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鉴赏 内容: 三台 作者:万俟咏 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①、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②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一陰一半晴云暮。 禁火天③、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蜡传宫炬,散翠烟、飞入槐府④。 敛兵卫、阊阖⑤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⑥。 【注释】 ①九陌:京城大道。 ②饧(táng):麦芽糖。 ③禁火天:指寒食节。 ④槐府:古时贵人宅第门前种槐,故称槐府。 ⑤阊阖(chāng hé):宫门。 ⑥休务:宋人称办公休止为休务。 【翻译】 看那满树梨花似晕染着昨夜月色,海棠又似半含一着今晨雨露,皇家禁苑,终究关不住那春一色,一路漫过青门,涨满御河,暗暗流向南浦。 春风微微里,细柳垂下如丝丝金缕的柔条。 遥望那深深宫阙,如掩烟云雾中。 这正是四海承平的好时代,朝廷和民间都其乐融融,国中条条大道上,都喧响着太平盛世的箫鼓。 黄莺儿娇一啼婉转,歌声断续,小燕子飞来飞去。 绿水倒映着岸边台榭秋千,对对游女围在一起欢乐斗草。 踏青路上流一溢着饴糖甜香和残酒余味;说不定还会不经意遇见那桃花灼灼的朱门。 傍晚很快到了,雕鞍宝马上的少年已醉意醺醺,衣襟上粘惹着点点落红飞絮。 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半一陰一半晴暮云四合的时分。 还是满城禁火的寒食,少年人已在忙着试春装了。 一年的好时光,恰到三分之一的最佳处。 清明时节,看汉宫传送蜡烛,翠烟缕缕飞入高门贵第。 守城的卫兵全都撤除了,宫门四开,也不再听到传诏宣旨之一声,停止了一切公务。 【解读】 此词铺写清明时节帝都繁华,唱诵盛世太平。 全词充分施展工笔勾勒笔法,极尽铺张扬厉,迤逦写尽宫苑春景、郊野踏青、满城闲适之状,描绘出一幅四海承平、朝野同乐、莺歌燕舞的升平喜庆图画。 语言富丽一精一工,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发布时间:2025-04-23 11:26:0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