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促织 内容: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成以其小,劣之。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喜而收之。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译文/注释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公差。 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没有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 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捉到一只。 ”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 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 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 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款式上不符合。 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 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 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 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 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两次。 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 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 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 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 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 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成名反复思索,恐怕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吧? 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 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 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跑,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 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视力、听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 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 他便跟着癞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 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 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 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 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 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 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 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 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孩子哭着跑了。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 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 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 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 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 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 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 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 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 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 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叫了一声就跳走了,跳得非常快。 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 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 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像先前那只。 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 (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 (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里去了。 再仔细看它,形状像蝼蛄,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 他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 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 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 (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比试的笼子里。 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 少年坚持要斗,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 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 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 (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 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 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 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 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 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 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 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 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 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 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 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 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 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 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 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 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 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 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 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 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 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 现在才苏醒过来。 巡抚也重赏了成名。 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还阔气。 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 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 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只有成名这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 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 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 ’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注释1. 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 2. 尚:崇尚,爱好。 3. 西:这里指陕西。 4. 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5. 才:(有)才能。 这里指勇敢善斗。 6. 责:责令。 7. 里正:里长。 8. 游侠儿:这里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9. 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 直,通“值”。 10. 居为奇货: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等待高价)。 居,积、储存。 11. 里胥:管理乡里事物的公差。 12. 科敛丁口:向百姓征税摊派费用。 科敛,摊派、聚敛。 科,聚敛。 丁口,老百姓。 丁,成年男子。 13. 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 操……业,从事……行业。 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14. 售:原意是卖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 15. 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 16. 累尽:牵累而耗尽。 累,牵连,妨碍。 17. 裨益:补益。 18. 款:款式,规格。 19. 宰严限追比:县令严定期限,催促缴纳。 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人民,限期交税、交差、逾期受杖责,叫“追比”。 20. 流离:淋漓。 21. 能以神卜:能够凭借神力占卜。 22. 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23. 爇香:点燃香。 24. 翕辟:翕,合。 辟,开。 25. 竦立:恭敬地站着。 26. 无毫发爽:没有丝毫差错。 27. 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 28. 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 29. 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30. 有古陵蔚起:有古坟高起。 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 31. 蹲石鳞鳞:蹲踞着的一块块石头像鱼鳞排列。 32. 冥搜:用尽心思搜索。 冥:深。 33. 趁:赶。 34. 蹑迹披求:追(蛤蟆的)总计,拨开(丛草)寻求。 蹑,悄悄追随。 披,拨开。 35.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即使价值连城的宝玉也比不上。 拱璧,大璧,极言其珍贵。 啻,止。 36. 蟹白栗黄:蟹肉和栗肉,指蟋蟀吃的精饲料。 37. 斯须:一刻工夫,一会儿。 38. 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 业,业障,佛教用语,罪恶的意思。 39. 复算:再算账,追究。 40. 抢呼欲绝:头撞地,口呼天,几乎要绝命。 抢,碰撞。 41. 向隅:面对墙角(哭泣)。 《说苑》:“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哭泣……”后人用“向隅”,含有哭泣的意思。 42. 藁葬:用草席裹着尸体埋葬。 43. 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 44. 气断声吞:出不来气,说不出话,形容极度悲伤。 45. 交睫:闭上眼睛要睡。 46. 东曦既驾: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 东曦,指日神东君。 曦,日光。 既驾,已经乘车出来。 古代传说,日神乘着神龙驾驭的车。 47. 觇视:窥视。 48. 裁:通“才”,刚刚。 49. 超忽:形容跳得轻快而高。 50. 审谛之:仔细地(看)它。 51. 土狗:蝼蛄的别名。 52. 日与子弟角:天天和伙伴(的蟋蟀)角斗比赛。 子弟,年轻人。 53. 售者:这里指买主。 54. 造庐:指到家。 造,到……去。 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 引申为村房或小屋。 55. 胡卢:形容笑的样子。 56. 比笼:比试的笼子。 57. 惭怍:惭愧。 58. 固强之:坚持要较量较量。 固,坚持、一定。 强,迫使。 59. 顾:但。 60. 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 《庄子·达生》篇说,养斗鸡的,要把斗鸡训练得镇静沉着,仿佛是木头雕的,才能够不动声色,战胜别的斗鸡。 61. 龁:咬。 62. 翘然矜鸣:鼓起翅膀得意地叫。 翘,举。 矜,夸耀。 63. 尺有咫:一尺多。 咫,八寸。 64. 虫集冠上:蟋蟀落在鸡冠上。 集,止。 65. 翼:同“翌”。 66. 抚军:官名,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的民政和军政。 67. 细疏:仔细地陈述。 疏,臣下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这里作动词。 68. 无何:没多久。 69. 卓异:(才能)优异。 这是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0. 又嘱学使:又嘱,是抚军嘱。 学使,提督学政(学台),是专管教育和考试的官。 71. 俾入邑庠:使(他)进入县学,即做秀才。 俾,使。 邑,县。 庠,学校。 72. 百顷:和下文的“万椽”,都极言其多。 73. 牛羊蹄躈各千计:意思是牛羊几百头。 蹄躈,亦作“蹄噭”,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噭,口;躈,肛门。 见《史记·货殖列传》。 千计,是说很多,不是实数。 74. 裘马过世家: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都超过世代做官的人家。 75. 异史氏;作者自称。 《聊斋志异》里边有许多怪异的事,所以称异史。 76. 贴妇:把妻子做抵押品去借钱。 贴,抵押。 77. 独是:唯独这个。 78. 以蠹贫:因做书虫而贫穷。 蠹,蛀虫,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务的胥吏。 78. 令尹:县令,府尹。 这里是沿用古称。 80. 恩荫:得到恩惠荫庇。 81.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一个人升天,连他的鸡犬也成仙。 比喻一个人发迹了,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着得势。 发布时间:2025-04-24 12:06: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