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克庄·贺新郎·端午深院榴花吐·鉴赏 内容: 贺新郎 作者:刘克庄 端午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①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②,新样钗符艾虎③。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一浪一花舞。 灵均标致④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⑤醑⑥。 谁信一騷一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⑦。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释】 ① 綀(shū)衣:粗布衣服。 ②结束:装束、打扮。 ③钗符艾虎: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端五剪绘彩作小符儿,争逞一精一巧,掺于鬟髻之上。 都城亦多撲卖,名钗头符。 ”“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 ④灵均标致:屈原风度。 灵均,屈原字。 ⑤椒:香物,用以降神。 ⑥醑(xǔ):美酒,用以祭神。 ⑦角黍:粽子。 【翻译】 深深庭院中榴花正绽放,帘帷敞开,我身着麻衣,手摇绢扇,正午清风一习一一习一,暑热渐散。 少男少女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插新式的钗头彩符,身佩艾草扎成的老虎。 渡口早已有游人观看赛龙舟。 我年岁已老,懒得去凑那热闹,任凭年轻人争着摇旗擂鼓呐喊,看船桨搅起水流翻卷、一浪一花飞舞。 屈原的风骨千古流传,想他一生怀抱高洁之志,犹如身怀香草美酒。 有谁相信千载之后,他沉于一江一底的魂魄会垂涎粽子呢,还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所以扔粽子是为蛟龙解馋。 要是他如今能醒过来看到这情形,想必还不如情愿当年醉死,倒省去许多烦恼。 权当作一笑谈吧,以此凭吊那千古含冤的屈大夫。 【解读】 此词为端午节吊古咏怀之作,托屈原事以抒己愤。 清代黄苏《蓼园词选》评曰:“非为灵均雪耻,实为无识者下一针砭。 思理超超,意在笔墨之外。 ” 发布时间:2025-04-26 11:24: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