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查子·元夕 内容: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 :一作:满)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元宵节追忆爱情思念译文/注释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注释1、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2、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3、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见:看见。 6、泪湿:一作“泪满”。 7、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全文赏析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 “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之夜的灯火辉煌,那次约会,两情相悦。 周围的环境,花市,彩灯,明丽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想念伊人的伤感。 “今年元夜时”写出主人公情思幽幽,喟然而叹。 “月与灯依旧”作了明确的对比,今天所见,依然如故,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其实是朱淑真所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 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 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 “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 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 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 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 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 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 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 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 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 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 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 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 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 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 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 世事在变,沧海桑田。 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 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 欧阳修的诗词甚多,而我独爱《生查子·元夕》。 反复低吟浅唱“去年元夜时……”无限伤感,隐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绵绵无绝期? 写作背景此词写约会。 或被认为是景祐三年(1036)词人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 发布时间:2025-04-19 09:16:0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