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唐时代的文人词 内容: 词的音乐(燕乐)在盛唐时代已经流行,它配合长短句的词句,比较相称。 但是一般文人总还是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长短句的形式,所以盛唐时代的初期,有许多配合大曲的词,还是用五七言绝句来写的(大曲是用许多遍数、好几部音乐合奏的有歌有舞的曲调)。 这些作品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到。 这种以绝句配合大曲的作品,音乐性不强,艺术性也不高,所以不大流行。 到了中唐时代,有些比较能接受民间文学的名作家,如张志和、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开始用长短句来填词,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现在举几个例来谈谈。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里所写的感情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原有距离,实际上是描写士大夫爱自然、爱闲适、爱自由的心情。 它虽然美化了渔夫生活,也是对仕途不满的一种表示。 这首词主要是描写人的心境,头两句用美好的自然景物来烘托。 他描绘了一幅青山前面白鹭飞翔、色彩鲜明的画,在桃花流水中,又游着肥肥的鳜鱼,这是多么优美的境界。 这样用景物衬托人物心情,比直接点明主题好得多。 这可见它的艺术手法。 后来的士大夫称这首《渔歌子》是风流千古的名作。 苏东坡与黄山谷都曾把这首词里的句子,用到自己的词中。 这首词在当时就有许多人唱和,后来编成一本唱和集。 这是当时文人中最早的一本词的唱和集。 现在我们再谈谈王建的《宫中调笑》。 从这个调名,可以看出词在当时宫廷中原是玩弄、调笑的作品。 但是到文人王建作这首《调笑令》时,它的思想内容就有了提高。 王建是以写同情妇女的诗歌著名的,其中像: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六宫宫女虽然还没见到新选来的女子,但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皇帝宠幸的机会更少了,所以大家都一齐发愁。 这是描写这班不幸宫女的愁苦心情的好作品。 他这首《宫中调笑》是这样写的: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这首词开头用团扇起兴,我们看到团扇两字,就会想到汉朝宫妃班婕妤写的咏团扇诗。 她以秋扇被抛弃,比喻宫女失宠的身世。 美人用团扇遮面,因为病容憔悴怕见君王。 学习管弦,原是为了要得到皇帝的宠爱,而现在管弦对她还有什么用处呢? 所以重复两句弦管,弦管,是感叹的话。 昭阳是指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所住的昭阳殿,由于飞燕得宠,皇帝不再到别的宫女那边去了,所以从昭阳殿到别宫的路上没有人迹,长满了青草。 这是这个美人失宠的原因,也是她得病的原因。 把这句主要的话放在末了点出,很有深意。 《调笑令》的第四句,必须将第三句最后两个字颠倒过来重复两次,这就是调笑的口吻,但是王建这首词中,却把它变为感叹的口气,它的思想内容就提高了。 《竹枝词》与《柳枝词》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学体裁,《竹枝》是四川民歌,《柳枝》是唐代洛阳新曲。 刘禹锡、白居易作的最多。 刘禹锡的一首《竹枝》是这样写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完全采用民歌形式。 用双关语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 白居易的《竹枝》,都明白如话,也是接近民歌的。 像这一首: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另外有一首《柳枝》:红板江桥清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末两句写杨柳的神态极好。 白居易还有像《忆江南》这样的作品: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不必多介绍了。 刘禹锡、白居易所作的长短句词,风格仍与绝句、民歌相近,到后来温庭筠的词,才完全是另外一种面貌了。 发布时间:2025-04-29 16:17:4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