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章台夜思 内容: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唐诗三百首怀人思乡译文/注释译文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 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 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 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注释(1)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 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2)瑟:古代弦乐器。 多为二十五弦。 弦乐器,这里指乐声。 清瑟,即凄清的瑟声。 遥夜:长夜。 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 (3)楚角:楚地吹的号角。 其声悲凉。 (4)下:落下。 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5)芳草:这里指春光。 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 云:助词,有“又”义。 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 (6)殊:竟,尚。 (7)乡书:指家书,家信。 不可寄:是说无法寄。 (8)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 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 连上两句是说,我写的家书,已无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 全文赏析这首五言律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大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 首联借清瑟以写怀。 泠泠二十五弦,每一发声,恰似凄风苦雨,绕弦杂沓而来。 长夜漫漫,枯坐一室的诗人谛听着这样凄神寒骨的音乐,怎不倍感哀怨呢? 瑟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其声悲怨。 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 古诗中,瑟是一个常见意象。 多与别离之悲相联系。 如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是说瑟的音乐魅力使雁不胜清怨飞来了。 古代别离、行旅、闺怨、边塞诗中,“瑟”与“雁”这两个意象,常常连带着出现。 瑟曲中有《归雁操》,脱胎于湘灵鼓瑟之神话,即湘江女神为表达对死于苍梧的丈夫——舜的思念而鼓瑟。 朱光潜先生说“写景必显,写情必隐”,这两句托伤情于瑟曲,此为隐;且诗人又用“怨”“哀”二字加以强调、凸显,使之为全篇定调。 颔联以繁笔铺陈,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 上句是写诗人困守寓所,孤灯独坐,又听到苍凉悲切的“楚角”声,可以想见其内心该是怎样的酸楚! 守城戍卒的思乡之曲极易勾起游子的乡愁。 唐诗中,“角”与“雁”这两个意象亦常连带出现。 如李涉《晚泊润州闻角》诗云“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连江渚上的大雁都不忍闻此角声而惊飞,可见其声之凄恻! 一样的,这一联竭力不提听者感受之如何,而径直以实景烘托——“残月下章台”,写一钩残月挂柳梢,那清幽、昏黄的光在地上筛下班驳的影子。 诗人望月怀人,多么渴望能与亲人故旧团聚啊! 残月未圆,更增几许凄凉。 这一联对仗工稳,用词平易而有余味。 “章台”是唐诗之通用意象,原为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街多柳树,唐时称为“章台柳”,以后章台成了“柳树”的代称。 如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沈伯时《乐府指迷》说“炼句下语,最是紧要,如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 如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此说未免极端,但也说明隐喻是唐诗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 颈联点题,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来”。 诗人用“芳草已云暮”起兴,衬托其守侯之苦。 “云暮”,即“迟暮”之意。 芳草绿了,又枯了;而故人依然久久未来,可见诗人的失落与怅惘。 “芳草”亦是唐诗常见意象,多指代春天,或象征美好的青春等。 韦庄诗常用“芳草”喻指美好时光之难永驻。 如其《残花》诗云:“江头沉醉泥斜晖,却向花前痛哭归。 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 ”以碧云、芳草依依衬托美人迟暮,韶华不再。 又如《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乌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以江草依旧喻指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已”、“殊”两字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望穿秋水而不得的失落。 尾联承“故人”一句递进一层,揭出思乡之苦。 “殊未来”,长期不知“故人”音讯,凶吉未卜,于是他想到了写家书;可是山长水远,“乡书不可寄”,这就更添几分悲苦。 结句以景收绾。 “秋雁又南回”,点出时当冷落的清秋节,每每看那结伴南飞的大雁,诗人内心就不禁情潮翻涌,秋思百结。 着一“又”字,说明这样郁郁寡欢的日子,他已过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无可奈何;这就将悲情推到了一个高潮。 这两句意境,与李白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一样,空灵幽邈,含情无际。 全诗擅用音乐造境,以景象寓情,前两联着意蓄势,曲尽其妙;后两联一吐衷肠,酣畅淋漓。 俞陛云说此诗之佳处在“前半在神韵悠长,后半在笔势老健”,实为肯綮之言。 发布时间:2025-05-02 10:39: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