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鉴赏 内容: 洞仙歌 作者:晁补之 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①。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②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③倾尽。 更携取一胡一一床一、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注释】 ①“碧海”句:谓青天升起明月。 唐代李商隐《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代李贺《七夕》:“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②蓝桥:在陕西蓝田县东南,桥架蓝水之上,故名。 此处用裴航遇云英于此桥,婚后成仙典故。 出自唐代裴铡《传奇·裴航》。 此处隐喻佳人所在。 ③流霞:仙酒名。 【翻译】 青烟笼罩处,自碧蓝夜空里忽然飞出一轮金色明镜。 长夜空阶上,闲卧着桂树的影子。 正是夜露渐冷时节,秋蝉的哀鸣声已零落。 故都迢遥,只有那仙人所居的蓝桥离此很近。 夜已深,水晶帘儿仍未放下,云母屏风依旧展开,清冷的月色里浸透着美人的淡淡粉香。 让我把这如许澄澈的月影光辉都倾入酒杯吧,连同那流霞仙酒,一直醉饮到天明。 再搬他一张一胡一一床一登上南楼,细看这美玉装扮的人间,领略那素洁的千顷秋月。 【解读】 此篇对月怀人。 由月出而起离人之悲,念及自身失意飘零,纵使佳人相伴,语意却寒凉之至。 至登楼赏月,语意转为旷达。 “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气象阔大,豪迈疏放。 虽是勉强自解,但全词仍属疏放达观之作,非沉湎悲戚之音。 清代黄苏《蓼园词选》点评:“前段从无月看到有月,后段从有月看到月满,层次井井,而词致奇杰。 各段俱有新警语,自觉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兴乃不浅”。 发布时间:2025-04-20 11:08: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