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一 己未、庚申 内容: 己未元旦飲罷酴酥最後觴,履端復此慶農祥。 觀書眼暗情猶戀,思子臺空痛未忘。 老閱年光如愈駛,閒無日課轉尋忙。 青紅省記兒童事,七十年前上學堂。 大行太上皇帝升遐恭輓四章堯年寒積雪嵳峩,〈去臘大雪。〉龍馭俄傳上絳河。 壽到耄期千古少,功兼創守一身多。 人悲送佛歸靈竺,天爲迎賓掃大羅。 六十餘年恩澤溥,那禁薄海淚滂沱。 其二聖德神功邁百王,內綏區宇外開疆。 直無一事留餘憾,惟有千秋頌不忘。 治媲勳華金大定,〈《金世宗紀》:「人稱小堯舜。」〉政嚴綜核漢元康。 郅隆不侈云亭禪,彌見持盈有道長。 其三宮開德壽晚延暉,預簡元良授萬幾。 付託得人堪脫屣,昇平繼體正垂衣。 納從舜麓艱先試,見有堯羹色豈違。 陟降在天應大慰,紹庭一樣切民依。 其四忝竊朝簪二十年,入供館閣出籌邊。 每叨除授皆親筆,〈京察記名,出守兩粤,從軍滇南,擢貴西道,皆出特旨。〉歸免饑寒尚俸錢。 搏顙有哀頻搶地,攀髯無路但號天。 也知草土悲何益,回首觚稜淚自漣。 感事相星忽報坼中台,恩寵由來是禍胎。 共識都盧橦最險,不虞霹靂斧真來。 姓名久屬千夫指,氣燄俄消一寸灰。 老去香山感時事,龍門詩豈幸人災。 其二梁家朱异漢江充,都在英君駕馭中。 只覺可供驅使便,誰知已竊笑嚬工。 九天咳唾風雲變,四海苞苴杼軸空。 好個家居幾撞壞,豈容還作黑頭公。 其三聞道鈐山簿錄時,世間無此擁高貲。 窖金已錮藏舟壑,琢玉兼裝浴室池。 豈憶出身從委巷,依然空手赴冥司。 可憐臨死猶癡甚,又想黃樓五丈旗。 其四秋風賓客孟嘗門,頃刻炎涼局頓翻。 往日肉羶趨螞蟻,祗今樹倒散猢猻。 尚憂瓜蔓抄將及,轉恐冰山倚有痕。 太息沙堤高閣裏,一時多少未招魂。 春雨連日春陰似臘寒,正當哀詔到江干。 故應天亦頻垂淚,細雨如絲灑不乾。 春寒買得羊裘價十千,料應温暖勝常年。 誰知天又非常冷,依舊凌兢聳兩肩。 邸抄新詔傳來事事宜,弛張都立太平基。 正當地坼天崩痛,恰是星回歲轉時。 國有長君天下福,朝無倖位百工釐。 始知景運綿長處,代有英明御四維。 其二九霄默運斗杓旋,第一先收佞倖權。 龍衮班高將極品,雞棲樹老已多年。 灰釘敢效纍臣乞,帷蓋猶蒙聖主憐。 從此百僚咸動色,要津誰復敢夤緣。 其三詔下人人感涕流,同民好惡見皇猷。 芻蕘博採千官疏,花蕚相輝百尺樓。 黃髮召歸龍尾道,翠雲焚卻雉頭裘。 由來乙夜觀今古,總作璇樞布政優。 其四頻年烽火熾三巴,睿照今周萬里賖。 已警處堂嬉燕雀,詎容起陸沸龍蛇。 一壇拜將專威柄,〈新設經畧,以專責成。〉百道催軍走傳車。 即此廟謨先扼要,何難蕩掃靖萌芽。 聞時齋副憲遷秩少司寇喜賦即寄一紙除書下赤墀,欣聞汪澈復台司。 向來不肯因人熱,垂老終看結主知。 解網時當疎節目,〈新詔:斷獄不得律外加重。〉簪毫家本備論思。 〈文端師在政地最久。〉佇看晝接承恩渥,曳履從容入鳳池。 其二子公氣力可推輪,不傍權門自致身。 遲卻十年爲宰相,要教兩世作名臣。 崇班漸近中台地,㝛望今推老輩人。 莫恠江村聞信喜,師門調燮有傳薪。 哭敬輿內弟亂鴉聲惡報清晨,噩耗驚催淚滿巾。 十日以前猶過我,七旬相伴更何人。 精嚴詩律閒逾進,貧賤交情老更真。 京館殘燈村店酒,一回追想一傷神。 其二早年科目壯年官,猶帶書生一味酸。 舊譜不翻爲政易,古粧雖雅入時難。 歸來且喜消春永,老去方期共歲寒。 那得披帷無一慟,白頭林下最交歡。 連日大僚多暴亡相傳爲失奥援懼株累也口語無稽書以一笑鈴閣俄聞蒿里聲,馬肝共說食文成。 一抔土縱堪逃禍,萬口碑終不狥情。 豈比遊仙雲舄去,剩擕使鬼紙錢行。 只憐自古誰無死,偏與人傳破膽驚。 雨中杏花四海方深遏密哀,今年春色總如灰。 杏花知道無人看,不待晴開趁雨開。 又雨梅已全飄杏又殘,重寒猶未脱吳綿。 今年只當無春月,雨雨風風過禁烟。 題管松巖蒲團小影達磨原是老𦏛胡,莫怪于思愛結趺。 卻笑未將何肉去,如何便肯饌伊蒲。 〈君家飲饌最精,故戲云爾。〉五月望日俊兒婦湯病殁老年人頻見此事何以遣懷感賦西河痛隔兩年春,又報蘭階撤瑟晨。 衰至總無如意事,老來頻哭少年人。 榴花帶雨如紅淚,螢火隨風作碧燐。 暮景自知無可挽,白頭鐙影獨傷神。 老境老去塵緣百念灰,如何觸緒又悲來。 兩房八个孫男女,一半稱孤一半哀。 〈無父稱孤,無母稱哀,見《温公書儀》。〉接同年李雨村觀察書乃嘉慶二年十一月朔日自綿州封發兼附雨林詩話十六卷採拙詩獨多感賦四律寄答不見李生久,今朝接寸箋。 來原經萬里,到已歴三年。 想像䰅眉老,傳聞子弟賢。 京華舊遊跡,掁觸一燈前。 其二天各一方遠,年皆七秩餘。 料無重見日,但望再來書。 豪氣應猶在,交情故未疎。 採詩偏我厚,百首累抄胥。 其三此書前歲發,蜀土尚無虞。 豈意魚鳬國,今成豺虎區。 可能扶老杖,當作辟兵符。 莫是將軍號,真教展壯圖。 〈君京宦日,人呼爲小李將軍。〉其四得信知君在,其如寇禍侵。 遙知驚夜火,不敢響秋砧。 契闊同年面,迢遙兩地心。 憂時兼憶友,不覺涕沾襟。 雨村書中謂督學廣東時余子以拙刻䞇謁厚贐而去僕初未有子入粤也蓋他人假名干謁耳書以一笑一紙書來事大奇,老夫被販不曾知。 是誰甘謂他人父,顧我從無外舍兒。 表丈不妨聊暫借,〈見《唐摭言》李播事。〉故人且免去窮追。 〈見藥石林《玉澗雜書》楊衡事。〉只慚畫餅名何用,未足供渠干謁資。 張孝女詩求死可得死,求生未必生。 况以生代死,天亦難狥情。 何哉張孝女,禱天天竟許。 捐兒弱草塵,續母長命縷。 一寸心番向空祝,若有人兮司命祿。 遂將點鬼簿輕翻,試手移花來接木。 女無疾而逝,母垂絶而甦。 二䜿換膏肓,頃刻捷鼓桴。 曾聞閻羅令最肅,遊岱䰟難百身贖。 如何註籍乃可更,由來天眼鑒至誠。 庸行翻成怪奇事,求死而死生而生。 獨恠金縢旦代某,翼日有瘳旦仍壽。 活母必以女命償,冥司毋亦太辣手。 孝女在天早含笑,母已得生我何悼。 擬老杜諸將之作西南蛇豕尚縱横,俶擾遙傳遍列城。 民被賊驅從作賊,將嫌兵少乞增兵。 風腥滿路尸陀氣,月黑千山杜宇聲。 率土清寧秦蜀擾,蒼茫天意迥難明。 其二萑苻未掃一年遲,特起蒼頭又幾支。 奔迸人皆牛觳觫,飛揚賊有虎胭脂。 〈中多女賊。〉徵兵空歴重關險,駐旅曾無一矢遺。 總爲修羅能障日,遷延釀禍至今貽。 其三盛世何因發殺機,追原禍始定誰歸。 時平宦槖窮民力,亂起兵塵費國威。 尚倖脱身逃鼎鑊,可應填腹飽珠璣。 如何明詔教彈劾,不見封章到瑣闈。 其四露布頻聞奏捷書,揭竿隳突益焚如。 城空官已同疣贅,賊過兵皆拾唾餘。 風鶴警來惟早避,幕烏啼處且安居。 也知草竊成何事,只是何人去勦除。 其五兵聞拙速久難工,初起潢池易掃空。 將略誰防滋蔓後,軍儲徒耗養癰中。 頻年坐甲芒俱頓,今日需糧力漸窮。 那不令人思賈鄧,專征出每早成功。 其六益州沃野錦成堆,今日川原半草萊。 刮地搜殘深窖粟,連營炊散畫梁灰。 焦頭救已愁災熾,生齒繁應有劫來。 好片平疇荒不種,清泉㶁㶁浸蒼苔。 其七堅壘深溝各保家,村村團結拒車巴。 匹夫倡義皆肝胆,衆志成城亦爪牙。 獷鹵莫嗤包疙疸,驍雄或有郭蝦蟇。 〈見《金史》,皆鄉民起義者。〉勇於公戰非私鬥,奬勵還應式怒蛙。 其八早敷解澤散妖氛,梟獍何知竟罔聞。 祝網已開生路走,死灰偏熾燎原焚。 紆遲充國屯田議,辛苦相如諭蜀文。 不勦斷無招撫法,亟須一挫犬羊羣。 其九喜聞勁旅發三韓,〈新調黑龍江兵。〉從此軍應薙草菅。 萬騎無聲秋入塞,千盤有路曉搜山。 烟騰列竈連天熱,風勁雕弓滿月彎。 早晚綠林俱掃迹,歡聲笳鼓唱刀環。 其十三十餘年臥故林,何期戎馬動愁吟。 無才徒作憂時語,未死終懸報國心。 烽火何時停戰伐,江山依舊好登臨。 老來光景無多日,要聽銷兵大凱音。 山行看紅葉十月清霜萎綠莎,翻看紅錦絢山阿。 天公也有才人習,晚景詩尤綺麗多。 秋成大稔喜賦德政覃穹宇,嘉禾滿繡塍。 聖君真七作,豐歲恰三登。 但看秋成稔,緣知泰運升。 西南諸寇盜,爾尚不知懲。 其二欲識盈寧象,歡聲四野俱。 村伶都長價,頑佃亦輸租。 總覺人情好,應無吏帖呼。 江南真福地,何幸老潜夫。 湖干夜泊上塚夫椒塢,湖干夜守風。 深林千樹黑,遠火一燈紅。 節物驚秋盡,收成喜歲豐。 村村聞打稻,齊趁月如弓。 感事莽莽巴東路,刀兵劫未過。 亂山皆賊有,死鬼比人多。 誰破摩雲寨,虚傳挽日戈。 感時傷老憊,白首嘆蹉跎。 甓社湖隄守風秦郵方掛席,甓社忽停舟。 鬱怒風成塊,狂飜浪出頭。 不圖險有此,自笑老何求。 漸覺寒威重,呼童檢敝裘。 蔣畤南中丞致政後特詔起總督漕運淮堧相晤敬賦奉呈末章兼寄費芸浦制府二公皆余門下士也敭歴巖疆㝛望崇,引年人更仰高風。 帝因轉粟煩劉晏,人比懸車起潞公。 威令早行升龠減,苦心仍濟舳艫窮。 一封愷切論漕政,共識儒臣體國忠。 其二致政歸田髩已絲,何當重作出山時。 老求身退偏難退,清畏人知已共知。 薊闕陳情詞懇款,秦關回首路逶遲。 祗應天假良緣便,白首師生再見期。 其三桃李門牆樾蔭叨,三江節度八州漕。 射堂演武森千騎,畫簜催綱押萬艘。 愧比王通羅將相,敢誇裴皥識英豪。 一莊兩督增光處,不在官高在品高。 自袁浦歸途作訪舊清淮數日留,櫓聲如雁下揚州。 湖中村似浮波面,潦後船猶出岸頭。 天降豐年無德色,人聞新政有歡謳。 〈時方禁漕務浮收之弊。〉江南滿眼熙恬象,不枉衰遲作近游。 新豐道中過江風峭片帆輕,沽酒新豐又半程。 高岸土留開鑿迹,獨輪車碾轆轤聲。 餘糧棲畝鴉猶啄,疎雨膏田犢已耕。 向晚市橋燈火滿,郵籤早到呂蒙城。 馮涇道中間道出江郊,舟輕水不膠。 一條河路暗,兩岸樹陰交。 村火有時閃,漁榔何處敲。 幽栖須地僻,安得此誅茅。 不覺不覺喟然嘆,蹉跎愧此身。 無窮千古事,只作一詩人。 炳燭空勤夜,栽花已過春。 茫茫天地內,斯意向誰陳。 戲題白香山集風流太守愛䰟消,到處春游有翠翹。 想見當時疎禁網,尚無官吏㝛娼條。 逆風翁閒居無事,屢作近游。 然每出必遇逆風,操舟者遂呼爲逆風翁。 此聲既揚,凡雇船必索倍價,書以一笑。 無端讕語出篙工,署我頭銜笑路窮。 半世詩名滿天下,老來改喚逆風翁。 其二莫怪呼舟索價添,經旬載我拂征衫。 可憐行盡江南路,千里何曾一掛帆。 其三爲遣無憀作近遊,六張五角似相讐。 故人若個留儂酒,辜負多情老石尤。 其四馬卿情緒倦遊中,豈復貪爭破浪雄。 爲語封姨莫相戲,先生老矣怕頭風。 夜臥觀書漸少黑甜味,三更目炯然。 若無書引睡,曷度夜如年。 欹枕斜看字,拖衾側擁肩。 笑呼黃嬭子,賴爾得安眠。 華墅近遊百里覽郊原,柔櫓來過華墅村。 山勢不高猶翠色,江流雖近少潮痕。 朽株葉借籐牽蔓,崩岸泥懸樹絡根。 東去相傳多古蹟,暨陽城控海爲門。 秦望山道中秦望山邊路,冬寒水落槽。 蒲編包籠賤,〈地產蒲包。〉石築堵牆牢。 過籪船搔背,〈本成語。〉燒荒地燎毛。 鄉村淳朴象,真可隱東臯。 爲偉兒覓葬地青烏家言始東漢,四世三公墓前斷。 區區枯骨福後人,此語難憑本汗漫。 然而世既有此術,亦是愼終一籌算。 所以考亭宋大儒,曾推元定秘獨擅。 我昔葬母夫椒巔,今又爲子尋牛眠。 登高望遠浩長嘆,纍纍荒塚何緜延。 一塚地堪一人食,廢卻耕稼爲塋阡。 地下人多於地上,更千百載將無田。 古聖創法安體魄,惜未慮久但目前。 伊余豈能矯俗例,百里川原遠擇地。 先以目力揣足力,度可以至果能至。 遂窮前齒後齒屐,踏盡崎崟闖榛翳。 初從起伏追氣脈,復向迴旋審形勢。 直流恨不曳使環,破岡幾欲驅之避。 千搜萬索力已疲,纔得一區稍可瘞。 嗚呼此事屬兒孫,翻爲兒孫覓穸窀。 白頭孤影斜陽裏,腸斷江南黃葉村。 閱邸抄官軍連捷擒戮賊首多人餘賊可次第勦除矣誌喜作賊何曾到白頭,果然隊隊入俘囚。 向來正倖吞舟漏,今日幾同揭鉢收。 自用兵來無此捷,但聞聲處總應愁。 負嵎伏莽諸烏合,那復殘䰟釜底遊。 重過靈巗山館靈巗山館好菟裘,老友重過淚暗流。 嗣祖早亡猶是福,武安若在恐難留。 春風亭榭花誰看,落日林巒鳥自投。 終是生平風雅報,及身得免喚朱游。 〈《漢書蕭望之傳》。〉其二旌麾三楚鎮雄繁,預擬歸開北海樽。 得地猶依採香徑,籍官幸免奉誠園。 會心魚鳥應餘慨,過眼雲烟尚有痕。 太息平泉空作記,不曾終老此邱樊。 息陰三十年來久息陰,而今壯志益消沉。 偶觀書但供游目,不作詩因怕費心。 身老豈堪還舞袖,時艱敢幸早抽簪。 祇餘恤緯情猶切,頻問西南戰伐音。 嘲梅正無花候拆寒苞,巧結騷人淡泊遭。 若使開於紅紫內,更誰來賞格孤高。 除夕喜雪冬暖常憂得雪遲,得於除夕尚當時。 製成鶴氅無誇處,火急披肩去覓詩。 新春寒甚〈庚申。〉桃符比戶換春容,偏是經旬雨意濃。 閏歲本來多一月,新正只當隔年冬。 元夜無月元夕重陰隱月光,更何情緒踏城坊。 閉門閒喚孫男女,齊㸃紅燈舞後堂。 暮雪雪花如席壓炊烟,萬籟無聲薄暮天。 我似凍禽喑不語,忍寒危立老梅邊。 畤南漕督兩疏乞休得旨赴京另用書來言别寄此送行此調今人久不彈,乞休兩疏駭旁觀。 正看榮作八州督,〈漕督總理八省運務。〉誰肯輕抛一品官。 側席仍教趨殿陛,攀轅何限泣河干。 初衣莫是傳衣悞,效我中年早掛冠。 其二釋褐西還悵各天,〈丙戌榜後一别直至今。〉音塵祗藉尺書傳。 忽來宦跡三千里,得慰離懷四十年。 樽酒纔傾淮浦月,行旌又指薊門烟。 此生重見知何日,都是龍鍾雪滿顛。 宗室公思元主人虞山女史歸佩珊各以詩來乞序同日寄到感賦銀潢貴胄金閨媛,同日詩來乞齒芬。 海內猶推識塗馬,誰知老已不能文。 題女史歸佩珊繡餘集即寄施嬙以美傳,誰識春風面。 惟有才女吟,脫口易傳徧。 一片靈妙心,世遠人尚見。 所以閨閤姝,能詩務研鍊。 虞山歸佩珊,高門烜江甸。 學從母氏授,情諧夫壻倩。 慧業夙世深,晨夕事筆硯。 閉門不見人,獨與古人戰。 貽我繡餘集,兩詩乘韋先。 氣兼䰅眉雄,學窮騷雅變。 清芬空谷蘭,潔白澄江練。 盥手一披尋,雋味耐咀嚥。 劉楨敢平視,杜牧但驚羡。 有客持迂談,謂此太自衒。 梱言且不出,况露文采絢。 豈知絶世才,孰能作喑䧹。 〈叶雁音。〉解圍青幛紗,織錦迴文線。 風流自千古,壓盡青雲彥。 何須女道學,塞嘿守庭院。 愛名本同情,掞藻有獨擅。 行看玉臺咏,增入列女傳。 楊舍城北登望海樓暨陽城北皆洪流,尚是江尾已海頭。 何人好事欲窮覽,傍涯築起凌霄樓。 我來拾級快登望,六十里沙爲外障。 障外即是滄波涵,果然一豁心目曠。 曾披載籍徵典故,陰火陽水莫名狀。 橫爲摩竭竪難陀,鼓鬛揚鬐動千丈。 幻影樓臺蜃市觀,寶光珠貝龍宮藏。 方壺員嶠仙往來,奇肱飛車不粘浪。 書生薄相那遇之,健筆韓蘇枉摩盪。 是時卓午懸曦輪,潮氣上逼白日昏。 不知是天是水還是雲,但覺混茫一色無區分。 偶然萬斛舟如墨一點,滓入寥廓微留痕。 欲駕鼉梁渺何際,江湖比作蹄涔細。 中原水皆地所包,至此始信水包地。 不識此水又用何物包,六合以外真難議。 頗聞近日萑苻萌,連䑸結隊紛縱橫。 劫財賈舶略無忌,漸恐登岸殘村氓。 安得三千水犀弩,鯨鯢戮盡常澄清。 所見寒威瘒瘃曉侵肌,驚見驅牛飲凍池。 搖手急呼莫莫莫,恐他冷飲或傷脾。 乞活兒手足俱無裹敗韀,蛇行蠕動路蜿蜒。 憐他生已不如死,猶乞街頭活命錢。 珠林殺賊歌康熙甲寅,閩寇入歙,恣剽殺,鄉民劉宗秀糾衆殲之於珠林。 其曾孫椿來乞詩,爲作歌記之。 古來大戰炳青史,伏屍百萬血千里。 區區鄉民殄流賊,蠻觸功名何足紀。 豈知義勇捍一方,倉猝裒集摧陸梁。 正惟非兵亦非將,其績乃過兵將强。 康熙甲寅閩寇作,突入歙州據城郭。 長吏脫身去乞師,居民束手盡被掠。 香閨紅粉複壁搜,深窖黃金滿籝攫。 誰何健者按劒瞋,一呼奮臂糾村鄰。 白梃致師鬬且走,誘入死地伏兩甄。 珠林幽深四山繞,其中萬木多於薪。 騎不得馳矢難射,賊知失計方迴身。 早聞殺聲起山後,山前扼險路又堙。 腹背兩窮遂就殪,至今京觀啼青燐。 嗚呼何代無草竊,靖亂未必皆國力。 毛葫蘆兵白桿子,鄉閭往往出英傑。 即今秦蜀劇盗紛,安得公等數十人。 各保里社戮魑魅,會見海內無烟塵。 重過虎邱題三賢祠虎邱祠前賢,其論自我剏。 三年復來過,雄麗果殊狀。 酒樓低翠巒,畫舸隘晴浪。 裾屐紛往來,沸聲日夜壯。 遂使久湮迹,頓豁心目曠。 三詩人千秋,一土阜萬丈。 卻笑建議初,本意標所尚。 庶幾鄒湛名,得附峴山上。 庸知傳世難,非可門戶傍。 試問衆遊人,已把老夫忘。 偶見泥爐烟碧瓦燈紅,香火喧闐委巷中。 三尺小祠七寸像,居然顧眄自豪雄。 葺屋老屋多年滿壁塵,一番補葺稍從新。 愧無北海樽盈座,幸有東坡宅作鄰。 〈東坡舊寓孫氏宅,距余舍數十步。〉水閣自明無月夜,〈後有水閣,臨白雲渡。〉山茶獨占滿城春。 〈山茶一株大合抱,爲常城第一。〉三間馬磨誰還記,閒與兒孫說舊貧。 自題小照官至四品不爲小,富過千金不爲少,壽逾七秩不爲夭。 此亦書生之極,乃猶不免撫心自悼者,則以出無可紀之績、處無可傳之稿。 竟與屠沽輩流同,冉冉以終老。 田山薑大通橋秋汎圖爲馮鷺亭編修作〈鷺庭於厰市買得此卷,乃山薑官大通橋監督時,集名流泛舟慶豐牐,作圖紀勝。 同時宋漫堂、朱竹垞、顏遜甫、曹升六、汪蛟門、李分虎諸公皆有詩,信藝苑中墨寶也。〉牛腰卷記慶豐船,爲有名流便可傳。 後視今猶今視昔,令人慨想百年前。 其二北方壇坫推王宋,京兆田郎另出頭。 看到大通秋泛卷,少年時已霸葵邱。 其三殘縑流落尚清芬,似有精靈擁護勤。 不遣六丁收拾去,詩䰟爭托小馮君。 其四當年題詠總王楊,今日徵詩又擅場。 此事不論前後輩,盛唐人較勝初唐。 〈鷺庭徵同人續題,皆名作,覺後來居上也。〉問魛魚問魛魚,爾既雋味供人食,當使老饕快餔啜。 胡爲肌理如凝脂,鋒鋩似叢棘。 鯫生竟作魯宗道,骨鯁令人有難色。 本謂氊針莫敢坐,誰料頷珠終被摘。 饞扠入口費剔搔,齒舌無功兼手掇。 滿堂無不賞鮮腴,卻但畏威弗感德。 魚也聞之笑,此論非通人。 名花品不許褻玩,美女姿豈輕横陳。 吾生自有味外味,正恐鹵莽一嚼不見珍。 故教芒刺在背稍齟齬,欲令徐徐㕮咀方識真。 顧乃吹求到細故,欲去槎枒滑喉嗉。 知君原是一腐儒,只合終朝喫豆腐。 醉蟹〈泰州人甕貯甘醴,投蟹於中,聽其醉死,謂之醉蟹。 味極佳。〉霜天稻熟郭索行,雙螯抝折香珠秔。 經旬飽啖腹盡果,團尖臍結脂肪盈。 忽然被擒請入甕,方憂炮炙渾身痛。 誰知甘醴已滿中,送入醉鄉黑甜夢。 醉鄉豈怕滅頂凶,餔糟啜醨酒池中。 既非人彘投厠溷,何必醯雞瞻昊穹。 沉酣三日不復醒,米汁味已透骨融。 食單方法有如此,物不受傷人得旨。 休悲彭越遭醢冤,且幸羲之以樂死。 酒間與味堂司寇追話都門舊事感賦春明舊輩幾人存,重話鴻泥指爪痕。 絶似上陽宮畔路,白頭老監說開元。 揚州留别諸同人我初客揚州,詞流盛裾屐。 流連文酒讌,徵逐最酣適。 何期數載間,多已墓草碧。 過江一訪舊,凄絶山陽笛。 尚幸四三人,留待續陳迹。 四海魯靈光,端推謝安石。 〈未堂司寇爲詞館二十科前輩,年八十有六。〉東陽雖稍瘦,其氣實嚄唶。 〈既堂運使。〉吳均正强仕,行即赴朝籍。 〈杜村員外。〉工詩玉溪生,高論每剏獲。 〈嗇生郡博。〉相見各無恙,不覺手加額。 憶自來邗江,所交皆素識。 前後十餘年,不曾添一客。 新知既不增,舊好又頻失。 剩此幾晨星,得不倍珍惜。 諸公同此意,更番展瑤席。 雜坐竝飛觥,近游偕杖策。 依然觴咏地,光景追曩昔。 臨分期後會,預約鄭莊驛。 年年看花時,來此一浮白。 蔣瑩溪别駕館愛妾於揚州過江來寓戲贈滿天風雨渡江來,軟脚筵從别館開。 難得美人分鏡待,正當侍婢賣珠迴。 冶遊喜有藏嬌屋,僑寓兼爲避債臺。 亟與綢繆消别恨,莫教擁髻夜啼哀。 泊高旻寺鑑公邀遊放生河别業時練塘竹濤兩詩僧皆居此别業官塘外,塵囂隔幾層。 真成清福地,况有好吟朋。 接食魚邀侣,持齋鶴學僧。 〈有兩鶴不食虫魚。〉何當來結夏,萬竹綠雲凝。 放生河戲贈練塘竹濤二上座千個篔簹罨綠雲,蒲團枯坐篆烟熏。 放生河裏游魚樂,知是山僧不茹葷。 多雨漫說春光引勝情,今年氣候不分明。 江南變作黔中地,一月天無三日情。 其二忽晴忽雨亂晨昏,纔苦陰寒又晏温。 一月九蒸還九曬,老夫身作地黃根。 花蝶婪尾花穠深院藏,外邊那得遠聞香。 不知蜂蝶從何覺,已自飛來過粉牆。 戲老龍鍾老年人,未死先作鬼。 鬼者人所畏,遇輒思遠避。 老人亦復然,所至令人悸。 寒松骨凌兢,凍梨面垢膩。 自然生威嚴,非必性情戾。 兒怕責淵明,妾不媚鄒忌。 一聞曳履聲,先托下帷肄。 偶逢少年客,寒暄語未既。 察其眉睫間,早露引退意。 何况婢僕輩,聞呼强一至。 勉効趨走勤,貌恭神已異。 只有諸童孫,貪翁含飴飼。 辟咡時一來,得食又掉臂。 嗟哉老至此,衆畔親亦棄。 雖尚廉頗健,已同伯有厲。 應號活死人,讕語聊自戲。 儒餐土銼煤爐老瓦盆,莫因鼎食羡豪門。 儒餐自有窮奢處,白虎青龍一口吞。 〈俗以荳腐青菜爲青龍白虎湯。〉中庭坐月忽一女孫言月大如酒杯不覺駭聽因歴詢諸孫及婢僕輩言人人殊有同謂如杯者有如鏡如碟者甚至有大如盆盎者乃知眼光各自不同也余年七十四向未知此今因小兒女語乃得之然則近在目前而所不知者多矣作詩誌之舉頭見明月,大如五寸鏡。 謂衆目皆然,圓規有一定。 忽聞小如杯,兒語實駭聽。 因之遍諏訪,令各說圍徑。 細比半兩錢,大至尺口磬。 始知眼光異,塵根有殊性。 譬若長短視,遠近相去夐。 花看霧中昏,毫察秋來炳。 即事悟學功,格物非易竟。 老夫年七十,識月猶未盡。 如何執成見,輒負鑒裁柄。 秦蜀秦蜀兵氛歲再朞,蒼茫天意信難知。 世無杜甫能吟咏,何苦教人賦亂離。 其二太平生齒日增多,天亦難供可奈何。 何不教他饑疫死,卻教狼籍死兵戈。 記異〈庚申三月下旬事。〉荒野宵驚火光赤,一炬忽增數十百。 紛傳盜至急往偵,人火俱無已滅跡。 奇聞恠事易流播,百里居民震愬愬。 迅速如行王母籌,倉皇爭避修羅戟。 小村併入大村住,擊柝鳴鉦沸終夕。 豈惟小兒怖不啼,壯夫亦莫敢脇席。 是何變異出俄頃,非鬼非人動心魄。 我同老僧泯見聞,見怪不怪怪自滅。 果然半月風鶴定,作息依然各安宅。 獨念訛言無故興,此亦一方小妖孽。 野熊突入主火災,河魚大上兆水厄。 莫嗤鄉社驚虚弦,曲突徙薪亦良策。 閒極爲愛清閒早掛冠,秀才生活辦粗完。 而今閒到無聊極,臨老翻思去做官。 山塘清簟疎簾軟水舟,老人無事愛清遊。 承平光景風流地,燈火山塘賣酒樓。 再題廿二史劄記一事無成兩鬢霜,聊憑閲史遣年光。 敢從棋譜論新局,略仿醫經載古方。 千載文章寧汝數,十年辛苦爲誰忙。 祗應紙上空談在,留享他時醬瓿香。 敝袍欲覓單衣換脫綿,敝袍一領肘雙穿。 亟呼刀尺來裁補,又可當差四五年。 其二有衣可典未須愁,此語遥傳自陸游。 莫詫敝袍猶未典,曾投質庫不曾收。 僮約僮約雖頒十數條,守門奴已出遊遨。 客來剝啄無人應,只道先生故作高。 讀白香山陸放翁二集戲作老來無事度昏旦,愛尋古老人作伴。 汾陽潞國勳位殊,詎敢與之較歲算。 詩人壽者白居易,等而上之陸務觀。 一開八秩一九秩,我讀其詩歴可按。 忽然貪癡不知足,幾如得隴又望蜀。 少時不想到白年,既到白年又慕陸。 卻顧孱羸蒲柳姿,又恐薄劣無此福。 天公聞之笑齒冷,彼二人者才千頃。 汝曾不及萬分一,何須妄自作虛警。 戴逵本非真隱士,毋怪少微星不準。 且教安享樗櫟年,莫便愁迫桑榆景。 金子友來乞楹帖其家住太平寺旁門臨大池余爲書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適有尼庵亦來乞桃符僮奴不知即以此付之一時見者傳爲笑資賦此懺解一聯悞到散花居,掩口胡盧遍里閭。 豈敢戲留題鳳字,或疑錯寫弄麞書。 翻經香盎重簾靜,繡佛燈搖四壁虚。 亟與阿師勤懺悔,手抄梵莢鎮精廬。 洪稚存編修以言事遣戍伊犁蒙恩赦回誌喜九死投荒得賜環,德音一道萬人歡。 遄歸不待烏頭白,起廢行遷鶴頂丹。 〈令甲二品以上冠紅珊瑚頂。〉骨鍊冰霜逾勁節,詩添沙漠有奇觀。 直聲已震難回枉,成就先生作好官。 贈徐尚之明府余癸未歲得疾甚危其尊人季常先生挾醫來治始愈今先生已下世而尚之以才士作賢宰有聲梁宋間俯仰今昔不覺悲喜交集也朋簪喜盍紀羣交,往事關心感鬢毛。 老我至今懷巨伯,〈荀巨伯視友疾,見《世說》。〉故人有子似枚臯。 才名絶代篇章富,吏績勤民撫字勞。 行輩敢當修後進,衰遲久已愧英髦。 梅雨一樣川原布穀催,巴巫白骨莽成堆。 不知此地民何福,正插秧時大雨來。 午日競渡本舊俗今歲郡城好事者增飾更盛有控官禁止者諸好事遂糾集數十百人連毁控禁之十二家囂風殊可慮也爲懲奢俗禁揚舲,翻致紛呶嘯白丁。 善不可爲何論惡,衆皆欲醉許誰醒。 金支翠羽收奇采,毒手尊拳兆亂形。 競渡不成成競閧,民驕從此少安寧。 時屆插秧忽得大雨而連旬不止又將憂潦謂天不憐民,不應梅雨如盆傾。 謂天真憐民,不應連雨無暫晴。 初聞歡聲遍老幼,滂沱正值栽秧候。 誰知甘霖變愁霖,半月不斷决渠溜。 雨點猛如彀弩發,雷聲悶作伏甕吼。 有時赤電催金鞭,倒捲魚蝦落巖岫。 灝涆幾愁大陸沉,補苴誰塞高天漏。 直疑斯世將混沌,只有長夜無白晝。 川原彌望總洪波,滅頂深愁萎綠禾。 可惜一天膏澤好,向來嫌少今嫌多。 雲溪晚步已開八秩未頭童,頑鈍天教作長〈去聲。〉翁。 閲世更無同輩行,感時猶念古英雄。 食脾健爲持齋淡,詩格低因屬對工。 尚有心期誰可語,雲溪獨立夕陽紅。 題史右張小照毘陵城東兩奇士,沈佩蘭與史右張。 佩蘭跅𧿇不自檢,千金散盡餘酒狂。 晚官嶺嶠作良吏,至今妻子飽覈糠。 右張生無立錐地,一枝健筆凌風霜。 讀書兼學計然術,金錢湧比詩盈囊。 人言不如瘦沈郎,身未綰組垂銀黃。 我不謂然士貴氣,饑寒未免趨路旁。 昔人相士問生産,無求乃可自激昂。 君今力能致温飽,千頭木奴百本桑。 平原乞米書不作,骨力自挺百鍊剛。 其才况復老益橫,六十尚如四十强。 會當晚達出山去,不撓不戁展所長。 回視少時舊同學,功名行將過東陽。 未須便圖青篛笠,方當袍笏催登場。 暑夕空齋孤坐滅蘭膏,一犬相依寂不嘷。 赤脚踏冰吾尚熱,氋氃憐汝滿身毛。 夜不寐作崢嶸火雲高,日落半空赤。 城居少林蔭,困此炎歊迫。 捲簾候夕凉,鬱熱或暫釋。 四垂無纎風,仰視天正碧。 月光日所映,返照有餘赫。 滅燈聊暗眠,躶脇貼地席。 羽扇幾脫腕,絺巾且瀝液。 忽焉癢如疥,萬疿凸膚革。 飛蚊又來嘬,舉手急一拍。 狡捷倏已逃,徒自打頭額。 嘻乎此夜中,直比入甕炙。 卻憶西南天,烽火正絡繹。 溽暑蒸臭穢,遍野腐胔積。 吾儕幸安居,尚嘆爍金石。 兵燹彼何辜,感時一悲惜。 舊簏中偶檢得在京時所畫鷗北耘菘小照戲題卷後灌園閒與白鷗親,四十年前舊寫真。 只有老妻還認得,兒孫俱不識何人。 放歌我不能引長繩,繫住西飛日。 又不能抽快刀,斬斷東流水。 徒負昂藏七尺身,實只太倉一稊米。 胡爲前望千古、後顧萬年,欲作擎天拄地一男子。 少年鼻息衝雲漢,唾手便思拾青紫。 果然館閣取次登,意謂星辰即曳履。 忽焉驅馬出春明,兩粤滇黔走萬里。 從戎又想圖麒麟,按部亦曾冠獬豸。 序遷不及待,歸仍鑽故紙。 撐腸五千卷,縱目廿二史。 復將三寸毛錐尖,妄擬一柱中流砥。 統計生平屢徙業,一波未平一波起。 我觀古人志專壹,强吳者員霸越蠡。 用盡一生心,只了一事耳。 誰教東馳西騖多岐塗,貪如奪標棄如屣。 毋怪百能百不能,略嘗之味鼎染指。 如今衰老始知悔,氣矜之隆病良已。 非無一言半語傳世間,未必百年後尚掛人齒。 回思鄧林棄杖逐日時,枉費奔忙暍不止。 噫嘻乎! 生世寧易得人身,爲人寧易通文理。 可惜黃金擲虛牝,錯已鑄成錯到底。 发布时间:2025-04-28 13:17:0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