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内容: 看岳王传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匠陵南渡銮舆!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韩世忠安危属君,立勤王志节,比翊汉功勋。 临机料敌存威信,际会风云。 似恁地尽忠勇匡君报本,也消得坐都堂秉笏垂绅。 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误国贼秦桧官居极品,欺天误主,贱土轻民。 把一场和议为公论,妒害功臣。 通贼虏怀奸诳君,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 英雄恨,使飞云幸存,那里有南北二朝分? 张俊谋渊略广,论兵用武,立国安邦。 佐中兴一代贤明将,怎生来险幸如狼? 蓄祸心奸私放党,附权臣构陷忠良。 朝堂上,把一个精忠岳王,屈死葬钱塘! 元曲三百首译文/注释1. 披文握武:岳飞,南宋初期抗金的名将。 敌人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里难。 ”他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质量很高。 《宋史》本传说他“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 ” 2. 建中兴庙宇:建立了中兴的事业。 庙宇,指宗庙社稷。 岳飞于绍兴十年与金兀术对垒,连战皆捷,中原大震,进军朱仙镇,直逼开封,两河豪杰皆愿归其统制;金军内部也多瓦解动摇。 岳飞见形势大好,对他的部下说:“直抵黄龙,与诸军痛饮耳。 ” 3. 青史:历史,史书。 古人用竹简记事,在刻写之前,先须用火加以处理,叫做“杀青”,所以叫做青史。 这句是说岳飞建立的丰功伟绩都记载在历史上。 4. “功成”句:权奸,指秦桧。 桧于绍兴十一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于风波亭上,时飞年三十九岁。 5. “闪杀人”句:言中原沦陷区的人民日夜盼望宋师北伐,恢复中原。 闪杀,抛弃,抛撇。 士夫:泛指人民。 6. 弃丘陵:抛弃祖宗的坟墓。 銮舆:皇帝的车子,因以代指皇帝。 此句言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偏安江左,不思恢复。 7. “钱塘路”三句: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将尸体窃葬于钱塘门外九曲丛祠处。 来往凭吊的,无不悲愤填膺,唾骂秦桧欺天误主,妒害功臣。 所以这样说。 8. 官居极品:极品,最高品级的官,指宰相。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拜秦桧为相。 秦桧是历史上最无耻的卖国投降派,曾诬杀岳飞等爱国将领,罪恶累累,为历代人民所唾骂。 9. 那些儿立朝廷仗义依仁:意思是秦桧在朝廷作官,哪里有一点儿仁义。 那些儿:哪有一点儿,激愤语。 10. 使飞云幸存:假使岳飞、岳云还侥幸存在的话。 岳云,岳飞养子,英勇善战,有恢复国土的壮志,被投降派秦桧、万俟呙诬杀。 【看岳王传】 能文能武的全才,足可以使南宋中兴,名字永垂青史。 其功绩遭到权臣的怨恨,误中权臣的奸计。 中原父老再也盼不来北进的王师,赵宋王朝丢弃祖宗的陵庙向南逃去。 钱塘路上,风雨凄凄,满含愁怨,洒落在西子湖上。 【误国贼秦桧】 身为宰相,欺骗当朝天子,出卖国家土地,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把一场和议为公论,残害功臣。 通敌叛国欺骗君主,哪里配做朝廷的官! 假如岳飞和岳云还活着的话,哪里还有后面的南北分离呢? 全文赏析【看岳王传】 本曲为元人小令中歌颂宋代名将岳飞的名篇,开头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称他文武双全,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留芳百世。 后两句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 “闪杀人”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 最后三句落笔于岳坟。 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 全曲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误国贼秦桧】 主要谴责秦桧的罪恶。 前四句是对秦桧罪行的总体评价。 第一句指出秦桧的地位;后边三句是说他欺瞒皇帝,使国土沦丧,弃人民于不顾,接下来三句进一步揭露他的具体罪行:嫉妒陷害功臣,杀害岳飞父子;私通金国,诳骗君王;枉立于朝堂之上,不施行仁义。 最后三句抒发作者内心愤慨。 最后两句又回过来写秦桧误国,使得当时中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发布时间:2025-04-20 09:33: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