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鉴赏 内容: 念一奴一娇 作者:辛弃疾 书东流村壁 野塘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①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一燕能说②。 闻道绮陌③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④。 旧恨春一江一流不尽⑤,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 ①刬(chǎ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 ②“楼空”二句:用燕子楼典故。 ③绮陌:繁华锦绣的大道,宋人多指花街柳巷。 ④纤纤月:指美人纤足,如弯月。 ⑤“旧恨”句: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一江一春水向东流。 ” 【翻译】 郊野池塘边,花已谢了,又一年的清明匆匆过去。 只是那东风仍欺负我这羁旅客,云屏内倚枕而眠,却春寒袭人难入梦。 犹记当初,我们曾经在曲折一江一岸持酒送别,系马于杨柳下。 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年年归来的燕子,还记得旧日情形。 听人说就在繁华街道的东头,过路人曾于绣帘下见过她的纤纤金莲。 旧恨本已如春一江一水一样流不尽,如今又添新愁,如重重云山堆叠。 可以料想,若有一天酒席间重逢,恐怕她已如镜中之花,难以攀折。 大概她还会惊问我,为何近来添了这么多白发? 【解读】 此词为即景感旧之作。 淳熙五年辛弃疾被召为大理少卿,自一江一西前往赴任途中,行经旧地,感念一段旧情,因作此词。 全词格调沉郁,情致缠一绵,哀而不伤,是又一以健笔写柔情的杰作。 发布时间:2025-04-24 12:29:1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