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与引用论著目录 内容: 1. 明本《穆天子传》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正统《道藏》本,简称《道藏》本。 2. 明本《穆天子传》六卷,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天一阁范氏本,简称范本。 3. 明程荣校《穆天子传》六卷,收明万历《汉魏丛书》,简称程本。 4. 清郑濂校《穆天子传》六卷,收王谟《增订汉魏丛书》,简称郑本。 5. 清《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穆天子传》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6. 清洪颐煊校《穆天子传》,收孙星衍《平津馆丛书》,简称洪校本。 7. 清卢文弨校《穆天子传》,简称卢文弨。 (此下至卫挺生《穆天子传今考》,皆转引自王贻樑、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 8. 清翟云升《复校穆天子传》,简称翟云升。 9. 清檀萃《穆天子传注疏》,简称檀萃、檀本。 10. 清陈逢衡《穆天子传注补正》,简称陈逢衡。 11. 清吕调阳《穆天子传释》,简称吕调阳。 12. 清郝懿行《穆天子传注补》,简称郝懿行。 13. 章太炎《膏兰室札记》,简称章太炎。 14. 孙诒让《札迻》,简称孙诒让。 15. 刘师培《穆天子传补释》、《穆王西征年月考》,简称刘师培。 16. 卫聚贤《穆天子传研究》,简称卫聚贤。 17. (日)小川琢治《穆天子传考》,简称小川琢治。 18. 刘盼遂《穆天子传古文考》,简称刘盼遂。 19. 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简称顾实。 20. 张公量《穆传山经合证》,简称张公量。 21. 于省吾《穆天子传新证》,简称于省吾。 22. 高夷吾《读穆天子传随笔》,简称高夷吾。 23. 卫挺生《穆天子传今考》,简称卫挺生。 24. 顾颉刚《穆天子传及其著作时代》,载《文史哲》1951年第1卷第2期。 简称顾颉刚。 25. 丁谦《穆天子传地理考证》,简称丁谦;《穆天子传记日干支表》,简称丁谦《干支表》。 俱载《浙江图书馆丛书》第二集。 26. 岑仲勉《穆天子传西征地理概测》,载《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简称岑仲勉。 27. 王贞珉《穆天子传简论》,载《文史哲》1962年第5期。 28. 王范之《穆天子传所记古代地名与部族》,载《文史哲》1963年第6期。 29. 刘美崧《周穆王和西王母》,载《新疆文学》1962年第5期。 30. 林祥征《西王母的变迁及其启示》,载《新疆文学》1962年第5期。 31. 赵俪生《〈穆天子传〉中一些部落的方位考实》,载《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4月第十辑。 32. 常征《穆天子传是伪书吗?》,载《河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33. 何农《穆天子传考略》,载《南充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4. 钱伯泉《先秦时期的丝绸之路〈穆天子传〉的研究》,载《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35. 刘萧芜《穆天子传今译》,载《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36. 库尔班外力《西王母新考》,载《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37. 孙致中《穆王西征与〈穆天子传〉》,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 38. 莫任南《从〈穆天子传〉和希罗多德历史看春秋战国时期的中西交通》,载《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 39. 靳生禾《〈穆天子传〉若干地理问题考辨》,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40. 缪文远《穆天子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载《文史知识》1985年第11期。 41. 王贻樑、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发布时间:2025-04-24 13:59:5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