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或問 内容: 或問:「此記,仍仿傳奇演義體例,以回數登記之,名曰:『記』,亦演義體也。 何不編為記體,如《搜神》、《聊齋》之類,令體例相符乎?」余曰:「此書以勸人為主意。 編為回數者。 以徇世俗之所好。 看罷上回,不得不看下回,所以引人入勝也。 何必拘拘於記體哉?」或問:「此書言庚子,五聖捧旨救劫之事,舊傳在道光朝庚子也。 此記所言,則專指光緒朝之庚予也。 此曷以故?」余曰:「五聖捧旨救劫,兩庚子俱奉命也。 後庚子之劫,更甚於前庚子。 此記所錄,則實紀後庚子也,又何疑焉?」或問:「遊生遊冥,一宵一宮,或兩宮,洋洋萬餘言,何能敏捷若是?」余曰:「凡遊生遊冥,未出壇時,領者先賜靈丹吞服,功能益慧壯神,其中玄玄妙妙,全由天授,非人力也。 又何疑焉?」或問:「老母哭歌中,紅紗是何物件?」余曰:「紅紗者,紅塵俗網也。 世人墮落紅塵,不能為聖賢仙佛,為俗網蒙蔽故也。 人欲跳出此網,必須有出世之功德也。」或問:「記中言天堂、地獄之狀,發前人所未發,道前人所未道,誠足聳世之人之信仰矣。 萬一有頑固之儒,倔強之輩,偏執己見,堅不信服,且從而誹謗之者,又當何如?」余曰:「此不必校,聽之可也。 此等人終有信服之時。」問:「在何時?」答曰:「俟伊三寸咽喉氣斷,見無常的時候,自然信服,然已悔之晚矣!」或問:「張三丰大仙評《洞冥記》,較之評《三國演義》者,孰為優勝?」余曰:「有過之無不及矣! 三丰本元朝名進士,氣節高尚,國變後,棄官入道,為火龍真人弟子,以功封『靈佑帝君』,自稱邋遢道人;瀟灑風流,隱顯度世,生平學問淵博,著作宏富。 今奉 聖帝之命,評此洞冥,特其餘技耳,觀其評語,嬉笑怒罵,皆勘破古今人情,非他手所及也。 此部《洞冥》,經其評定,乃分外生色也。」蓬萊傳法 青青子柳元陽 識 发布时间:2025-04-23 14:15:5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