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十七 说林 内容: 本篇导读本卷《说林》与上篇《说山》相似,可说是姊妹篇,其说故事及箴言的形式相同,山和林木互相辉映,可见作者及编者的心思。 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天地而生天地,至深微广大矣。 足以蹍者浅矣[1],然待所不蹍而后行;智所知者褊矣,然待所不知而后明[2]。 1 蹍(niǎn):践踏。 2 明:通透明白,深入明悟,不是普通的明白。 译文没有古代没有今天,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天地未分时便生出天地,这是极深奥而广阔博大的道。 用脚步行,被践踏的地方是很浅窄的,但是必须有未被践踏的地方,才可以让人继续行走;有智慧的人所知道的仍然有偏倚侧重,必须靠不断认识新事物,才可以豁然明白通透。 短绠不可以汲深[1],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 1 绠(ɡěnɡ):汲水用的绳子。 译文绳子太短不可以用于水深的井,器具细小不可以用来盛载大的物品,因为它们不能胜任。 水静则平,平则清,清则见物之形,弗能匿也[1],故可以为正。 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 1 匿:隐藏而至消失。 译文水流安静就会平稳,平稳后就会清澈,清澈便能反映出对象的形象,事物的形状不能够匿藏,故此可以调正使清晰。 河川枯竭了,溪谷便空虚无水;山丘被夷平,深渊也会被填塞;嘴唇翻起来,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赏析与点评常言心水清,清静才可以看得透彻,心平气静才生智慧,可见安静的重要性。 跖越者[1],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 1 跖:到达。 越:南方的越国。 译文要到达越国,有人坐船,有人坐车,虽然路线不同,但所到达的地方是一致的。 佳人体态不同,美人面貌各异,但都能够令人喜欢。 梨、橘、枣、栗等虽然有不同的味道,但是人们都喜欢吃。 赏析与点评在多姿多彩的缤纷世界里,人们可以各展所长,即使各人的生命道路并不一样,但所极一也,都可以在人生留下精彩的片段。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译文有人因为做盗贼而致富,富有的人未必都是盗贼;有人因为廉洁而贫穷,贫穷的人未必都廉洁。 海内其所出,故能大;轮复其所过,故能远。 译文大海能容纳百川,所以海洋能够庞大;小小的车轮能不停地转动,故此能够走得很远。 以小见大,以近喻远。 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1],而一顷之陂不可以灌四顷[2],大小之衰然[3]。 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1 陂:水库,湖泊。 2 可以:王念孙认为当作不可以。 3 衰(cuī)然:必然,由强转弱的必然情况。 译文在小事上体会大事,用附近的情况能够知道远方的事情。 十顷的水库可以灌溉四十顷的田地,而一顷的水库不足够灌溉四顷的田地,大小的比例未能证明是必然的。 明月的光可以照明望远,但不可以靠月光写细字;浓雾的早上仍旧可以写细字,但是不可以望见远处平常的景象。 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兰芝欲修而秋风败之[1]。 虎有子,不能搏攫者[2],辄杀之[3],为堕武也[4]。 龟纽之玺[5],贤者以为佩;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6]。 视书,上有酒者,下必有肉;上有年者,下必有月。 以类而取之。 1 兰芝:两种香的花草,比喻为有德才品格的君子。 2 攫(ju):用爪子抓,抓取。 3 辄(zh):马上,立刻。 4 堕:落后。 5 龟纽:龟形纽,纽指印上可提握的部分。 龟象征吉祥之意。 6 缠:绳。 译文太阳月亮都想放光明,但却被浮云遮盖着;好像兰花芝草的君子想修养身心,却被邪乱的秋风吹折败坏。 老虎有儿子,如不能搏击攫食,大虎便会马上杀死它,这是为了消灭没有武力的后代。 龟形纽把的玉玺,贤人用它做佩物;土壤分布在田里,有能力耕种的人以此变得富有。 给予拯溺者黄金美玉,不如给他一条普通的绳索。 看到书本内容,前面有酒字,后面必有肉字;前面有年字,后面必有月字。 这都是以同类而推知的。 欲观九州岛之土,足无千里之行;心无政教之原,而欲为万民之上,则难。 旳旳者获[1],提提者射[2],故大白若辱,大德若不足。 未尝稼穑粟满仓,未尝桑蚕丝满囊[3],得之不以道,用之必横[4]。 1 旳旳(d):光明。 指猎物在光明的地方被人看见,无法躲藏。 2 提提:飞鸟走兽安详地不活动。 3 囊:袋。 4 横:骄横放纵。 译文想观察九州岛的领土和民风,却不用脚走遍千里的旅程;内心没有政治教化的原则,却想成为万民之上的统治者,这是非常困难的。 暴露的猎物容易被人捕获,安逸的鸟兽很容易被人射击,最清白的人似受污辱,最高道德的人看似不足。 没有耕种却粟粮满仓,没有种桑养蚕却丝绸满袋;不从正道而有所得益,使用时必会放恣挥霍。 赏析与点评为何大德若不足? 第一是因为谦虚,最高道德的人的道德不能量度,他们谦虚不自夸,因此好像不足;第二是低调,他们和光同尘,不想与众不同;第三是他们避免受到妒忌和攻击;第四是不能自我执着。 若只是似而已,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圣人处于阴[1],众人处于阳;圣人行于水[2],众人行于霜。 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 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3]。 舍茂林而集于枯,不弋鹄而弋乌,难与有图。 寅丘无壑,泉原不溥,寻常之壑,灌千顷之泽。 见之明白,处之如玉石;见之暗晦,必留其谋。 1 阴:较隐蔽的地方。 圣人不与众人争名利,因此安处在不明显的位置。 2 水:比喻柔和。 圣人行于水的意思是不强行,不硬撞硬闯。 3 愚者言:愚蠢的人自以为是,不停发表很多意见,其中错误百出。 译文圣人安顿在隐蔽的地方,众人显露在人人可见的地方;圣人行走于水上,众人行走危险的霜雪上。 不同口音的人不能欣赏相同的音律,不同形态的事物不可以归类于相同的品种。 农夫劳动,而君子受到供养,愚蠢的人不停发表意见,有智慧的人从中选择有用的话。 舍弃茂密的树林而栖息在枯树下,不射鸿鹄大鸟而射乌鸦,这种人难以与他商议大事。 深山没有沟壑,是因为山里没有泉水所致;平常的沟壑有不尽的水源,是可灌溉千顷大泽。 看得见而明白的事物,好像玉石般透彻;看不清而暗晦的事物,必会留下很多疑问。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1]。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2]。 嚼而无味者弗能内于喉,视而无形者不能思于心。 1 诡:特殊的情况,违背正规标准的情形。 2 御:通驭,控制驾驭马匹的能力。 译文水面虽然平静,必定仍然有波纹;衡量的工具虽然公正,必定仍然有误差;尺寸虽然量度齐整,必定仍然有欠缺的地方。 没有规矩不能评定方圆的尺度,没有准绳不能评定弯曲和平直。 采用规矩准绳的人,亦会有规矩准绳的法则。 船翻了才能显出游泳的能力,马奔跑才能看到优良的骑师。 咀嚼着没有味道的东西,难以下咽;看不到形象的事物,不能在心中留下记忆。 赏析与点评所谓非规矩不能定方圆,法治的精神讲求客观,以法则作为事情的标准。 可是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法律制度亦有其限制,因此不应忽略道德对人的自我制约,应平衡地应用感性与理性。 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译文弓弩先要调较,然后发挥劲力,马匹先要驯服,然后发挥优良的作用,人先要树立诚信,然后发挥做事的才能。 赏析与点评人先信而后求能,信为道之根,当人的诚信破坏了,便会切断道德的根基,这人当然不是个好人才,就算有天才有才能,也没有人会信任他重用他。 发布时间:2025-04-20 16:54:4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