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及赏析 内容: ●丑一奴一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一陽一,风景怎生图画?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鉴赏】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作者被劾罢官,次年在一江一 西上饶地区的带湖卜筑闲居,直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再度起用为止,其间长达十年。 这首词正是此期间所作。 词的上片下阕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一交一 融,写得明白如话而又清新幽默。 上阕写博山道中的外景。 博山在一江一 西广丰县西南,南临溪流远望如庐山之香炉峰,足风其景秀美。 上阕头三句,写得颇有季节特点,特别是骤雨一霎儿价,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日阵雨的特点。 阵雨过后,斜一陽一复出,山水林木经过了一番滋润,愈加显得清新秀美。 风景怎生图画一句,以虚代实,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又达到了情景一交一 融的效果。 青旗二句,点出了酒店,交代了作者的去处,既与下阕午醉醒时相呼应,同时又点出作者闲居生活感到百无聊赖。 从词的意境上说,这二句把画面推向了更深一层,别有一番风致。 七、八二句是抒情,说只想在山色水光中度过这个清闲的夏天。 句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 下阕开头,写酒家周围的环境。 午醉一句,同上阕青旗相呼应,松窗竹户当为酒家的景致。 作者酒醉之后,在这里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松竹环绕,气度萧洒脱俗,十分幽雅。 这首词的上下阕在时间上有个跳跃,由午醉加以过渡,从而增强了上下两阕的紧密联系。 野鸟二句,语出贾谊《鵩鸟赋》:鵩鸟止于座隅,貌甚闲暇。 同时,又是运用传统的动中取静的写法。 唯其动而愈见静。 如王维的《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写。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全篇皆动,却是静境。 辛弃疾正是运用了这种手法,把酒家的环境写得十分幽静,但正是通过这静来反衬出他心中的不平静。 紧接着由野鸟带出白鸥,由景入情,写得十分自然。 在这里,作者用了鸥盟的典故。 所谓鸥盟。 即是言隐居者与鸥为伴侣也。 如黄庭坚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辛弃疾在离职,初到带湖卜筑时,就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题为盟鸥,其中写道: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意在表明自己决心归隐,永与鸥鹭为伴。 却怪二句极显诙谐,旧友白鸥怎么啦? 觑着我欲下不下,若即若离。 因而最后三句接着问,莫非是新来变了旧约? 《列子。 黄帝》说海上有人与鸥鸟相狎熟,一日其父命他取来玩玩,明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 这三句向白鸥提问,显得十分幽默,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襟怀,流露出他孤独寂寞的况味。 此外,这三句笔势奇矫,语极新异,令人玩味不已。 作者隐居带湖,主要是由于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多少带有一点无可奈何。 这种浪迹江湖的生活,并非是他所追求的。 因此,他在表现一种超脱的闲适之情时,仍然不时地流露出自己内心的不平静来。 从整首词来看,有些句子显得悠闲自得,实质上是作者深感百无聊赖而自作宽解罢了。 一种希冀用世的心绪,还是时隐时现的表露出来。 在这首词的小序中,作者标明效李易安体,而李易安即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的大宗,这说明,作者虽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在龙腾虎掷之外,又不乏有深婉悱恻的情调。 他的这首效李易安体之作,着重是学易安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金粟词话》)的特色。 其中诙谐幽默的成份,则纯属自己的个性。 这正为我们提一供了一位伟大作家博取的例证。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发布时间:2025-04-30 12:21:1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