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宋词境浅说 三 内容: 米芾 一首满庭芳雅宴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镂金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香生玉杵,雪溅紫瓯圆。 娇鬟。 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词在甘露寺与周君品茶而作。 先咏烹茶,细腻熨贴,后言捧茶之人,便饶风韵,老子江楼,兴复不浅。 襄阳官书画学博士,书法与苏、黄齐名,填词其余事,亦复俊爽。 朱秀水《词综》仅选此一调。 赵令畤 三首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水沉香一缕。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 小屏风上西江路。 上段警拔不足而静婉有余,后段以闲淡之笔,写怀人心事。 结处风华掩映,含蓄不尽。 德麟为安定郡王,天水氏固多才子也。 锦堂春 春思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 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苕溪渔隐丛话》云:德麟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徐师川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二词造语虽不同,其意绝相类。 清平乐春风依旧。 着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 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 今年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抚今追昔,人之常情。 此词结末二句,何沉痛乃尔。 贺铸 四十二首望湘人 春思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 被惜余熏,带惊剩眼。 几许伤春春晚。 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 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 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 青翰棹舣,白洲畔。 尽目临皋飞观。 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此词但标题《春思》,而鸾弦易断,自来多咏悼亡,观其《思越人》词头白鸳鸯失伴飞等句,此词当有望庐思人之感,非泛写春思也。 题意重在起笔之厌字,莺声花气,正娱赏之时,而转厌其搅人愁梦,乃极写伤春之情绪。 泪竹三句笔势展布,且凄艳动人。 上阕既云兰竹湘天,后又云罗袜凌波,则所思者,当在水一方,想象于湘云楚雨间也。 思越人谁爱松陵水似天。 画船听雨奈无眠。 清风明月休论价,卖与愁人直几钱。 挥醉笔,扫吟笺。 一时朋辈饮中仙。 白头□□江湖上,袖手低回避少年。 清风明月,本藉消愁,乃买不费钱,而愁人不取,其愁宁可解耶! 下阕言人见其于少年场中敛手绝迹,安知当日狂倾阮籍之杯,高咏谪仙之句,亦翩翩浊世之人。 盖袖手避之者,即其《踏莎行》词所谓元龙非复少时豪,图耳根清净耳。 白头句原本缺二字。 前调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此在悼亡词中,情文相生,等于孙楚。 鸳鸯句与潘安仁诗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只正同。 下阕从新垄旧栖见意。 原上草二句悲新垄也,空床二句悲旧栖也。 郭频伽词挑灯影里,还认那人无睡,宜其抚寒衣而陨涕矣。 捣练子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此调凡六首。 第一首缺字甚多,此为第三首。 与却望并州是故乡诗句,行人更在青山外词句皆有更行更远之意。 其四首云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五首云想见垄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六首云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皆有唐人《塞下曲》思致。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转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南歌子》共二首。 其第一首缺十字,有分付一春心事两眉尖句,写闺情极融浑。 此首白鹭句写景,芭蕉句写景,皆有闲适之致,淡而弥永。 一落索初见碧纱窗下绣。 寸波频溜。 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 金缕一双红豆。 情通色授。 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妍情丽藻,颇似南唐。 结句有含毫不尽意。 太平时九曲池头三月三。 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 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 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 落归帆。 昔人谓南方笋鲫之美,不让莼鲈,诵此词下阕,知吴阊风味之佳,宋人已称羡之。 恽南田诗江南鲜笋趁鲥鱼与此同意。 定风波墙上夭桃簌簌红。 巧随轻絮入帘栊。 自是芳心贪结子。 翻使。 惜花人恨五更风。 露萼鲜浓妆脸靓。 相映。 隔年情事此门中。 粉面不知何处在。 无奈。 武陵流水卷春空。 桃贪结子,使人恨花易凋残。 陈云伯《题眉楼图》云:东风不结相思子,种得桃花当写愁。 因顾横波无子,于眉楼外种桃花,则又爱其能结子也。 桃本无情,重至湖州之小杜,见其满枝结子,只自伤耳。 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屏除簪绂,长揖归田,已如莲花之褪尽红衣,乃洗净铅华,而仍含莲子中心之苦,将怨谁耶? 故下阕言当初不嫁春风,本冀秋江自老,岂料秋风不恤,仍横被摧残,盖申足上阕之意也。 小梅花缚虎手。 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 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 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 起为寿。 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 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 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即为长。 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其雄恢才笔,可与放翁、稼轩争驱夺槊矣。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鞚。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 乐匆匆。 似黄粱梦。 辞丹凤。 明月共。 漾孤篷。 官冗从。 怀倥偬。 落尘笼。 簿书丛。 鹖弁如云众。 供粗用。 忽奇功。 笳鼓动。 渔阳弄。 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 怅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 目送归鸿。 此与《小梅花》调皆雄健激昂,为集中希有之作。 上阕酒垆以下七句、下阕长缨以下六句,尤为警拔。 雨中花清滑京江人物秀。 富美发、丰肌素手。 宝子余妍,阿娇余韵,独步秋娘后。 奈倦客襟怀先怯酒。 问何意、歌颦易皱。 弱柳飞绵,繁花结子,做弄伤春瘦。 上阕实赋其人,下阕飞绵结子之感。 诵容易生儿似阿侯句,东山却被做弄,倦客伤春,徒怜瘦损耳。 燕瑶池琼钩搴幔。 秋风观。 漫漫。 白云联渡河汉。 长宵半。 参旗烂烂。 何时旦。 命闺人、金徽重按。 商歌怨。 依稀广陵清散。 低眉叹。 危弦未断。 肠先断。 结句极沉痛,如孟才人之歌《河满》,寸寸回肠矣。 临江仙巧剪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边。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复斋漫录》云:黄山谷守当涂,方回于人日过之,席上用唐薛道衡句作词,山谷遂以《雁后归》名之。 此腔本名《临江仙》,今仍其旧云。 此词未见特色,录之为词苑谈资。 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寻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此阕平仄句皆叶韵,东山之创作也。 录之以备一格。 词系金陵怀古,宫娃能赋,曾吟璧月良宵;商女无愁,谁问故家梁燕,六朝如梦,感慨系之矣。 满江红火禁初开,深深院、几重帘箔。 人自起、翠衾寒梦,夜来风恶。 肠断残红和泪落,半随轻雨飘池角。 记采兰、携手曲江游,年时约。 芳物大,都如昨。 自怨别,疏行乐。 被无情双燕,短封难托。 谁念东阳消瘦骨,更堪白苎衣衫薄。 向小窗、题满杏花笺,伤春作。 咏风雨摧花,而词心宛转随之,情与景皆臻妙境。 下阕骨瘦更堪衣薄,乃加倍写愁法。 结句亦简洁。 青玉案 题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榭,绮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采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锦瑟四句,花榭绮窗,只有春风吹到,其寂寥之况与离索之怀,皆寓其中。 下阕闲愁以下四句用三叠笔写愁,如三叠阳关,令人凄绝。 题标《横塘路》,当有伊人宛在,非泛写闲愁也。 感皇恩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 罗袜尘生步。 回顾。 整鬟颦黛,脉脉多情难诉。 细风吹落絮。 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 花底深朱户。 何处。 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 断魂分付与。 春将去。 此调与前首皆录别之作。 前首云目送芳尘去,乃指人而言;此云南渡回首,则就己而言。 细风二句有远韵。 下阕在万重山外寄思,由花底而朱户,而梅雨帘栊,离心层递而远,心凭谁寄,只可托付春风,惟名手能曲曲写出。 薄幸淡妆多态。 更的的、频回盼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罗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与把香囊暗解。 自过了收灯夜,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知何时再。 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上阕追叙前欢,下阕言紫燕西来,已寄书多阻,姑借酒以消磨永昼。 乃酒消睡醒,仍日未西沉,清昼悠悠,遣愁无计,极写其无聊之思。 原题云《忆故人》,知其眷恋之深,调用《薄幸》,殆其自谓耶? 菩萨蛮厌厌别酒商歌送。 萧萧凉叶秋声动。 小泊画桥东。 孤舟月满篷。 高城遮短梦。 衾藉余香拥。 多谢五更风。 犹闻城里钟。 别后乌篷小泊,夜色清幽,正在拥衾不寐,着想无从,忽闻城内钟声,其来处当与伊人相近,一缕相思,逐钟声俱往,或随风吹到君边也。 鹧鸪词月痕依约到西厢。 曾羡花枝拂短墙。 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余香。 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 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人何似冶游郎。 下阕歌袅酒酣二句描写欢场情景,但冶游郎方沉酣春色,而倚帘人娇眼暗窥,方笑其轻浮如柳絮,颇寓警世之意。 石州引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消尽龙沙雪。 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 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回首轻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恹恹风月。 方回眷一丽姝,别后姝寄诗云:独倚回阑泪满襟。 小园春色懒追寻。 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方回用所寄诗意成此调,亦云《柳色黄》云。 长亭以下七句顿挫有致,观其龙沙出关等句,当是北地胭脂。 吴汉槎诗所谓红粉空娇塞上春也。 谒金门花满院。 飞去飞来双燕。 红雨入帘寒不卷。 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 脉脉两蛾愁浅。 消息不知郎近远。 一春长梦见。 前后阕分写情景,以高浑出之,不事雕饰,五代遗韵也。 忆秦娥晓朦胧。 前溪百鸟啼匆匆。 啼匆匆。 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 鲜妆辉映桃花红。 桃花红。 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上阕以远韵胜,下阕有崔护桃花已隔年之感。 开落听诸东风,妙在不说尽,味在酸咸外矣。 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 两岸绿杨飞絮。 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 凝伫。 凝伫。 楼外一江烟雨。 表情处在叠用凝伫二字,传神处在烟雨句,离心无际,远在空濛江雨之中,小令固以融浑为佳。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当时偏恨五更钟。 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沉踪。 一双金缕枕,半床空。 画楼临水凤城东。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此词由窗下而分携,而沉踪,层递写来,渐推渐远。 结处秋柳城东,寄怀更远,觉情韵弥长也。 鹤冲天鼕鼕鼓动,花外沉残漏。 华月万枝灯,还清昼。 广陌衣香度,飞盖影、相先后。 个处频回首。 锦坊西去,期约武陵溪口。 当时早恨欢难偶。 何堪流浪远,分携久。 小畹兰英在,轻付与、何人手。 不似长亭柳。 舞风眠雨,伴我一春消瘦。 此纪元夕灯火之盛。 华月清昼句有不知有月空中行之意。 衣香飞盖句有暗尘随马之意。 下阕言兰英歌舞,今属谁边,转不如垂柳舞腰,尚肯伴沈郎瘦损,知灯火阑珊处,有愁人在也。 清平乐阴晴未定。 薄日烘云影。 临水朱门花一径。 渡口鸟啼人静。 恹恹几许春情。 可怜老去兰成。 看取镊残双鬓,不随芳草重生。 临水二句写景明丽而幽静。 下阕凡咏芳草者,或言送别,或言怀人,原上池塘,尽多佳咏,此言衰鬓不如芳草,语新而意悲。 浣溪沙湖上秋深藕叶黄。 清霜消瘦损垂杨。 洲觜嫩莎斜照暖,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 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 上阕写景妍秀,下阕采莲人远,风散余香,转羡同梦鸳鸯,斜阳借暖,况水调凄清入听耶! 上下阕结句情韵尤胜。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前半言昔日之荣华,月明句殊清峭。 后半言此时之寥落,结句有恋阙怀人之意。 吴梅村诗月斜宫阙雁还飞,所感略同。 浣溪沙青翰舟中祓禊筵。 粉娥窥影两神仙。 酒阑飞去作飞烟。 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 折花临水思悠然。 下阕雨荷二句写景绝妙,且风韵悠然。 谒金门杨花落。 燕子横穿朱阁。 常恨春醪如水薄。 闲愁无处着。 绿野带江山络角。 桃叶参差前约。 历历短樯沙外泊。 东风晚来恶。 《阳春白雪》录贺方回《谒金门》调原序曰:李黄门梦得一曲,前遍二十言,后遍二十二言,而无其声。 余采其前遍,润一横字。 已续二十五字写之云。 此调上半为李作,下半为贺作。 春醪二句与短樯二句工力悉敌。 《花草粹编》录李之后遍曰: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 千载辽东。 回首人间万事空。 句调与贺词异也。 罗敷歌自怜楚客悲秋思,手写丝桐。 目断书鸿。 平淡江山落照中。 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 罨画桥东。 十二玉楼空复空。 《东山词》诸家谱录,并云三卷,汲古阁本合百六十九首为一卷。 道光间王惠庵复由诸家选本中得四十首,为《补遗》一卷。 今从《补遗》中选释得数首,即此首及以下所录也。 此首平淡江山句宛有画意。 黄叶三句空中传恨,正如转头句所谓水调声声怨也。 小重山玉指金徽一再弹。 新声传访戴,雪溪寒。 两行墨妙破冰纨。 牵情处,幽恨写毫端。 昵语强羞难。 相逢真许似,镜中鸾。 小梅疏影近杯盘。 东风里,谁共倚阑干。 前调帘影新妆一破颜。 玳筵回雪舞,小云鬟。 琼杯擢秀望难攀。 凝情处,千里望蓬山。 歌断酒阑珊。 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坠钿残粉水堂关。 斜阳里,双燕伴人闲。 《小重山》之小梅二句及次首之歌断酒阑六句写景中之人,词笔清丽。 斜阳二句颇高浑,有五代遗意。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院,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 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消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 更在孤舟枕上。 小窗二句论句法固属凄婉,析言之,曰风雨,曰孤舟,曰枕上,三折写来,更见客愁之重叠也。 诉衷情不堪回首卧云乡。 羁宦负清狂。 年来镜湖风月,鱼鸟两相忘。 秦塞险, 楚山苍。 更斜阳。 画桥流水,曾见扁舟,几度刘郎。 前调半消檀粉睡痕新。 背镜照樱唇。 临风再歌团扇,深意属何人。 轻调笑,浅凝颦。 认情亲。 最难堪酒,似不胜情,依样伤春。 以上二首,其经意处皆在下阕。 前首秦塞楚山,旧游前梦,都付斜阳,即眼前之流水扁舟,已换却刘郎几度,人事悠悠,共尺波电谢矣。 次首最难堪酒三句写愁罗恨绮之怀,若柔丝之漾于空际也。 怨春风玉津春水如蓝。 官柳毵毵。 桥上东风侧帽檐。 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 恨不贮、当年采蟾。 对梦雨廉纤。 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醉春风楼外屏山秀。 凭阑新梦后。 归云何许误心期,候候候。 到陇梅花,渡江桃叶,断魂招手。 楚楚汗衫旧。 啼痕曾枕袖。 东阳咏罢不胜情,瘦瘦瘦。 隋岸伤离,渭城恨远,一枝烟柳。 上首《怨春风》调梦雨三句不落言诠,词学至此,若参禅者已悟到空虚之境。 次首《醉春风》调梅花赠远,桃叶迎春,本是情之所寄,而久候无踪,剩有断魂招手,情辞凄绝。 下阕叠用三瘦字,而托诸灞岸渭城之柳,词境诚高,词心良苦矣。 踏莎行霜叶栖萤,风枝袅鹊。 水堂雏燕搴珠箔。 一声横玉吹流云,厌厌凉月西南落。 江际吴边,山侵楚角。 兰桡明夜芳洲泊。 殷勤留与采香人,清尊不负黄花约。 夜凉月落,横笛吹云,极写幽悄之境。 下阕言吴头楚角,兰楫采香,与其《望湘人》词之湘天风月,青翰移舟,寄怀相似,皆有湘灵楚艳之思。 此调因下阕之第三句,亦名《芳洲泊》。 前调鸦轧轻桡,鼟鼕叠鼓。 浮槎晚下金牛渚。 莫愁应自有愁时,篷窗今夜潇潇雨。 杜若芳洲,芙蓉别浦。 依依艳笑逢迎处。 随潮风向石城来,潮回好替人传语。 此调共三首,次首纪倚棹听歌,结有兰情似怨临行促殷勤更唱江南曲句,故此首有莫愁石城语,用江南曲本意也。 笑语芳洲,依依宛在,而传语者只仗回潮,篷窗听雨,能不黯然。 诵莫愁句正如王阮亭诗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也。 僧仲殊 一首柳梢青 吴中岸草平沙。 吴王故苑,柳袅烟斜。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 酒醒处、残阳乱鸦。 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雨后三句及秋千三句,景与人分写,俱清丽为邻。 而观其残阳乱鸦句,寄情在一片苍凉之境,知丽景秾春,固不值高僧一笑也。 周邦彦 六十五首瑞鹤仙 高平悄郊原带郭。 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 斜阳映山落。 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 凌波步弱。 过短亭、何用素约。 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 惊飙动幕。 扶残醉,绕红药。 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 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前四句写郊行风景,余红句兼含情韵,与周草窗词一片斜阳恋柳并推佳咏。 凌波至春酌数语,论词面不过言途逢旧眷,小饮留连,须于句秀而笔劲处着眼。 转头处承上春酌句,回忆醉时,颇得神态。 以下扶醉惜花,更多余感。 结句开拓,不落恒蹊。 夏闰庵云:此阕与《兰陵王》《浪涛沙》《大酺》《六丑》诸作,人巧至而天机随,词中之圣。 与史迁之文,杜陵之诗,同为古今绝作,无与抗手者。 兰陵王 越调 柳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上阕但赋柳字,而有清刚之气。 中阕之梨花句、下阕之斜阳句,闰庵云:有此二语顿挫之力,以下便一气奔赴。 余亦谓然。 无此二语,则中阕于别后,即言行舟迅发;下阕在客途,即言回首前欢,便少纡徐之致。 赖此顿挫,非特涵养局势,且句中风韵悠然,名作也。 浪涛沙 商调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 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 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上阕垂杨句以下数语,临歧与别后次第写出,其胜处在音节之脆,腕力之劲。 下阕以难忘轻别四字引起下文。 翠尊至敲壶数语,分六七层写来,但见其宛转而凄艳,而不觉其藻饰堆叠。 闰庵亦云:此七八句全是直写正面,再接再厉,急管繁弦,声声入破矣。 结处梨花如雪,在空际写怨,而先以恨春去句动荡之。 末二句用倒装法,不着一平率之笔也。 大酺 越调 春雨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 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 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起笔言烟收禽静,以下琴丝三句,从旁面景物着想,为春雨传神。 愁极梦轻三句从听雨者着想,皆不落滞相。 转头处恐流潦妨车,别开意境,兼寓思归之意。 憔悴三句用垫笔,为下文作势。 哀曲句下复用况字以振起之,更见力量。 结处不欲一泻无余,故秉烛句以含蓄出之。 通首如公孙舞剑,极浑脱流利之观。 史梅溪《春雨》词云恐妨他佳约风流,与此结句意略同。 六丑 中吕 落花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一去无迹。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钗钿堕处遗香泽。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 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 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 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 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漂流处、莫趁潮汐。 恐断鸿、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前五句言客里送春,翼迹二韵力破余地,词家赋送春者,无此健笔。 楚宫三句哀艳而有缥缈之思。 以下言惜花无人,不如蜂蝶之尚有余恋。 下阕言花落之后,但余暗碧。 王荆公所谓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而在惜花者徒增太息耳。 长条三句就花刺钩衣,以寓恋别,词为蔷薇花谢后作,故即事生情。 残英四句承别情而言,因簪取残花,而绮思离愁一时齐赴,如小凤钗头之曾窥香颈。 夏闰庵云:是人是花,合而为一,变化无方。 结句言纵使花片随潮,相思留字,而长此漂流,无缘更见,一句一意,收来敏妙。 闰庵云:白石之《暗香》《疏影》,似脱胎于此。 但彼之迹象未化,尚隔一尘也。 点绛唇 仙吕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 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 知人闷。 故来相趁。 共结临歧恨。 因送别之时,风吹黄叶,信手拈来,便成此解。 可见随处景物,能手遇之,便能运用。 词中下阕之意,以承接上阕为多。 此词言昨宵风信,今见叶飞,其衔接尤为明显。 前调 仙吕 伤感远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寸书不寄。 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 愁无际。 旧时衣袂。 犹有东门泪。 起笔即包举感旧怀乡之意。 既乡书不达,姑且诉向桃根;而回顾襟边,泪痕犹在,次句之伤心事,可于泪痕证之。 唐、五代词承乐府之遗,以小令为多,北宋渐有长调,至清真而开合矫变,极长调之能事。 而集中小令,亦秀雅而含风韵。 小晏、屯田,无以过之。 此词之衣袂两句,即其一也。 少年游 商调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此调凡四首,乃感旧之作。 其下三首皆言别后,以此首最为擅胜。 上阕橙香笙语,乃追写相见情事。 下阕代纪留宾之言,情深而语俊,宜其别后回思,丁宁片语,为之咏叹长言也。 皋文《词选》录此及《六丑》二调。 余所录较多,且加以诠释。 毛晋刻《清真集》,其评注庞杂者删之,余妄加评论,得无为汲古翁所笑耶? 浣溪沙 黄钟不为萧娘旧约寒。 何因容易别长安。 预愁衣上粉痕干。 幽阁深沉灯焰喜,小垆邻近酒杯宽。 为君门外脱归鞍。 词人多作伤离之语,此乃言相见之欢。 上阕三句作三折,不使一平衍之笔。 观结句甫在门外下马,则幽阁二句,因见报喜之灯花,预暖洗尘之酒盏,皆代绿窗中人着笔也。 语云:欢娱之言难工,愁苦之音易好。 此词却工。 前调翠葆参差竹径成。 新荷跳雨碎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通首皆写景,别是一格。 字字矜炼,归燕二句宛似宋人诗集佳句,虽不涉人事,而景中之人,含有一种闲适之趣。 摇扇句虽有人在,只是虚写。 前调日射欹红蜡蒂香。 风干微汗粉襟凉。 碧绡对卷簟纹光。 自剪柳枝明画阁,戏抛莲菂种横塘。 长亭无事好思量。 此为闺中逭暑之作。 先言室内,虽仅言粉襟纹簟,而丽影已绰约其间。 后半言室外,剪柳抛莲,写出闲雅之致。 结句以含蕴出之,尤耐寻挹。 前调宝扇轻圆浅画缯。 象床平稳细穿藤。 飞蝇不到避壶冰。 翠枕面凉偏益睡,玉箫手汗错成声。 日长无力要人凭。 词意与前首相类,赋景物极妍丽之采,状闺情尽娇慵之态。 《草堂诗余》选词,以春夏秋冬之景分隶之。 此词洵夏令之绝妙好词也。 前调日薄尘飞官路平。 眼明喜见汴河倾。 地遥人倦莫兼程。 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 早收灯火梦倾城。 长途倦客,薄晚停车,土壁认欹斜之字,茅檐访村落之名,皆陆行旅客确有之情景。 写景以真切为贵,此等词是也。 结句匆匆旅宿,犹忆倾城,周郎其在邯郸道中向卢生借枕耶? 前调雨过残红湿未飞。 珠帘一桁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香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一春须有忆人时。 上阕写雨后春光明媚,风景宛然。 下阕风篁成韵,香霭初残,凡静境撩人,最易幽怀枨触,有风竹二句蓄势,则昼静怀人之意,自注笔端矣。 前调水涨鱼天拍柳桥。 云鸠拖雨过江皋。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金萧闲老人以明秀名其词集,此词足当明秀二字。 起二句颇含画意,有晚唐诗境佳处。 前调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上阕有李白《菩萨蛮》词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之意。 下阕新笋二句写景即言情,有手挥目送之妙。 芳序已过,而归期犹滞,忍更听鹃声耶! 玲珑四犯 大石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 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 憔悴鬓点吴霜,细念想、梦魂飞乱。 叹画阑、玉砌都换。 才始有缘重见。 夜深偷展香罗荐。 暗窗前、醉眠葱蒨。 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此调精湛处在旧色芳心二句。 已色衰香退,而芳心一点,历久不渝,句意并美,宜为后人传诵。 通首皆本此意。 画阑重见二句,人事都非,而旧人相遇,更续前缘,彼浪蕊浮花,何足语此! 下阕离合悲欢,转展曲尽。 浮花句用垫笔有力。 收句尤劲绝。 虞美人 正宫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春絮。 细作更阑语。 相看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此调凡六首,元巾箱本分隶于上、下卷及集外三卷。 戈顺卿所选止二首。 汲古阁刻《片玉词》,则六首并列之。 此六首由将别而录别、而别后,细审词意,当是一事。 汲古本于前后情事,排次不相连续,今为次第录释之。 此当为第一首,在未别之时。 上阕言同是黄昏时候,而在欲别者,只觉光阴迅逝。 下阕言今宵虽双影灯前,以将有远行,离绪羁愁,已相继并集矣。 前调灯前欲去仍留恋。 肠断朱扉远。 不须红雨洗香腮。 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板闲时按。 一任旁人看。 金炉应见旧残煤。 莫遣恩情容易似寒灰。 此首纪临别之语也。 既告以春暮归期,勿弾别泪;又言但毋忘我,不妨歌舞依然,以消闲寂,宛转写来,如听喁喁情话。 取譬炉灰,意新而情挚。 前调金闺平帖春云暖。 昼漏花前短。 玉颜酒解艳红消。 一向捧心啼困不成娇。 别来新翠迷行径。 窗锁玲珑影。 砑绫小字夜来封。 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 此首写别后之怀。 啼困红消,想为郎之憔悴。 亲封小字,将报我以平安,乃从居者着想也。 前调玉觞才掩朱弦悄。 弹指壶天晓。 回头犹认倚墙花。 只向小桥南畔便天涯。 银蟾依旧当窗满。 顾影魂先断。 凄风休飐半残灯。 拟倩今宵归梦到云屏。 此首亦写别后之怀。 小桥才过,怅咫尺即天涯;归梦飞来,愿残灯之留照。 似水柔情,曲而能达,乃从行者寄思也。 前调疏篱曲径田家小。 云树开秋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 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 添衣策马寻亭堠。 愁抱惟宜酒。 菰蒲睡鸭占陂塘。 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此首纪客途之渐远也。 偶见野塘双鸭,触绪怀人,与微雨燕双飞之词同感。 前调淡云笼月松溪路。 长记分携处。 梦魂连夜绕松溪。 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 海山陡觉风光好。 莫惜金尊倒。 柳花吹雪燕飞忙。 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此首纪别后之出游也。 偶旧地之重过,便怀分袂;喜清游之暂慰,翻恐独归。 此与《蝶恋花》词皆录别缠绵之作。 但彼则于一首中次第写之,此则分六首次第写之,情之所钟。 正在君辈。 琐窗寒 越调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阴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 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词为寒食雨中作。 闲淡写来,因雨而念故人,更念及湘楚旧游,苍凉寄感。 风灯二句写出楚江夜泊风景。 下阕因佳节而回忆当年,非特酒徒云散,即绛唇清唱,今在谁边? 姑盼归期,冀堕欢重拾耳。 上阕故人剪烛四句能情中带景,情味便厚,亦词家途径也。 南乡子 商调晨色动妆楼。 短烛荧荧悄未收。 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 欲绾云鬟又却休。 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 两点春山满镜愁。 集中《蝶恋花》及此调皆纪晓别,各擅风情。 因上阕言征人晓发,寒威尚劲,故转头处言既惮寒,又兼惜别,致怯绾云鬟,代别后红闺着想,惟有凝眸不语,愁满镜中耳。 袁简斋诗一声江上红船橹,两角眉峰万点秋、厉樊榭诗将归预想迎门笑,欲别俄成满镜愁,皆与此词结句情味相似。 瑞龙吟 大石章台路。 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首段言人如巢燕归来,花事方酣,人家依旧。 次段回忆此地初逢,笑语风姿,宛然在目。 三段实赋访旧,歌姬舞侣,大半飘零,闻说秋娘尚在,如洛中柳枝娘,犹能忆诵玉溪诗句。 而此日名园寥寂,伴饮无人,伤别伤春,惟有一鞭归去。 帘栊风絮,独自徘徊,通篇宛转写来,情景两融。 孤鸿句至结句,景中见情,妙在不说破,其味无尽。 夏闰庵云:清真平写处,与屯田无异;至矫变处,自开境界。 其择言之雅,造句之妙,非屯田所及也。 此调第一段、第二段属正平调,谓之双拽头。 自前度刘郎以下,即犯大石调。 至归骑晚以下四句,复入正平调。 他本有从声价如故句分段者,非是。 齐天乐 正宫 秋思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 云窗静掩。 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 尚有练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 凭高眺远。 正玉液新,蟹螯初荐。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起二句笼罩一切。 其下以淡雅出之,清愁一片,摇漾于毫端。 乱叶三句极苍凉之思。 敛字韵夕阳光最,动人留恋,又最易感人,词客每以之作结句。 闰庵云:此系黄钟宫正调。 宜于深稳之词,他人或作激楚语者,非合作也。 渡江云 小石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上阕言楚江作客,春光取次而来,皆平序景物。 其写怀全在下阕,宴阑人散,送行者皆自崖而返,而扁舟孤客,泊苇荻荒滩,与冷月残灯相对,此词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皆善写客愁者。 应天长 商调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梁间燕,前社客。 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强载酒、细寻前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写寒食寂寥情况,以梁间燕隔院香衬托出之,不使一平笔。 下阕强寻前迹,而紫陌人遥,虽门巷依依,不异蓬山远隔。 辞意之清永,如嚼水精盐,无尘羹俗味也。 还京乐 大石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 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 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 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 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 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 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 此调上下阕自箭波句至结笔,一气贯注,言万点泪痕,逐流波至长淮尽处,更过当时楼下,想楼中人之念我,笔力如精铜作钩,曲而且劲。 言情处则遥想妆楼中恨墨愁妆,相思无极,安知独客伤离,亦为伊憔悴,倘归飞有翼,方知两心相忆同深也。 扫地花 双调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 暗黄万缕。 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 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 信流去。 一叶怨题,今到何处。 春事能几许。 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 泪珠溅俎。 叹将愁度日,痛伤幽素。 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 黯凝伫。 掩重关、遍城钟鼓。 信流去三句宕笔有远神。 下阕占地持杯二句细腻而老当。 泪珠以下五句,闰庵云笔势一气挥洒。 恨入金徽二句透到对面,顿挫有力。 丹凤吟 越调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 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 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 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聊,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 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 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此时此意,生怕人道着。 起笔直揭春光无赖四字,以下八句将无赖意写得十分酣足,惟有无聊倚枕,以消永昼耳。 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而因恼人春色,益动离心,则景与情仍融成一片。 转头以下五句笔转如环,更用昏暝花落二句作回旋顿挫,以蓄笔势。 且昏暝二字,回应上文之暮景残照,章法周密。 结处仍意不说尽,全阕无一率懈之笔。 解连环 商调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燕子楼二句语隽而意悲,移根三句倒装句法,倍觉其厚。 下阕漫记得以下五句既烧却前书,又盼寄梅信,有恩怨喁喁之意。 倘仍肯赠我梅花,当酬以泪点,长毋相忘也。 忆旧游 越调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蛩夜泣,乱雨潇潇。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 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先将窗外之秋声,闺中之愁态,细细写出,以两地魂消句彼此开合,遂与下阕衔接一气。 朱户三句迨为郎憔悴却羞郎,妙在不说尽。 拂柳吹桃等句,仍寄情于空际,弥觉蕴藉。 巢燕句感光阴之易过耶? 抑喻人事之更新耶? 词境入空明之界矣。 夏闰庵云:上阕之结句,不可无此顿挫;下半阕一气带出,其得势在此。 迎春乐 双调清池小圃开云屋。 结春伴、往来熟。 忆年时、纵酒杯行速。 看月上,归禽宿。 墙里修篁森似束。 记名字、曾刊新绿。 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 因题竹而怀人,情景皆真,清空一气。 一落索 双调杜宇思归声苦。 和春催去。 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 目断陇云江树。 难逢尺素。 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倚阑二句写景俊逸,拟诸诗境,有十里晓风吹不断,乱红飞雨过长亭意境。 落霞二句寄怀天末,离思与落霞、孤鹜齐飞矣。 满庭芳 中吕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樽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通首气脉之贯注,顿挫之蓄势,自是大家。 下阕身外尊前数语,不着闲愁,自成馨逸,尤为超妙。 谭复堂拈出地卑山近二句,谓是五代人语,为词家度尽金针。 夏闰庵云:换头处直贯篇终,有矫若游龙之势。 少年游 黄钟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此在荆州听雨怀旧之作。 不似当时句,淡语也,而得力全在此句,使通篇筋骨俱动。 秋蕊香 双调乳鸭池塘水暖。 风紧柳花迎面。 午妆粉指印窗眼。 曲里长眉翠浅。 问知社日停针线。 探新燕。 宝钗落枕春梦远。 帘影参差满院。 次句确是春暮絮飞风景。 宝钗二句能状春闺昼静之神。 近人唐树义诗行近小窗知睡稳,湘帘如水不闻声,方斯词境。 法曲献仙音 大石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 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 耿无语。 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前半将幽居景物闲闲写出,后始转入言情,纨素犹存,而玉京人远,在静境中易涉幽想。 后阕虽寄怀宛转,而纯用疏朗之笔,绝无缋饰,见格调之高。 过秦楼 大石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上半写情景,皆以闲淡之语出之。 转头三句遥想闺愁,下语深细。 梅风三句状梅雨光阴,尤新颖动目。 且有此旋折,转入旅怀,局势便有开合。 结句相望千里,共此明河,与少陵依斗望京,用意相似。 塞翁吟 大石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 散水麝,小池东。 乱一岸芙蓉。 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 梦远别,泪痕重。 淡铅脸斜红。 忡忡。 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消镜中。 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洒血书词,剪烛亲封。 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熏风。 夏闰庵云:通首任笔直写,结语用宕笔,神味无穷。 苏幕遮 般涉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叶上三句笔力清挺,极体物浏亮之致。 宴清都 中吕地僻无钟鼓。 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漫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通首情与景融成一片,合为凄异之音。 此调当在浑灏流转处着眼。 结句涉想悠然,怨入秋烟深处矣。 霜叶飞 大石露迷衰草。 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 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 渐飒飒丹枫撼晓。 横天云浪鱼鳞小。 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 想玉匣哀弦闭了。 无心重理相思调。 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前段以清利之笔写秋色,已足制胜。 后段言情,秋风玉匣四句凄清欲绝。 虽上阕写景,下阕写情,而清辉与皓月句相映带,非情景前后判然,且句中复顿挫生姿。 花犯 小石 梅花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 冰盘同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宋词中咏梅花者,侔色揣称,各极其工。 此词论题旨,在旧风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标明之。 下阕自吟望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 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 丁香结 商调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 渐雨凄风迅。 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 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 登山临水,此恨自古,消磨不尽。 牵引。 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 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 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 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先写现时之景,而纨扇忍捐,已引起下文怀人之意。 后半试酒以下五句,追写旧时之景,情态依依。 结句凄韵绕梁,非特语有含蓄也。 氐州第一 商调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 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 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 景物关情,川途换目,顿来催老。 渐解狂朋欢意少。 奈犹被、思牵情绕。 座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 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 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 前八句状水天景物,残照二句为秋柳传神,而以关情换目承上八句,则所见景色,皆有物换星移之感。 自转头至结句,如明珠走盘,一丝萦曳。 夏闰庵以曲而婉三字评之,殊当。 解蹀躞 商调候馆丹枫吹尽,面旋随风舞。 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 还是独拥秋衾,梦余酒困都醒,满怀离苦。 甚情绪。 深念凌波微步。 幽房暗相遇。 泪珠都作秋宵枕前雨。 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 词有放笔为直干而亦有趣致者,此词上阕之抒写旅怀是也。 歇拍二句,闰庵云:音驿难通,而征雁翻能带去,似不可解。 而中有至情,词中措语之妙也。 解语花 高平 元宵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 织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 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 惟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词因元宵而抚今追昔,分前后段赋之,笔势流转,一往情深。 张文潜序贺方回词,谓其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 论者谓深得贺词之妙,余谓此词亦然。 水龙吟 越调 梨花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妃漫好,与何人比。 前五句实赋梨花,其下传火二句从侧面写,雪浪二句从正面写,非特词笔妍秀,且以长门句、春意句承之,更觉情味不尽。 结句比字韵语新而情重,洵芳悱善怀者。 西河 大石 金陵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 如说兴亡斜阳里。 闰庵评此词前二段云:佳处在境界之高。 若仅以点化唐人诗意论之,尚浅。 余谓第三段燕子斜阳数语,在神韵之远,若仅以点化王谢堂前诗意论之,尚浅。 品令 商调 梅花夜阑人静。 月痕寄、梅梢疏影。 帘外曲角阑干近。 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 应是不禁愁与恨。 纵相逢难问。 黛眉曾把春衫印。 后期无定,肠断香消尽。 闰庵评云: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玉楼春 仙吕 惆怅玉琴虚下伤心泪。 只有文君知曲意。 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 惆怅王孙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消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前半阕足当深、稳二字。 绮寮怨 中吕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 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 旧曲凄清。 敛愁黛、与谁听。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何须渭城。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起二句工于发端,败壁二句凡昔年村店题墙,客子重过,自有一种征途怀旧之感,况蛛丝苔晕,极荒寒耶! 下阕旧曲三句作一顿挫,以下如乘溜放舟,不须篙橹,其情词之幽咽,若清夜啼猿,令人不怡也。 拜星月慢 高平 秋思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起笔五句写景幽丽,仿佛见小姑居处。 下阕雨润云温何等旖旎,秋虫空馆何等荒寒,两相写照,情孰能堪! 人与寒蛩,同声叹息矣。 绕佛阁 大石 旅情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 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 桂华五句及下阕浪飐二句写景真切,语复俊逸,惟清真擅此,柳屯田差堪伯仲。 后幅旧境重逢而故人不见,停雪落月,今古同慨也。 一寸金 小石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 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 波暖凫鹥作。 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飘泊。 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 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胜处全在上阕,写江路景物如画,好语穿珠,无懈可击。 但此等词宋贤尚有能手,未见清真本色也。 蝶恋花 商调月皎惊乌栖不定。 更漏将残,枥辘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 露寒人远鸡相应。 此纪别之词。 从将晓景物说起,而唤睡醒,而倚枕泣别,而临风执手,而临别依依,而行人远去,次第写出,情文相生,为自来录别者希有之作。 结句七字神韵无穷,吟讽不厌,在五代词中,亦上乘也。 玉楼春 大石桃溪不作从容住。 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 雁背斜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此调凡四首,以此首为最。 上下阕之后二句,寓情味于对偶句中,江云雨絮,取譬尤隽。 夜飞鹊 道宫 别情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津鼓二句写别时风景清峭,华骢二句善状离情。 下阕言别后独归,重红五句在景中写情,方见深厚,为后人度尽金针。 芳草渡 双调 别恨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 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 多少离恨苦。 方留连啼诉。 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 愁睹。 满怀泪粉,瘦马冲泥寻去路。 漫回首、烟迷望眼,依稀见朱户。 似痴似醉,暗恼损、凭阑情绪。 淡暮色,看尽栖鸦乱舞。 前半纪别而已。 转头以下写别时情味,能宛转达意,其制胜尤在结末二句。 闰庵云:无此二句,则此词无可生色矣。 蓦山溪 大石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 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 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 空凝伫。 两两昏鸦去。 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 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 霞袖举。 杯深注。 一曲黄金缕。 下阕之叙事,不及上阕之寓情于景,江山城阙,极目飞鸦,托思在云天苍莽处。 刘肃序《清真集》曰:辞不轻措,辞之工也。 阅辞必详其所措。 此词擅胜在上阕,即其措意处,阅词者可以类推。 南乡子 商调 咏秋夜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采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纯以风韵胜,情味把挹弥永。 月下笛 越调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壁。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 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 夜沉沉、雁啼正哀,片云尽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上阕赋笛,其辞高以洁;下阕赋闻笛,其思深而悲,结句有绕梁三日意,吹笛者当是能手。 周郎亦善顾曲者,得此佳词,不数赵倚楼矣。 美成集传世者,以汲古毛氏《片玉词》为最著。 光绪间,王鹏运得明钞元本,编次体例,与《片玉词》异;又见元刻陈元龙注本,据以校订,于二卷外,见于毛刻者,为《集外词》一卷。 惟卷中佳构,不若前二集之多。 兹录其《蓦山溪》以下三调。 而《南乡子》《月下笛》二调,尤为擅胜也司马槱一首蝶恋花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 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 梦回明月生南浦。 词因梦中见一女子所歌,为足成之。 上阕写残春风景,下阕写凉夜情怀,皆代女子着想。 琢句工妍,传情凄婉。 欧阳永叔有《玉楼春》词咏妓馆云: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 《草堂诗余》录司马此词,谓其祖六一翁词意。 秦湛 一首谒金门鸳鸯浦。 春涨一江花雨。 隔岸数声初过橹。 晚风生碧树。 舟子相呼相语。 载取暮愁归去。 寒食江村芳草路。 愁来无着处。 隔岸二句写水乡风物,有闲远之致。 结句虽言愁无着处,而其上句寒食七字,即其愁来之处。 盖以寒食之芳时,江村之行客,芳草之感人,凡思乡、怀友、伤春、羁泊之情,一时并集,触景纷来,转觉愁无着处。 平子工愁,不是过也。 王安中 二首蝶恋花 桃花秾艳夭桃春信漏。 弄粉飘香,枫叶飞丹后。 酒入冰肌红欲透。 无言不许群芳斗。 楼外何人揎翠袖。 翦落金刀,插处浓云覆。 肯与刘郎仙去否。 武陵曲路相思瘦。 安阳好安阳好,曲水似山阴。 咽咽清泉岩溜细,弯弯碧甃篆痕深。 永昼坐披襟。 红袖小,歌扇画泥金。 鸭绿波随双叶转,鹅黄酒到十分斟。 重听绕梁音。 初寮长于制诰,李汉老叹为徽宗时第一人。 周益公称其诗文似坡公暮年之作。 又云:黄、张、秦、晁既殁,莫出公右。 有《初寮词》一卷,仅四十余调。 其中《安阳好》六调、咏花六调,为当时所称,今各选其一调云。 叶梦得 四首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掩苍苔、房栊向晓,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 惊旧恨,镇如许。 江南梦断蘅皋渚。 浪黏天、蒲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残花二句喻无限离怀,只堪独喻。 下阕楼前五句写临江望远之神,寄情绵远,笔复空灵。 词有以真气为尚者,如明镜中不着尘沙一点也。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苍海沉沉。 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 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 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回首江海平生,飘零容易散,佳会难寻。 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 醉倒清尊,嫦娥应笑,犹有向来心。 广寒宫殿,为余聊借琼林。 胜游佳伴,人生能有几回? 明知佳会难寻,而事后追思,尚有余恋,此词能曲曲道出。 犹有向来心,宜为嫦娥所笑也。 结句更托想在琼楼玉宇,心为形役,但有神游,如庄子之以神为马,则天空海阔,任我翱翔耳。 此调在宋人词中,多用仄韵。 《石林词》一卷中,《念奴娇》凡三调,用平韵者二调。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石林居士著书百卷,藏书万卷,其词与苏、柳并传,不作柔妇人语。 此词上阕起、结句咸有峭劲之致。 下阕清气往来,十句如一句写出,自谓豪气安在,其实字里行间,仍是百尺楼头气概也。 念奴娇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 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起句写江上所见,从云峰着想,笔势亦如云峰突兀。 回潮二句波长天阔,思接浑茫。 绿鬓数句观河面皱,虽属恒情,而笔殊俊爽。 下阕追慨孙郎,落日云屯二句英词壮采,颇似东坡。 此调本和东坡韵也。 汪藻 一首点绛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彦章出守泉州,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作此词。 或问彦章词中乱鸦句命意所在,答曰:奈此群小何! 《能改斋漫录》云:有改乱鸦为晚鸦,归思为归梦者,全乖本旨矣。 曹组 一首蓦山溪洗妆真态,不假铅华饰。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院落,无处着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咏梅之诗词夥矣。 此调佳处,在不用侔色揣称及譬喻衬托,而纯在空处提笔描写,梅花品格之清高与赏梅者情怀之伊郁,于上下阕后数句见之。 结句沈腰瘦尽,惟有花知,而故以问花作结,具见词笔之生动。 蒋元龙 一首好事近叶暗乳鸦啼,风定老红犹落。 胡蝶不随春去,入熏风池阁。 休歌金缕劝金卮,酒病煞如昨。 帘卷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 当春尽花飞,依然病酒,而绝不作伤春语,如诵渊明诗,气静神恬,令人意远。 程过 一首满江红 梅春欲来时,长是与、江梅有约。 还又向、竹林疏处,一枝开却。 对酒渐惊身老大,看花应念人离索。 但十分、沉醉祝东君,长如昨。 芳草渡,孤舟泊。 山敛黛,天垂幕。 黯消魂无奈,暮云残角。 便好折来和雪戴,莫教酒醒随风落。 待殷勤、留此寄相思,谁堪托。 宋名家词咏梅之作,每情景兼写,此词自对酒句以下,感怀之意,多于咏梅。 下阕暮云残角句以下,人与梅合写,低回咏叹,格调清逸。 房舜卿 一首秦楼月与君别。 相思一夜梅花发。 梅花发。 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袜。 东风笑倚天涯阔。 天涯阔。 一声羌管,暮云愁绝。 因梅花而怨别。 断桥与凌波句临水看花,乃上下阕联络处。 羌管句以落梅曲承上梅花,兼含离思。 李玉 一首贺新郎 春情篆缕消金鼎。 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酒厌厌病。 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 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上阕咏中,酒凡三见。 后幅嘶骑四句善写离怀,盖醉后怀人,托诸绮思也。 李玉词极少见,黄玉林云:风流蕴藉,尽此篇矣。 杨无咎 一首齐天乐 和周美成韵后堂芳树阴阴见。 疏蝉又还催晚。 燕守朱门,萤黏翠幕,纹蜡啼红慵剪。 纱帏半卷。 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 睡起援毫,戏题新句漫盈卷。 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 瑞鸭香消,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 蓬山恨远。 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 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画梅始于五代,皆着色而俪以禽鸟。 至逃禅翁,始以水墨作花,遂雅逸出群,世称江西墨梅,至今片纸兼金,为画苑秘宝。 遗词一卷,选家多未登录。 此词和清真意境略似,其绵丽工炼,则颇似梦窗。 思陵闻其名,欲见之,竟不可得,其品节甚高也。 发布时间:2025-04-29 14:49:3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