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老子化胡经 内容: 经名:老子化胡经,简称《化胡经》。 相传西晋末道士王浮撰《化胡经》一卷,南北朝至唐代增为十卷。 元世祖至元年间敕令焚毁。 明《正统道藏》未收。 现存唐代敦煌残抄本五件:魏明帝序及卷一(S・1857、P・2007);卷二(ⅡX0796+S・6963);卷八(P・3404);卷十(P・2004)。 今合校为一书。 老子化胡经序魏〔明帝制〕1浑元2未始,老君唯先3,长〔于太初,冥昧之前。 无〕师无祖,诞生自然,合真4〔散朴,乃微乃玄。 仰而〕举之,耀乎霄干;俯而循〔之5,深乎渊源。 敷二仪〕以布化,烛三光以列天。 〔其性无欲,纯粹精也〕;体虚抱素,妙难名6也。 挠之不〔浊,澄之不清,幽〕之不昧,显之不荣。 谁谓天高,〔悬象可标;谁谓〕地厚,重泉可洗。 然夫道也,标〔之不高,洪之不〕浚。 物受其形,莫鉴其源;人禀〔其中,莫识其全〕。 美哉乎道,追之弥远,挹之弥冲;◇◇◇◇,〔仰〕之弥崇;动之则行,静之则止;开〔之则约,动静〕斯否;为万物之宗,天地之始。 吾〔欲书之,非笔〕可记;吾欲体之,无形可拟。 飘乎无外,〔或沉或〕浮;沦乎九渊7,潜豪翳余。 止如响纪,消若〔云除〕,入8水出火,探巢捕鱼,比之于道,不足称无。 深惩后生9,托下于陈,为周柱史,经九百年。 金身玉质,口方齿银,额有巻午,龙颜犀文,耳高于顶,日角月玄,鼻有双柱,天中平填,足蹈二五,手把十文。 无极之际,言归昆仑,化彼胡域10,次授罽宾,后及天竺,于是遂迁。 文垂后世,永乎弗泯够。 1按以下序文及卷一録文,以S・1857抄本为底本,P・2007为参校本。 两抄本卷首序文下端,原有缺损。 《正统道藏》所收宋人谢守瀬《混元圣纪》卷五,其中有《化胡经赞》,题作魏明帝制,其文字可校补抄本缺损。 以下方括号中文字,凡据P. 2007及《混元圣记》拟补者,不复详注。 2浑元,《混元圣记》作混元。 3唯字《混元圣记》作为。 4合真,《混元圣记》作渝真。 5循之,《混元圣记》作察之。 6名字《混元圣记》作明。 7渊字原缺,据上下文义拟补。 九渊谓深渊也。 8入字原缺,据上下文义补。 9深憋后生,《混元圣记》作深愍后世。 10彼字《混元圣记》作被。 11弗泯,《混元圣记》卷五作不泯。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是时太上老君以殷王汤甲之岁建午之月,从常道境驾三气云,乘于日精垂芒九耀,入于玉女玄妙口中,寄胎为人。 庚辰之岁二月十五日,诞生于亳。 九龙吐水,灌洗其形,化为九井。 尒时老君须发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莲花,乃至于九。 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应度未度,咸悉度之。 隐显人间,为国师范,位登太极无上神仙。 时有自然天衣挂体,神香满室,阳景重辉。 九日中身长九尺,众咸惊议,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天神空里赞十号名。 所言十者,太上老君、圆神智、无上尊、帝王师、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无为上人、大悲仁者、元始天尊。 此后老君凝神混迹,教化天人,兼说治身中外法。 百有余载,王道将衰,杀戮贤良,枉害无数,忠臣切谏,反被诛夷。 天降洪灾,曾无觉悟。 如是数载,为周所灭。 康王之时,岁在甲子,示同俗官,晦迹藏名,为柱下史,师辅王者。 至于昭王,其岁癸丑,便即西迈。 过函谷关,授喜《道德五千章句》,并说《妙真》、《西升》等经,乃至太清上法、三洞真文、灵宝符图、太玄等法。 使其教授至精仁者,羽化神仙,令无断絶。 便即西度,经历流沙,至于闻国毗摩城所。 尒时老君举如来节,招诸从人。 倏忽之间,有赤松子、中黄丈人、元始天王、太一元君、亠八丁玉女、八卦神君,及龙虎君、功曹使者、金乘童子、惠光童子、天官地官、水官空官、日官月官、山官海官、阴官阳官、木官火官、金官土官,五岳四渎诸神等君,天丁力士、游罗将军、飞天神王、仙人玉女十万余众,乘云驾龙,浮空而至。 于是老君处于玉帐,坐七宝座,嫔百和香,散众名花,奏天钧乐,诸天众圣,周匝围遶。 复以神力召诸胡王,无问远近,人士咸集。 于H国王,乃至朱俱半王、渴叛陶王、护蜜多王、大月氏王、骨咄阿王、俱蜜王、解苏国王、拔汗那王、久越得犍王、悒怛国王、乌拉喝王、失范延王、护时健王、多勒建王、罽宾国王、诃达罗支王、波斯国王、疎勒国王、碎叶国王、龟兹国王、拂林国王、大食国王、殖腻国王、数漫国王、怛没国王、俱药国王、嵯骨国王、昙陵国王、高昌国王、焉耆国王、弓(卷)月国王、石国王、瑟匿国王、康国王、史国王、米国王、似没盘国王、曹国王、何国王、大小安国王、穆国王、乌那葛国王、寻勿国王、火寻国王、西女国王、大秦国王、舍卫国王、波罗奈国王、帝那忽国王、伽摩路王、轧随罗王、乌长国王、迦叶弥罗国王、迦罗王、不路罗王、泥婆罗王、热咤国王、师子国王、拘尸那揭罗王、毗舍离王、劫毗陶王、室罗伐王、瞻波罗国王、三摩咀咤王、乌荼国王、苏剌咤国王、信度国王、乌剌尸王、扈利国王、猗头国王、色伽栗王、漫吐嗖王、泥拔国王、越底延王、奢弥国王、小人国王、轩渠国王、陶罗伊罗王、狼揭罗王、五天竺国王。 如是等八十余国王,及其妃后,并其眷属,周匝围遶,皆来听法。 尒时老君告诸国王:汝等心毒,好行煞害,唯食血肉,断众生命。 我今为汝说《夜叉经》,令汝断肉,专食麦莎,勿为屠煞。 不能断者,以自死肉。 胡人狠戾,不识亲睐,唯好贪淫,一无恩义,须发拳鞠,疏洗至难,性既姜腥,体多垢秽,使其修道,烦恼行人。 是故普令剔除须发,随汝本俗而衣毡裘。 教汝小道,令渐修学,兼持禁戒,稍习慈悲,每月十五日,常须忏悔。 又以神力为化佛形,腾空而来,高丈六身,体作金色,面恒东向,示不忘本。 以我东来,故显斯状,令其见者发慈善心。 汝等国王所有朝拜,一像吾面东向政事。 如是不久过葱岭,山中有深池,毒龙居止。 五百商旅宿于池滨,为龙所害,竟不遗一。 我遣1其国渴叛陀王,传祝与之,就池行法。 龙王恐怖,乃变为人,谢过向王,请移别住,不复于此更损人民,令后往来絶其伤害。 次即南出,至于乌场。 遍历五天,入摩竭国。 我衣素服,手执空壶,置精舍中,立浮屠教,号清浄佛,令彼刹〔帝〕利、婆罗门等而奉事之,以求无上正真之道。 历年三八,穆王之时,我还中夏,使入东海,至于蓬莱、方丈等洲,到于扶桑,fi过太帝之所,校集仙品称位高下。 又经八王二百余载,幽深演2之时,岁次辛酉,三川震荡,王者将亡,数遭百六,非人可制。 我更西度,教化诸国。 次入西海,至于聚窟、流麟等洲,惣召十方神仙大士,及初得地道下主者,并未授任游散仙人、至孝至忠适经历度者,如是等辈八万余人,校量功德行业轻重,授其职位,五等仙官,廿七品仙真上圣,岳渎三天,咸悉补拟。 如是又经六十余载,桓王之时,岁次甲子一阴之月,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国,入乎白浄夫人口中,托厅而生,号为悉达。 舍太子位,入山修身,成无上道,号为佛确。 始建悉昙十二文字,展转离合三万余言,广说经诫,求无上法,又破九十六种邪道。 历年七十,示入涅盘。 襄王之时,其岁乙酉,我还中国。 教化天人,乃授孔丘仁义等法。 尒后王诞六十年间,分国从都,王者无德,我即上登昆仑,飞升紫微,布气三界,含养一切。 后经四百五十余年,我乘自然光明道气,从真寂境飞入西那玉界苏邻国中,降诞王室,示为太子,舍家入道,号末摩尼。 转大法轮,说经诫律定慧等法,乃至三际及二宗门;教化天人,令知本际,上至明界,下及幽涂,所有众生,皆由此度。 摩尼之后,年垂五九,金气将兴,我法当盛,西方圣象衣彩,自然来入中洲,是效也。 当此之时,黄白气合,三教混齐,同归于我。 仁祠精舍,接栋连姜,饭演后圣大明尊法。 中州道士广说因缘,为世舟航,大弘法事,动植含气普皆救度,是名惣摄一切法门。 老子化胡经卷第一竟道士索洞玄〔写〕经31遣,原本作遗,据文义改。 2幽深演,当作幽王。 《国语》载周幽王时三川地震之号3索洞玄,唐开元间沙州神泉观道士。 此卷经文据考应出于唐代。 老子化胡经卷第二(ⅡX0769+S・6963抄本,前缺1)不登能◇◇◇◇◇◇◇◇◇◇◇◇◇◇谋返◇◇◇◇◇◇◇◇◇◇◇◇◇◇◇国能駈◇◇◇◇◇◇◇◇◇◇◇◇◇◇力攘灾◇◇◇◇◇◇◇◇◇◇◇◇◇◇尽◇◇◇◇◇◇◇◇◇◇◇◇◇◇◇◇第三◇◇◇◇◇◇◇◇◇◇◇◇◇◇◇一切◇◇◇◇◇◇◇◇◇◇◇◇◇◇◇所说神◇◇◇◇◇◇◇◇◇◇◇◇◇◇陁摩◇◇◇◇◇◇◇◇◇◇◇◇◇◇◇陁罗◇◇◇◇◇◇◇◇◇◇◇◇◇◇◇万二千鬼神〔以为眷属〕◇◇◇◇◇◇◇◇作师子吼诈行慈善◇◇◇◇◇◇◇◇心供养第五外道名少◇◇◇◇◇◇◇◇百鬼神以为眷属著人◇◇◇◇◇◇◇◇杀害见者生疮切筋入◇◇◇◇◇◇◇◇罪第六外道名宾◇◇◇◇◇◇〔鬼神以〕为眷属悭贪浊◇◇◇◇◇◇◇◇◇◇启告著人之时令人疾病。 第七外道〔名为照〕神,有八万七千〔鬼神〕2以为眷属。 并候照神◇◇◇神,此等诸神,若修定时,作白骨观◇◇◇◇入定则止。 第八外道名〔为到〕见,有五◇◇◇鬼神以为眷属。 好著妇◇◇◇◇◇◇◇◇者能使和柔,善忍辱者能命◇◇。 〔第九外道〕名为信行,有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能◇◇◇为恶。 恶者增长,见者即病,形如师子◇◇◇兽,入人身中作神鬼语。 第十外道名为◇◇,有五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游行世间,◇◇疫气,住忏黄疸,手足疼痹,令人◇◇◇◇◇俗。 第十一外道名为见到,〔有〕七万二千五〔百鬼〕神以为眷属,行处无益,化人为恶,亦说诸法苦空无常,示教众生诫定慧法,说寂灭乐,有无二边,无想无我,令邪慧解,见聪明相,得禅得果,亦得解脱及无漏智。 第十二外〔道名为〕空见,有二千五百鬼神以为眷属。 ◇◇◇◇是常无常,言无相智佛性身中,何须外求,当自供养心中真佛。 第十三外道名为虚空,有三万六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令入定节节火然,自然读经,不须世间文字章疏,久久生心颠狂痴験。 第十四外道名不遮护,有◇◇◇千鬼神以为眷属。 善巧方便,作◇◇◇◇◇作唱,言无次第,嗔喜不定,食无多少,犹如饿鬼。 第十五外道名为首罗,有二千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好习外化诸余佛道,能作菩萨、帝释天形,持诸余食与入定人,七日而死。 第十六外道名空乱音,有二千五百鬼神以为眷属。 能乱道法,在在处处皆作乱想,◇◇◇◇修定所作福处,皆能恼乱。 第十七外道名梵钵赊,有三万二千鬼神以为眷属。 多行邪法,坏正真道。 若睡若寤,作诸鬼形,或妇女形,妖妫或人,令其心退。 第十八外道名为洪照,有三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鬼善作俺罗尼,种歌呗,六时行道,游行世间,恼乱行者,精神退失,忧恼不乐。 第十九外道名为普安,有三万一千鬼神以为眷属。 在天为天魔,在世间为外道,使鬼交战,乃至干阐婆、阿修罗、夜叉、鸠盘荼、罗刹鬼等见入定人,漏尽断或,恐怖失性,忘其正念。 第二十外道名为张世,有三千七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鬼着人状似风狂,作师子吼,令人失气,手中出香,诵陶罗尼,得那解智,说空三昧、无相三昧,承虚论议,愚谓真佛。 此神预知他心之事,却语众言:欲有恶人坏我正法。 第二十一外道名为无相,有五千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着人乍哭乍啼,或歌或怜,能作天王帝释之法,所住之处多有毒她,又自克期得道之日,若随去者,必死不疑。 〔第〕二十二外道名为真帝,有五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论议无能当者,着人之时作沙门像,持衣钵等游行世间,亦作神庙诸佛形像,此神化人令入邪道。 第二十三外道名为梵音,有七万七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转人心不信者,信邪觉观智,修习禅定亦令布施;能断他道,坏人善根,败乱正法,时诸僧尼,入禅三昧,忏入耶网,常堕黑闇,天(无)智之者,呼为正真。 第二十四外道名曰宗明,有二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在世名都部将使,常居山泽,亦号山神,亦名林主,若斩伐者皆不免害。 修道之人,常持四规明镜自照,以絶妖妫。 第二十五外道名为火袄,有一万鬼神以为眷属。 着人,之时唯烧甘草,供养火具。 第二十六外道名为广学,有二千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入人身中,犹若风狂,诈称法师,与人论议。 身长丈二,目有三角,爪长一尺,毛如猪鬣。 若逢之者,无不丧命。 第二十七外道名为清修,有四万三百鬼〔神〕以为眷属。 所作事业,著青赤衣,乘金银车,天女侍卫;或作鬼形、夜叉、虎狼、网两(魅魅)等形。 第二十八外道名为讲论,有二千一百鬼神以为眷属。 专行肿节癫狂疟等。 第二十九外道名为显极,有一千二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在世行饥渴病,无故静讼,破和合众,令人坠落水火深防。 第三十外道名阿修罗,有四千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善持兵马游行世间,有善心者皆能坏之,令人容色变化无定,状如修罗,手足皆动,吹瑟打鼓,唱呗摇铃。 第三十一外道名为舍卫,号师子王,有三万二千鬼神以为眷属。 入人身中喜乐无常,四支沉重,烦怨滴欠歆不乐。 第三十二外道名为憩驾女,是象王神,有五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鬼着人,身形班(斑)色,常皱眉语,或哭或歌,乍嗔乍喜。 第三十三外道名为慧意,有三千七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在此,卧者皆起,行者即住,目见空中幡盖形像。 能转人心得自然食,善解三昧,一坐三日,每日诵经近逾千卷。 第三十四外道名鸠摩毯那,有三万七千鬼神以为眷属。 若修定时,此鬼即来为人说法,见男见女,为禽为兽,若丧(桑)门、若婆罗门,若摩若梵,若自在天、释提桓;因见梵音相,诫定慧中,得空三昧、色无想定;若身轻举,至于他方;若白骨观,修五门禅、十二因缘、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三空、四真谛。 是为神说鬼着,见种种形,狐狸、鸡貌、夜叉、鸠荼、布恒那、毕舍遮、罗刹、阿修罗、半阇罗鬼。 若二眼四眼、六眼八眼、十二眼,乃至百眼千眼;两头四头、百头千头;百手千手,执持乐器,万种音声。 铜头铁头、金头银头、铜吗铁吗、金吗银应,或长一尺二尺,乃至一丈。 手足亦尒,铜爪、铁爪,或员或方、或尖或岐。 神为说法,鬼为怖人,修定见之,战悚流汗,气息欲断。 诵祝去之。 第三十五外道名梵摩阇罗,有五万八千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能作种种形状,禽兽草木、日月参辰、山川河海种种神柢,虫兽音声言语等事。 第三十六外道名网旃陶罗,有八万六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见种种色像,端正丑陋,乍大乍小,一切禽兽草木等形。 第三十七外道名那罗延,有九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之鬼神有大力势,令人心想种种生疑,闻善不信,闻恶多喜,能劝他人生不善心,无诫定慧,令人狂乱,垂涎吐沫,状似颠人,久久不持,必当狂死。 第三十八外道名为千炭,有七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多有方便,多触恼人,状如鬼神,或作海神、龙蝴鸟兽、五道之神,发动三毒。 修定之人,见是事已,谓是真佛出法教化,失其定心。 世人见之,谓为化佛,礼此神耳,被其化言,勤行礼忏。 当授汝法,他心智、无碍智,漏尽正观,无师独悟,断絶烦恼;勤行精进,当得无上正真之道。 汝行大空,无怨无亲,无彼无我,无男无女,一切色无像,无想推空,达观见空、行空身空,观一切因像空、诸法皆空;于修定中不浄观法,四大观法,于其中间得自在定。 汝以自得解脱,更勤精进,不久成道,出大深泥,度大海水,得到彼岸,无因无果,无系无缚,无有对治,谁系此业? 业不生果,果不生业,果业不生,以不生故,常乐我浄,唯有空法。 是空性因缘中无我故,中道涅盘空故,众多因缘,一切归空。 第三十九外道名a状摩,有七万五千鬼神以为眷属。 多诸方便,种种幻化,变女为男,转男为女,二根多根,男面女身,女面男身,或为畜生。 修定之人得浄之心,或入火光三昧,或入水光三昧,或得如意慈3三昧,〔或〕得大空三昧,或得如想三昧。 如是等种种三昧,皆是外道鬼神之所幻或,非真实也。 第四十外道名为跋摩,有八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为女物,不自觉知,嗔慢嫉妬,不可捺触,亦善谄谀,似鬼神形,令人邪见,不信罪福。 第四十一外道名摩酶首罗,有一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能以种种偈,诵诸法空定、无相定、金刚定、自相定;无因无果法、乘空法、诫行法、染法,诸欲法烦恼滋多,五盈缠缚,烦恼识想、无义想观空、无我想言持者,何所利也。 第四十二外道名折罗神,有三万六千宓神以为眷属。 游行世间,所不作者,皆能为之。 入人身中,乍寒乍热,或嗔或喜,或笑或歌。 第四十三外道名拔阇罗,有七万七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往六欲诸天,作诸过患,又作男女形像,入人梦交,能作万类鬼神形像。 第四十四外道名遮文荼,有一千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黄色、四牙,食诸血祀,能治鬼神病,喜能媚人,持其祀者,死人(入)其党,无有出也。 第四十五外道名为尼蓝,有七百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青色,能治鬼病,受其法者,便入邪道,善为祝咀,败人善根。 第四十六外道名商羯罗,有七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天王,善说因缘,小乘法门能使立破,或乱人心,毕竟不免堕于地狱。 第四十七外道名央俱施,有七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善治一切鬼病,持其祝者能缚病人,身灭之后魂属其RrO第四十八外道名摩利支,有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是神女身,兼有使者常行目前,无人能见。 持其法人,亦能持病,盖是邪法,非正道也。 第四十九外道名阿咤薄俱,有五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着人有大力势,能除鬼病,善倾倒人。 入其法门,为邪所摄,不见正道。 第五十外道名弥施诃,有一千二百鬼神以为眷属。 入人身中,若行五欲,说煞生得罪,能治众邪。 久事之者,令入邪道。 第五十一外道名为摩底,有六百鬼神以为眷属。 身作赤色,能治鬼病,独用威力,不与众同。 持其祝者,转落邪道。 第五十二外道名那俱跋罗,有一千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能转诸天形象,若竹若木,或泥或石,或金或铜,作诸像者,皆能倒之。 第五十三外道名赵神鬼,有六万二百鬼神以为眷属。 此鬼神说言:十二时斋我,受婆罗门法,槽中一食,衣足盖形,不畜长也。 第五十四外道名钵健提,有五千三百鬼神以为眷属。 令人犹豫,捉心不定。 第五十五外道名鸠留伽闇,有二千鬼神以为眷属。 若修定者即来恼人,或作天身,或作佛身,或菩萨形、自在天形,或作六亲眷属形,乃至王难官府,说法令人烦恼,失道心定。 第五十六外道名为光照,有三万鬼神以为眷属。 游行世间,与修定人作诸留难,令人短气,颜色异常,或复能食,不知饱足。 第五十七外道名为威严,有二万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嫉妬,见他利养及得财物,宁自眼瞎,不忍见之。 第五十八外道名为洪广,有二十七万五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欺〔世〕M诈,谄曲规利,多诸种病;贪鬼、嗔鬼、滔鬼、慢鬼、妬鬼、谤道等鬼,种种不利。 第五十九外道名为回向,有二十万六千鬼神以为眷属。 见人善事,即生诽谤。 第六十外道名毗昙修多罗,有二十万八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修定慧,真实无二,能去烦恼,无爱无痴,无缚无解,百八尘劳所不能污。 若乞食时从一至七,若过此者无有是处,出家之人二指食饭,亦说罪波逸提等。 〔第〕六十一外道名为振威,有七万九千鬼神以为眷属。 随逐妇女,游行世间,善行祝术,令人怖畏。 第六十二外道名阐杨白,有七千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若入定时,喜唤人名,或见低身妇女污路,或见天人天女伎乐。 第六十三外道名自在广博严浄,有七万六千鬼神以为眷属。 常伺世人长短之事,令人多睡,或作野狐,或时耳中闻种种声。 第六十四外道名伎翘道,有十万九千鬼神以为眷属。 令人着耶(邪),闻杂香臭,自言得道作上行人,便即犯诫。 第六十五外道名求那拔那,有三十万八千鬼神以为眷属。 ◇◇◇相具足,行步之时唱言阿菟菩萨、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以诳世人,令人(入)邪道。 第六十六外道名为依真,有三十二万鬼神以为眷属。 着人之时遍身体痒,或痛生疮,或复顽痹,心腹胀满,喉塞舌痛,或多恶梦。 第六十七外道名为得爽,有二十万五千鬼神以为眷属。 令人多慈,作神作圣,其状似胡,或如妇女,发言怡悦,或复碍矿,外示精进,实无善心。 第六十八外道名为明练,有二十万四千鬼神以为眷属。 自称调御丈夫、天人师,游行世间,灭人善心。 第六十九外道名葛坏衣,有四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亦行禅定,愚者谓佛,大致供养。 第七十外道名为尼利,有四十二万鬼神以为眷属。 诈为邪善,能令男女种有漏业,生死根茂,日有增长,坠落无穷,未有出期。 第七十一外道名高望提,有二十万四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令著者说阴阳界普广严浄,修定无碍于利养,财物如夺己命,凡所食瞰,与猪狗无异。 第七十二外道名阿求那,有四十万八千鬼神以为眷属。 威猛各部,游行世间,号为禅师,不断烦恼。 所有说议,便说断见言无,自为朋党,四部弟子各教禅,淫瞋多者令不浄。 作是观者,教令勤心。 第七十三外道名腾空道畏,有二十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鬼毛羽犹如铁色,纵暴世间。 修定之人神来之时,谓呼得定是善,入空凝然不动;或从空起,乍歌乍怜,鬼气遍心,令其战动;或作诸病,不令入道。 第七十四外道名弗沙莫沙,有二十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令人风冷,或作狂颠,或失音,或身肿。 第七十五外道名那健陶,有二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入人身中,轻举健行,多愁恼,喜嗔恚,渐渐增长,终能致命。 第七十六外道名婆摩智那,有四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修善之处皆悉能坏,为菩萨像,若一若二,及至无量,以或世人。 第七十七外道名尼连旃,有四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此神专为菩萨形像,为人说法,为魔事所缚,作魔眷属。 第七十八外道名颇梨颇,有四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初行精进,后便懈怠,入人身中,生大诽谤,又复嘿然。 其所论议,或发声言:我今休息,诸法虚妄,无有一实。 于是中作诸猖狂,无有羞耻。 第七十九外道名道利道,有四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虽有道名,不多造恶,独守一志,清洁梵行,于大道中无所妨也。 第八十外道名阿扇旃帝,有八万四千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儒雅,不阻道法,各自修善,不相侵烧。 第八十一外道名空解大道,有八万四千鬼神以为眷属。 能令众生为竞讼,所为念定,皆失无余,善守境者乃得脱耳。 第八十二外道名为妬神,有七万五千鬼神以为眷属。 入人身中作诸事业,皆言上胜无多造恶,不破坏人所作行业。 第八十三外道名为道坚,有四十万鬼神以为眷属。 不杀生,无嗔怒,于彼于此等无差别,皆是不思议力,非世间也。 第八十四外道名为到行,有八万九千鬼神以为眷属。 有威德神通,变化无量无边,大度众生,不思议也。 第八十五外道名为梵音,有九万九千鬼神以为眷属。 处处施化,示见杂食。 第八十六外道名为大丰,有七千七百鬼神以为眷属。 唯逐女妇有善心者。 第八十七外道名为超空,有九万二千鬼神以为眷属。 于黄昏时遍房恼触坐卧行人,令其惊恐。 第八十八外道名为善女天,有一万鬼神以为眷属。 各4自行道,不相参合,其性柔软,每顺大道。 第八十九外道名玄通太虚,有七千鬼神以为眷属。 此诸鬼神于道中岀入行来,不觉不知,与众和合,常听说法,饮食节度一如常法。 第九十外道名为戎角,有七千八百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质直,不横侵扰。 第九十一外道名为旷贤,有一万九千鬼神以为眷属。 多诸方便,持斋礼拜,唯能知他,而不自知。 第九十二外道名灯分化,有三万二千鬼神以为眷属。 居道法中,染行相似,四众合和,无能分别,所说空法,不可信尽。 第九十三外道名阿啰啰咤,有二万一千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广德,常居海边,大施众生饮食汤药,及以床榻供养之具。 第九十四外道名阿卢至,有七万三千鬼〔神〕以为眷属。 旃头首檀,如无差等,次转五清,诸根惣变,凝然自在,住不退地。 第九十五一外道名照明五瞿,有少鬼神以为眷属。 其神微妙,有大功德不可称量,盈照无量世界。 第九十天外道名殷阿旃绚利,有九十万八千鬼神以为眷属。 四眼白眉,作师子吼,将领世作法事,无人能见。 此鬼着时,或赤白一色,或金一黄色,多语妄说,卜度人情。 尒时老君为诸弟子及众生故,告〔尹〕喜言:是诸外道鬼神有九十六种,略为说之。 此诸鬼神败乱正法,于修道人能为摩事,作诸变恠种种形像。 或复令人坠落〔邪〕道,陷诸众生便不休息。 吾去之后,遍行于世,乃至东夏,专行邪或,迷乱人心,令其颠倒〔风〕狂。 或著者不悟,或令断发削须,乌衣跣足,种种形状,求人利养;行淫欲事,贪取钱财,遣人舍男舍女,◇◇◇命,乃至头目、国城妻子,无所惨惜。 云过去未来,得诸果报,人无悟者。 复令国王帝主◇◇信向,破乱政事,不自归道。 着此外道,则生我慢,矫诳百端,或乱大道。 我故为汝说偈,〔于是〕即作诵曰:天地间熬,主诸妖耶,当以正道,除去氛复;第一思惟,无我无主,诸法如空,不可转相。 一实境界,非魔鬼神,之所住处,实智方〔便〕;假空有故,法性理无,湛然常住,无有去〔来〕。 一智实故,二智摩故,三除相故,四分别空,干元利贞,邪不干正,临兵斗者,皆列阵前行。 老君曰:若初着邪,诵前半偈;若全著者,尽诵此偈;若不去者,惣诵斯偈;亦念十方大道,三世天尊。 后一行偈是常道祝,心常念之,勿令退散。 恒念正真,相续不絶,如是乃能离诸邪鬼外道等也。 汝等勤行念之。 老子化胡经卷第二竟1按此卷抄本首残尾全,存经文333行。 笔迹同上卷S・1857抄本,应出于唐代。 原卷下半边多有残损,中间多处字迹漫涤。 以下録文,凡方框内文字,均系整理者拟补。 2鬼神二字原本脱漏,据上下文例拟补。 以下凡方括号中文字,均系整理者拟补。 3慈字疑为衍文。 4各自原误作名自。 〔老子〕化胡经受道卷第八奉勅对定经本1(P・3404抄本)〔老子〕曰:吾本行道,天柱未立,日月未分,星宿〔未明〕,未有参辰,天无南北,地无东西。 人有形〔形,未〕有六府;心神不能名物,体性专貌;亦〔无〕君臣列位,父子之亲,夫妻礼义,朋友周旋。 吾在其中,腾掷精神,分明日月,整理星辰,修立天道,四气五行,配当阴阳;列注山川,安人六府,初立精神。 精神既定,行礼修文,君臣父子,于兹而行。 赫骨启统,造化之元,心凶顽野,不识至真,统领天地,亦无师人。 体性强直,无行咨询,喜则顺理,瞋则煞人。 亦无法律,师意所行,违天逆理,灾气流行。 或及王身,或及臣身,故不醒悟,守迷意坚。 吾为作变,非玄通所闻。 雷出青天,雨沙砾石,旋周柱天,白日昼昏,鱼飞翩翩。 国王怖怕,仰唤仓天。 天玄辽远,地亦幽深,所唤空廓,心腹忏然。 横行无道,害煞臣民,朝则五百,夕则五千。 生民扰扰,守死万千,行攻堕泪,亡失精神。 国王懊恼,寝计不言,布告国内,推觅圣人。 吾乃出见,与王相闻。 王曰:君是何人? 老子曰:吾是万岁小童,千岁老人,发白更黑,齿摇更坚。 长生无极,出于自然,脑髓能补,皮肤更鲜。 室家眷属,有一万七千,亦不田力,衣食自然;亦不乐贵,爵禄自天;亦不灾衰,寻常静然。 王曰:君言奇异,非古非今,其至反复,难可平论。 吾闻年多则老,年少则小。 如君所论,怀抱有何由缘,白发更黑,摇齿更坚,转老作少,皮肤更鲜? 异哉异哉,殊古邈今,君是天人之身,上古之神。 道事渊深,曰远曰玄,吾今闻之,不闷不昏,听说辽远,附口而甘。 愿与先生,深室而谈,同车而载,游涉万方。 朝闻慕老,不愿宁康;先因何业,寿命延长。 吐气勃勃,逆风而香,身体容貌,殊姿异光。 家眷大小,不婴灾〔殃〕。 愿得闻之。 老子曰:吾受道耳。 王曰:道名何神,威力超然? 何方何习,寿命长古? 老子曰:奉道约身,寿命千年;约身奉道,不逢灾考;练形受道,天地相保;神亦不远,由王修造。 天受道,日月明,雷雨行;地受道,山川生,百物荣;天子受道,民人滋,国土清。 天不受道,日月不明;地不受道,草木不生,结菓不成;人不受道,无恩情,灾考生。 是以有物之类,皆合道而生。 王曰:天地受道,道有何形? 老子曰:道也无形,元气之精,或散或聚,出幽入冥。 或出万方,造化随形,藏形匿影,太清之间。 王曰:巍巍之神,无复过焉。 老子曰:道能经天序地,置立干坤,画出天道,安动山川,配适阴阳,列影星辰。 二十八宿,各有名字,身或长九丈,或长一旬;或笼天合地,日月不明;或整理逆顺,转死易生;或呼召甲子,役使众神;或吹嘘寒暑,呼吸阴阳。 王曰:荡荡大圣,天地之大神。 愿示法律,吾奉之焉。 老子曰:太上者,万物之所尊,上天为众神之所祖宗,在地为万国之师君。 道是虚无,难名之神,成功不名其效,救死不认其生。 或居世界,或居九天,或在穹虚,监视世间,顺天者吉,毁圣者亡。 或上历九府,下入黄泉,涛演穹虚,无疋无伦。 或严庄显服,受度真贤。 或上高疋首,为说死生。 或蔽隐合口,与天地相毕。 或坐唤六甲,集诸群仙,〔或〕策使飞龙,布火乾坤。 或缩地断火,天地焦然。 王曰:湛湛〔乎〕幽廓之阔深,巍巍乎沧海之沵沦。 老子曰:百亿之祖宗,万天之灵根,乾坤之所出,云雨之所生。 王能事之,风雨顺之,邻国不侵,臣忠子孝,国土长全。 王曰:妙哉圣尊,天地之根,开论时俗,说合人心矣。 老子曰:道身长丈六,金色照天,发言雷电,石劈山崩。 或摄奸耶(邪),考煞不仁。 一王曰:渊乎,何道之深妙。 岩岩乎,真为大神。 老子曰:牵天挽地,走使星辰,驱驰日月,或东或西。 一日六时,节度其间,冬温夏暑,其神序焉。 王曰:惭天之神,一代之君。 王曰:先生内老外少,非今世之人,变形易圣,不示吾真。 假道说化,天地投心,说文成行,快不可言。 自非玄圣,道不可尊,听不可厌,披朝寻惟,夕衣不昏。 吾虽寡漏,预是国君,今得遭遇,与君相因。 经今积载,千有余年,家口大小,恭奉君身,夙兴夜寐,不辞劳勤。 望君感悟,屈神哀怜,见示好恶,治国平民。 民无恶想,改故就新,民忠子孝,不侵害人。 岂非圣人,灵泽之恩? 吾闻〔遭〕遇贤圣,前身有缘,福力〔相〕接,得见圣人,勿以寡薄,不为开明。 伏愿先生,垂愍哀矜,示以圣旨,可以咨承。 老子曰:王大国君,育养群生,开通至教,表里应明。 捐弃王服,下问凡人,屈天覆地,何以答恩。 王心遂悟,请问慇懃,膝行跪起,匍匐而言。 王曰:盖闻圣者,不苦元元。 见圣还隐,违地负天。 老子曰:形余腐朽,枯槁之人,外有枝条,里无精神,空作元元,不称来问。 王曰:向者发迹,见圣人遶地匝天,经历八荒,呼吸之间,预睹成败,开解自然。 吾虽不仁,荷是国君,天回日运,典知万乘。 向君请问,静然无言,怀圣置天,亦罔于吾。 吾闻天高邈远,向之元元;亦降灵屈神,雨泽丰沃,恩及群生。 体质含耀,外朴〔内〕明,自言终应,响对无穷。 秘言不圣,何言而生。 吾虽不敏,敬仰先生,伏愿体练,为说道元。 老子遂谓胡王曰:统国领民,无所禀承,瞋则与死,喜则与生。 不求天谒地,何用问道之元? 王曰:先生云,道能倾天覆地,轮转万方,举手动足,言合宫商,或深或浅,不可测量。 是以吾今敢不奉望。 老子曰:盖闻天子非是常人,德厅万物,行合乾坤,开化天地,大国之君。 君之有福,国土长全,复甲休兵,万国佥然,归投王命,济于人民。 于民无福,国土覆沦,多婴灾难,毒及臣民。 王宜神笄,奉道求生,身无灾考,国嗣欣然,邻国消服,奸恶不侵。 王但叩心迫地,凭神杖灵,寿命永终,与天相倾,月不夜食,日不昼昏,死各以次,不夭天年;父不哭子,臣不谋君。 王宜体之,尊道敬天,天能弥覆,地能植生,道能变通,戮倒邪精。 王曰:大道寥廓,造化根元,移天易地,剖利星辰,舒张日月,普照万天,运筹易笄,转死定生,巍巍荡荡,无上正真。 朝奉暮老,是吾宿心。 中来沉溺,不遇圣人,建国造化,法古唯先;多婴灾祸,毒气纵横,雨少旱多,饿煞万人;星辰青黄,白黑虚盈,五岳阮崖,河海水生。 父子之道,骨肉之亲,夫妇礼义,朋友周旋。 老子曰:有天有地,乃有民人;贤愚相对,三才并行。 日运天雨,血脉相连,天有南北,地有东西,阴阳相对,男女婚姻。 婚姻既立,乃有君臣父子。 唯有天地,不可得闻。 上有金楼玉殿,铁城火山;地有二十四狱,主者罪人。 传闻不见,道不至真。 王若得知,须吾上闻,谒三十六天道主,百千万重道君、太上皇老、无极之尊,干忤神颜,与王问焉。 王曰:以吾屈重,远问圣人。 吾是天子,道是天尊,能寒能暑,能死能生。 愿誓微信,缥缙黄金,为鄙国长短,委曲至诚。 盖闻言者不易,听者亦难,天明无雪,日没时寒,婴龙煞人,候色而言;忧未至死,圣不辞烦,天道辽迥,路难可经,吾有龙飞大马,黄金作鞍,行不坏影,日涉三千,愿与先生,乘此上天。 老子曰:天道茫茫,不知根源,亦无阪蹬、绳索可攀,飞鸟不通,马安能行。 吾才虽不敏,倏忽而还。 为说天地,青黄泓然,吞列日月,历数虚盈,四时节朔,男女婚姻,五岳阮崖,河海山川。 君臣父子,具释王情,天王欢喜,咸称万年。 〔王曰〕不知何幸,遇值圣人,开通至教,表里俱明。 百节关孔,快不可言,尽来承受,慎未自停。 老子曰:担愚匹圣,岂非逆夭。 王曰:举国臣民,吾鉴之焉,今见相貌,挺智无边。 说微妙理,耳所未闻,开一天之道,九天尽明。 金楼玉殿,铁城火山,地下狱讼,罪人由缘。 藏形隐圣,君子所钧。 愿乞先生,哀愍元元,留神赐教,示以道元。 朝闻夕殡,不愿更生。 今日拜请,明日复然,弃国逐家,委命先生,示以道形,为居何室,为在何天,身体长短,面目姿颜? 威仪几千? 几年一出,何时见身,左右侍从,斯是何神? 老子曰:威仪相好,不可得论,大王闻之,逐国损身,家国大小,何所禀承? 王曰:弃身求道,亦念于吾,置兵死地,不得更生。 火中生花,尒时乃至真不离;数终合会,自然国非我国,身非我身。 投汤赴火,不顾身形。 伏愿垂神,示以道要。 老子曰:以王骄蹇,喜生退心。 百陈取实,冰口不言。 左右怪之,举国愕然,有何不及,不允圣人? 请召公臣,八百万人,七日七夜,修斋湛然。 开破狱门,不复煞人,克肌克骨,荡涤心情。 一言不至,不敢悔心,五身亦不动,口亦不敢言。 国王自咎,咸激不言,方便布告国中:有意臣民,各誓信命,缥缙黄金。 臣民运集,尽在殿庭,齐执金简,两手扶心,手持香火,颠倒吾前,叩头数百,拜跪万千,声泪俱下,歔欷而言。 吾知心至,为说道根。 老子曰:道有千二百形影,万二千精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 朝入地户,暮过天门,九龙负水,洗沐身形。 九色班错,金光照天。 身长九丈,巨相无边。 面广一丈二尺,上下齐平。 顶有华发,炎(颜)有光明。 额有九千,目有九精,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蹑二五,手捉十文。 项有圆光,睹彻万天,发言雷电,万种音声。 在地为有古先生,在天为无名之君,周行八极,变化一身,穷神尽圣,唯道为尊。 无极世界,五亿诸天,论说经诫,开度愚圣,莫不从吾教化,以我为先。 开王好道,致此殷勤,吾今去矣,王其奉焉。 胡王再拜,请曰:云分雨散,重合无期,鱼失于水,会未有时。 圣人既别,劫载莫知。 愿得受道,永世奉持矣。 老子曰:吾昔受太上教,吾下戎域,教化诸国。 出经说诫,依者几人,我不为隐,但苦无心。 王曰:伏闻大圣以无上妙道教化罽宾,八十一国皆依正真。 吾今劣弱,未蒙乐意,得遇大道,愿示愚冥,使举国男女,终世奉行。 老子曰:吾中到加夷,其王好煞,淫奢无度,初不信真,反见陵辱。 吾以左手把日,右手把月,藏于头中,天地暝昧,不见光明。 国人恐怖,莫知所依。 吾又放头中日光,明照天地,草木焦枯。 复使四方上下,一时雷电霹雳作声,山飞山裂,人兽震惊,海水逆流,山川空行,白虹贯日,黑云暗冥。 迦夷国王,臣民男女,一时恐惧,遂举国盟誓。 我方为说法,开度天人,度国人优婆塞五百人作比丘,优婆夷五百人作比丘尼。 令持妙诫,若比丘者,受二百五十诫;若比丘尼,受五百诫;若初发心者受三诫,若服心者受五诫,若如王者受十八诫。 若优婆塞、优婆夷能受三诫、五诫、十八诫者,诵之万遍,长斋苦行,练诫持身,得清浄道果。 所以名初发心者,谓始有善行之人;服心者,已伏情于法。 优婆塞、优婆夷者,迦夷国大兵众侵煞邻国,夺人男女财宝,人皆忘之,相率于国,男立塞使强兵防守,女人老弱令在家中。 胡名劫夺曰劫叛婆,故女子居家者忧其男子在塞上,为迦夷所劫夺伤煞,遂呼男为优婆塞;男子守塞者忧其女子在家,复为迦夷所劫夺卤略(掳掠),乃呼女为优婆夷。 比丘、比丘尼者,乞求以行道也。 吾又教剔除须发,赭衣偏袒,捧钵持锡乞食,而居常持六斋之时礼拜,不得嫉妬悭贪,煞生淫欲。 虽未证泥丸,亦得灭罪生天。 王今受道,当行此法,亦得保护国内臣民男女,永世休佬O王曰:吾虽虫物微贱,亦愿长生,永为至极。 大圣弘慈,乞垂开悟。 复闻有极乐之国,远在西方,欲彼托生,可得以不? 老子曰:有天地万物,一切人民,即有死有生。 长生之道,最难最贵,皆须累劫种因,今身积行,持斋奉诫,布施慈悲,行道诵经,方始可得。 王先业恶,未得见闻。 又极乐国者,在三清之上长乐舍中,果成证道之处。 忘心忘念,灭相灭神,不住有空,无为湛寂,常乐我浄,始得托生,常住湛然,不生不灭,无上正真之大道也。 王今造次,可得生乎? 吾所以言在西方二百六十万里有极乐国者,欲使诸国胡王伏道系心于彼故耳,彼实无也。 且西方之气猎恶凶戾,人多煞伐,不信正真,何得遐絶更有圣人? 吾特欲诸王归道,故发此言耳。 ,王曰:未知何处定可托生,过去舍身,愿彼安乐? 老子曰:五方浄土有快乐之处,可生死住持。 王恒敬奉正真,即得随心所愿。 王曰:惟乞大圣弘慈,赐见开悟。 老子曰:佛者,是弟子尹喜托身,一时教化。 虽未至极,亦是圣人。 王能奉事持诫布施,令国民男女可生快乐,死得托生,过去未来见存,皆获福无量。 王今信奉,遂诫言:第一戒者,先须舍离妻子,一生不妻不娶。 第二戒者,不得畜使仆隶下贱,及生恶心。 第三戒者,唯当剔发削须,偏袒露肩赤脚,毁形易貌。 第四戒者,不得耕种五谷,麻麦黍豆储畜三斗外施人。 第五戒者,提钵乞食。 若至七家,一家不得必作七日虚斋。 第六戒者,三衣瓶钵、六物七筋,不得杂于他人,自用而已。 第七戒者,视地振锡,三步一弹指,十步一崂咳。 不得踏虫蜷,损伤物命。 第八戒者,身披偏袒,手贯散袖之衣。 第九戒者,蚕丝皮革不得服也。 布葛毛毡而已。 若无,可取粪扫中破衣,灰汁九过浣度,然后纳成,名曰纳衣比丘。 第十戒者,常披坏色赭服之衣,勿着五色华艳之服。 第十一戒者,裙裾向前,不得跨履高床,广屈容身而已。 第十二戒者,法着鳗袒纱披以为法衣,散福破袖之衣。 第十三戒者,偏袒右肩,合掌向师,心存太上,昼夜不息,即得仙道。 第十四戒者,不得坐于毡褥之上。 第十五戒者,单景独宿在于岩穴,莫栖于世。 第十六戒者,头陶山林禅定独处,不得在世。 第十七戒者,一月三剔发,一日三洗浣,必须香浄。 第十八戒者,比丘、比丘尼不得狡狯于物。 于是,胡王合掌礼拜,曰:能持如戒,不敢有违。 老子又说三戒:一者师教劝化,皆不得违;二者奉道不得中退;三者信行圣言。 又五戒者:一慈悲万物,不煞众生,于诸含识,勿怀损害;二身心清浄,不起邪欲,于诸男女,莫生色想;三广行施惠,救济贫乏,于诸财宝,不生贪取;四中平信实,不欺于物,于诸一切,生归向心;五永断酒肉,内外香芳,一切世间,尊卑不犯。 受此戒者,生死护持,劫劫生生,当尽一心,不退不转,念念不絶,礼敬归依,克证真道。 胡王稽首叩头:唯唯。 愿如戒修行,上彻太上,照领丹心,使道备具,永享福佑。 尒时,老子乃说偈言:吾先无先,生于无生,变化恍惚,出入宵冥。 在世乘龙,依天御星,或聚或散,一浊一清;光分万像,神洞百灵,先天布气,后天长生。 荡荡不测,巍巍难名,王期吾道,须尽至诚。 吾登九天,上入三清,还归于世,永念众生。 尒时,老子偈讫,告诸众曰:我乘云御气,游于八极之外,履行十方。 教化八十余国,降伏九十五种邪道,或夏或夷,种种变见,或在火上,或在水中,或作小身,或作大身;何种不涉,何种不经,何国不化,何世不生? 或儒或道,或仙或凡,传经说戒,种种教道,示令开悟一切众生。 胡王既伏教戒,吾当游于九天。 时鬼谷等二十四真,隐影复还于周,唯喜待吾矣。 老子化胡经卷第八21按《新唐志》载: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侍郎刘如珞等奉敕议《化胡经》。 又《全唐文》卷九六载武后《僧道并重敕》曰:老君化胡,典诰攸着,当依对定,佥议惟允。 可知本卷当即武周时奉敕对定经文抄本。 原卷首微残,以下据文义拟补。 2原卷尾题被截去,粘接佛经抄本。 此系整理者拟补。 老子化胡经玄歌卷第十(P・2004抄本)〔《化胡歌》(拟题)〕我往化胡时,头戴通天威。 金紫照虚空,焰焰有光晖。 胡王心猎戾,不尊我为师。 吾作变通力,要之出神威。 麾日使东走,须弥而西颓。 足M乾坤桥,日月左右回,天地昼闇昏,星辰互差驰,众灾兢地起,良医絶不知。 胡王心怖怕,叉手向吾啼。 作大慈悲教,化之渐微微。 落簪去一食,右肩不着衣。 男曰忧婆塞,女曰忧婆夷。 化胡今宾服,游神于紫微。 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 汝共摩诃萨,资经教东秦。 历落神州界,迫至东海间。 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 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 年终时当还,慎莫恋中秦。 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瞋。 寺庙崩倒渐,龙王舐经文。 八万四千弟子,一时受大缘。 轮转五道头,万无一升仙。 吾在三天上,愍子泪流连。 念子出行道,不能却死缘。 不能陵虚空,束身入黄泉。 天门地户塞,一去不能还。 虽得存里嗣,使子常塞心。 逆夭违地理,灾考加子身。 神能易生死,由子行不真。 三十六天道,终卒归无终。 我身西化时,登上华岳山。 举目看昆仑,须弥了了悬。 矫翼履清虚,倏忽到天西。 但见西王母,严驾欲东旋。 玉女数万千,姿容甚丽妍。 ◇◇◇◇◇1,天姿絶端严。 齐执皇灵书,诵读仙圣经。 养我同时姝,将我入天庭。 皇老东向坐,身体瞰然明。 授我仙圣道,接度天下贤。 我昔西化时,登上华岳山。 北向视玄冥,秦川荡然平。 汉少杂类多,不信至真言。 吾后千余年,白骨如丘山。 尸骸路(露)草野,流血成洪渊。 不忍见子苦,故作大秦吟。 哀叹二十2头,以示道中贤。 见机降时世,不值苦以辛。 我昔化胡时,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四向集诸仙。 玉女担浆酪,仙人歌经文。 天龙翼从后,白虎口驰断。 玄武负钟鼓,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丈六金刚身。 时与决口教,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克木作吾身。 我昔离周时,西化向罽宾。 路由函关去,会见尹喜身。 尹喜通窈冥,候天见紫云。 知吾当西迈3,沐浴斋戒身。 日夜立香火,约敕守门人。 执简迎谒请,延我入皇庭。 叩搏亦无数,求欲从我身。 道取人诚信,三日口不言。 吾知喜心至,遗喜五千文。 欲得求长生,读之易精神。 将喜入西域,迁喜为真人。 我昔化胡时,涉天靡不遥。 牵天覆六合,艰难身尽婴。 胡人不识法,放火烧我身。 身亦不缺损,乃复沉深渊。 龙王折水脉,复流不复行。 愚人皆哀叹,枉此贤人身。 吾作腾波黒,起立上着天。 日月头上瞰,光照亿万千。 胡王心方悟,知我是圣人。 叩头求悔过,今欲奉侍君。 伏愿降灵煞,怒活国土人。 吾视怨家如赤子,不顾仇以嫌。 化命一世士,坐卧诵经文。 身无荣华饰,后毕得升天。 吾告时世人,三界里中贤。 欲求长生道,莫爱千金身。 出身着死地,返更得生缘。 火中生莲花,尒乃是至真。 莫有生煞想,得道升清天。 未负既真信,丧子千金身。 我昔学道时,登崖历长松。 盘曲幽谷里,求觅仙圣公。 食服泥沮散,渐得不死踪。 九重〔玉〕室中,得见不死童。 身体絶华丽,二仪中无双。 遗我元气药,忽然天圣聪。 尹喜哀叹五首尹喜告世人:欲求长生道,莫求时世荣。 我昔得道时,身为关府君。 一日三赏赐,杂彩以金银。 不以为己有,施与贫穷人。 白日沾王事,夜便习灵仙。 a松食苦柏,微命乃得存。 精诚神明佑,守真仰苍天。 感得天地道,遇见老君身。 难我以父母,却遗五千文。 秘室伏读之,三年易精神。 授我仙圣方,都体解自然。 我昔上九天,下向视玄冥。 但见飞仙士,列翼影清天。 朝宗九天主,太上皇老君。 涤荡六府中,受读仙圣文。 王乔得圣道,游行五岳间。 服煞食玉英,受命与天并。 昔往学道时,登岳历高堤。 动见百丈谷,赫赤道里长。 有无极神煞,何以到西方,无以度赤谷,垂泪数千行。 自念宿罪重,五内心摧伤。 我昔求道时,径历数千崖。 浮游八荒外,徒跣身无衣。 东过日出界,西寻清山累。 足底重䟢生,手中把少微。 道见西王母,问我子何归? 耻身不学道,意欲觅仙师。 感我精诚至,乞我鞋以衣,尒乃得学道,仙煞渐微微。 父母恠我晚,昼夜悲嗥啼。 大道与俗返,一往不复归。 高志日日远,不觉心肝摧。 虽得不死道,气力甚微微。 心精不退转,今作天人师。 昔往学道时,踪迹亦难寻。 东到日出界,树木郁郁深。 南到阎浮提,大火烧我身。 西到俱地尼,但见金城门。 青龙尧(遶)城腹,白虎守城前。 冲天金楼殿,太上居湛然。 光影耀虚空,仙人絶端严。 齐执黄卷书,口诵长生文。 北向入玄冥,大水湛湛深。 遶天数百匝,足底重蹒生。 尒乃得仙道,把揽天地神。 子能述吾道,白日得升天。 太上皇老君哀歌七首三十六宫主,太上皇老君。 哀愍下世士,垂神教世贤。 子欲修冥福,先当体窈冥。 生时得尊贵,不如过去荣。 仙〔人〕驾龙车,迎子游清天。 上登金楼殿,坐卧虚空间。 行则飞仙从,威仪上柱天。 朝登天东头,暮到于天西。 戏乐九天外,纵意极周旋。 驱使役百鬼,总统于万金。 吾哀世愚民,不信冥中神。 恃力害良善,不避贤行人。 驰马骋东西,自谓常无前。 善恶毕有报,业缘须臾间。 神明在上见,遣使直往牵。 从上头底收,系着天牢门。 五毒更互加,恶神来克侵。 口吟不能言,妻子呼仓天。 莫怨神不佑,由子行不仁。 吾哀时世人,不信于神明。 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 自谓常终日,口气头嘘天。 得病叩头请,看师真辽然4。 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 三魂消散渐,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载,丞相踏地瞋。 左神不削死,右神不着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 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奄忽入黄泉。 天门地户闸,一去不复还。 吾哀世愚人,不信冥中神。 生时不恭敬,死便偿罪缘。 典官逐后驱,牵北走东西。 抱沙填江海,负石累高山。 白日不得食,夜分不得眠。 朝与杖一百,暮与鞭一千。 不堪考对苦,卖罪与生人。 两两共相牵,遂至死灭门。 皆由不敬道,神明考摘人。 何不敬真神,生死得升天。 生荣死者乐,生死得蒙恩。 吾哀时世人,不信冥中神。 一门有十息,纵意行不仁。 神明鉴无外,终不滥煞人。 或夭华秀子,或夭妙少年。 门崩户以坏,学者如浮云。 死亦不脱岁(秽),悲哭仍相寻。 妻子沉埋渐,一身孤独存。 呼天天玄远,呼地地亦深。 不能自怨责,各道怨师尊。 虽欲思善道,十子不复还。 吾告时世人,修道宜BB。 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劝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慰,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扬渐,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籍,左神着生名。 伺命来拯济,左(丞)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卧三七日,ft尸还更生。 吾告时世人,骁骨不别真。 闲时不共语,急便来求人。 死者如流水,去者如浮云。 秦川纯(屯)军马,中庭生丛榛。 百中不留一,到思吾本言。 何不学仙道,人身常得存。 老君十六变词一变之时,生在南方亦(赤)如火。 出胎堕地能独坐,合口诵经声环环。 眼中泪出珠子碟,父母世间惊恠我。 复畏寒冻来结果,身着天衣谁知我。 二变之时,生在西岳在汉川,寄生王家练精神。 出胎堕地能语言,晃晃昱昱似金银,三十六色绮罗文。 国王欢喜会群臣,英儒雅士〔来〕平论。 忽然变化作大人,发眉皓白头拄天。 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北方。 出胎堕地能居床,合〔口〕诵经声琅琅。 额上三午十二行,两手不开把文章。 配名天地厚阴阳,从石入金快翱翔。 四变之时,生在东方身青葱。 出胎堕地能瞳舂,合口诵经声蕤薙。 白日母抱夜乘龙,昆仑山上或西东。 上天入地登虚空,仙人侍从数万重,当此之时神煞通。 五变之时,生在中都在洛川,嵩高少室岭岑颠,中央修福十万年,教授仙人数万千。 齐得升天入青云,降鉴周室八百年。 运终数尽向罽宾,化胡成佛还东秦,敷扬道教整天文。 六变之时,生在干地西北角。 图画天地立五岳,处置星辰叙四渎。 二十八宿注乡曲,日月照曜为下国,走入流水得周局。 智者察之知急速,雨泽以时熟五谷,万人食之大化足。 七变之时,生在北方在海嶋。 出胎堕地声由由,好喜歌怜无忧愁。 造作音乐作箜篌,万帝来请用解忧。 黄河为路行竟头,一身涉世快游游。 八变之时,生在东北在艮地。 图画天地我次比,白衣居士维摩诘。 欲结坐襌须谙煞,通畅经书有舍利。 见吾相好须信企,感子单诚不延次,齐得升天不堕地。 九变之时,下人(入)黄泉正地柱,开辟天地施地户。 四煞非阳立冥所,虽有人民不能语。 吾入身中施六府,胁为傍通心为主。 从此已来能言语,尊卑大小有次绪,万天称传道为父。 十变之时,生在东南出风门。 画出天道安山川,置立五岳集灵仙,吹嘘寒暑生万民,烦燕众生人得真。 置立五藏施心神,动作六神能语言。 有生有死须臾间,如水东流何时还。 邂逅相代不得停,何不习善求长生。 盘散流俗入胶盆,不能免离丧子身。 欲求度世于中禅。 搦心不坚固仙根,盲聋音(喑)痉教不伦。 由子前身谤经文,论说道士毁圣人。 在恶必报受罪缘,但勤自责莫怨天。 十一变之时,生在南方阎浮地造作天地作有为。 阴阳相对共相随。 番息众多满地池。 劫数灭尽一时亏。 选擢种民留伏羲。 唯有大圣共相知。 化生万物由婴儿,众生禀气各自为,生活自卫田桑靡,洪水滔天到月支,思之念之立僧祗,十二变之时,生在西南在黄昏。 时人厌贱还先身,善权方略更受新。 寄胎托俗蟒她身,胎中诵经不遇人。 左胁而出不由关,堕地七步杂秽间。 九龙洗浴人不闻,国王欢喜立东宫。 与迎新妇字衢夷,八百伎女营乐身。 八斛四升不乱禅,破散库藏施贫人。 道十八人诣宫门,贾作大丑婆罗门。 借问太子何时还,王心不语动王情。 骑王白马触王瞋,晃师知意不与言。 殡着檀特在丘〔山〕,投身饿虎求道门。 变为白狗数百身,积骨须弥示后人。 传语后学须精勤,莫贪秽辱丧子身。 沉累六趣更生难,不信我语至时看。 十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罽宾,从天而下无根无。 号作弥勒金刚身,胡人不识举邪神。 兴兵动众围圣人,积薪国北烧老君。 太上慈愍怜众生,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横披无领涅盘僧。 蒙头着领待老君,手捉锡杖惊地虫。 卧便思神起诵经,佛炁错乱欲东秦。 梦应明帝张愆(骞)迎,白马驮经诣洛城。 汉家立子无人情,舍家父母习沙门。 亦无至心逃避兵,不翫道法贪治生。 搦心不坚还俗缠,八万四千应罪缘。 破塔坏庙诛道人,打坏铜像削取金。 未荣几时还造新,虽得存立帝恐心。 十四变之时,变形易像在金刚,沙门围城说经偈。 至著罪人未可济,胡人闻之心恐恠,将从群党来朝拜,叩头悔过求受戒。 克肌克骨誓不退,烧指练臂自盟誓。 男不妻娶坐思禅,死为尸施饺鹰,迁神涅盘舍利弗,骨得八斛散诸国。 如此迁连杂烦欲,苦身求道立可得。 十五变之时,西向教化到罽宾。 胡国相厘还迦夷,侵境暴耗买育人。 易子守塞忧婆夷,吾入国中作善词。 说化男子受三归,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阳为和上阴阿尼。 假作父母度僧尼,师徒相度理无私。 迁神涅盘归紫微,四镇安穆和我神。 胡人思念常吁啼,铸作金像法我形,三时入礼求长生,寂寂寞寞不应人。 低头视地仰看天,大圣正真何时还。 十六变之时,生在蒲林号有遮,大富长者树提阇。 有一手巾像龙她,遣风吹去到王家。 国王得之大叹咤,兴兵动众来向家。 离舍百里见莲花,国有审看一月夜,王心恶之欲破家。 忽然变化白浄舍,出家求道号释迦。 五百岁之时,乘龙驾虎道得昌,汉地广大历记长。 三十六人计弟兄,超度北阙云中翔。 新卢酒出俱行尝,娥媚山边作细昌。 当此之时乐未央,伊耶乐生寿命长。 六百岁之时,一世以去二世归,城郭如故时人非。 观者众多知我谁,死生各异令人悲。 何不学道世欲衰,嬲踢西北长吁谁? 伊耶乐生治太微。 老子化胡经卷第十1原本此处脱漏五字。 2二十原本作廿。 3西迈原本误作西过。 4以上四句原本颠倒作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 文意不连贯,又不合韵。 5原卷尾题后有净土寺藏经印章。 又据逯钦立《跋老子化胡经玄歌》考证,此卷应岀于北魏太武帝灭佛之后,孝文迁洛之前。 早于前数卷。 发布时间:2025-05-02 13:48:5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