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一 内容: ◎賦○明翰林李時勉北都賦惟我皇祖,首仗義師,以平暴亂。 豪傑景從,聲振江漢。 削除僭竊,拯民塗炭。 定鼎金陵,撫綏萬邦。 乃卷茲土,實雄朔方。 仿成周之卜洛,欲並建而未遑。 逮我聖上,繼明重光。 握乾禦極,一遵舊章。 仁聲洋溢乎遐邇,恩澤汪濊於八荒。 既致治於太平,遵皇衢以省方。 仰先誌之未遂,遂弘規以作京。 羌經營之伊始,遍夷夏其歡騰。 曰惟北都,在冀之域。 右挾太行,左據碣石。 背疊險兮重關,面平原兮廣澤。 宗恒嶽其巍巍,鎮醫閭而奕奕。 冠九州之形勝,實為天府之國。 是以軒轅邑之以分州,唐堯階之以為帝。 擴神化以宜民,大動德之光被。 鬱王氣之所鍾,於今茲而有待也。 於是仰瞻析木,俯測地靈。 龜筮兆吉,天人葉應。 神隻獻珍而山石自出,河嶽效靈而神木自行。 民子來兮相續,期不日而功成。 爾乃懸水樹臬,識景表營。 方位既正,高下既平。 群力畢舉,百功並興。 建不拔之丕址,拓萬雉之金城。 引天泉於西阜,環湯池而鏡清。 九衢百厘之通達。 連台邃宇之縱橫。 顧壯麗其若此,非燕逸而娛情。 蓋所以強幹而弱枝,居重以禦輕。 展皇儀而朝諸侯,遵先軌而布仁政者也。 若乃四郊砥平,皇道正直,視萬國之環拱,適居中而建極。 其南則萬流宗海,平林蔽天。 攬邯鄲钜鹿之廣衍,貤平疇沃野之綿延。 溏淤恒衛經其野,濡磁淶桑彙其前。 界以大陸廣阿之弘讓,厄以大茂井陘之連山。 包絡趙魏,襟帶齊魯,膏腴之地綿亙三千餘里,而極於黃河伊潁之川。 其水陸之所產,卓犖繁盛,蓋莫得而計焉。 其址則疊嶂畾峗,層巒蔽虧。 長城矗乎雲表,百泉湧乎山隈。 壯天關而設險,守一夫而莫開。 偉左盤而右顧,宛鳳舞而龍飛。 實磅礴而鬱積,粵擁衛於邦畿。 包狼山上谷之阻,據野狐獨石之危。 掩祖山木葉之離立,連白登紫塞之逶迤。 控女直而極乎洮河之北,鎮朔漠而逾乎瀚海之湄。 濯聲赫靈,畏威懷德,相率而來歸。 其東則潞河通漕,控引江淮。 肥如灤淶,灌注縈回。 連峰片石之隘,首陽崆峒之崖。 玉田白璧,神仙瓊台。 超無終而越金山,跨遼而逾鴨綠,至於暘谷日出之涯。 固已遐哉邈乎,而莫不在乎綏懷。 環以大海,眾水所歸。 洪濤巨浪.洶湧崔嵬。 蓋不知其幾千萬里,而蠻商番舶帆檣隱天,上下不絕而往來。 又有蓬瀛方壺,鳳麟聚窟。 十洲三島,靈異非一。 流精之闕,瓊華之室。 墉城岧嶢,金台岑律。 紫氣丹青,景雲矚日。 靈圄偓佺,安期羨門之倫,相與遊從乎其間,出入隱見而恍惚。 瞻帝京其伊邇,庶可見其驂鸞駕鶴之仿佛。 其西則崇山鬱翠,高挹泰岱。 北接居廣,南首河內。 奇峰擁關,龍門阻隘。 玉泉垂虹,青煙浮黛。 上截嵲兮倚空,下蟠踞而際海。 其麓則有渾河湯湯,西湖泱泱。 鹽溝琉璃,桑乾廣陽。 雪波泛湧,灝溔汪洋。 一瀉千里,會流帝鄉。 又有上林禁苑,種植畜牧。 連郊逾畿,緣丘彌谷。 澤渚川彙,若大湖瀛海,渺瀰而相屬。 其中則有奇花珍果,嘉樹甘木。 禽獸魚鱉,豐殖繁育。 颮颮籍籍,不可得而盡錄。 固可以因農隙而校田獵,選車徒以講武事。 乃遵國風,稽王制。 詔期門,簡將帥。 乘玉略,擁翠蓋。 出天關而雷轟,轢芳郊而雲會。 非所以威戎誇狄,娛樂騁意。 蓋將取不任而除菑害,狩無擇而順殺氣。 謹大易之用於三驅之時,驗騶虞之仁於一發之際。 水衡虞人之容與,武夫壯士之奮厲。 皆知夫仁者之為勇,而以投石超距之足鄙。 亦何必殄夷禽獸,割野鮮食,而以俛仰極樂之為貴也? 若失其宮室之制,則損益乎黃帝合宮之宜,式遵乎太祖貽謀之良。 居高以臨下,背陰而面陽。 奉天淩霄以磊砢,謹身鎮極而崢嶸。 華蓋穹崇以造天,儼特處乎中央。 上仿象夫天體之圓,下效法乎坤德之方。 兩觀對峙以嶽立,五門高矗乎昊蒼。 飛閣兀以奠乎四表,瓊樓嵬以立於兩旁。 廟社並列,左右相當。 東崇文華,重國家之大本;西翊武英,嚴齋居而存誠。 彤庭玉砌,璧檻華廊。 飛簷下啄,叢楹高驤。 辟閶闔其蕩蕩,儼帝居於將將。 玉戶粲華星之烱晃,璿題納明月而輝煌。 寶珠焜燿於天闕,金龍夭矯於虹梁。 藻並煥發,綺窗玲瓏。 建瓴聯絡,復道回衝。 軼霄漢以上出,俯日月而蕩胸。 五采炫映,金碧晶熒。 浮輝揚耀,霞彩雲虹。 其後奉先之殿,仁壽之宮,乾清坤寧,眇麗穹窿。 掖庭椒房,閨闥閎通。 其前則郊建圜丘,合祭天地。 山川壇壝,恭肅明祀。 至於五軍庶府之司,六卿百僚之位。 嚴署宇之齋設,比館舍而並置。 列大明之東西,割文武而制異。 至於京尹赤縣之治所,王侯貴戚之邸第。 辟雍成均,育賢之地。 守羽林而掌佽飛者,至九十而有四衛。 莫不井列而棋布,各雄壯而偉麗。 其岩廊之上,則有皋夔稷契之倫,元凱俊乂之輩。 相與賡虞廷之歌,談羲農之際。 罄補袞之能,懷忠貞之誌。 考禮文於大備,輦聲樂之盡美。 是以朝無缺政,德教漸暨。 薄海內外,鈞陶至治。 幸其有作,聿來趨事。 成此大功,忘其劬勩。 人和既極,休征滋至。 慶雲瑞靄之覆於闕庭,素鳥玄兔之獻於丹陛。 醴泉屢出,甘露數墜。 麒麟騶虞之珍,馴獅天馬之類。 紛紜雜遝,莫能殫記。 於以見天眷之益隆,而聖德之純備者也。 於是正月上日,工既訖功,爰告成於天地,肆紹美於祖宗。 清心凝慮,齋沐肅雍。 粢盛既潔,牲牷既豐。 芬鬱鬱以旁達,靈繽繽其來降。 錫嘉貺之穰穰,介景福於帝躬。 將順應於昌期,趾盛美於無窮。 乃服袞冕,禦帝座。 開九重之深宮,受萬邦之朝賀。 內侯甸而要荒,外殊方而異俗。 胥近悅而遠來,紛鼓舞而匍匐。 方物溢以充庭,奓絢燦而駭囑。 率蹈舞於階墀,效華封之三祝。 爾乃浹和會,昭景鑠。 鏗鯨鍾,奏雅樂。 詔光祿以開筵,合百辟而燕樂。 饌珍玉兮芳馨,罍瓊漿以斟酌。 聯貂蟬兮夾陛,雜蠻夷之荒服。 莫不酣暢而飽德,咸頌歌而踴躍,越填城而溢郛,藹歡聲於寥廓。 斯可以媲太古之無為,慶華胥而蹈栗陸。 顧皇上之謙抑,視至治為未足。 於是降德音,播嘉惠。 省刑罰,薄賦稅。 汰冗濁,旌廉吏。 舉賢才,擢俊乂。 發倉廩,賑貧匱。 尊高年而禮有德,慎防禦而修武備。 貴爵重賞以厲廉恥,厚往薄來以馭四裔。 蓋欲使人知所本,士知所勵。 四方萬國,無一民之失所;窮陬僻壤,無一物之不遂。 舉陶於春風和煦之中,而樂於雍熙泰和之治。 此蓋堯舜兢業之心,文王敬止之意。 所以紹鴻業,繼先誌。 益宏遠而有偉,故不勞而甚易。 冠絕乎前古,垂休於後世。 固可必聖子之與神孫,益昌盛而無替。 小臣微陋,忝職文字。 願賦帝都之盛概,揚國美於萬礻巽。 復為之歌曰:煌煌帝都兮逾鎬豐。 阻山帶河兮壯以雄。 天開日明兮王氣所鍾。 穹窿造天兮惟帝之宮。 廓氛祲兮開溟濛。 鎮夷夏兮宣王風。 王道平平兮四方來同。 願皇圖之鞏固,歷萬世兮無窮。 ○楊榮大一統賦於赫太祖,受命而興。 龍飛淮甸,風雲依乘。 恢拓四方,弗遑經營。 既渡江左,乃都金陵。 金陵之都,王氣所鍾。 石城虎踞之險,鍾山龍盤之雄。 偉長江之天塹,勢百折而流東。 烱後湖之環繞,湛寶鏡之涵空。 壯江南之佳麗,彙萬國之朝宗。 此其大略也。 迨於聖皇,嗣大一統。 剛健日新,聰明天縱。 囿四海以為家,登群賢而致用。 思繼誌之所先,惟都邑之為重。 於是天意鑒觀,人心和同。 神靈效順,龜筮協從。 既應天以順人,爰辨方而正位。 視往聖而獨超,繼高皇之先誌。 乃相乃度,載經載營。 眷茲北京,山川炳靈。 其為形勢也,西接太行,東臨碣石。 钜野亙其南,居庸控其北。 勢拔地以崢嶸,氣摩空而崱{山力}。 復有玉泉漫流,宛若垂虹。 金河澄波,雪練涵空。 膏停黛蓄,浩渺衝融。 包絡經緯,混混無窮。 貫天河而為一,與瀛海其相通。 爾其派連析津,源分潞水。 既環抱以縈回,亦瀰茫而清泚。 來職貢於四方,通檣帆於萬里。 至若王畿之內,輦轂之間。 沃野彌望,原陸寬閑。 煙火相接,雞犬相聞。 宵無儆柝,外戶不關。 以牧則蕃,以種則獲。 以佃以漁,以耕以鑿。 隨其所營,皆得其樂。 而其為都也,四方道里之適均,萬國朝覲之所同。 梯航玉帛為都邑之會,陰陽風雨當天地之中。 爰敕臣庶,爰伐材木。 南浮湖湘,西入巴蜀。 斧披虹霓,聲撼山谷。 徂徠之儲,新甫之蓄。 楩楠杞梓,杉櫧檉橚。 梢橫青天,根連地軸。 钜細畢輸,長短悉錄。 駕雲車之百輛,振龍驤之萬斛。 紛紜輻湊,彌布川陸。 厥材之良,不一而足。 若乃美石比玉,從古所稱。 瑩者如圭,潔者如瓊。 溫者若璐,潤者若瑛。 以磨以礱,乃堅乃貞。 鏗林振壑,馳飆驚霆。 千夫所攻,萬里啟行。 山靈助其光華,坤後發其精英。 豈碔砆之敢混,實寶玉之爭呈。 若夫坎離播功,坤艮合德。 出於陶冶,成於埏埴。 飛紫焰於半空,結祥煙於八極。 或規以圓,或矩以方。 粲琉璃之一色,耀文采於中央。 或肖形於獸吻,或擬質於鴛鴦。 於是良時載啟,吉旦既卜。 臣庶駿奔,滃若雲矗。 源源其來,登登其築。 百堵皆興,萬夫相屬。 行若魚貫,立若鱗蹙。 斧斤揮霍,尺度攢簇。 由是賁育效力,公輸獻奇。 曰殳曰斨,伯與暨倕。 攄厥巧思,運厥神機。 各效其能,以見於為。 顧小善之並錄,矧妙伎之或遺。 群材碨磊以山積,钜棟騰躍而翬飛。 爾乃九門洞開,三殿攸建。 觚棱雲聳,丹漆霞絢。 輦路逶迤,閣道回轉。 華蓋屹立乎中央,奉天端拱乎南面。 其北則有坤寧之域,乾清之宮。 璿題耀日,寶柱淩空。 金鋪璀璨,綺疏玲瓏。 珠玉炫爛,錦繡豐茸。 葳蕤起鳳,夭矯盤龍。 千門端靄,萬戶春融。 其南則有午門端門,左掖右掖。 丹闕峙而上聳,黃道正而下直。 豁大明之高張,屹正陽之拱挹。 繚周廬之穹崇,蔽重甍之護翼。 其左則有宗廟之祀,以奉祖考。 仰在天之神靈,隆萬古之尊號。 謹歲時之蒸嚐,薦純誠於蘋藻。 其右則有社稷之靈,以崇祀享。 汎壇壝之肅清,通神隻於蚃。 爰春祈而秋報,用昭答於靈貺。 若夫乾清之前,門列先後。 日精月華之對峙,景運隆宗之並搆。 謹身翼乎其前,仁壽屹乎其右。 又有奉先之祠,大善之殿。 文樓武樓之特聳,左順右順之並建。 若乃震位毓德,文華穹窿。 亦有武英,實為齊宮。 有天財寶藏以貯珍貨,有大烹光祿以典飧饔。 寶善在左以翼翼,思善居右而崇崇。 若夫欽安之後,珠宮貝闕。 藻繡交耀,雕櫳截臬。 六宮備陳,七所在列。 親蠶有館,繅絲有室。 二南詠歌,播於篇什。 輔德相成,風化洋溢。 皇城之外,殿宇魁渠。 有翼有嚴,太孫之居。 金水之濱,瑤階玉除。 梁棟巍巍,上淩太虛。 為諸王宮,翊衛皇圖。 星羅棋列,以臨九衢。 至若文淵之閣,秘書之府。 纂述乎今,儲蓄乎古。 汗牛充棟,莫知其數。 牙簽迤邐,緗帙旁午。 粲奎壁之上連,赫虹霓之夜吐。 若夫飛閣峨峨,實為承天。 繡楹霧簇,晝栱星聯。 踞石猊之盤礴,竦華表之巋然。 至若南郊之設,特超古制。 圜丘方丘,不歧以二。 合祀於中,父天母地。 壇分內外,二十有四。 群祀有典,百神有位。 惟我太祖,實配上帝。 乃歲孟春,三陽之始。 吉日斯蠲,祀事有備。 薦以粢盛,泛以醴齊。 豆籩秩秩,庭燎晰晰。 鼓鍾戒嚴,鑾輿至止。 佩對越以升中,祝蕃禧之攸萃。 若山川有壇,先農有祀。 馬祖旗羲,各以時祭。 寅畏恪恭,罔有弗至。 若夫稽古建官,為民之牧。 內外相承,各率其屬。 至若黃門給事,青瑣仙班。 典內廷之封駁,近咫尺之天顏。 復有文翰之林,詞藝之苑。 處嚴密之清禁,列英華之妙選。 優遊玉堂之署,出入金鑾之殿。 擅瀛洲之美譽,承黼扆之清問。 至若鳳池之職,尚寶之司。 掌絲綸於紫誥,典符璽於彤闈。 有宗人以統天潢之派,有銀台以通喉舌之機。 若乃六卿分職,位儕台鼎。 讚廟堂之謀謨,總藩方之政令。 至若憲台之任,風紀是司。 誠耳目之所寄,實法度之攸施。 若夫都府有五,軍政是宣。 奮貔貅之將士,耀霜雪之戈钅延。 保輿圖於按堵,掃絕漠之烽煙,至若都邑有庠,辟雍有學。 育材於茲,以儲以擢。 若夫容台典祀,士師明刑。 錦衣總夫儀衛,巡警係於五城。 鴻臚謹朝謁之禮,太僕司監牧之名。 京畿布列放州郡,田野參錯於屯營。 至若奉神有祠,報功有廟。 梵宇琳宮,光輝朗耀。 食廩之積,如坻如京。 露積紅腐,降陳相因。 鎧甲晶熒,士卒精銳。 靡強弗摧,靡堅弗碎。 驊騮騏驥,嫋驌驦。 宛冀之駿,渥窪之良。 充乎內廄,磊落騰驤。 又有福山後峙,秀出雲煙。 實為主星,聖壽萬年。 層嶂疊擁,奇峰相連。 鼓鍾有樓,其高接天。 勢若貫珠,萬里綿延。 若乃朝市既成,井邑斯列。 閭閻輻輳,闤闠有截。 豁九達之通衢,羅萬室之如櫛。 富商巨賈,肩摩袂接。 北通朔漠,南極閩越。 西跨流沙,東涉溟渤。 來百貨之縱橫,雜輪蹄之填咽。 珠璣燿其煇,羅綺燁其騰遝。 至若青樓並峙,綺榭相連。 妖姬窈窕,豔女嬋娟。 穠妝競倚,粉黛爭妍。 引歌喉之宛轉,回舞袖之蹁躚,極酣嬉於暇日,窮勝賞於芳年。 至若太液之池,萬歲之山。 澄波瀲灩,層岫巑岏。 開闔蔽虧,縈帶回環。 竦飛樓於晻曖,敞貝闕於岩端。 門臨碧蘚之磴,橋架玉虹之灣。 晴光出乎軒楹,飛翠灑乎闌干。 瞻廣寒之月殿,撫桂樹之團圓。 爾其瑤草蘢蔥,琪樹冪歷。 長松之蟠,古柏之植。 修篁煙挺,老檜雲積。 瑰偉之姿,奇異之植。 蓊然其陰,嫣然其色。 宛蓬瀛之在茲,恍塵凡之遂隔。 至若上林衍沃,靈囿逶迤。 瀦以碧海,湛以深池。 百草綠縟,群卉芳菲。 寬閑薄乎禁禦,平廣屬乎坤維。 樂鱗介之遊泳,縱毛羽之離褷。 乃有騶虞效祥,麒麟表瑞。 白質黑章,麕身牛尾。 神鹿貢於遐方,白象出於南裔。 倏玄兔之繼呈,忽天馬之遝至。 復有馬哈福祿,厥獸殊形。 鴕雞之異,白鳥之禎。 奇姿詭態,率舞縱橫。 隸首莫紀,伯益難名。 至若地祇協順,天心昭格。 嘉祥疊臻,靈貺蕃錫。 神木不運而自行,祥氛煥發於巨石。 忽靈蛇之前導,現大青於沙磧。 瑞光煜乎半空,卿雲燁兮五色。 醴泉湧兮瓊漿,甘露湑兮玉液。 靈芝產於碧山,景星見於南極。 禿千兔以難窮,殫百喙而莫悉。 然而歷觀前代,迄於往古。 帝王所都,難可畢舉。 豐鎬之美,崤函之固。 宛洛之奇,汾晉之富。 雖或雄據於一時,控馭於中土。 而於今茲帝都之壯麗,又豈可同年而語哉? 乃歲庚子,告成厥功。 辛丑正旦,方春和融。 聖皇禦極,萬方會同。 百辟卿士,肅肅雍雍。 蠻裔華夏,罔不率從。 戴白之叟,垂髫之童。 且欣且抃,拜舞呼嵩。 仰祝聖壽,萬福來崇。 慶此皇都,佳氣鬱蔥。 擴基圖於萬世,偉壯觀於九重。 真帝王悠久之業,據山河表裏之雄。 然而聖天子以六合為家,以四溟為池。 以仁義為幹櫓,以禮樂為藩籬。 不恃險以為固,惟在德之所施。 至和塞乎穹壤,恩澤洽乎華夷。 致九有以寧謐,躋萬國於雍熙。 此其所以德侔乎堯舜,道合乎軒羲。 窮天地亙古今而莫能與齊也。 臣職禁垣,叨蒙眷顧。 譾陋是慚,涓埃莫補。 睹觀皇都之钜麗,壯宏規於往古。 潔泓穎於良辰,陳盛事以為賦。 又從而為之歌曰:翼翼皇都,萬方之會兮。 聖德之宏,實同覆載兮。 聲教所暨,一統無外兮。 又歌曰:皇都翼翼,民之所止兮。 惟皇萬壽,福祿無已兮。 聖子神孫,寶祚萬世兮。 ○蔣德璟三殿鼎新賦三殿者,皇中建三極殿也。 初為奉天、華蓋、護身,肅皇帝仰則天垣,遠禹範,爰錫嘉名。 我皇禦籙中興,實鼎新焉。 在易鼎之象曰:君子以正位凝命。 蓋與書維皇建極之指合。 偉哉乎! 誠北辰之鴻緯,南面之盛觀也。 七年中秋,落以斯幹之雅,敬拜首稽首而獻賦曰:厥維幽燕,黃帝辟基。 四千餘年,明乃繼之。 昔剪蚩尤,我驅蒙古。 天昧再開,王氣雙吐。 當時所為,治城闕,繕宮室,於奉天出治之地,尤三致意焉。 蓋已高蟠龍虎,上憲觜陬。 籠二儀以為官,枕萬歲而不渝矣。 柏梁之厄,盛極而然。 今皇帝遹追祖武,堂構是肩。 訁題殿基作而詔諸中外曰:是成祖宅中之區,而肅祖以疇錫福之所延也。 歸會峙其旁,正陽當其前。 東西文武,左右弘宣。 冠帶萬國,龍冕九天。 列聖陟降,其可後焉! 於是命司空,契元龜。 欽天揀日,營繕經初,圭臬揆景,般爾競趨。 發帑則神廟封椿之貽,醵俸則千官邪許之呼。 蜀楠吳磚,灣石荊銅。 山祇川後,獻瑞效功。 爾乃神木輸廠,黑窯治璃。 台諫糾敏,匠石究奇。 百司雷運,萬輦雲飛。 曾未幾時,而皇極門殿已煥乎其巍巍矣。 惟中與建兩殿踵成,如彼太乙之宮,前有太乙,後有鉤陳。 是曰紫微,帝座三辰。 仿曩規而增麗,浴濛汜而俄新。 恢當陽之寶勢,快神孫之高門。 若夫雲栥星桷,重楄飛昂。 蘭栭藻井,螭梠鳳窗。 金扇玉鋪,丹陛瑤璫。 岧峨博敞,蔚駮煒煌,{弘}叫莫際,翕有光。 固三殿之所同,羌難得而備方也。 有兩班文武進而稱曰:斯舉也,蓋遲之三十年而成之不日。 乘蠱用幹,在鼎元吉。 當寶頂之晨安,馳露布而生色。 敢賦周詩,上壽千億。 於是尚寶陳案,教坊奏韶。 錦衣設幟,光祿授肴。 黃麾明扇,杖鼓排簫。 仗馬馴象,羅擁貂蟬。 鞭鳴簾卷,玉袞以朝。 然後七舞入。 九曲湛,稱制賜瀝,山呼者三。 其或冊拜椒掖,封遣桐圭。 臚天人之賢雋,受重譯之航梯。 禮成郊廟,典舉耕蠶。 頒春小歲,獻至日南。 升恒進千秋之鏡,熊罷葉百堵之占。 莫不睛熏春羽,日射天香。 劍舄花生,穆穆皇皇。 於是屏宓妃,卻玉女。 谘夔皋,訪箕呂。 解網除眚,吹律回黍。 貌言視聽祓其思,歲月日星釐其序。 雨暘燠寒,五行師其官;食貨徒師,三德修其盬。 若是故庶征應,五福綏,而世為竹苞松茂之主也。 昔堯有塢宮,舜有總期。 儉德雖章,大比非時。 秦漢諸殿,通光臨華。 神仙增城,門千戶萬,則汰王之譏也。 若衛歌楚室,魯美靈光,則又諸侯之事也。 安足為今日頌哉? 帝錫斯疇,肅祖命之。 肅祖錫疇,來孝追之。 光啟中興,不亦禕乎? 天子曰:嘻! 是於疇署其八抑樞在極乎! 夫皇極者、即堯舜允執之中,而建之即平康正直之衢,三而一者也。 吾將坐華殿之上,燭以玉燭,風以景風。 使東至寧宮之塔,西至松套,南至鬼方,解辮面內,莫不來同。 雖黃帝阪泉之兵,亦可不用,而穆然治天下以崆峒。 ○劉基大都龍虎畫賦猗與太行之山,呀雲豁霧,結元氣而左蟠。 於赫龍虎之台,摩乾奠坤,魁群山而獨尊。 其背則崔嵬突律,森岡巒而拱衛,其勢則昆侖駊騀,仰星辰之可捫。 白虎敦圉而踞峙,蒼龍蜿蜓而屈盤。 狀昂首以奮角,恍飆興而雲屯。 其北望則居庸截臬,煙光翠結。 攢峰列戟,斷崖立鐵。 踆烏飛而不度,古木樛以相掣。 其下視則漲海衝瀜,飛波洗空。 風帆浪舶,往來莫窮。 想瀛洲之密邇,睇三山之可通。 彼呼雁戲馬,適足彰其陋;而眺蟾望屋,奚足逞其雄? 豈若茲台之不事乎版築,而靡勞乎土功也? 想其嶔岑碕礒,曼衍迤邐。 形高勢平,背山面水。 巨靈獻其幽秘,歸邪護其孔晷。 何嵩華之足吞,豈岱宗之可擬? 此所以通光道於上都,揚神京之外壘。 匪松喬之敢登,羌乘輿之攸止也。 至若四黃既駕,鹵簿既齊。 方玉車之萬乘,蔚翠華之萋萋。 載雲罕與九斿,光彩絢乎虹霓。 山祇執警以廣道,屏號灑雨以清埃。 朝發軔於清都,夕駐蹕於斯台。 明四目以遐覽,沛仁澤於九垓。 眇軒轅之梁甫,屑神禹之會稽。 雄千古之盛典,又何數乎方壺與蓬萊? 慨愚生之多幸,際希世之聖明。 雖未獲睹斯台之壯觀,敢不慕乎頌聲? 遂作頌曰:瞻彼神台,在京之郊。 金城內阻,靈關外包。 上倚天倪,下鎮地軸。 太行為臂,滄海為腹。 崇台峨峨,虎以踞之。 群山巃嵸,龍以翼之。 於鑠帝德,與台無窮。 於隆神台,與天斯同。 崇台有偉,鑾賀爰止。 天子萬年,以介遐祉。 ○胡世安退谷賦為孫北海作惟谿山之窅寄,逼耳目而眩甄。 閱滄桑以顯跡,端有待夫幽人。 緬西岑其擁翠,抉北極之石根。 支太行以別構,辟水府而奫淪。 蘭若兮高下,亭榭兮紛寅。 泉石兮錯落,松檜兮輪囷。 步谷皋谷牢其獲峻踞,倚清樾而愜欠伸。 抽毫素則已康樂,撰杖履又一子真。 曹犄者文武,力營者商賈。 煙霞蕪徑,蘭芷存圃。 人亦有言,閑者是主。 鏡豐恒以齊鵠蝣,撫階庭之移今古。 邀蒼旻之錫那,揖台皓其與伍。 山之人習而稱之曰退翁,翁遂儼然而安之曰吾土。 陳帙斝於繩床,狎花鳥於廊廡。 探洞穴之蜿蜒,幻木石而龍虎。 不惠不夷,何去何取? 谷南則時葩接茁,膩節業標。 雪松巿末於廣應,丹碧纈績於層翹。 極樓觀與壁榜,匪董巨所罄描。 瞥香陀之引興,慨榆搶之虛憍。 谷北則峨然列嶂,依流增況。 青鄰高閶,小敵蓬閬。 悚棒喝於俯臨,偝瀑汋而隔望。 遘櫻桃之春{艸敷},憩嵐嵓以眸曠。 谷東則象教新煌,璧立回塘。 循途幽討,蔥鬱幹章。 桫羅之樹雲聳,浮圖之級霄昂。 聊偃息於穠蔭,豈疲憊乎津梁? 谷西則清縈澗,浮藻抽亂。 朋引子鳧,時來客雁。 橫青黛於連岡,際風雨之無患。 締修幹以永盟,享歲時而清晏。 惟此退翁,嘉遯自公。 根塵纓於關市,靜聞見於畝宮。 山太古而日長,谷虛寥而腹充。 存玄牝以自頤,何他石之借攻? 惟此退谷,碩人邁軸。 慳持贈之娛雲,秘休糧之黃獨。 廬依貫時之松筠,坐泛垂濱之杞菊。 鑒次山幹進之遺銘,尋愚公無險以卜築。 发布时间:2025-05-03 13:33: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