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内容: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旋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宋词三百首孤独思乡春节译文/注释译文  湘南的天气多风多雨,风雨正在送走寒气。 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虚。 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思乡的梦断断续续在公馆中感到特别孤独,那种清凉寂寞的情怀实在无法描述;何况这正是人们欢乐团聚的除夕。 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 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 注释①湘天:指湘江流域一带。 ②丽谯:城门更楼。 《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 ”郭象注:“丽谯,高楼也。 ”陆德明释文:“谯,本亦作蠛。 ”.成玄英疏:。 言其华丽瞧蛲也。 ”小单于:乐曲名。 李益‘听晓角》诗:“无限寒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乐府诗集》:“按唐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 ③迢迢;漫长沉寂。 清夜:清静之夜。 徂(音cú):往,过去。 ④峥嵘:比喻岁月艰难,极不寻常。 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莫愁。 除:逝去。 ⑤衡阳,古衡州治所。 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鸿雁南飞望此而止。 《舆地记胜》:“回雁峰在州城南。 或日雁不过衡阳,或日峰势如雁之回。 ”陆佃《埤雅》:“南地极燠,雁望衡山而止。 ”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⑥郴阳: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之南。 王水照先生《元佑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云: “从郴州至横州,当时必须先北上至衡州,然后循湘水,入广西境,至桂州兴安,由灵渠顺漓水下梧州,复由浔江、郁水西至横州。 ”由此可证,郴州在衡阳之南,道路险阻,书信难传。 和雁无,连雁也无。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谓“和”“犹‘连’也”,并引此句释云:“言连传书之雁亦无有也。 ” 全文赏析词的上阕写除夕夜间长夜难眠的苦闷。 起首二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 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 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 环顾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气象一点也看不到。 寥寥十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破寒之初,点明了地点——湘南的庭院;而且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既写了湖南南部辽阔的天空,也写了蜗居一室狭小的贬所。 更堪注意的是,在凄凉孤寂的氛围中,隐然寓有他人的欢娱。 因为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乐叙天伦,个中意味,不言自明。 由此可见,词人此处用了隐寓的手法,让读者以经验和想像来补充他所描写的环境。 这就是词学家们所常说的“含蓄得妙”。 “丽谯”二句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 从字面上看,秦观的构思似乎受到《庄子》和李益诗的影响,但所写的感情,完全是词人独特的感受。 除夕之夜,人们是阉家守岁,而此刻的词人却深居孤馆,耳中听到的只是风声、雨声,以及凄楚的从城门楼上传来的画角声。 这种声音,仿佛是乱箭,不断刺激着词人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好容易度过“一夜长如岁”的除夕。 “迢迢”二字,极言岁之长;着一“清”字,则突出了夜之静谧,心之凄凉。 而一个“徂”字,则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很慢,很慢。 可以看出,词人的用字,是极为精审而又准确的。 整个上阕,情调是低沉的,节奏是缓慢的。 然而到了换头的地方,词人却以快速的节奏发出“乡梦断,旅魂孤”的咏叹。 自从贬谪以来,离开家乡已经三年了,这个“乡”字当是广义的,包括京都和家乡。 词人日日夜夜盼望回乡,可是如今却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 当此风雨之夕,即使他想在梦中回乡,也因角声盈耳,进不了梦境。 “乡梦断,旅魂孤”这六个字,凝聚着多么深挚的感情啊! 至“峥嵘岁又除”一句,词人始正面点除夕。 峥嵘,不寻常、不平凡之谓也,中寓艰难之义,杜甫诗云: “旅食岁峥嵘”,词意同此。 然而着一“又”字,却表明了其中蕴有多少次点燃了复又熄灭的希望之火,一个又一个除夕的到来了,接着又一个一个地消逝了,词人依旧流徙外地。 痛楚之情,溢于言外。 词的结尾,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 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鸿雁至此而北返。 这两个故实,用得不着痕迹,表现词人音讯全无的失望心情。 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表现了此篇感情的特点。 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苦哀伤的色彩。 在宋代词坛上,以抒写凄婉情感见长的词人,独推淮海、小山。 在淮海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此阕也是其中之一。 细读全篇,浅语淡语之中蕴有深远意味。 写作背景《阮郎归》这个词牌,又名《醉桃源》、 《碧桃春》,其名来源于古代神仙故事,适合写凄苦的情感。 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秦观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他平时不敢过问政治,常常到法海寺修行,但还是被罗织罪名,再次被贬至郴州,并被削去了所有官职和俸禄。 词人丢官削禄,愈贬愈远,内心悲愤异常。 在经过潇湘南徙的时刻,他几乎哭泣着说:“人人道尽断肠初,哪堪肠已无! ”(《阮郎归》其三)。 词人在郴州贬所渡过了整整一年,岁末时节,心情无比哀伤,便提笔写了这首词。 发布时间:2025-05-03 13:01:5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