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 素 内容: 美景不拒绝人 人却冷淡美景袁石公云[1]: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如雷吼[2]。 而白髭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 鸣呼! 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尝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 集素第五。 今译袁中郎说:长安的风雪之夜,古庙的寒冷地铺上,讨饭的乞丐与僧侣在睡梦中鼾声大作;而年迈的白胡子贵人虽然盖着华丽的棉被,却彻夜难眠。 哎! 松林间的明月、门外的青翠群山,从来没有拒绝过人,人们却偏偏要将这些美景拒之门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所以把有关素的文章集为第五卷。 注释[1]袁石公: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明代文学家。 [2]齁(hōu)齁:熟睡时的鼻息声。 真乐 真趣 真赏 真得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 今译田园生活中有真正的乐趣,但如果不潇洒闲适,也终究会忙碌不堪;诵读诗书时也会有真意趣,但如果不深深体会,也还是个浅陋凡夫;山水游赏时有美丽的景致,但如果不心领神会,最终也是泛泛而游;吟诗作赋时有真正的心得,但如果不跳出窠臼,最终也是俗套之语。 独坐神情爽 高眠魂梦清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1],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今译独坐茅屋,不停地烹茶品茶,七碗之后,气爽神清;斜倚竹床,书卷随手放一边,一觉醒来,心闲梦稳。 注释[1]七碗:唐代诗人卢仝酷爱品茶,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但看美景 莫谈是非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今译只管去欣赏花儿的绽放和凋落,不要去议论别人的正确与错误。 捐俗念 洗尘心白云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阅偈翻经,俗念都捐,尘心顿洗。 今译白云漂浮在青天之上,明月照耀着苍茫大地;焚一炉香煮一壶清茶,翻读佛教的智慧经典,世俗的俗念全都消除,红尘的俗心都被洗涤。 断除执着念 即是自在人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断耳。 [1]今译胸中只要摆脱了一个恋字,就会觉得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痛苦的根源,便是这颗心放不下执着,总是拖泥带水。 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却不能够果断割舍。 注释[1]本则摘自明吕坤《呻吟语》。 心乱万事乱 心清万象闲性不堪虚,天渊亦受鸢鱼之扰;心能会境,风尘还结烟霞之娱。 今译本心本性如果不能忍受清闲虚静,即使在高高九天或者在深深渊底,也会受到鹰飞与鱼游的不停干扰;心灵如果能够体会到自然的意境,即使在风烟万丈尘飞土扬的俗世,也同样能够拥有欣赏烟霞的乐趣。 身外有身 窍中有窍身外有身,捉麈尾矢口闲谈,真如画饼;窍中有窍,向蒲团回心究竟,方是力田。 今译世人身体之外还有一身体,手中虽执着拂尘一意闲谈,也会像画饼充饥一样无用;如果心窍中还有其他心窍,并向参禅的蒲团追问内心,这才是认真在本心下功夫。 夜深静坐 乐在其中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洗足收衣[1],正是宴安时节[2]。 今译云朵弥漫在山谷,月华朗照在长空。 洗净脚上的泥土,收拾好禅衣,正是打坐入定的好时节。 注释[1]洗足收衣:《金刚经》: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宴安:宴坐安静。 宴,宴坐,佛教中指修行者静坐,即《金刚经》中敷座而坐之意。 饥生阳火 饱伤神气饥生阳火炼阴精,食饱伤神气不生。 今译饥饿能使人生阳气之火,并且锻炼出体内的精气,吃得过饱就会损伤精神,使得体内元气不能上升。 心静调息 无欲则刚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 [1]今译心里如果没有烦恼的事,气息便能平顺自然调和;念头里若没有许多欲望,就能坚守原则保持中正。 注释[1]本则摘自明冯时可《雨航杂录》。 白云赠客 明月照人鄙吝一销,白云亦可赠客;渣滓尽化,明月自来照人。 今译心中鄙俗的念头一旦消除,白云也可以拿来赠送客人;胸中的杂念如果完全化去,明月自然就会亲近照耀你。 山居八德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竞田产,不闻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士籍。 [1]今译在山野居住要胜过在城市生活,要有这八种德行:不必拘泥于礼节,不必见陌生的客人,不必将酒肉杂列,不须与人争夺田产,不用听世态冷热,不用争论是非曲直,不会被催促文稿,不用谈论士人出身。 注释[1]本则摘自明陈继儒《岩栖幽事》。 日常诸事 皆有别趣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中闻书声,皆有别趣。 今译在灯下欣赏花朵,在帘内欣赏明月,在雨后欣赏美景,在醉后弄墨写诗,在梦里听到书声,都别有一番趣味。 风尘不到 幽兴偏长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 今译编制茅草做成屋子,搭砌石头成为台阶,不会有世俗的风尘到达这里;倚着梧桐吟咏诗歌,烹煮清茶侃侃而谈,这里面幽静的意趣分外悠长。 世味浓则忙 世味淡则闲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今译如果你对入世的兴趣很浓,即使不用刻意去寻找忙碌,忙碌自然就会前来缠上你;如果你对入世的兴味很淡,即使不用刻意去忙里偷闲,清闲也自然会前来送给你。 流年不复记 终岁无所营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营,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今译不需要去牵挂时光的流逝,只知道春来时花开,秋来了花落,不需要成年累月苦苦钻营,只知道日出时劳作,日落时休息。 人当自卜 吉凶在我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 人当自卜,不必问卜。 [1]今译行为合乎道义,不用占卜自然就是大吉大利;行为有违道义,纵然占卜得到的也是不吉利。 人应当自卜吉凶,而不是问神求卜。 注释[1]本则摘自明范立本《明心宝鉴》。 片时清畅享片时 不必更起姑待心片时清畅,即享片时;半景幽雅,即娱半景;不必更起姑待之心。 今译若能得到片刻的清爽舒畅,就好好享受这片刻的清闲;若能看到一点点幽景雅致,就细细欣赏这一点点风景;不必再生起等候他时之心。 闲居之趣 快活有五闲居之趣,快活有五。 不与交接,免拜送之礼,一也;终日可观书鼓琴,二也;睡起随意,无有拘碍,三也;不闻炎凉嚣杂,四也;能课子耕读,五也。 今译闲居的趣味,有五种快活处。 一是不与人交往应酬,免除了迎往送来的礼节;二是可以成天看书弹琴;三是作息时间可以随意,不受拘束;四是不必听闻种种世态炎凉;五是能教育孩子耕田读书。 人生这一世 何必苦钻营人生自古七十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阴晴与烦恼。 到了中秋月倍明,到了清明花更好。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漫把金樽倒。 世上财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身转劳,落得自家头白早。 请君细看眼前人,年年一分埋青草。 草里多多少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1]今译人生自古能活到七十的人很少,除去前面的年幼与后面的衰老。 中间的美好时光其实非常有限,何况还有非常多的波折与烦恼。 到了中秋节月亮就会特别明丽,到了清明时繁花就开得更娇好。 在花前月下要尽情地放声高歌,更要把金樽盛满美酒畅我怀抱。 人世上的钱财太多让人赚不尽,朝廷里的官位太多让人做不完。 可官位越高钱财越多人越劳碌,使得自己头发白了过早地衰老。 请您一定要仔细看看眼前的人,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成了老朽。 你看荒草掩着多少新坟与旧墓,这些坟一年中一半都无人祭扫。 注释[1]本则语意本明唐寅《一世歌》。 饮酒不可认真 认真则神混乱饮酒不可认真,认真则大醉,大醉则神魂昏乱。 在《书》为沉湎[1],在《诗》为童羖[2],在《礼》为豢豕[3],在《史》为狂药[4]。 何如但取半酣,与风月为侣? 今译饮酒不要太过认真,认真就会大醉,大醉就会神魂混乱不清。 《尚书》说这叫沉溺;《诗经》说听信人醉后胡言乱语就像寻找没角的公羊一样糊涂;《礼记》规定了酒礼,不得因酒招祸;在史书中说酒是令人发狂的药。 为什么不只饮个半醉、与风月作伴呢? 注释[1]在《书》为沉湎:《尚书泰誓》:沉湎冒色,敢行暴虐。 [2]在《诗》为童羖(gǔ):《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童羖,无角的公羊,指不存在的东西。 [3]在《礼》为豢豕(hun shǐ):《礼记乐记》: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 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 此先王之所以避酒祸也。 [4]在《史》为狂药:《晋书裴楷传》记载石崇与孙继舒饮酒,孙酒后傲慢,石想要罢免他的官职,裴楷便对石崇说: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 月夜焚香 古琴三弄月夜焚香,古桐三弄[1],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 试看香是何味? 烟是何色? 穿窗之白是何影? 指下之余是何音? 恬然乐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 不可思量处,是何境? 今译月夜焚香,弹奏古琴,便觉得万种思虑、千般痴想都已忘记断绝。 试看看香是什么味道? 烟是什么颜色? 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如水一样的白光是来自哪里? 抚琴之时手指之下回荡的又是什么声音? 恬然乐之而又能悠然忘却的又是什么情趣? 那神奇美妙难以体会和言传的,又到底是什么境界? 注释[1]古桐:指桐木制作的古琴。 三弄:古琴技法,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 茶是隐者 酒是侠士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 茶类隐,酒类侠。 酒固道广,茶亦德素。 [1]今译要说能使人热血沸腾的,茶比不上酒;要说能激发幽雅韵致的,酒比不过茶。 茶好像不食烟火的隐士,酒好像豪情万丈的侠客。 酒固然有很多种的功用,茶也自有它朴素的德性。 注释[1]本则摘自明陈继儒《茶董序》。 花开花落春不管 水暖水寒鱼自知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今译花开还是花落,春天不会理睬,不顺心的事也不必对人言说;水暖还是水寒,鱼儿自己知道,会心之处就留给自己欣赏吧。 处处皆真境 万物皆真机何地非真境? 何物非真机? 芳园半亩,便是旧金谷[1];流水一湾,便是小桃园。 林中野鸟数声,便是一部清鼓吹[2];溪上闲云几片,便是一幅真画图。 今译什么地方不是仙境? 什么东西没有真意? 半亩芳园,便是旧日的金谷园;一湾流水,便是小小的桃花源。 林中野鸟几声鸣叫,就是一部清雅的乐曲;溪上飘来几片闲云,便是一副真趣的图画。 注释[1]金谷:即金谷园,西晋石崇在洛阳的园林。 [2]鼓吹:乐曲声。 移榻亲夜月 挂琴吟天风窗前独榻频移,为亲夜月;壁上一琴常挂,时拂天风。 今译频繁移动着窗前的坐榻,为的是想和月亮更亲近;墙上的古琴一直悬挂着,时时被天风拂动着琴弦。 一心无累 四季良辰黄花红树,春不如秋;白雪青松,冬亦胜夏。 春夏园林,秋冬山谷,一心无累,四季良辰。 今译要论黄花的明媚和红树的艳美,春天不如秋天;要论白雪的皎洁与青松的蓊郁,冬天胜过夏天。 春夏看园林,秋冬看山谷,内心如果无所牵挂,一年四季便都美好时辰。 乐境要能享 苦境反觉甘当乐境而不能享者,毕竟是薄福之人;当苦境而反觉甘者,方才是真修之士。 今译身处快乐之境却不能享受快乐的,终究是可怜的薄福之人。 身处困苦之境却反而觉得甘甜的,方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士。 是非俱谢 物我两忘耳根似飚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今译耳根听到的是是非非,就像阵风刮过山谷激起的回响,过去后便不再有痕迹,这样的话是是非非就全都消失;心境感应着万事万物,就像池水浸润月光空明的景象,空灵澄澈却并不执着,这样的话池水明月才物我两忘。 发布时间:2025-04-18 14:44: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