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千斤冀方序 内容: 唐逸士孙思邈撰原〔1〕夫神医秘术,至赜〔2〕参于道枢〔3〕。 宝饵凝灵〔4〕,宏功浃〔5〕于真畛。 知关籥〔6〕玄牝〔7〕,驻历〔8〕之效已深。 辔策天机〔9〕,全生〔10〕之德为大。 稽〔11〕炎农〔1〕于纪箓〔2〕,资太一而返营魂〔3〕。 镜〔4〕轩后〔5〕于遗编〔6〕,事岐伯而宣药力。 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7〕,诊体之教〔8〕,播在神寰〔9〕。 医道由是滥觞〔10〕,时义肇基〔11〕于此。 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1〕;先其远者,伯阳流玉册之经〔2〕;拟斯寿于乾坤,岂伊难老。 俦厥龄于龟鹤,讵可蠲疴〔3〕。 兹乃〔4〕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谓也。 若其业济含灵〔5〕,命悬兹乎,则有越人彻视于腑脏〔6〕,秦和洞达于膏肓〔7〕,仲景候色而验眉〔8〕,元化刳肠而湔胃〔9〕,斯皆方轨叠迹,思韫入神〔1〕之妙,极变探幽,精超绝代之巧。 晋宋〔2〕方技〔3〕既其无继,齐梁〔4〕医术曾何足云。 若夫医道之为言,实〔5〕惟意也。 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数之所在,言不能谕〔6〕。 然则三部九候〔7〕,乃经络之枢机〔8〕。 气〔9〕少神余,亦针刺之钧轴〔10〕。 况乎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1〕则深究萌芽。 心考锱铢〔2〕,安假悬衡之验〔3〕。 敏同机骇〔4〕,曾无挂发之淹。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是故先王镂〔5〕之于玉板〔6〕,往圣藏之以金匮,岂不以营叠至道括囊真赜者欤。 余幼智蔑闻〔7〕,老成无已。 才非公干〔8〕,夙婴沉疾。 德异士安〔1〕,早缠尪瘵〔2〕。 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徇〔3〕经方。 耄〔4〕及之年,竟三余〔5〕而勤药饵。 酌华公之录帙〔6〕,异术同窥。 采葛生之《玉函》〔7〕,奇方毕综。 每以为生者两仪之大德〔8〕,人者五行之秀气。 气化〔9〕则人育,伊人禀气而存。 德合则生成,是生曰德而立。 既知生不再于我,人处物为灵,可幸蕴灵心阙颐〔10〕我性源者。 由检押神秘〔1〕,幽求今古,撰方一部,号曰《千金》,可以济物摄生,可以穷微尽性。 犹恐岱山〔2〕临目,必昧秋毫〔3〕之端;雷霆在耳,或遗玉石之响。 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学。 譬〔4〕之相济,运转无涯;等羽翼之交飞,抟摇不测〔5〕。 矧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6〕之辞;玄文奥矣,陆绩增玄翼之说〔7〕。 或沿斯义,述此方名矣。 贻〔8〕厥子孙,永为家训。 虽未能譬言中庶〔9〕,比润上池〔1〕,亦足以慕远测深,稽门叩键者哉。 倘〔2〕经目〔3〕于君子,庶〔4〕知余之所志焉。 〔1〕原 推求本源。 《汉书薛宣传》:《春秋》之义,原心定罪。 颜师古注:原,谓寻其本也。 〔2〕至赜(z 责) 谓幽深之极。 《周易系辞上》:圣人有见天下之至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 〔3〕道枢 道家的学术思想。 〔4〕宝饵凝灵 喻药物的珍贵与灵验。 〔5〕浃(jiā 佳) 遍;遍及。 《楚辞大招》:冥凌浃行,魂逃只。 王逸注:浃,遍也。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山雨忽来,倾盆倒峡,浃地交流。 〔6〕关籥 横持门户之木。 《国语楚语下》:为之关籥蕃篱,而远备闭之,犹恐其至也。 此引申指最紧要之处。 〔7〕玄牝 牝原作牡,据文义改。 按玄,微妙;牝,雌性。 玄牝,老子用语,谓道就像微妙的母体一样生殖万物。 《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8〕驻历 谓经过漫长历史时间的检验。 〔9〕辔(pi 配)策天机 谓能驾驭自然界造化的奥秘。 按辔策,缰绳与马鞭。 《礼记曲礼上》:执策分辔。 引申为驾驭。 天机,造化的奥秘。 陆游《剑南诗稿十九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10〕全生 谓保全生命,以终天年。 《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11〕稽 考核。 《广雅释言》:稽,考也。 〔1〕炎农 指神农氏。 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神农条注释。 〔2〕纪箓 犹记录。 文字记载。 此谓《神农本草经》。 按箓,图箓,图书。 《广韵烛韵》:箓,图箓。 《字汇竹部》:箓,图书。 〔3〕资太一而返营魂 谓凭借运用古代道的哲学思想于医疗卫生实践以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按资,凭借。 《篇海类编珍宝类贝部》:资,凭。 太一,中国哲学术语。 太是至高至极,一是绝对唯一的意思。 《庄子天下》称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 《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 注:太一,道也。 亦作为虚无的道的别名。 返原作反,今改。 按反,同返,返回。 《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营魂,指心灵、精神。 《后汉书寇恂传》附寇荣上书:惧独含恨以葬江鱼之腹,无以自别于世,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 〔4〕镜 借鉴。 《汉书谷永传》:愿陛下追观夏、商、周、秦所以失之,以镜考己行。 颜师古注:镜谓监照之。 〔5〕轩后 指黄帝。 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黄帝条注释。 〔6〕遗编 指《黄帝内经》。 〔7〕郁腾天壤 谓繁荣昌盛于天地之间。 按郁,繁盛貌。 《诗经秦风晨风》:郁彼北林。 天壤,犹言天地。 《晋书张华传》:普天壤而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8〕诊体之教 指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知识。 〔9〕神寰 犹言宇内、天下。 〔10〕滥觞(shāng 伤) 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 《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泯山,其源可以滥觞。 王肃注:觞,可以盛酒,言其微。 后以之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11〕肇(zho 兆)基 开始建立基础。 《尚书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迹。 〔1〕高密问紫文之术 高密,春秋时代杞人,字邃。 道家,从事天文历算,人称紫文之术。 〔2〕伯阳流玉册之经 谓老子著有《道德经》传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著有《老子》。 该书为道家的主要经典。 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称《玉册之经》以示珍重。 玉册亦作玉策。 珍藏的秘籍。 左思《魏都赋》:窥玉策于金縢,案图箓于石室。 〔3〕蠲(juān 捐)疴 谓祛除疾病。 按蠲,除去。 《广雅释诂三》:蠲,除也。 疴,疾病。 《广雅释诂一》:疴,病也。 〔4〕乃 助词。 无实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5〕含灵 佛教名词。 人类。 古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故称含灵。 〔6〕越人彻视于腑脏 谓秦越人为人治病,能透见其脏腑癥结。 秦越人,号扁鹊。 参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扁鹊条注释。 〔7〕秦和洞达于膏肓 谓医和能透彻了解人体内部潜在的疾病。 按秦和,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约公元前六世纪)。 他指出疾病并非鬼神所致,而是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引起。 提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异常致病说,认为它是引致疾病的主要原因。 膏肓,谓心膈之间。 膏,心下微脂;肓,膈上薄膜。 《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 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后因以喻难治之症,如病入膏肓。 此喻潜藏人体深层的疾病。 〔8〕仲景候色而验眉 相传张仲景通过望诊而预见侍中王粲二十年后当眉毛脱落的事。 参见《针灸甲乙经序》。 〔9〕元化刳(kū 枯)肠而湔(jiān 肩)胃 谓华佗剖腹割治和冲洗患病的肠胃。 按刳,剖开。 《说文解字刀部》:刳,判也。 《后汉书华佗传》: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湔,洗。 《广韵仙韵》:湔,洗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肠胃,潄涤五脏。 元化为华佗的字。 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华佗条注释。 〔1〕思韫(yn 韵)入神 谓思维丰富而敏捷,达到了一种极其奥妙的境界。 〔2〕晋宋 指西东两晋及南北朝的刘宋王朝。 公元265479年。 〔3〕方技 古代泛指有关医药和养生的技术知识。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按方技四种,指医经、经方、房中(主要论述性卫生问题)、神仙(主要论述延年益寿之道)。 〔4〕齐梁 指南北朝的萧齐与萧梁两朝。 公元479557年。 〔5〕实 原作寔,今改。 按寔,通实。 《说文通训定声解部》:寔,假借为实。 《礼记坊记》:寔受其福。 孔颖达疏:寔,实也。 〔6〕言不能谕 谓用语言不能表达。 按谕,通晓,明白。 《玉篇口部》:谕,晓也。 〔7〕三部九候 脉诊方法。 ①遍身诊法: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在这九个部位的动脉波动处诊脉,称为三部九候。 详参《素问三部九候论》。 ②寸口诊法: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以轻、中、重指力按,分浮、中、沉。 详参《难经十八难》。 〔8〕枢机 喻事物运动的关键。 《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 王弼注:枢机,制动之主。 〔9〕气 此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10〕钧轴 钧以制陶,轴以转车。 喻执掌国政,指宰相之职。 吕温《凌烟阁勋臣颂房玄龄》:大邦钧轴,至则委汝。 在此以喻关键。 〔1〕神工 古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按工,医工,医生。 《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为本,工为标。 《素问宝命全形论》: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 〔2〕心考锱铢 喻心思极其细致、精确。 按: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 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 二十四铢为一两。 《说文解字金部》:锱,六铢也。 〔3〕安假悬衡之验 谓如同用天平衡量东西。 悬衡,天平。 柳宗元《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夫观文章,宜若悬衡然,增之铢两则俯,反之则仰,无可私者。 假,凭借。 《国语晋语一》:无必假手于武王。 韦昭注:假,借也。 〔4〕敏同机骇 谓机智敏捷如同制服惊马一般。 按机,智巧,机巧。 《字汇木部》:机,又巧术;又变也。 《列子仲尼》:大夫不问齐鲁之多机乎? 张湛注:机,巧也。 多巧能之人。 骇,马受惊。 《一切经音义》卷八十四引《古今正字》:骇,马惊也。 〔5〕镂(lu 漏) 雕刻。 《左传哀公元年》:器不雕镂。 〔6〕玉板 刊刻文字的白石板。 《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 〔7〕蔑闻 没有见识。 按蔑,无,没有。 《诗经大雅板》: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毛传:蔑,无。 闻,知识见闻,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8〕才非公干 公干,办理公事。 《水浒》十四:晁盖道:都头官身,不敢久留,若再到敝村公干,千万来走一遭。 才非公干,此谓自谦不具备办理公事的才能。 〔1〕士安 即皇甫谧。 参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皇甫谧条注释。 〔2〕早缠尪(wāng 汪)瘵(zhi 债) 谓早年为疾病缠身,身体瘦弱。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杜预注: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 瘵,病。 《尔雅释诂上》:瘵,病也。 郭璞注:今江东呼病曰瘵。 又,指肺结核病。 严用和《济生方诸虚门劳瘵论治》:夫劳瘵一证,为人之大患。 凡受此病者,传变不一,积年染疰,甚至灭门。 〔3〕徇(xn 迅) 谋求。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引《苍颉篇》:徇,求也。 孔仲平《续世说直谏》:愿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4〕耄(mo 帽) 泛指老年。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 〔5〕三余 三国时魏人董遇常教学生利用三余的时间读书,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后以三余泛指空间时间。 〔6〕华公之录帙 指华佗的医著。 〔7〕葛生之《玉函》 指葛洪所撰《玉函方》,已佚。 参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葛稚川条注释。 〔8〕生者两仪之大德 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阴阳二气运动规律的推动下孳生着、发展着。 按生,生长,长出。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萍始生。 引申为一切事物的产生。 两仪,指阴阳或天地。 《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德,中国哲学范畴。 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 《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 大德,盛大的功德。 《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9〕气化 泛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气机运行变化。 如脏腑的功能,气血的输布,经络的流注等。 又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 如三焦对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 〔10〕颐 保养。 《尔雅释诂下》:颐,养也。 〔1〕检押神秘 谓探索奥秘。 按检押,亦作检柙。 犹法度。 《申鉴杂言上》:故检柙之臣不虚于侧。 黄省曾注:检柙,犹法度也。 此谓探索(奥秘或规律)。 神秘,犹言奥秘。 梁武帝《游仙》诗: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秘。 〔2〕岱(di 代)山 泰山的别名。 《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 〔3〕秋毫 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朱熹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 此以喻极纤小的事物。 〔4〕(n 倪)(yu 月) 车杠与衡相固着的销子。 用于大车谓之,用于小车谓之。 《论语为政》: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此以喻事物的关键。 〔5〕抟摇不测 喻鸟在天空盘旋、升腾,飞到很高很远的地方。 按抟,盘旋。 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不测,不可探测。 贾谊《过秦论上》: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6〕《十翼》 即《易传》。 相传孔子作。 据近人研究,大抵系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的作品。 翼有辅助之意。 是解释《周易》的十篇著作(《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的总称。 〔7〕陆绩增玄翼之说 陆绩(公元187219年),字公纪,三国吴郡吴县(今属江苏省)人。 仕吴,官至郁林太守。 通天文、历算,作《浑天图》,注《周易》,撰《太玄经注》,对《十翼》有所阐发。 〔8〕贻 遗留。 《尚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孔安国传:贻,遗也。 〔9〕中庶 官名。 即中庶子。 负责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管理。 汉以后为太子属官。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中庶子喜方者,系指爱好方术的负责虢太子医疗事务的官员。 〔1〕上池 即上池之水。 未沾及地面的水,如草木上的露水等。 此以喻高明的医术。 〔2〕倘 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如果。 《史记伯夷列传》: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张守节正义:倘,未定之词也。 为天道不敢的言是非,故云倘也。 〔3〕经目 过目阅读。 〔4〕庶 副词。 表示希望。 《诗经大雅江汉》:四平既平,王国庶定。 发布时间:2025-05-01 16:27: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