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幼科发微赋 内容: *《育婴家秘》[明]万密。 姚昌绶校注。 医道至博,幼科最难。 如草之芽兮,贵手调养;似蚕之苗兮,慎予保全。 血气充兮,脉无可诊;神识未开兮,口不能言。 城求于心,评察乎面,苟得其要也,握造化于妙手,未达其旨也,摘章句于残编。 调护若失,疾病乃生。 头要凉而背要暖,食勿饱而衣勿锦。 肠胃脆薄兮,乳哺伤而成积;精神怯弱兮,闻见异而成痫。 嗟哉慈母兮,过于姑息;笑彼粗工兮,误于汤丸。 伐其发生之气,夭其童稚之年。 徒啼号于邱陇①,休祷祀于旃。 征候要识,夭寿须知。 不在手指之侧,但凭面部之间。 心火上而天庭可察,肾水下而地角直观。 右颊金而属肺,左颊木而属肝。 脾土之位,鼻准之端。 青惊赤热,黄积白疳、如煤之黑兮,必中恶毒;似赭之紫兮,斯感乎风寒。 胎禀虚损兮,则发稀而头软;赋质充实兮,自肉厚而骨坚。 性静兮少笑,神困兮多眠。 肺热兮浊涕结于鼻内,脾冷兮清涎滞于颐间。 两目连劄③兮,肝风之鼓;双瞳直视兮,心火之炎。 气不足而囟陷,突起则为热也;血有余③而睑鲜,萎黄则为虚焉。 行坐迟者肾弱,啼哭多者心烦。 脾热者弄舌,肝④强者握拳。 发坚作穗兮,疳痨渐起;颅解欲破兮,短折可占。 皮聚肉脱兮,元气损而欲逝;鼻昂唇缩兮,谷气绝而难全。 赤蚓入眼兮,不必问夫卢扁;青蛇绕口兮,何须问⑤乎神丹! 五脏各证,一言可参;肝主风而叫哭顿闷,心主热而惊悸呵欠,肺主气而喘嗽善嚏,脾主困而吐泄喜眠,惟肾本虚,为命所关。 肝常有余兮,实则生风;脾常不足兮,虚则成疳。 木乘于土兮,泄痢久而发搐者不治;火刑于金兮,咳嗽久而成痫者必残。 一腊之中,脐风最险;百晬之内,痰嗽尤难。 证莫危于中恶,势莫急于流丹。 变蒸尽于周岁,必计日以为准;惊搐发于期月,难引日以求安。 有所苦者呻吟,失所欲者嗞煎。 昼常叫兮,肝脏之热;夜多啼哭兮,脾脏之寒也。 出胎而疾者,胎毒之发;能食而疾者,食积之干。 胎毒之变也,为黄、为瘤、为疮毒;食积之变也,为癥、为痈、为痞满。 吐泻有寒有热有食,咳嗽有虚有实有痰。 痢因积得,疟以痞延。 胀乃脾胃之虚,肿则风湿之感;疝本肝来,淋以膀胱之热;痘因脾致,渴以津波之干。 风从肝起,热自心生。 风热并而搐急,吐泻久而成慢、证分八候,治贵十全。 痰涎未去兮,为言语之窨涩;气血未复兮,成手足之拘挛。 天吊如痓而上窜,内吊似疝而里疼。 客忤轻于中恶,虫痛类于发痫。 形症既馄于雷同,诊治宜祥于藻鉴。 眼中白膜兮,肝疳已现;鼻下赤烂兮,肺肝所传。 壮热而渴兮,邪火熏于绛宫;多疮而瘠兮,真水涸于玄关。 饮食伤而脾损,津液亡而胃干。 干奚手足之渐细,哺露糟粕之不敛。 爱吃泥土兮面黄,齿白而头皮光急;喜啖瓜果兮口馋,肉削而腹皮满坚。 治病之证已明,立治之法尤简。 平胃燥湿,五苓利水,二药合而吐泻兼调;污青疏风,导赤泻火,两方并而惊风可蠲。 金花凉惊而退热,玉液宁嗽以化痰。 保和消积兮,同香连又治痢疾;异功补脾兮,助集圣可救痨疳。 理中止吐泻而寒热通用。 保命镇惊痫而急⑥慢相兼。 抱龙主惊风而平痰火,惺惺解变蒸而散风寒。 养脾平疟兮,疟久有母者消癖;豆蔻止泄兮,泄久生风者调元。 白术救虚渴之仙药,丁香取虫积之神丹。 五色泄脏中之热,三圣除膈上之痰。 口舌生疮者洗心,胸胁急痛者控涎。 参苓肥儿兮,虚赢甚者勿弃;地黄补肾兮,禀气怯弱者有验。 嗟夫! 婴儿稚弱兮,岂堪药石;良工调理兮,尤贵精专。 或补或泄兮,中病即止;易虚易实兮,其证勿犯。 治不乖方兮,有如援弱救焚,药不对病兮,何异带刀背剑。 发吾心之秘兮,为取免以彀置,获斯术之利兮,勿得鱼而忘筌。 ①陇:原作黾,报忠信堂本改。 ②劄:原作创,据忠信堂本改。 又,劄同眨。 ③有字下原脱余,据忠信堂本补。 ④肝:原作脾,据忠信堂本改。 ⑤闷:忠信堂本作觅。 ⑥急:原作兼,据忠信堂本改。 发布时间:2025-04-30 17:48:0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