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宋词境浅说 二 内容: 张舜民 一首卖花声 题岳阳楼木叶下君山。 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 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题为岳阳楼作,而切岳阳者,惟首句君山二字。 观其此路生还及回首长安句,殊有迁谪之感。 但芸叟由谏官荐擢侍郎,初未放逐,此殆登楼送友之作,代为致慨也。 苏轼 三十六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生于何时? 天上有无宫阙? 甲子悠悠,谁为编纪? 三者皆玄妙之语,可谓云思霞想,高接混茫。 起笔如俊鹘破空疾下,此调本高抗之音,得公椽笔,压倒豪杰矣。 琼楼玉宇二句,以高危自警,即其赠子由词早退为戒之意,上清虽好,不如戢影人间也。 下阕怀子由,谓明月且难长满,何况浮生焉能长聚,达人安命,愿与弟共勉之。 全篇若云鹏天马,一片神行,公之能事也。 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江东战伐,惟孙曹事于往史最有声色,临风酹酒,俯仰兴亡,是何等气概! 起笔入门下马,已气压江东。 乱石三句壮健称题。 江山二句尤深雄慨。 题为《赤壁怀古》,故下阕追怀瑜亮英姿,笑谈摧敌。 华发句抚今思昔,有少陵看镜倚楼之思。 结句感前朝之如梦,洒杯酒而招魂,瑜亮有知,当凌云一笑也。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起二句已吸取杨花之全神。 无情有思句以下,人与花合写,情味悠然。 转头处别开一境。 西园落红句隐喻人亡邦瘁,惄然忧国之思。 遗踪萍碎句仍归到本题。 春色三句万紫千红,同归尘劫,不仅为杨花惜也。 结句怨悱之怀,力透纸背,既伤离索,兼有迁谪之感。 质夫原唱,亦清丽可诵。 晁叔用云:东坡如嫱、施之天姿,天下妇人莫及,质夫岂可比耶! 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 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东坡在黄州,寒食开海棠之宴,秋江泛赤壁之舟,历五年之久,临别依依。 坐见以下四句及细柳以下四句,情意真切,属辞雅逸,便成佳构。 前调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 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 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 步携手林间,笑挽纤纤。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前调余谪居黄州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篇别黄人。 既至南都,蒙恩放归阳羡,复作一篇。 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 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坡。 无何。 何处有,银潢尽处,天女停梭。 问何事人间,久戏风波。 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 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以上二首在去黄州时道中所作。 前首以淮水浅冻,留滞泗上,故有船尾冻相衔句。 次首以道中蒙恩,放归阳羡,故有船头风转句。 一则写羁泊穷年之感,一则寓江湖魏阙之思,拳拳忠爱,不以隐显而殊。 画楼夕阳二句景中有情,语尤名隽。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快哉亭与平山堂皆擅登临之胜,故联想及之。 转头处五句及上阕欹枕四句想见江湖豪兴,其语气清快,如以并刀削哀梨也。 永遇乐 寄孙巨源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观清淮到海三句,知与巨源交谊之深,更忆及西垣清禁,同此月明,抚今追昔,不尽低回。 言为心声,知公天性之厚也。 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春初病起,信笔书怀,当此花边柳际,裙屐争赴春游,而自放者日高犹卧,有此淡逸之怀,出以萧散之笔,遂成雅调。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向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起笔破空而下,风潮来去,有情而实无情,千古之循环兴废,大抵如斯。 惟有此高世之想,故下阕与参寥子相约,尔我之交谊,应效谢安在新城欲自海道还,以遂其雅志,勿效羊昙他日发马策西州之感也。 洞仙歌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支、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此词与咏杨花相类,意有所指,非专咏柳也。 绿叶以下数语似含讽刺,亦庄亦谐,耐人寻绎。 前调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 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矣,人无知此词者。 但记其首两句。 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 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全篇好语穿珠,清丽而兼高浑,风格似南唐二主。 《漫叟诗话》称杨元素作本事曲,纪东坡《洞仙歌》词,有一士人,能诵其全篇,中有数句,与本集异。 苕溪渔隐云:当以东坡自定为正。 西江月 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冷斋夜话》谓东坡在惠州作《梅花》词,时侍儿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 梨花句非特悼逝,且用王建诗梦中唤作梨花云句,兼切咏梅也。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山谷云: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鲖阳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吴江冷,非所安也。 此与《考槃》诗相似。 居士之评如是,此词当有寄托,但寓意何在,览者当能辨之。 宋曾丰曰:东坡《卜算子》词,触兴于惊鸿,发乎性情也;收思于冷洲,归乎礼义也。 其为当时推重如是。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此词极写其特立独行之概。 以上阕孤眠之孤字,下阕幽独之独字,表明本意。 新浴及扇手三句喻其身之洁白,焉能与浪蕊浮花为伍,犹屈原不能以皓皓之白,入汶汶之世也。 下阕芳心千重似束句及秋风句言已深闭退藏,而人犹不恕,极言其忧谗畏讥之意。 对花真赏,知有何人,惟有沾襟之粉泪耳。 哨遍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卷皱银塘水。 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 见乳燕捎蝶过繁枝。 忽一线炉香逐游丝。 昼永人闲,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 深入芳菲里。 拨胡琴语,轻拢慢撚总利。 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 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 任满头红雨落花飞。 渐鹊楼西玉蟾低。 尚徘徊、未尽欢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间世。 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 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此词凡二首,前首乃栝归去来词意,此首自写其闲淡旨趣。 上阕乳燕游丝五句写春昼物态固佳,若谓隐喻人世纷扰,在冷眼观之尤妙。 下阕以丝竹陶写哀乐,落花三句尤见雅兴,虽与渊明之独寻邱壑,行乐不同,而其聊以自娱,委心任命则同。 西江月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葱茏,不谓尘世也。 书此词于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诵其下阕四句,清狂自放,有万象宾客之概。 觉相如题桥,未能免俗也。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情真景真,随手写来,盎然天趣。 结尾二句较一雨虚斋三日凉诗尤耐吟讽。 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春水二句超然台之景宛然在目。 下阕故人故国,触绪生悲,新火新茶,及时行乐,以此易彼,公诚达人也。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犬、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因送友归吴,忆及松江四桥,并忆及西湖,重抚春衫,联想及小蛮针线,盖因西湖陈迹,常在念中,故触处兴怀,结句尤蕴藉多情。 元白仁甫《天籁集永遇乐游西湖》云:更耐濛濛细雨,湿了小蛮针线。 即引用此词也。 临江仙 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前调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前首因送友而言我亦逆旅中行人之一,语极旷达。 次首方写江上夜归情景,忽欲扁舟入海,此老胸次,时有绝尘霞举之思。 《临江仙》调凡十二首,此二首最为高朗。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恋我惟有破帽,写愁惟有胡蝶,皆托想高妙处。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 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 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 长丝藕笑郎。 宋词中作回文体者绝少。 《东坡乐府》中有七调,录其《四时闺怨》词《夏景》一首,以备一格。 浣溪沙 咏橘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此作纯用赋体,描写确肖。 行香子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一气写出,自乐其天,快人快语。 放翁、山谷集中,时亦见之。 点绛唇 再和送钱公永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 泰山禹甸。 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 孤帆远。 我歌君乱。 一送西飞雁。 下阕情韵高远。 此调凡五首,夏闰庵爱此一首。 行香子北望平川。 野水荒湾。 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适,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淡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淮北之地平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故起笔有北望平川之语。 淮河隔岸有南山,山有石崖,刻东坡《行香子》词,后题云: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结句长桥灯火三句指泗守归去而言,设想有高人宴坐山中,下望长桥灯火,词心高妙。 此词因禁元祐文字,遂镌去之。 苕溪渔隐云:曾打得此碑,所书乃小字也。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水龙吟 笛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秋表。 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 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辜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愚溪云:笛制,取良干,首存一节,节间留纤枝,剪而束之,节以下当膺处则微张,全体皆须白净。 此词上阕龙须三句形容尽致,木落三句咏笛而兼状景物,中郎桓伊,更悠然怀友,可谓句意并到。 结句一奏霜天之曲,瘴雨蛮风,一时尽扫,见笛韵之高也。 好事近 西湖夜归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 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 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摇兀。 西湖夜归,清幽之境也,不可无此雅词。 下阕四句有潇洒出尘之致。 结句摇兀二字下语尤得小舟之神。 查初白诗橹枝摇梦过春江,其得趣正在摇字。 溪风漾流月五字与唐人滩月碎光流句,皆写景入细。 阳关曲 三首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济南春好雪初晴。 才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此三首重在音律,入乐府腔,即《小秦王》调。 第一首第三句之此字、不字,必用仄声,第四句何字必用平声。 三首皆同。 以词论,第一首此生此夜二句固极达观,二、三首亦各有思致,音节复动宕入古。 戚氏玉龟山。 东皇灵媲统群仙。 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 幽闲。 志萧然。 金城千里锁婵娟。 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 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 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 争解绣勒香鞯。 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 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 肆华筵。 间作脆管鸣弦。 宛若帝所钧天。 稚头皓齿,绿发方瞳,圆极恬淡高妍。 尽倒琼壶酒,献金鼎药,固大椿年。 缥缈飞琼妙舞,命双成、奏曲醉留连。 云璈韵响泻寒泉。 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 渐绮霞、天际红深浅。 动归思、回首尘寰。 烂漫游、玉辇东还。 杏花风、数里响鸣鞭。 望长安路,依稀柳色,翠点春妍。 以白雪之高词,发青霞之遐想,为《东坡乐府》二卷中希有之作。 壮采奇情,神游八极,晋水璇台之享,九骥回翔;洞庭广乐之张,百灵踊跃,方斯词境。 观其后段玉辇长安等句,心在魏阙,有少陵依斗望京之思乎?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熏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又圆。 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 李之仪 一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上阕四句真是古乐府俊语,与东坡诗共饮玻璃江用意略同。 之仪著《姑溪词》一卷,凡八十八阕,工于小令,言情写景,以淡雅出之。 如《鹧鸪天》云: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南乡子》云: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 画角悠悠送夕阳。 《减字木兰花》云:变尽星星。 一滴秋霖是一茎。 又《南乡子》云:步懒恰寻床。 卧看游丝到地长。 人谓置之《片玉》《漱玉》集中,莫能伯仲。 叔旸不列于南渡诸家,未免遗珠矣。 孔平仲 一首千秋岁春风湖外。 红杏花初退。 孤馆静,愁肠碎。 泪余痕在枕,别久香消带。 新睡起。 小园戏蝶飞成对。 惆怅人谁会。 随处聊倾盖。 情暂遣,心何在。 锦书消息断,玉漏花阴改。 迟日暮,仙山杳杳空云海。 上阕泪余二语、下阕锦书二语句意并美。 戏蝶结笔有人独燕双之感,云海结笔有暮云春树之怀。 转头处四句寂寥谁慰,所倾盖者,皆悠泛之交,聊以自遣,知音难得,言下慨然。 此词和秦少游韵,格调不让秦郎也。 王 一首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未雨先雪四字颇新。 下阕梦绕秦楼,而只在丁香豆蔻,丽不伤雅,托思空灵。 张景修 一首选冠子 咏柳嫩水挼蓝,遥堤影翠,半雨半烟桥畔。 鸣禽弄舌,蔓草萦心,偏称谢家池馆。 红粉墙头,步摇金缕,纤柔舞腰低软。 被和风、搭在阑干,终日画帘高卷。 春易老,细叶舒眉,轻花吐絮,渐觉绿阴成幔。 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谁念凤城人远。 惆怅故国阳关,杯酒飘零,惹人肠断。 恨青青客舍,江头风笛,乱云空晚。 上阕皆切合本题,藻不妄抒,笔致亦灵动。 转头四句咏柳渐成阴,句颇工细。 凡咏柳者,易涉离情,作者不能外此。 佳处在章台灞水三句浑成而有逸宕之致,结处更能振起全篇。 黄庭坚 七首蓦山溪 赠衡阳妓陈湘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芳载酒。 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 鸳鸯翡翠,皆同命之鸟,起笔以之为喻。 此词乃山谷闲情之赋也。 春未透三句极为学者称赏。 秦湛词云: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即仿此。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山谷少时,喜为纤靡之词,法秀道人戒之曰:君之笔墨,应堕犁舌地狱。 答曰:空中语耳。 集中此类词甚多,录其《南歌子》一首,婉而有韵,丽而能雅。 上半首叙欲别之前,画船句摇曳生姿,有每闻清歌,辄唤奈何之意。 后半首柳叶喻眉,梨花喻面,结句扁舟独夜,酒醒梦回,不言愁而愁怀无际,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句,同其怅惘也。 逍遥乐春意渐归芳草。 故国佳人,千里信沉音杳。 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阑斜照。 梦当年少。 对尊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 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 鬓丝年年渐老。 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 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 休休,醉乡歧路,华胥蓬岛。 词因春日怀人而作,但于感旧之余,具超尘之想,可见襟怀旷达。 首三句叙明本意。 雨润三句写当春景物,笔有闲适纡回之致。 以下承故国佳人句,仙侣题襟,名姬劝酒,是何等兴会! 不言愁而惆怅之思,溢于言外。 下阕言春色重归,而旧雨飘零,年华老去,人何以堪! 幸天意无私,不因人事而减其翠舞红酣之色。 既悟盛筵之难再,则醉乡仙境,正可埋愁,即山谷《渔家傲》词落帽提壶,逢花一笑之意也。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 不道月斜人散。 起二句咏酒,而用成句作歇后语,为词中创格。 《后山诗话》云:盖韩诗有云:断送一生唯有酒。 '破除万事无过酒。 才去一字,遂为切对,而语益峻。 又云: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明人散。 谓思相离之忧,则不得不尽,而俗士改为留连,遂使两句相失。 千秋岁 追和秦少游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 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墨,始追和其《千秋岁》词。 苑边花外。 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先叙同官之乐,后言长别之悲,结句极沉痛。 《晁无咎词》卷中亦载此调,题云《次韵吊秦少游》。 以山谷过藤州事证之,《无咎集》中当系误入也。 虞美人 宜州见梅花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山谷受谴之日,投床酣卧,人服其德性坚定。 此词殊方逐客,重见梅花,仅感叹少年,而绝无怨尤之语,诵其词可知其人矣。 上阕夜阑风细二句殊清婉有致。 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旁人冷眼看。 词为重九登高而作,凡二首,皆同韵。 前首冠字韵云我对西风犹整冠,看字韵云更把茱萸仔细看,不及此押冠看二字,风趣殊胜。 郑仅 一首调笑令声切。 恨难说。 千里潮平春浪阔。 梅风不解相思结。 忍送落花飞雪。 多才一去芳音绝。 更对珠帘新月。 促拍幺弦,自成凄调。 落花飞雪句及结句尤有情韵。 李元膺 一首洞仙歌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 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 已失春风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赏春须早,有好花看到半开时意。 较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尤为警动。 日中则昃,操刀必割,凡事争天下之先,不仅赏春也。 元膺尝曰: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 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余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秦观 二十五首风流子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 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无休。 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寸心乱三句极写离愁之无限,以下之斜日暝烟四叠句遂一气奔赴,更觉力量深厚。 下阕天长地久四句虽点化乐天《长恨歌》,而以倩人说与句融纳之,便运古入化,弥见情深。 八六子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 正消凝。 黄鹂又啼数声。 结句清婉,乃少游本色。 起笔三句独用重笔,便能振起全篇。 浣溪沙青杏园林煮酒香。 佳人初试薄罗裳。 柳丝摇曳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易老,闲愁闲闷日偏长。 为谁消瘦减容光。 前半虽未见精湛,后三句则纯以轻笔写幽怀,若风拂柳丝,曼绿柔姿,留人顾盼,差近五代风格。 ○此词一作晏殊词,或作欧阳修词。 满庭芳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 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前写景,后言情,流利轻圆,是其制胜处。 金明池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 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 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 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怎得东君长为主。 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 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金明池在长安东门外,为春日裙屐踏青之地,烟波浩渺,弋人每于此获凫雁。 上阕纪水边风物,花枝二句景中带情。 下阕宝马红尘仍承上春游之意,人乐而我悲,所思不见,惟惆怅独归耳。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樽。 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古今词话》极赏此词,谓形容愁怨之意最工。 结笔二句,颇有言外之意。 千秋岁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冷斋夜话》谓少游此词想见其神情在绛阙道山之间,乃和其韵。 《后山诗话》云:世称秦词愁如海为新奇,不知李后主已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但以江为海耳。 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 如玉田所举诸句,能似此者甚罕。 少游殁于藤州,山谷过其地,追和此调以吊之。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草堂诗余》评云: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少游此词,谓两情若久,不在朝朝暮暮,所谓化臭腐为神奇,宁不醒人心目。 夏闰庵云:七夕词最难作,宋人赋此者,佳作极少,惟少游一词可观,晏小山《蝶恋花》赋七夕尤佳。 水龙吟 妓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疏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杨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 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 原题但言赠妓。 《高斋诗话》曰:少游在蔡州,与营妓娄婉字东玉者甚密,赠之词云:小楼连苑横空。 '此词上阕破暖轻风七句,虽纯以轻婉之笔写春景,而观其下阕,则花香帘影中,有伤春人在也。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 梦回宿酒未全醒。 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 水边灯火渐人行。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此词与清真《蝶恋花》词相似,邻鸡催起句有清真侵晓惜别之意,灯火人行句有清真露寒人远之意,但情景真切,视清真尚隔一尘耳。 《高斋诗话》以此词为赠妓陶心儿,故末句残月带三星,借喻心字也。 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 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 睡损红妆。 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 暮寒轻透薄罗裳。 无限思量。 《古今词话》云:少游芳草杏花二句,善于赋景物;香篆画屏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之意。 此其有感而作也。 菩萨蛮蛩声泣露惊秋枕。 罗帷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 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 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 鸦啼金井寒。 清丽为邻,且余韵不尽,颇近五代词意。 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并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冷斋夜话》云:少游到郴州,作长短句(即此词)。 东坡绝爱其尾二句,自书于扇曰:少游已矣! 虽万人何赎。 '范元实《诗眼》云:淮海小词云杜鹃声里斜阳暮,山谷曰:此词高绝! 但既云斜阳,又云暮,则重出也。 欲改斜阳难得好字。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 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 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结尾二句与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 点绛唇 桃源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 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回首斜阳暮。 山无数。 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作此题栝本意,凡手皆能。 此词擅胜处,在笔轻而韵秀,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满庭芳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起三句写凉秋风物,一片萧飒之音,已隐含离思。 四、五句叙明停鞭饯别,此后若接写别离,便落恒径。 作者用拓宕之笔,追怀往事,局势振起,且不涉儿女语而托之蓬岛烟云,尤见超逸。 斜阳外三句传神绵渺,向推隽咏。 下阕纯叙离情。 结笔返棹归来,登城遥望征帆,已隔数重烟浦,阑珊灯火,只益人悲耳。 望海潮 广陵怀古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春风。 豪俊气如虹。 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雀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 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 首言州郡之雄壮,提挈全篇。 次言途中之富丽,人物之豪俊。 次乃及游赏归来,垂杨门卷,画桥碧阴,言居处之妍华,层层写出,如身到绿杨城郭。 下阕言追怀炀帝时,其繁雄尤过于今日,迷楼朱障,极侈泰之娱;而物换星移,剩有乱云流水,与唐人过隋故宫诗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及闪闪残萤犹得意,夜深来往豆花丛句,其感叹相似。 前调 洛阳怀古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前段纪昔日游观之事。 转头处西园三句极写灯火车骑之盛,惟其先用重笔,故重来感旧,倍觉凄清。 后段真气流转,不下于《广陵怀古》之作。 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 春色着人如酒。 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 消瘦。 还是褪花时候。 前调遥夜沉沉如水。 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 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前调幽梦匆匆破后。 妆粉乱红沾袖。 遥想酒醒来,无奈玉消花瘦。 回首。 回首。 绕岸夕阳疏柳。 前调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前调莺觜啄花红溜。 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 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此五首细审之当是一事,皆纪别之作。 第一首总述春暮怀人,次首追叙欲别之时,马嘶人起,言送别也。 三首绕岸夕阳言别后也。 四首楚天人远,言远去也。 与集中《南歌子》词由晓别而远去,次第写出,大致相似,但此分为数首耳。 五首句最工丽,结处绿杨俱瘦与首章春暮怀人前后相应。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清婉而有余韵,是其擅长处。 此调凡五首,此首最胜。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东风吹不转。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回肠二句及黛蛾二句寻常之意,以曲折之笔写出,便生新致。 结句含蕴有情。 发布时间:2025-04-29 14:44: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