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玉烛汤 内容: 治妇女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汗出热解,或月事不调,经水短少。 生黄 (五钱) 生地黄(六钱) 玄参(四钱) 知母(四钱) 当归(三钱) 香附(三钱,醋炒)柴胡(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五分)汗多者,以茵陈易柴胡,再加萸肉数钱。 热多者,加生杭芍数钱。 寒多者,加生姜数钱。 妇女多寒热往来之证,而方书论者不一说。 有谓阳分虚则头午寒,阴分虚则过午热者。 夫午前阳盛,午后阳衰而阴又浸盛。 当其盛时,虚者可以暂实。 何以其时所现之病状,转与时成反比例也? 有谓病在少阳则寒热往来,犹少阳外感之邪,与太阳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者。 而内伤之病,原无外邪。 又何者与太阳、阳明并作寒热也? 有谓肝虚则乍热乍寒者。 斯说也,愚曾验过。 遵《神农本草经》山茱萸主寒热之旨,单重用山萸肉(去净核)二两煎汤,服之立愈(验案在来复汤下)。 然此乃肝木虚极,内风将动之候,又不可以盖寻常寒热也。 盖人身之气化,原与时序之气化,息息相通。 一日之午前,犹一岁之有春夏。 而人身之阳气,即感之发动,以敷布于周身。 妇女性多忧思,以致脏腑、经络多有郁结闭塞之处,阻遏阳气不能外达,或转因发动而内陷,或发动不遂,其发动排挤经络愈加闭塞。 于是周身之寒作矣。 迨阳气蓄极,终当愤发。 而其愤发之机与抑遏之力,相激相荡于脏腑、经络之间,热又由兹而生。 此前午之寒,所以变后午之热也。 黄 为气分之主药,能补气更能升气。 辅以柴胡之轩举,香附之宣通,阳气之抑遏者,皆畅发矣。 然血随气行,气郁则血必瘀,故寒热往来者,其月事恒多不调,经血恒多虚损。 用当归以调之,地黄以补之,知母、元参与甘草甘苦化阴以助之,则经血得其养矣。 况地黄、知母诸凉药与黄温热之性相济,又为燮理阴阳、调和寒热之妙品乎。 至方书有所谓日晡发热者,日晡者,申时也,足少阴肾经主令之候也。 其人或肾经阴虚,至此而肾经之火乘时而动,亦可治以此汤。 将黄 减半,地黄改用一两。 有经闭结为 瘕,阻塞气化作寒热者,可用后理冲汤。 有胸中大气下陷作寒热者,其人常觉呼吸短气,宜用拙拟升陷汤,方后治验之案,可以参观。 【附方】西人铁锈鸡纳丸,治妇女经血不调,身体羸弱咳喘,或时作寒热甚效。 方用铁锈、没药(忌火)各一钱,金鸡纳霜、花椒各五分,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六十粒。 每服三粒至五粒。 铁锈乃铁与养气化合而成。 人身之血得养气而赤。 铁锈中含养气,而又色赤似血,且嗅之兼有血腥之气,故能荣养血分,流通经脉。 且人之血中,实有铁锈,以铁锈补血更有以铁补铁之妙也。 金鸡纳霜有治疟之功用。 此方中亦用之者,为其善治贫血,且又能入手、足少阳之经,以调和寒热也。 又佐以花椒者,恐金鸡纳霜之性,偏于寒凉,而以辛热济之,使归于和平也。 东亚人有中将汤,以调妇女经脉,恒有效验。 门人高××曾开其方相寄,药品下未有分量。 愚为酌定其分量,用之甚有功效。 今将其方开列于下,以备选用。 延胡索醋炒三钱、当归六钱、官桂二钱、甘草二钱、丁香二钱、山楂核醋炒三钱、郁金醋炒二钱、沙参四钱、续断酒炒三钱、肉蔻赤石脂炒三钱(去石脂不用)、苦参三钱、怀牛膝三钱,共十二味,轧作粗渣,分三剂。 每用一剂,开水浸盖碗中约半点钟,将其汤饮下。 如此浸服二次至第三次用水煎服。 日用一剂,数剂经脉自调。 此方中凉热、补破、涩滑之药皆有,愚所酌分量,俾其力亦适相当,故凡妇女经脉不调证,皆可服之,而以治白带证尤效。 发布时间:2025-04-30 10:21:4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