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 戊午 内容: 戊午元旦古稀過又兩年期,望闕朝衫歲一披。 世事漸如雞肋味,詩情猶剩虎頭癡。 流年老幸春還到,晚運衰非力可支。 差喜筋骸粗健在,東南山水擬探奇。 蔣母陳太恭人七十壽詩記得西池有使星,夫人名以上元稱。 欲知壽母通仙籍,設帨剛臨不夜燈。 其二淑德能持福渾圓,閨門禮法世爭傳。 烏衣門第牛衣話,便抵班昭誡七篇。 其三綵戲盈庭壽讌開,重闈樂事笑銜杯。 人間此福談何易,都是慈暉長養來。 其四壽蘐堂上燦雲霞,恰報瑤籌海屋加。 共說麗韶春正永,綺牕纔綻早梅花。 春仲出行嫩黃新柳未成陰,幾日春風綠滿林。 絕似玄纁三入後,一番加染一番深。 其二自是東風引綺羅,撩人春色不須多。 一枝紅杏出牆見,便有少年携酒過。 至蘇州寓懷杜閣後樓即事偶指名賢故跡湮,祠成館我亦前因。 敢援彌勒同龕例,縛帚聊爲灑掃人。 其二䕫府成都各草堂,何曾佳麗比山塘。 故應覽遍人間世,千載䰟猶戀此鄉。 其三斟酌橋通畫舫游,都來塘北泛明流。 冶坊浜裏將寥落,漸少人登舊酒樓。 其四道學難參花月場,况兼蜀洛久參商。 如何廟祀程夫子,只與東坡隔一牆。 〈比鄰有二程夫子祠。〉其五碧桃花映水微波,曉起園丁掃綠莎。 小雨乍晴風漸暖,今朝遊客必然多。 其六古跡翻新似雉媒,惹他屐齒滿蒼苔。 山僧不識名賢力,只道遊人爲我來。 其七垂老光陰夕照斜,風懷聊復逐鉛華。 惹他年少竊相笑,如此白頭來看花。 其八名園樓閣表前賢,點綴溪山物色妍。 自是承平好光景,頗聞秦蜀正烽烟。 去歲偉兒就醫寓舍在伍相國祠東今來過此泫然有作往事追思灑淚紅,半年醫藥竟無功。 籃輿重過靈胥廟,忍聽人呼伍相公。 〈兒行五,家人呼爲五相公。〉遊網師園贈主人瞿遠村市闤難把塵囂隔,何許林扃擅幽僻。 主人好客過鄭莊,買得名園集裾屐。 買園貴舊不貴新,爲要濃陰綠如帟。 惜哉喬柯已伐盡,但有一池枯葑積。 乃窮土木妙結搆,欲以新景賽古色。 小山堆出華子岡,幽壑嵌來到公石。 一重一掩曠奥兼,燠館凉亭境屢易。 若非導僮幾觸柱,倘藏逋客敢搜壁。 想當意匠經營時,多少黃金付一擲。 明月清風四萬錢,笑他子美真寒乞。 就中風潭已改濬,數畝中涵百頃碧。 網師之名尚仍舊,定有千石魚策策。 紅衣垂釣可作圖,青笠拏音便泛宅。 老夫大發結網想,擬捉銀鱗長一尺。 族兄者庭八十壽詩官爲循吏壽耆年,通德門高列綺筵。 趙璧已歸城十五,〈兕觥歸趙事。〉朔桃正熟歲三千。 科名最久無同輩,簪笏相承有後賢。 我托茅家好兄弟,相隨巾舄共遊仙。 題印淞汀同年隱几觀書遺照京兆門高蘂榜聯,秋風同赴鹿鳴筵。 披圖今日重相見,回首俄驚五十年。 其二按部威名接柏臺,〈君由御史觀察浙東。〉經猷都自讀書來。 一官未竟青箱業,留與兒孫著作才。 瘦銅子孝彥來見泫然有作葛帔相看淚滿衣,貧官門戶已全非。 僅餘我作青蠅弔,猶憶君邀畫鷁飛。 〈余赴鎮安任,過蘇州,瘦銅具舟邀遊石湖。〉身去空留詩句好,命窮直到子孫微。 一驂脫贈終何補,慚愧論交共瘠肥。 題單竹軒山水知音圖觸手生春濟物心,活人陰德歴年深。 誰知預養和平處,早在空山綠綺琴。 其二流水高山結素知,知君林壑有幽期。 只愁名掛翹材館,未是揮絃晏坐時。 題短簿祠短簿祠高虎阜東,故居人指梵王宮。 誰知捨宅歸僧寺,翻占名山地百弓。 題錢疁田林屋夜遊圖兼呈尊人竹汀宮詹前輩具區之勝古林屋,金簡玉書扃秘牘。 頭上波濤脚底雷,相傳地道通粤蜀。 道書編列雖第九,實壓洞天三十六。 我欲往披岳瀆經,去秋已泊錦帆涇。 靈威笑我不識字,作使風雨迴揚舲。 竹汀先生勇過我,萬頃洪波駕飛舸。 七十二峯一覽收,將訪左神尚未果。 從行乃有狂次公,月下竟去探嵌空。 鍾乳滴衣苔滑屨,蝙蝠亂撲炬火紅。 窘步足如走懸索,僂行腰且彎强弓。 前曠中奥後軒豁,直到徑絕風雲通。 歸來放筆賦長句,來證先生水經註。 先生大喜酬瑤篇,倍憐膝上王文度。 快哉茲遊足千古,特爲名區增典故。 昔者坡老游石鐘,携兒同聽風浪衝。 不聞邁也出傑作,能與鞺𩍈聲爭雄。 近時竹垞亦來此,神景觀前半途止。 笛漁并未捧杖隨,但遺賓徒叩宛委。 豈如先生樂事專,父子共佔名山川。 繪之素冊記勝蹟,此詩此畫皆可傳。 我將蠟屐踐㝛約,携向洞壁親摹鎸。 〈去年八月,余欲遊洞庭,爲風雨敗興而返。〉述菴司寇竹汀宮詹過懷杜閣寓齋小集舊雨一朝集,欣聯李郭舟。 若非憑勝地,安得召名流。 幸脫龍蛇厄,〈子才、西莊皆以巳年下世。〉同爲笠屐遊。 山塘人已說,好作畫圖留。 其二館閣青雲契,林泉白髮年。 相逢非偶爾,欲别輒凄然。 况是鶯花地,而當櫻筍筵。 一尊同話舊,能不重流連。 三月十日寓齋前牡丹纔試一花次日半開者數朶十二日曉村太守讌東浦藩伯湛露廉使柳亭觀察于此則百朶競放矣以後士女遊觀連日雜沓雜記以詩聞道旌麾過使車,牡丹連夜發穠華。 比他羯鼓催還速,富貴花原勢利花。 其二那得才人不露才,名花亦愛向人開。 一枝背面亭亭立,也對紅欄抝項來。 〈花面皆側向人。〉其三錦棚陰下集珠鈿,人面花姿一樣鮮。 小立無言心自忖,不知顏色果誰妍。 其四翠翹紅袖總媐春,稍爲移牀避韈塵。 滿架名花讓人看,老夫卻看看花人。 其五此來專結牡丹緣,繭栗催開七日妍。 看到落紅吾亦去,人言薄倖杜樊川。 曉村太守連日讌客於三賢祠余以寓客屢作座賓賦詩誌雅名園改築古賢祠,太守風流集履綦。 肯與前人圖不朽,必非俗吏所能爲。 習池此日多遊跡,峴首他年有去思。 早是與民同樂意,不言已遍路人知。 其二地主翻教作座賓,僦居已是授廛民。 屢陪上巳流觴宴,幾比中書伴食人。 釦砌日烘花拆甲,觥船風過酒生鱗。 浣花故事真重見,嚴尹移厨到水濱。 三賢祠成皆曉村之力詩酒遊讌足繼前輩風流洵虎邱佳話也再作詩以諗後人平山敞維揚,多景屹潤州。 昔人宦遊地,每托勝蹟留。 任君守吳郡,三年惠愷流。 緬懷前賢踪,歴歴在虎邱。 買園爲築祠,荒度妙運籌。 位置杜白蘇,恰有堂閣樓。 似昔造園時,預爲三公謀。 祠成景殊絕,亭館清且幽。 爲是手營搆,公餘屢來游。 士女不避路,花木欣停騶。 豈惟表前賢,直可當菟裘。 庾樓江州詠,習池襄陽謳。 行當擅此勝,名區占千秋。 其二杜老與坡公,偶然作過客。 惟有香山翁,治郡留惠澤。 矧茲山塘路,又其所增闢。 岸栽桃杏紅,水蒔芰荷碧。 故應廟食此,秩祀占一席。 君來繼爲守,百事勤擘畫。 淤濬城河泥,堅甃運堤石。 居行竝蒙福,民乃不知役。 〈君濬省城內河道,又葺運隄石工。〉得非白後身,重來建長策。 我讀長慶詩,虎阜紀遊跡。 一年十二度,詩酒寄酣適。 今看騶從臨,想見古裾屐。 風流千載同,何必今異昔。 春蘭禁體和呂叔訥廣文霜雪亦青葱,春來發幾叢。 有香羣草內,無色萬花中。 粉氣薰當借,鉛華寫未工。 幽人憐臭味,最喜素心同。 吳下諸生聞余至多以詩來謁頗費應酬率賦偶此成流寓,何期戶屨盈。 我慚無實學,人尚愛虛名。 豈有傳衣付,殊勞倒屣迎。 此邦風氣好,前輩肯心傾。 其二枉將心力泥風騷,湖海生平氣本豪。 功業老難投袂起,聲名古且鑿坯逃。 人能不朽方爲壽,俗有相知尚未高。 慚愧蕭蕭雙白髩,猶將鞶帨動時髦。 將别寓樓題壁三賢祠廟虎邱旁,借得樓居正豔陽。 古蹟薪傳詞賦學,名園壟斷綺羅香。 題詩豈有紗籠壁,治具頻賒酒過墻。 竿木逢場聊作戲,老來真愧少年狂。 題瞿花農洞庭泛月圖吳洞庭非楚洞庭,近游我尚阻揚舲。 羡君真聽湘靈瑟,放櫂君山月滿汀。 讀史盜起開元後,渠殱正德中。 古今多變局,天地少全功。 未事幾誰覺,臨危力已窮。 陳編供閱歴,愁對一燈紅。 杭州晤同年謝藴山藩伯汾晉移旌僅一年,重來浙土奏旬宣。 帝期東海長無警,公與西湖夙有緣。 杭越總歸千厦庇,白蘇僅以兩堤傳。 早聞力挽頺風處,先凛冰霜素節堅。 其二退衙無事擁牙籤,補史亭前晝下簾。 不擇地知文思湧,無堅城爲筆鋒銛。 名高應竝湖山久,才大何妨嘯詠兼。 勳業文章都佔盡,使君毋乃取傷廉。 晤同年馮星石瓊林同赴日初寅,彈指幾將四十春。 福地湖山歸養日,戲場袍笏倦遊人。 一編自訂眉山集,〈君補註蘇詩,七年告成。〉五畝猶懸魏闕身。 榜下未交林下見,相從那不白頭新。 藴山招同星石湖舫遊讌青雲同榜幾人存,三老相逢意倍敦。 畫舫烟波人在鏡,行厨櫻筍客開樽。 湖山謝傅圍棋墅,松檜馮家大樹村。 慚愧遊春煩地主,旌麾遠出湧金門。 題星石夢蘇草堂圖時著蘇詩合註已成我家顧塘橋,坡公上仙地。 乘雲或來歸,乃不我一詣。 翻訪大馮君,千里到幽薊。 我賤君方貴,頗疑坡勢利。 豈知君與坡,千載有獨契。 眉山詩一編,箋疏良不易。 一在援舊典,一在考時事。 景盧但博觀,放翁亦引避。 辛苦王梅溪,集註尚未備。 施本稍後出,綿津加補綴。 近時初白翁,精心更排次。 我嘗靜披尋,似已無遺議。 君也讀書多,一覽見疵纇。 遂獨出手眼,訂訛辨同異。 大節据長編,瑣聞摭稗記。 事參百家集,地考十道志。 羽衣會何人,洞簫客何字。 巢痕憶故官,綠衣嘲下吏。 漏必簡蠧搜,誤輒芻狗棄。 如睹局中身,幷及言外意。 想當五夜披,青熒一燈翳。 神光離合間,不覺接夢寐。 匪特君精誠,感通力能致。 實亦坡靈爽,欲以不朽寄。 七年果訖功,真面廬山出。 奎㝛在絳霄,固應鑒勞勩。 君今買草堂,恰傍西湖澨。 坡昔遊宦鄉,歲或一再至。 我當來從君,襆被同牀睡。 庶藉介紹殷,得聆緒論秘。 又恐成各夢,弗獲捧杖侍。 禁體咏西湖何限人間山水奇,無如此地兩相宜。 到來都作留名想,欲賦俱窮寫景詩。 傳得繁華從北宋,比他娟好只西施。 浙江潮擅雄觀最,說與遊人卻不知。 西湖寓樓即事又向西湖泛畫船,青山綠水故依然。 回思奉母蓮池日,往事俄驚三十年。 〈余丁亥歲初遊西湖,奉太夫人寓蓮池尼菴。〉其二虎邱遊罷虎林遊,人巧天工各擅優。 黃篾酒樓青篛舫,西湖可惜不蘇州。 其三遊船無數檻前過,占得湖樓俯綠波。 但我見人人不見,碧欄干外綠楊多。 其四散人漫說厭官場,措大清遊只裹糧。 何一不資官力辦,陸行輿馬水舟航。 〈藴山方伯具舟遊湖,次日錢塘蔣新次明府具輿馬遊靈隱、天竺諸勝。〉其五人心趨處佛增靈,祈雨祈晴有必譍。 桕燭檀香三竺路,一觀音養百千僧。 其六年少吳郎絕妙詞,相逢真恨十年遲。 瀟瀟暮雨催人别,腸斷西泠是路岐。 〈吳蘭雪年少奇才,同遊數日。〉其七頻年泛宅似漁翁,江北江南一水通。 垂老始知生地好,揚蘇杭總近遊中。 其八一度來游一度奇,始知好景不勝追。 衰年敢作重來想,臨去多留疥壁詩。 吳江舟次忽夢見偉兒惝怳間又有傳其泛海去者不覺心痛如割一别經年夢裏還,俄傳飄蕩渺茫間。 我聞兜率西天路,憐汝猶尋海上山。 其二海中聞說有蓬萊,誰爲前途接引來。 莫是誤飄羅刹國,幾時再得故鄉回。 其三一面翻教痛不禁,來何草草去沉沉。 也應明說歸何處,待我他年好訪尋。 梁製觀世音像歌王仲瞿孝廉得古銅佛像一軀,長身玉立,首有金冠如翠翹,衣裓多繡紋,極精緻,與世所塑釋迦像螺髻袒胸跏趺坐者不同。 其底有篆書「天監二祀十有一月,中天竺王屈多使竺盧達多獻西域土物:優闐賢王造釋迦真像一,摩訶觀世音像一,摩訶至像一。 三夫人丁氏進位貴嬪。 皇子六通誕彌月,皇太子統三周。 皇帝命顯陽宮監臣陳舍利、臣王寶、臣東方迦葉奉造一佛二菩薩像。 臣舍利奉皇大統于永福省,授太子統《孝經》一卷,觀世音像一軀。 臣太子統、臣舍利稽首頓首」云云。 據此則梁武就天竺所貢三像别勅仿造,而所授昭明太子一像則觀世音也。 按《梁書》,昭明生於齊中興元年,梁武天監元年立爲太子,二年昭明恰三歲。 母弟簡文帝生,小字六通。 時昭明年幼,仍居於內,東宮官屬皆入直永福省。 以款文証之,一一相合,其爲蕭梁舊物無疑也。 爰爲作歌。 昔得烏斯藏中佛,佛土中來敬齋祓。 所嫌罏鞲新鑄成,尚非象教初來物。 王君仲瞿其名曇,前身當自彌勒龕。 購得古觀世音像,身被繡裓頭翹篸。 款鎸天監二年造,昭明太子歲正三。 年深色黯質未改,但是斑駁非縷襤。 惜哉王君愛塗飾,重與莊嚴失古色。 添得黃金一百銖,論價翻輸舊時直。 幸渠色新製自古,猶是六朝人手蹟。 我思是時釋教興,鳩摩羅什佛圖澄。 譯經演法闡大藏,舉世皈嚮如雲蒸。 佛前大士尤顯應,不比羅漢諸小乘。 罪人持咒枷鎖落,〈《北齊書盧景裕傳》。〉敗將諷唄刀斧停。 〈《宋書王玄謨傳》。〉兩足埋土忽兔脫,一隙透穴俄猿騰。 〈《晉書載記》。 皆《觀世音經》事。〉是皆耳目所震耀,至今尚誦高王經。 何况梁皇信佛篤,親講華嚴高座獨。 持齋戒殺麪爲牲,祖宗亦不許食肉。 同泰寺中頻捨身,帝王有價可錢贖。 奉佛必兼奉菩薩,固宜肖此慈容穆。 真形圖既出優闐,方物貢恰來天竺。 想當宮監仿造時,比對西來元面目。 敢同延壽寫照差,幷非貫休夢見熟。 煎金火用歐冶爐,刻像刀切昆吾玉。 煉出金剛不壞身,不矜一寫而成速。 勅賜青宮虔供養,永爲儲君介景福。 豈知淨業空精專,避災終未入四禪。 文選樓高但主器,蠟鵝厭勝遽夭年。 後來青絲白馬逼,荷荷索蜜更可憐。 斯時大士竟安在,不來一救禍亂延。 乃知像設亦徒爾,弗及一紙臺城鳶。 我獨摩挲爲太息,重是千年尚完璧。 雖非嚙紐追蠡鐘,也比出泥蕤賓鐵。 豈必有神爲呵護,世久自覺堪愛惜。 來是長安本色旌,摹猶定武初刻石。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老閱後生多,端居想故友。 任田我同榜,薇省班稍後。 沉默下帷讀,恭謹循牆走。 東華每聯步,跡似魚貫柳。 一别三十年,雲山各翹首。 聞君歸田來,名行著閭右。 達官罕識面,鄰里無哆口。 人蒙涸鮒喣,士倚鏗鯨扣。 寄我一輻集,精比深寧叟。 我思遊黄山,訪君相擊掊。 俄聞山陽笛,不得一執手。 及門著錄多,爲君謀不朽。 瀟灑青士居,昔日傳經久。 戶外屨常滿,納約悉自牖。 數典鄭註參,析理閩學守。 探源溯先河,訪逸搜小酉。 榛翳有必芟,渤溲亦兼取。 至今絳帳生,成就十八九。 乃即臯比座,築祠不盈畝。 生托一瓣香,死奉一尊酒。 以茲心喪切,益徵教思厚。 嗚呼講學名,世已成窠臼。 東林盛標榜,鄒顧屹山斗。 繼以幾復社,氣矜尚赳赳。 近時風稍衰,漢學又哮吼。 一字据葉龍,千言掃芻狗。 豈真發奥窔,但自銜簍籔。 君獨宗紫陽,尺寸不敢苟。 名場詎屑爭,理窟默自剖。 允矣鄉先生,典型古耆耉。 固宜祀瞽宗,釋奠鄉射耦。 雲亭游息地,翠色蔚林阜。 修竹列如屏,溪水清且瀏。 帶草通德鄉,菁莪育材藪。 高風長不沫,千春薦香茆。 哭胡豫堂總憲臚唱祥雲繼魏公,〈公辛巳一甲第二。〉獨將清謹契宸衷。 不言温樹三緘口,屢典文衡兩袖風。 烏府班遷高座獨,黃庭帖寫御詩工。 〈直內庭寫御製詩。〉老成凋謝今餘幾,忍聽胡威又吿終。 其二蘭譜論交四十春,旌麾南莅倍情親。 升沉不隔青雲面,老大同傷白髮身。 一室翻經摩詰病,舉家食粥魯公貧。 傳聞易簀幾難歛,故舊誰爲理飾巾。 寄題虎邱萬丈樓曉村太守既搆三賢祠,立崖又於《文苑英華》檢得李青蓮《虎邱讌遊序》一篇,知青蓮亦曾遊此。 曉村聞之大喜,證之《潜確類書》及獨孤及《毘陵集》,俱載此序,遂又於三賢祠橋北買地,别搆一樓以祀青蓮,取昌黎所云「光燄萬丈」之意,榜爲萬丈樓。 從此虎邱名迹表彰無遺矣。 寄題四首。 何物最及遠,厥惟聲與光。 震雷聞百里,猶難遍遐方。 光則自他耀,日出朗八荒。 暮霞半天赤,亦返照扶桑。 青蓮擅此才,落筆睒角芒。 如來白毫相,不足較短長。 其燄高萬丈,韓語非虚張。 是雖跡未經,已入燭照旁。 何况舊遊地,忍使湮弗彰。 其二謫仙來虎邱,世遠人莫識。 讌遊序一篇,忽從蔣徑出。 太守聞之喜,亟爲表遺蹟。 選勝海湧旁,危樓歘創闢。 銀榜韋誕書,即用萬丈額。 遂覺此傑搆,迥入烟霄碧。 宏景徒三層,陳登漫百尺。 黄樓五丈旗,更不啻蟻垤。 自今茲山勝,不數千人石。 其三大名垂字宙,豈藉屋數楹。 山標九華峻,湖著郎官清。 一經手題拂,輒留不朽名。 况復遺跡多,所至疑仙靈。 匡廬觀瀑流,敬亭看雲生。 任城泛池碧,采石捉月明。 至今皆祠廟,春秋祭長庚。 茲山一小樓,豈足爲增榮。 毋乃成贅設,枉想攀霓旌。 其四太守曰不然,名賢跡當表。 昨奉杜白蘇,亭館極䆗窱。 謫仙有遊踪,乃聽委蔓草。 縱不嗔見遺,已自慚失考。 一樓特標識,飛甍出林杪。 恰與三賢祠,相對作壺嶠。 美哉舉廢心,發皇遍幽杳。 切雲地望高,射斗文光皎。 真挾萬丈勢,俯視泰華小。 丹陽道中疏鑿痕猶見,舟行似峽中。 岸高帆少力,潮逆櫓無功。 畚鍤當年集,舟航萬古通。 莫嗤隋煬帝,此舉禹王同。 四月廿二日鎮江看都天會因雨阻改期夢樓招飲出家伎奏樂即席二首神會遙傳麗羽旄,我來偏值雨蕭騷。 不逢蜃市千層幻,翻聽霓裳一曲高。 軟脚敢煩開近局,遨頭不枉泛輕舠。 看他十六天魔舞,已賽靈風颭鷺翿。 其二曾探若木泛東溟,〈君少年曾隨冊使封琉球。〉五馬歸來謝紱簪。 閒以聰明修淨業,老憑歌舞耗雄心。 〈君奉佛已廿餘年,而酷好音樂。〉一堂璈管游仙曲,四海苞苴賣字金。 〈君書法名海内。〉臨汝亡來誰作達,〈謂袁子才。〉讓君游戲䦘風岑。 佩香女史聞余至折簡枉招余以事不得赴蒙惠珍饌侑以佳章次韵奉謝訪舊江干泊野航,美人珍贈意何長。 揮毫好句明珠顆,出水鮮鱗白玉肪。 〈承惠鰣魚極鮮。〉身是前劉傷老大,才非小杜敢輕狂。 祗應朗誦瑤華什,併作晨餐齒頰香。 其二明識高齋勝小航,一尊大可話宵長。 愁君慧齒清霏屑,笑我殘牙軟截肪。 毛女得仙原不老,髮僧出定倘能狂。 何當身作清娛婢,長侍瑤臺禮佛香。 佩香叠韵索和再次奉酬又勞題句送吳航,正值遊街軟繡長。 〈是日出會。〉綵仗迎神排雁字,珍厨款客截鵝肪。 〈茅耕亭、何建亭兩家俱招飲。〉人閒競作逢場戲,吾老聊隨舉國狂。 只有清吟校書女,閉門獨對一爐香。 都天會神會蓋始鄉人儺,黃金四目揚琱戈。 漢家原廟亦遺制,衣冠月遊長樂坡。 城陽景王歲一駕,用二千石儀衛多。 南朝蔣侯更出盪,張弓拔白聲驅魔。 有元帝師泥銀繖,至撥鹵簿爲撝呵。 流俗相沿遂成習,附會神鬼訛傳訛。 潤州城東都天會,年年四月大報賽。 七香亭導八掆輿,彩仗前驅一對對。 金童玉女乘雲軿,夾以鐃簫溢闤闠。 刀矛浴鐵皆似銀,旗幟繡絲不用繪。 列隊幾長十里餘,糜財不在萬金內。 但求角勝肯惜費,富者破慳貧者貸。 不知是何神,擅此大富貴。 或言唐張巡,睢陽百戰捍賊塵,保障功在江淮民。 或言一儒巾,夜遇疫鬼散毒氛,獨以一死活萬人。 究竟未識何者是,徒令世眼滋擬議。 我思天下祠廟多,原可不必一一考姓字。 大凡人間所祭神,非即此神來受祭。 韓擒虎作閻羅王,未必至今尚占閻羅位。 即如關壯繆,血食遍海澨。 安得百千萬億身,處處明禋悉親蒞。 是必有衆神,分享牲牢饋。 可知香火區,有同衙署地。 三層殿閣尺五祠,一樣流官屢更替。 倘憑祠額廟號辨僞真,竊恐頂缺冒名不勝計。 都天神,來何途,我不復索稽神樞。 但覺不呼能使萬衆集,必其靈爽能感孚。 君不見大官旌麾耀市衢,乃是官募非人趨。 九言題吳竹橋小湖田樂府不信人間真有腸錦繡,吐納風流一掃陳窠臼。 世間美好古人已說盡,一經剪裁便若從未覯。 吳君貽我小湖田樂府,不過文人游戲消長晝。 豈知靈心慧眼竊化工,又將突出白石屯田右。 一樣風雲月露花鳥鮮,信手拈來别自出奇秀。 詩餘本不足登大雅堂,乃爾鐬目鉥肝苦結搆。 我思一切文字皆拇駢,除却經史法律不必究。 縱教文過馬班詩李杜,無益於人總可醬瓿覆。 然而古來作者各擅場,誰肯守拙抱殘甘樸陋。 譬如蔽體只須縑一疋,偏是纂組能索高價售。 又如飽腹不過米一升,偏是珍錯競把雋味購。 乃知風曾所趨日爭新,天亦不禁人工極雕鏤。 茲編長調小令色色新,渲出水碧金膏光照牖。 自是才人盡才而後止,那管月脇天心竝穿透。 只愁詞料又被君翻盡,不知後人如何更翻舊。 自新開河至金陵送兒輩秋試新開河避大江危,曾是宸遊惠澤貽。 〈乾隆四十五年,因南巡濬此河。〉一路好山青不斷,兩邊濃柳綠相差。 油油禾黍通潮地,歴歴帆檣赴舉期。 五十年前曾此役,可堪彈指白頭時。 慶晴村爲尹文端師第五子舊與余同學自都門别後不相見者三十餘年矣今以將軍來鎮江寧握手道故敬呈三律昔日郎君今重臣,卅年相見倍情親。 依然東郡趨庭處,來作南邦坐鎮人。 〈文端師節制兩江時,君尚隨侍。〉叔子風流裘帶緩,臨淮精采幟旗新。 金陵父老欣相語,風貌猶傳故相真。 其二何處江南非舊遊,清陰滿眼召棠留。 即看今日施行馬,猶爲先人問喘牛。 老輩尚稱佳子弟,世家已復舊公侯。 遙知不繫舟邊過,慨想前徽有淚流。 〈不繫舟,文端節制署中園名。〉其三聯吟可惜失隨園,〈袁子才嘗出入文端幕,與君最密。〉同學今惟兩弟昆。 君喜有朋來自遠,我慚無佛易稱尊。 六朝陳跡才人筆,一品崇班上將門。 從此郵筒往來便,莫辭好句寄江村棲霞訪竹濤上人不值留贈高旻推上座,〈鑑公弟子。〉卓錫到棲霞。 佛土重開境,僧詩一作家。 喬松雲氣古,奇石浪紋斜。 采藥往何處,遲余過午茶。 題桃花澗步步山陰道上行,每逢佳處輒留停。 難忘最是桃花澗,萬樹陰中一草亭。 其二詞人讕語托高閒,未必誠心愛住山。 今日棲霞逢絶景,老夫真欲結禪關。 昔歲曾與偉兒同登金山扁舟重過泫然有作曾擕愛子捫烟蘿,今日重來感慨多。 落日壯心千里目,秋風老淚百年歌。 空留名姓題曾到,只有江山亘不磨。 從此妙高臺上路,芒鞋何忍再經過。 見河岸齕草牛感賦人物芸芸總竝生,如何等級不公平。 君看齕草牛何味,甘似豪家享大烹。 題甘雨應期圖今歲長夏無雨,田禾將盡稿,費中丞憂之。 七月八日,率僚屬步禱諸神祠,遂連日甘霖大沛。 今届秋成豐收,倍於往年。 蘇守任君命工繪圖,索余詩紀事,敬題左方。 我不知蒼蒼者天、薄薄者地,至竟於人何關繫。 洪範五行傳所編,毋乃附會非實事。 及觀中丞祈雨雨應期,乃知天人果相契。 今年盛夏愆膏澤,桔橰將吸長河竭。 可憐農夫千滴汗,不博田間雨一滴。 中丞對此憂心忡,芒鞋步禱玄都宮。 當其泥首乞民命,敢謂一念能感通。 此意早達九閶九,作使列缺豐隆百靈走。 鞭起癡龍鱗鬛飛,倒捲太湖噴郊藪。 遂令江北江南盡沾渥,捷於調水之符噀火酒。 從此村甿企脚眠,凖備烏烏歌擊缶。 蘇州太守繪作圖,濕雲一幅猶糢糊。 邀我題詩紀靈異,我親聞見詞非誣。 迴憶歊陽暵爲厲,家家禱雨聲如沸。 民禱不應公禱應,頗疑天亦太勢利。 庸知萬命所繫岳牧身,一方災祥視其人。 即今迴枯起羸瘠,有目共見功通神。 得不羣頌中丞作霖手,中丞卻復欿然不自有。 揚州哭澂埜編修纔是春筵累治庖,忽傳噩耗到江郊。 十年混跡繁華地,一個知心冷淡交。 論事胸猶森五岳,著書夢久玩三爻。 側聞去路分明甚,浴罷更衣便打包。 其二藜火精勤校石渠,蓬山仙籍拜新除。 〈君成進士後,以總校《四庫書》特賜翰林。〉得償天上難成願,遍覽人間未見書。 已徙新居三徑外,〈前歲遷居。〉漸凋先業二毛初。 我來剩有披帷哭,誰更論文一起予。 哭祝芷堂侍御哀音來自海東偏,目斷吳淞黯暮烟。 自古高才無厚福,况能早達又長年。 賈生去國爲遷客,李洞尊師奉浪仙。 老我門牆更誰倚,非關荒卻一莊田。 其二綺歲登瀛氣吐虹,共占王掾黑頭公。 五更秘閣青藜火,萬里征軺繡旆風。 仗馬一鳴辭曉闕,塞鴻孤唳落寒空。 書生只合文章進,何事輕乘御史驄。 〈君以封事罷官。〉其三講席寥蕭海一隅,聊同祠祿養閒儒。 巢低尚恐遭鳩奪,轍涸憑誰救鮒枯。 往日聲華輕令僕,老來衣食傍江湖。 更憐旅殯華亭館,知復何時返故區。 其四同在江天履跡清,歲時一晤倍關情。 中郎書擬歸王粲,永叔文先弔曼卿。 賴有麥舟分賻厚,〈費中丞致厚賻。〉稍欣梨板刻詩成。 〈所著《悅親樓集》今夏刻成。〉老來哭盡諸前輩,又向人間哭後生。 時齋副憲子紱林已得恩廕南歸省墓枉道過存話舊感賦荷衣出拜記垂髫,頭角今看鳳有苞。 歐棐十年南浦别,〈甲辰歲余與時齋别於葒花浦,今已十五年。〉昌黎三世北平交。 賞延任子欣傳笏,債避無臺出打包。 慚愧前人指囷誼,芥舟水淺感堂㘭。 其二因君歴歴話京塵,重憶當年絳帳親。 〈文端師。〉愛士殷懷廉孟子,論文正派趙周臣。 〈趙秉文,字周臣。〉舊遊歲久看成古,良晤緣稀見倍親。 回首師門何限淚,生平恩誼荷平津。 費中丞壽詩扶桑弧矢麗旌旄,綺甲纔周未二毛。 冬月早回春月暖,福星兼作壽星高。 已消虹蜺來甘雨,復戢魚龍束怒濤。 〈禱雨得𩆩,治河成隄,皆本年事。〉要識民心歡戴處,躋堂爭欲獻松醪。 其二三年江國湛恩深,聽取風謠士女吟。 茅屋不寒冬有袴,戟門如洗夜無金。 堅持砥柱中流力,總恃冰壺一片心。 平格由來天所壽,瑤籌頻報閬風岑。 草塘河爲偉兒覓葬地朔風凄緊逼殘年,枯木寒鴉欲雪天。 腸斷草塘河畔路,白頭爲子覓牛眠。 題邑侯周石雲戲馬圖駉野嘶鳴各自由,牧民餘澤到驊騮。 班春五馬何須祝,看取車前擁八騶。 題孫子瀟望子重生圖我是曾經此痛人,倉舒去已一年春。 披君圓澤三生卷,又惹西河淚滿巾。 其二曾聞思極鬼神通,何必還珠願竟空。 說與商瞿應努力,人間或有顧非熊。 五哀詩杜少陵作八哀詩,以寓嘆舊懷賢之意。 余少也賤,多藉老成奬拔,得稍聞於時。 中歲歸田,不能躋高官顯秩以報恩施、副期許,此心常耿耿焉。 今老矣,若不及身記述,則諸公高誼將付之漠然,何以自安也? 爰仿少陵體作《五哀詩》,使子孫識之。 其一 父執杭應龍先生識士於未遇,援手已高誼。 不論遇不遇,喣沬情更摰。 繄余少偏孤,孑立四無倚。 饑窮食不給,飄蕩學且廢。 童騃不知愁,尚逐羣兒戲。 先生先子交,視如親子弟。 爲營授徒館,俾作養母計。 兼令兩郎君,〈杏川、白峰。〉共淬下帷肄。 斯時先生心,豈謂可成器。 正惟無所期,垂憫乃真意。 及余得官歸,黃罏已長逝。 生有涸鮒恩,死僅隻雞祭。 疎牕一間屋,是我館餐地。 短屏數行書,是公格言字。 往蹟一追思,枕席淚尚漬。 所幸有子孫,通家往來繼。 雖嘗分薄少,百未酬一二。 及余老未死,作詩誌高義。 聊比柳柳州,石表先友記。 其二 故吏部尚書汪文端公東坡出歐門,一日聲價長。 由來士未遇,必藉老成奬。 吾師松泉公,一代斗山仰。 燕許大手筆,高名塞天壤。 庚午主京闈,余方掉詞鞅。 試卷謬見知,遂登京兆榜。 〈時五經卷二場,例試漢詔唐誥,公獨取鄙作進呈。〉尋招入平津,林亭極疎敞。 佳兒付我課,〈今總憲公。〉奇書恣我賞。 得窺美富藏,彌擴見聞廣。 有時大典冊,副墨命擬倣。 初猶不中程,塗竄至三兩。 余矜跅𧿇才,遭抹欲稱枉。 久而益服公,文心戒鹵莽。 自此窺津梁,古學騁詄蕩。 一官直樞曹,仍喜侍函丈。 入揮制草麻,出扈屬車輞。 戎帳夜對談,有如共績紡。 殖學期有源,立品貴無黨。 語深忘就枕,每跋殘燭朗。 情同骨肉親,誨極言論讜。 無何梁木壊,倀倀吾安放。 生平幾知己,恩况兼教養。 龍門借虚聲,鯨鐘導洪響。 至今五十年,䰟猶接夢想。 百身悲莫贖,九原痛長往。 尚喜哲嗣賢,曳履雲霄上。 當其入仕初,曾代籌運掌。 至今駟馬門,或稍慰靈爽。 其三 故相國贈郡王傅文忠公段操鞭學士,絳灌惡賈生。 古來王侯貴,蟻視寒儒輕。 傅公起怯薛,璇霄佐昇平。 讀書雖不多,胸有千古橫。 會選西樞屬,余亦備品評。 顔狀既鄙野,言語兼荒傖。 同官共目笑,公獨鑒樸誠。 試以著作才,一揮七制成。 遂邀愛逾等,青睞超羣英。 朱提贈十流,豐貂輝冠纓。 〈屢荷白金貂皮之惠。〉眷深起衆忌,媒孽設險坑。 公默燭其誣,但戒賈䜿爭。 輟直未一載,仍聽神索聲。 及余入詞苑,已非公所臨。 猶於黼座旁,時時說賤名。 爰蒙御屏記,一麾出專城。 會公討緬甸,余亦來從征。 得復參末議,易地駐援兵。 〈時議分偏師從普洱進,以余言改駐蠻暮,爲江外大軍應援。〉惟有渡江策,不能阻公行。 〈公議渡戛鳩江,冒暑進兵。 余以路險瘴盛,力阻其行,不從。〉冒瘴涉洪濤,人馬斃郵程。 尚賴偏師完,隔江發櫂迎。 〈阿雲巖將軍在蠻暮,具舟渡江迎公歸。〉公竟染危疾,還朝遽奠楹。 嗚呼公之亡,朝野咸悲縈。 豈少一腐儒,私爲血淚傾。 第念公門館,何限名公卿。 乃獨於薄劣,數加拂拭榮。 此情何可忘,事往心猶掁。 千載西州門,羊曇同此情。 其四 故都察院左都御史觀補亭公古有愛才者,說士甘於肉。 非博宏奬名,實出嗜好篤。 吾師總憲公,素無一面熟。 偶從甥館處,見我詩數幅。 遂枉車騎臨,不使前顔歜。 〈公於令婿温宮詹處見拙詩,遽枉駕見訪。〉自茲得從游,往往趁休沐。 扈蹕爲選駒,獵場過奔鹿。 〈每歲秋出塞大獮,公監放官馬,特爲余選良騎。〉辛巳試禮闈,公握衡文軸。 摸索在暗中,竟得李方叔。 自詫一斑管,不迷五色目。 金門旋對策,已占蓬頂獨。 神山風引迴,猶列鼎三足。 迴翔清閒地,無由脫穎速。 公方領詞館,典策輒見屬。 進御例奏名,得邀乙覽燭。 此段援引意,暗中寓推轂。 〈翰林撰文,例書姓名進御,故公屢命余屬草。〉計典况居最,〈京察列余一等。〉頌詞更選錄。 〈《萬壽詩冊》特爲入選。〉井底青雲梯,謂可霄漢蹴。 邊郡忽出守,永辭木天屋。 負公期望殷,詩筆換吏牘。 才有文字長,命無公卿福。 公旋騎箕尾,我亦返耕牧。 迢迢憶絳帷,未奠芻一束。 作詩記恩私,長歌以當哭。 其五 故公相阿文成公我昔直西樞,與公爲同官。 公旋出領兵,赤手縛樓蘭。 〈青滚雜卜之變,公往擒之。〉自此每戰伐,無不在行間。 滇南興緬役,拜公大將壇。 余適來從戎,參軍娵鰅蠻。 幕府一握手,商略誅冥頑。 竪議輒脗合,圖易先思艱。 明年經略至,〈傅文忠公。〉總統王旅嘽。 蜚語或間之,嫌疑微有端。 意見稍岐互,何以濟艱難。 余以舊屬吏,委曲寓轉圜。 事既切同舟,結須解連環。 敢撫桓伊箏,聊破彌遠鑽。 以茲用意密,知我心力殫。 後公終獲譴,羈留騰衝關。 二子戍兩粤,余又措之安。 迨公重作帥,金川奏凱還。 策勳爵上公,禮絶鵷鸞班。 余時已歸耕,不復達書翰。 猶蒙記疎賤,寄聲到江干。 使節適南來,襜帷喜再攀。 公色愀不樂,嘆未能除奸。 余謂大權減,正保令名完。 公時聞我語,豁達開心顏。 至今身後名,果然定蓋棺。 當代第一流,青史媲富韓。 繄余老菰蒲,萬事死灰寒。 豈復援鉅公,藉作嚇腐鳶。 顧惟平生誼,金石有不刊。 地雖隔雲泥,情實傾肺肝。 作詩感存殁,曷禁涕淚潸。 四哀詩前五公皆於余有知遇之恩,故記述稍詳。 而同輩中文字性情之友已殁者,尚有四人,各記五律一章,爲《四哀詩》。 其一 杭白峯秀才老數平生友,終推舊學真。 賭文期必勝,規過或相嗔。 冷淡黃虀飯,癡狂白眼人。 傷心一衿死,畢世未眉伸。 其二 張瘦銅舍人京邸留君住,寒酸共芋羹。 劇談千古識,奇氣萬人英。 校試遺方叔,〈丙戌,余分校春闈,而君下第。〉歸裝薄陸生。 〈君訪余廣州,餽贐愧未能厚。〉生平慚負處,留取䘏孤惸。 〈令嗣孝門等皆貧苦。〉其三 家璞函主政獻賦登華省,〈欽試取中書。〉從戎死戰場。 〈殉木果木之難。〉與余同氏族,愛爾好篇章。 滇帳言千縷,〈在滇從軍,與余同帳。〉黔郵淚數行。 〈君隨温將軍入蜀,過余威寧官舍握别。〉豈知成永訣,目斷蜀山蒼。 其四 徐秋園别駕宦味皆恬淡,風塵早息肩。 同爲林下客,時掛杖頭錢。 游戲昇平世,消磨老大年。 祗今誰伴我,顧影一淒然。 发布时间:2025-04-28 13:09:1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