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 景 内容: 结庐松竹间 徘徊青林下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 芳草盈阶,茶烟几缕。 春光满眼,黄鸟一声。 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 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则为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 集景第六。 今译在松竹之间搭建房子,悠闲的白云拥在了门口;在青林里面徘徊漫步,飞落的花瓣沾上了衣襟。 阶前满眼是青青芳草,煮茶的烟气升腾起几缕;眼前随地有明媚春光,黄莺偶尔啼鸣着一两声。 此时可以吟诗作画,只怕诗不尽言,画不尽意。 而高人韵士,只需要用片言数语便可以表达,称它为诗也可以,称它为画也可以,称它为高人韵士的诗画也同样可以。 所以把有关景的文章集成第六卷。 花关曲折 草径幽深花关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落叶但敲门扇。 [1]今译开满鲜花的小路蜿蜒曲折,白云弥漫认不出港湾在哪里;长满芳草的小路曲径通幽,落叶飘飞敲打着门儿和窗户。 注释[1]本则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花柳增春色 蓼苹媚秋容几分春色,全凭狂花疏柳安排;一派秋容,总是红蓼白苹装点。 今译多少分美好春色,全仰仗狂花和疏柳来增添烂漫;好一派明净秋容,多依赖红蓼和白苹来点缀呈现。 春山如笑夏山翠 秋山如妆冬山睡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 [1]今译春天的山,艳丽妖丽如同含笑;夏天的山,苍翠碧绿如同欲滴;秋天的山,明亮洁净如同梳妆;冬天的山,光线暗淡如同睡眠。 注释[1]此则出自北宋画家、山水画理论家郭熙《山水训》。 山居四法山居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今译在山中居住有四个法则:树木不按次序排列,石头没有固定的位置,房屋不要高大张扬,心中没有世俗的机心。 虚 度与衲子辈坐林石上,谈因果,说公案。 久之,松际月来,振衣而起,踏树影而归,此日便是虚度。 今译与僧人们坐在林中的石头上,谈论因果故事,说说禅宗公案。 时间长了,松林边上月亮升起来,抖抖衣服起身,踏着月下的树影归去,这天便是不染任何俗事的令人向往的虚度了。 身在冰壶 人行图画晴雪长松,开窗独坐,恍如身在冰壶;斜阳芳草,携杖闲吟,信是人行图画。 今译初晴的积雪,挺拔的青松,打开窗户独坐在美景旁边,自己如同置身于冰壶之内;太阳将西斜,芳草碧连天,扶着手杖悠闲地吟诗作赋,确是人从图画中穿行而过。 青山雨后秀 江月波中明看山雨后,霁色一新,便觉青山倍秀;玩月江中,波光千顷,顿令明月增辉。 今译雨后看山,晴光下焕然一新,便觉得青山分外的明媚秀丽;江船玩月,波光里潋滟无边,便觉得明月分外的皎洁光辉。 读书宜楼 快事五桩读书宜楼,其快有五:无剥啄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气浸床,三快也;木末竹颠,与鸟交语,四快也;云霞宿高檐,五快也。 今译读书宜在楼上,其中的快乐有五:没有来访者敲门的声音,是第一快乐事;可以眺望远方,是第二快乐事;没有湿气侵袭床铺,是第三快乐事;高楼靠近树梢竹顶,可与鸟儿交谈,是第四快乐事;云霞仿佛停留在高高的屋檐下,是第五快乐事。 发布时间:2025-04-18 14:51: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