 数,所主反。 楚复,扶又反,下而复、复讨同。 翕,许及反。 耜伯戊卒于会不日,与盟同日。 ○戊,音茂,又音恤,二传作戍。 ○六月,葬陈惠公〇许迁于容城○秋七月,公至自会月者为下。 刘卷卒。 月者,重录恩。 〇卷,音权。 〇刘卷卒。 刘卷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 我主之也。 刘卷即上会刘子也。 主之者,因上王鲁文王之张义也。 卒者,明主会者当有恩礼也。 言刘卷者,主起以大夫卒之,屈于天子也。 不日者,比尹氏以天子丧为主重也。 此卷主会轻,故不日。 ○葬耜悼公。 〇楚人围蔡囊瓦称人者,楚为无道,拘蔡昭公数年,而复怒蔡归有言伐之,故贬,明罪重于围。 ○晋士鞅、卫孔圄帅师伐鲜虞。 ○圄,鱼吕反,左氏作圉虞,本或作吴,音虞。 〇葬刘文公,外大夫不书葬,此何以书? 录我主也。 其实以主我恩录之,故云尔。 举采者,礼,诸侯入为天子大夫,更受采地于京师,天子使大夫为治其国,有功而卒者,当益封其子。 时刘卷以功益封,故不以故国,而以采地书葬,起其事,因恩以广义也。 称公者,明本诸侯也。 ○举采,七代反,下采地同。 〇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 吴何以称子? 据灭徐称国。 〇伯莒,左氏作伯举。 夷狄也,而忧中国。 言子起忧中国,言以明为蔡故也,与桓十四年同。 其忧中国奈何? 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挟弓者,怀格意也。 礼,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婴弓,士卢弓。 〇挟弓,音协,又子协反。 雕,下辽反。 彤,大冬反。 婴弓,于耕反,见司马法。 卢,力吴反。 以干阖庐。 不待礼见曰干。 欲因阖庐以复雠。 ○礼见,贤遍反,下不见同。 阖庐曰:士之甚,言其以贤士之甚。 勇之甚! 将为之兴师而复雠于楚。 伍子胥复曰:诸侯不为匹夫兴师。 必须因事者,其义可得。 因公托私,而以匹夫兴师讨诸侯,则不免于乱。 〇将为,于伪反,下不为也、不为匹、为是,注为子胥同。 且臣闻之,事君犹事父也。 亏君之义,复父之雠,臣不为也。 于是止。 蔡昭公朝乎楚,有美裘焉,囊瓦求之,昭公不与。 为是拘昭公于南郢,数年然后归之。 于其归焉,用事乎河,时北如晋,请伐楚,因祭河。 〇囊,乃郎反。 郢,以井反,又以政反。 曰:天下诸侯苟有能伐楚者,寡人请为之前列。 楚人闻之怒,见侵后闻蔡有此言而怒。 为是兴师,使囊瓦将而伐蔡。 蔡请救于吴。 伍子胥复曰:蔡非有罪也,楚人为无道。 君如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时可矣。 犹曰:若是时,可兴师矣。 激发初欲兴师意。 ○将,子匠反。 激,古狄反。 于是兴师而救蔡,不书与子胥俱者,举君为重。 子胥不见于经,得为善者,以吴义文得成之也。 虽不举子胥为非,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得不与也。 曰:事君犹事父也,此其为可以复雠奈何? 曰:父不受诛,不受诛,罪不当诛也。 子复雠可也。 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本取事父之敬以事君,而父以无罪为君所杀。 诸侯之君与王者异,于义得去,君臣巳绝,故可也。 孝经云:资于事父以事母。 庄公不得报雠文姜者,母所生虽轻于父,重于君也。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故得绝不得杀。 父受诛,子复雠,推刃之道也。 子复雠。 非当复讨其子,一往一来曰推刃。 〇当,丁浪反。 复雠不除害,取雠身而巳,不得兼雠子,复将恐害已而杀之。 时子胥因吴之众,堕平王之墓,烧其宗庙而巳。 昭王虽可得杀,不除去。 〇堕,许规反。 去,起吕反。 朋友相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相卫,不使为雠所胜。 时子胥因仕于吴为大夫。 君臣言朋友者,阖庐本以朋友之道为子胥复雠。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〇辟,婢亦反。 辩佞,如字,本亦作便佞。 而不相迿,迿,出表辞,犹先也。 不当先相击刺,所以伸孝子之恩。 〇迿音峻,又音巡,又玄徧反,先也。 刺,七亦反。 古之道也。 ○楚囊瓦出奔郑。 庚辰,吴入楚。 吴何以不称子? 据狄人盟于邢,有进行称人。 ○行,下孟反。 反夷狄也。 其反夷秋奈何? 君舍于君室,大夫舍于大夫室,盖妻楚王之母也。 舍其室,因其妇人为妻。 日者,恶其无义。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是后臣恣日甚,鲁失国宝,宋大夫叛。 夏,归粟于蔡。 孰归之? 诸侯归之。 曷为不言诸侯归之? 据齐人来归卫宝。 离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时为蔡新被强楚之兵,故归之粟,与戍陈同义。 〇为,于伪反。 ○于越入吴。 于越者何? 越者何? 不言或者,嫌两国。 于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 越者,能以其名通也。 越人自名于越,君子名之曰越。 治国有状,能与中国通者,以中国之辞言之曰越。 治国无状,不能与中国通者,以其俗辞言之。 因其俗可以见善恶,故云尔。 赤狄以赤进者,狄于北方总名赤者,其别与越异也。 吴新忧中国士卒罢敝而入之,疾罪重,故谓之于越。 ○见,贤徧反。 卒,子忽反。 罢弊,音皮,弊,亦作敝,音同。 ○六月丙申,季孙隐如卒。 仲遂以贬起弑,是不贬著其逐君者,举君出为重,故从季辛起之,犹卫孙宁。 ○弑,音试。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二月,公侵郑。 月者,内有强臣之雠,不能讨而外结怨,故危之。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冬,城中城。 〇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 此仲孙何忌也,曷为谓之仲孙忌? 讥二名。 二名非礼也。 为其难讳也。 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所以长臣子之敬,不逼下也。 春秋定、哀之间,文致大平,欲见王者治定,无所复为讥,唯有二名,故讥之。 此春秋之制也。 〇为其,于伪反。 令,力呈反。 易,以豉反。 长,丁丈反。 大音泰。 见,贤徧反。 治,直吏反。 复,扶又反。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〇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咸音咸。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泽。 ○大雩。 先是,公侵郑,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如晋围运,费重不恤民之应。 ○费重,芳味反,下同。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承前费重不恤民,又重之以齐师伐我,我自救之役。 ○重之,直用反。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出入月者,内有强臣之雠,外犯强,齐再出,尤危于侵郑,故知入亦当蒙上月。 〇曹伯露卒○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〇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此晋赵鞅之师也。 但言晋师者,君不会大夫之辞也。 公会大夫,不别得意,虽得意不致。 此致者,讳公为大夫所会,故使若得意者。 〇别,彼列反。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〇晋赵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葬曹靖公。 〇曹竫,才井反,本亦作靖。 〇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〇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濮音卜。 〇从祀先公。 从祀者何? 顺祀也。 复文公之逆祀。 文公逆祀,去者三人;谏不从而去之。 定公顺祀,叛者五人。 谏不以礼而去曰叛。 去与叛皆不书者,微也。 不书禘者,后祫亦顺,非独禘也。 言祀者,无巳长久之辞。 不言僖公者,闵公亦得其顺。 〇盗窃宝玉大弓。 盗者孰谓? 微而窃大可怪,故问之。 谓阳虎也。 阳虎者,曷为者也? 季氏之宰也。 季氏之陪臣为政者。 季氏之宰则微者也。 恶乎得国? 宝而窃之。 阳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 阳虎拘季孙,季氏逐昭公之后,取其宝玉,藏于其家。 阳虎拘季孙,夺其宝玉。 季孙取玉不书者,举逐君为重。 ○恶乎,音乌。 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睋而锓其板,以爪刻其馈敛板。 ○迭,大结反,注同。 食之,音嗣,下注佚食同。 睋而,五多反,下同。 锓,本又作铁,七廉反,又且审反,以爪刻馈敛板也。 本或作𨱁,误。 曰:某月某日,将杀我于蒲圃。 力能救我,则于是于是时,〇圃,本又作甫,同,布古反,又音布。 至乎? 曰:若时而出。 临南者,阳虎之出也,御之为季孙御。 于其乘焉。 季孙谓临南曰:以季氏之世世有子,言我季氏,累世有女以为臣。 〇其乘,绳证反,下皆同。 女音汝。 子可以不免我死乎? 以义责之。 临南曰:有力不足,臣何敢不勉。 阳越者,阳虎之从弟也,为右。 为季孙车右,实卫之。 〇从弟,才用反,下同。 诸阳之从者,车数十乘,至于孟衢,孟氏衢,四达,可以横去。 ○数,所主反。 临南投策而坠之,策,马捶也。 见二家迭食之,欲将季孙由孟氏免之,恐阳越不听,故诈投策,欲使下车。 ○而队,直类反。 捶,章蕊反。 阳越下取策,临南駷马捶马衔走。 〇駷,本又作樕,字书无此字,相承用之。 素动反。 而由乎孟氏,阳虎从而射之,矢著于庄门,庄门,孟氏所入门名。 言几中季孙,赖门闭,故著门。 〇射,食亦反。 著,直略反,注同。 庄,本或作严,亦音庄。 几音祈。 中,丁仲反。 然而甲起于琴,如甲公、敛处父所帅也。 琴如,地名。 二家知出期,故于是时起兵。 弑不成,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 说解舍然犹如。 ○杀不,音试,下同。 郤反,去略反,本又作却。 说然,本又作税,始锐反,又他会反,注同。 说解,舍也。 然,犹如也。 或曰:弑千乘之主时季氏邑至于千乘。 而不克,舍此可乎? 嫌其近而无所依。 阳虎曰:夫孺子得国而巳,得免专国家而巳。 如丈夫何? 如,犹奈也。 丈夫大人称也。 〇称,尺证反。 睋而曰彼哉,彼哉! 望见公敛处父师,而曰:彼哉! 彼哉! 再言之者,切遽意。 〇遽,其虑反。 趣驾使疾驾。 〇趣,七欲反,一音七住反。 既驾。 公敛处父帅师而至,公敛处父、孟氏、叔孙氏,将兵之将。 慬然后得免,自是走之晋。 宝者何? 璋判白判,半也。 半圭曰璋。 白藏天子,青藏诸侯。 鲁得郊天,故锡以白。 不言璋言玉者,起圭、璧、琮、璜、璋五玉尽亡之也。 传独言璋者,所以郊事天尤重。 诗云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是也。 礼,圭以朝,璧以聘,琮以发兵,璜以发众,璋以征召。 ○慬,其靳反。 璋音章。 琮,在宗反。 璜音黄。 峨峨,五多反,本又作娥。 髦音毛。 弓绣质,质,拊也。 言大者力千斤。 ○拊,芳甫反,又方于反。 龟青纯。 纯,缘也,谓缘甲髯也。 千岁之龟,青髯,明于吉凶。 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衅者,莫善乎蓍龟。 经不言龟者,以先知从宝省文。 谓之宝者,世世保用之辞。 此皆鲁始封之锡,不言取而言窃者,正名也。 定公从季孙假马,孔子曰:君之于臣,有取无假,而君臣之义立。 主书者,定公失政,权移陪臣,拘其尊卿,丧其五玉,无以合信天子,交质诸侯,当绝之。 不书拘季孙者,举五玉为重。 书大弓者,使若都以国宝书,微辞也。 〇青纯,之闰反,注同。 纯缘,悦绢反,下同。 髯,而占反。 亹,亡匪反。 蓍音尸。 丧,息浪反。 九年春王正月〇夏四月戊申,郑伯囆卒。 ○囆,𠡠迈反,左氏作虿。 得宝玉大弓。 何以书? 国宝也。 丧之书,得之书微辞也。 使若都以重国宝,故书。 不以罪定公者,其宝失之当坐,得之当除。 以窃宝不月,知得例不蒙上月。 ○丧,息浪反。 〇六月,葬郑献公○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欲伐鲁也。 善鲁能却难早,故书次而去。 〇却难,起略反,下乃旦反。 却。 亦作却。 〇秦伯卒〇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月者,颊谷之会。 齐侯欲执定公,故不易。 〇不易,以豉反,下同。 ○夏,公会齐侯于颊谷,公至自颊谷。 上平为颊谷之会,不易,故月。 致地者,颊谷之会。 齐侯作侏儒之乐,欲以执定公。 孔子曰:匹夫而荧惑于诸侯者,诛。 于是诛侏儒。 侏儒首足异处,齐侯大惧,曲节从教,得意,故致也。 〇颊谷,古协反,左氏作夹谷。 荧惑,音萤,一音于琼反。 处,昌虑反。 〇晋赵鞅帅师围卫。 〇齐人来归运、𬤰、龟、阴田。 齐人曷为来归运、𬤰、龟、阴田? 据齐尝,取鲁邑。 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孔子仕鲁,政事行乎季孙,三月之中不见违,过,是违之也。 不言政行乎定公者,政在季氏之家。 齐人为是来归之。 齐侯自颊谷会归,谓晏子曰:寡人获过于鲁侯,如之何? 晏子曰:君子谢过以质,小人谢过以文。 齐尝侵鲁四邑,请皆还之。 归济西田,不言来,比其言来者,巳绝鲁不应复得,故从外来常文,与齐人来归卫宝同。 夫子虽欲不受,定公贪而受之,比违之验。 ○为,于伪反。 复得,扶又反,年末及十一年同。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〇郈音后。 〇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费〇宋乐世心出奔曹〇宋父子池出奔陈○池,左氏作地。 〇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鞍〇于鞍,左氏作安甫。 〇叔孙州仇如齐○宋公之弟辰暨宋仲佗、石𫸩出奔陈。 复出宋者,恶仲佗悉欲帅国人去,故举国言之。 公子池、乐世心、石𫸩从之皆是也。 辰言暨者,明仲佗强与俱出也。 三大夫出不月者,举国危亦见矣。 ○暨,其器反。 佗,大多反。 𫸩,古侯反。 恶,乌路反。 强,其丈反。 见,贤徧反。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𫸩、公子池,自陈入于萧以叛不复言宋仲佗者,本举国巳明矣。 辰言及者,后汲汲当坐重。 ○复,扶又反。 〇夏四月〇秋,宋乐世心自曹入于萧不言叛者,从叛臣叛可知。 〇冬,及郑平〇叔还如郑莅盟。 ○还音旋。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不日月者,子无道,当废之,而以为后,未至三年,失众见弑,危社稷宗庙,祸端在定,故略之。 ○见杀,音试。 〇夏,葬薛襄公○叔孙州仇帅师堕郈○堕,许规反,下同。 〇卫公孟𫸩帅师伐曹○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曷为帅师堕郈,帅师堕费? 据城费。 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 于是帅师堕郈,帅师堕费。 郈,叔孙氏所食邑。 费,季氏所食邑。 二大夫宰吏数叛,患之,以问孔子。 孔子曰:陪臣执国命、采长数叛者,坐邑有城池之固,家有甲兵之藏故也。 季氏说其言而堕之。 故君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书者,善定公任大圣,复古制,弱臣势也。 不书去甲者,举堕城为重。 〇吏数,所角反,下同。 采长,七代反;下丁丈反。 说音悦。 厌,于艳反。 去,起吕反。 雉者何? 五板而堵,八尺曰板堵,凡四十尺。 〇堵,丁古反。 五堵而雉,二百尺。 百雉而城。 二万尺,凡周十一里三十三步二尺,公侯之制也。 礼,天子千雉,盖受百雉之城十,伯七十雉,子男五十雉。 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轩城者,缺南面以受过也。 〇秋,大雩。 不能事事信用孔子圣泽废。 〇冬十月癸亥,公会晋侯,盟于黄○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是后薛弑其君比,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〇射,食亦反,又食夜反。 朝歌,如字。 ○公至自黄。 ○十有二月,公围成。 公至自围成。 成,仲孙氏邑。 围成月又致者,天子不亲征下士,诸侯不亲征叛邑,公亲围成,不能服,不能以一国为家,甚危。 若从他国来,故危录之。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瑕〇垂瑕,如字,又音加,二传作垂葭。 〇夏,筑蛇渊囿。 〇大搜于比蒲。 ○大廋,所求反,本又作搜。 比音毗。 ○卫公孟𫸩帅师伐曹。 〇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〇冬,晋荀寅及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晋赵鞅归于晋。 此叛也,其言归何? 据叛与出入恶同。 以地正国也。 军以井田立数,故言以地。 其以地正国奈何? 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 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 君侧之恶人也。 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 无君命也。 无君命者,操兵乡国,故初谓之叛,后知其意欲逐君侧之恶人,故录其释兵,书归赦之。 君子诛意不诛事。 晋阳之甲者,赵简子之邑,以邑中甲逐之。 〇操,七曹反。 乡,许亮反。 〇薛弑其君比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〇晋赵阳出奔宋〇晋赵阳,左氏作卫赵阳。 ○三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子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牄归不别以归何国者,明楚、陈以灭人为重,顿子以不死位为重。 〇公子佗人,大河反,二传作公孙佗人。 牄,七良反,二传作牂。 别,彼列反。 〇夏,卫北宫结来奔〇五月,于越败吴于醉李月者,为下卒出。 ○醉,李本又作隽,音司。 为,于伪反。 〇吴子光卒〇公会齐侯、卫侯于坚。 ○坚,如字,本又作掔,音牵,左氏作牵。 公至自会〇秋,齐侯宋公会于洮〇洮,他刀反。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石尚者何? 天子之士也。 天子上士。 以名氏通。 〇脤,市轸反。 脤者何? 俎实也。 实,俎肉也。 腥曰脤,熟曰燔。 礼,诸侯朝天子,助祭于宗庙,然后受俎实。 时鲁不助祭而归之,故书以讥之。 ○燔,本亦作膰,又作𬙆,音烦。 〇卫世子蒯聩出奔宋主书者,子虽见逐,无去父之义。 ○蒯聩,苦怪反;下五怪反。 ○卫公孟𫸩出奔郑〇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〇大搜于比蒲。 讥亟也。 〇亟,去冀反。 ○邾娄子来会公书者,非邾娄子会人于都也。 如入人都,当修朝礼。 古者诸侯将朝天子,必先会间隙之地,考德行,一刑法,讲礼义,正文章,习事天子之仪,尊京师,重法度,恐过误。 言公者,不受于庙。 〇间隙,音闲,下去逆反。 〇城莒父及霄。 去冬者,是岁盖孔子由大司寇摄相事,政化大行,粥羔肫者不饰,男女异路,道无拾遗。 齐惧,北面事鲁,馈女乐以间之。 定公听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当坐淫,故贬之。 归女乐不书者,本以淫受之,故深讳其本。 又三日不朝,孔子行,鲁人皆知孔子所以去,附嫌近害,虽可书,犹不书。 或说无冬者,坐受女乐,令圣人去。 冬,阴臣之象也。 〇父音甫。 去,起吕反。 相,息亮反。 粥羔,羊六反。 间,间厕之间。 近,附近之近。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娄子来朝〇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曷为不言其所食? 据食角。 〇鼷,音兮。 漫也漫者,徧食其身,灾不敬也。 不举牛死为重,复举食者,内灾甚矣。 录内不言火是也。 ○漫,亡半反,犹徧也。 徧音遍。 复举,扶又反,下同。 〇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〇夏五月辛亥,郊。 曷为以夏五月郊? 据鲁郊正当卜春三正也。 又养牲不过三月。 三卜之运也运,转也。 巳卜春三正,不吉,复转卜夏三月,周五月,得二吉,故五月郊也。 易曰:再三渎,渎则不告。 不得其事,虽吉犹不当为也。 不举卜者,从可知。 〇壬申,公薨于高寝〇郑轩达帅师伐宋○轩达,左氏作罕达。 〇齐侯、卫侯次于筥篨○筥篨,其居反;下直居反。 ○邾娄子来奔丧。 其言来奔丧何? 据会葬以礼书,归含且赗,不言来。 〇含,户暗反。 赗,芳凤反。 奔丧非礼也。 但解奔丧者,明言来者常文,不为早晚施也。 礼,天子崩,诸侯奔丧会葬。 诸侯薨,有服者奔丧,无服者会葬。 邾娄与鲁无服,故以非礼书。 礼有不吊者三:兵死,压死,溺死。 为,于伪反。 厌死,于甲反。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姒氏者何? 哀公之母也。 姒氏,耜女哀公者,即定公之妾子。 何以不称夫人? 据母以子贵。 哀未君也。 未逾年,不称公。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是后卫蒯聩犯父命,盗杀蔡侯申,齐陈乞弑其君舍。 九月,滕子来会葬〇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 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昃,日西也。 易曰日中则昃是也。 下昃,盖晡时。 〇昃音侧。 晡,布吴反。 ○辛巳,葬定姒,定姒何以书葬? 据不称小君,子般不书葬。 未逾年之君也。 哀未逾年也。 母以子贵,故以子正之。 有子则庙,庙则书葬。 如未逾年君之礼,称谥者,方当逾年称夫人。 曾子问曰:并有丧,则如之何? 何先何后? 孔子曰:葬先轻而后重,其奠也,其虞也,先重而后轻,礼也。 ○冬,城漆。 〇漆音七春秋公羊卷第十一经传贰阡肆佰伍拾玖字注:肆阡贰佰㭍拾肆字。 音义,壹阡壹佰伍拾玖字,仁仲比校讫。 发布时间:2025-04-18 13:36: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