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鉴赏 内容: 贺新郎 作者:辛弃疾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①,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②,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③,看燕燕,送归妾④。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⑤。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⑥。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注释】 ①鹈鴂(tí jué):鸟名,鸣于暮春,或指伯劳。 ②“马上琵琶”句:用西汉昭君出塞和亲事,出自东汉班固《汉书》。 唐代李商隐《王昭君》:“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官长有隔生春。 ” ③“更长门”句:典出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中《长门赋序》。 汉武帝陈皇后因妒失一宠一,被幽禁于长门宫,奉黄金百万求之于司马相如,为之作《长门赋》陈情,得以重获汉武帝欢心。 ④“看燕燕”二句:用春秋时卫庄姜送归妾事,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左传》。 《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⑤“将军”三句:用汉武帝时李陵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陵出征匈一奴一,兵败被俘。 汉武帝误信传言灭其三族,致其彻底与汉断绝。 “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别苏武事。 李陵《与苏武三首·其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 ⑥“易水”三句:用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事。 太子丹率众别荆轲于易水,皆白衣冠以送之。 高渐离击筑,荆轲合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翻译】 听着绿树丛中鹈 声声,已觉悲从中来,更何况,那鹧鸪啼声刚住,杜鹃悲号又起。 一直啼叫到春去无踪,百花落尽,真是令人无限惆怅。 即便如此,算起来这些也都比不过人世间的生别离之苦。 前有昭君出塞,马上琵琶催促,一去万里关塞苍莽;又有阿一娇被弃,深锁长门,乘着翠碧宫辇辞别皇宫;更又那庄姜送归妾,看燕燕于飞,从此远别。 遥想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却兵败被俘,身败名裂。 当初河梁送别苏武时,回头遥望万里故国,从此永诀。 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时,众人皆着如雪衣冠,秋风萧瑟,悲歌慷慨,无尽无休。 如啼鸟懂得人间竟有这么多的悲伤,恐怕啼出的就不是清泪,而是鲜血了。 与君一别,从此后,不知还有谁能与我同醉,共赏那天上明月? 【解读】 此词为兄弟送别之作,写尽人间别恨,寄托难平之意气。 辛氏兄弟南归宋室,志在抗金,却同遭排挤打击,临别相送,不胜唏嘘。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 ” 发布时间:2025-04-24 12:22: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