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十三 内容: ◎詩二○明☆宋訥○過元故宮禁路隨人不忍行,臨風立馬倍傷情。 千年王室山河壯;萬里宮車社稷輕。 金鼎夔龍興聖殿;紫駝部落受降城。 憑誰為問天魔女,唱得陳宮玉樹聲? 萬國朝宗拜紫宸,於今誰望屬車塵? 名聞少室征奇士;驛斷高麗進美人。 朝會寶燈沉轉漏;授時玉曆罷頒春。 街頭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磚視草臣。 黃葉西風海子橋,橋頭行客吊前朝。 鳳凰城改佳遊歇;龍虎台荒王氣消。 十六天魔金屋貯;八千霜塞玉鞭搖。 不知亡國盧溝水,依舊東風接海潮。 鬱蔥佳氣散無蹤,宮外行人認九重。 一曲歌殘羽衣舞;五更妝罷景陽鍾。 雲間有闕摧雙鳳;天外無車駕六龍。 欲訪當時泛舟處,滿池風雨脫芙蓉。 灤京南下是中華,夜出居庸去路差。 何處又棲王謝燕? 故侯誰種邵平瓜? 九重門辟人騎馬;萬歲山空樹集鴉。 獨有天池秋水滿,西風吹入釣魚槎。 萬年海嶽作金湯,一望淒然感恨長。 禾黍秋風周洛邑;山河殘照漢咸陽。 上林春去宮花落;金水霜來禦柳黃。 虎衛龍池人不見,戎兵騎馬出蕭牆。 ○客北平感事虎將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氣便蕭然。 輕如晉武平吳日;遠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輔月;禁闈寒斷六宮煙。 延春閣上秋風早,散作哀音泣播遷。 將士城門解甲初,不知相府已收圖。 霓裳宮女吳船載;戎服朝臣漢驛趨。 甲第松筠幾家在? 名園花草一時無。 行人千步廊前過,猶指宮牆說大都。 相臣無策奏岩廊,傾國傾城總禍殃。 同輦誰辭妻妤詔;後庭多學麗華妝。 出牆禦柳先零雨;入塞宮花半謝霜。 畢竟玉顏成底事? 空遺殘粉汙椒房。 幾回人起亂中華,僭賞輕頒將相麻。 示儉岩宸空植草;助嬌上苑浪移花。 當年翠輦三山路;此日氈車萬里沙。 自古國亡緣女禍,天魔舞直到天涯。 ☆王冕○題前元舊事樓台矗矗帶山河,金玉重重是帝家。 雲合紫駝開虎帳;天連青草入龍沙。 春風小殿看飛燕;夜雨重城散落花。 甲乙流蘇仙夢好,莫教方士問丹砂。 ○即事(二首)灤水城頭六月霜,東華門外草皆黃。 旌旗影動千官慘;斧鉞光沉萬馬忙。 青象不將傳國璽;紫駝隻引舊氈房。 諸郎不解風塵惡,爭指紅門入建章。 白草黃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滿乾坤。 飛鴻點點來邊塞;寒雪紛紛落薊門。 風景淒涼隻如此;人情囂薄復何論? 知機可有桑乾水? 未入滄溟早自渾。 ○金水河(二首)神州何處見繁華? 盡好當時富貴家。 慷慨喚來黃字酒;叮嚀將出紫簾車。 春風嫋嫋穿楊柳;小雨冥冥度杏花。 沉醉歸來不知夜,又傳清響按琵琶。 金水河邊柳色新,玉山館外少沙塵。 琵琶未必能愁客;鸚鵡如何錯喚人? 翠袖錦襜馱白馬;落花飛絮閧朱輪。 人間天上無多路,隻隔紅門別是春。 ☆錢惟善○故宮春望登臨休賦黍離章,千里江流接大荒。 劍鎖血華空楚舞;鏡埋香骨失秦妝。 薜蘿山鬼啼螢苑;荊棘銅駝臥鹿場。 寂寞萬年枝上月,夜深猶照舊宮牆。 ☆劉崧○燕城懷古三首金水河枯禁苑荒,東風吹雨入宮牆。 樹頭槐子乾未落;沙際草穿青已黃。 北口晚陰猶有雪;薊門春早漸無霜。 城樓隱映山如戟,笳鼓蕭蕭送夕陽。 宮樓粉暗女垣欹,禁苑塵飛輦路移。 花外斷橋支贔贔;草間壞壁綴罘罳。 酒坊當戶懸荷葉;兵壘緣渠插柳枝。 不見當年歌舞地,空餘松柏鎖荒祠。 海內蒼生困亂離,宮中舞女鬥腰肢。 金渠水暖龍船出;彩檻花香翠輦移。 松樹盤空皆偃蓋;柳條拂地更垂絲。 迷樓不獨江都恨,鳥竄龍沙更可悲。 ☆揭軌○過元都故宮八月金輿度玉關,芙蓉零落後庭間。 西宮無復羊車過;南苑猶疑鳳吹還。 承露金盤留海上;廣寒瓊戶鎖人間。 翠華此日知何在? 黃葉蕭蕭萬歲山。 ☆劉炳○燕誠懷古廣寒宮殿玉為樓,萬歲鼇峰壓九州。 番國胡僧青鼠帽;天魔宮女彩龍舟。 鉤陳蒼闕山南拱;太液紅橋海北流。 唯有盧溝溝上月,年年鴻雁不勝秋。 ☆楊基○題前元大長公主所收畫(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後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為監修國史,實至治三年也。 元運方隆,皇姊雅好文學,一時名公钜儒以文章翰墨,寵遇當世,其盛蓋可想見。 元命既革,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於其私沈祥氏。 一日攜以見示,且征題詩。 余雖不獲援筆其間,而一十六人者猶及親炙一二,袁鄧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 把玩再四,敬題於後。)陂塘九月菰蒲老,菱葉無多荷葉少。 無數飛來白鷺明;一群遊去青梟小。 寒雲弄影忽成霞,雁帶斜行下淺沙。 晚色不隨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華。 當時內殿春風細,紫衣傳教詞臣醉。 鮑謝文章沈宋才,詩成曲盡秋塘意。 塘水秋來景漸疏,低煙斜日照平蕪。 鴛鴦去盡芙蓉死,空向人間看畫圖。 ☆胡廣○視學詩永樂朝(永樂四年二月朔,敕群臣曰:孔子萬世帝王之師,其道之在天下,載於六經,天下不可一日無生民,生民不可一日無孔子之道。 朕將臨國學,躬禮孔子,以稱尊崇之典,所司其差吉日行之。 於是有所司差以三月朔日辛卯。 是日昧爽,上備法駕謁廟,行釋菜禮。 先是,命禮官考謁廟儀,禮官奏宋服靴袍行再拜。 上曰:見先師禮寧過厚。 至是上服皮弁,行四拜禮。 祖畢,駕幸太學,授經祭酒臣儼、司業臣智,賜之坐講,文武三品以上及翰林儒臣皆賜坐聽講,講畢賜茗飲,降玉音難問勉飭。 衣冠之士及四夷之人圜太學而觀者以億萬計,視東京永平無足言矣。 明日臣儼、臣智率六堂儒生上表謝,錫賚有差。)維古聖神,繼天立極。 爰修教化,以彰明德。 曰堯舜禹,所傳一心。 無間顯微,爰有古今。 學校之政,教化先務。 三綱以正,九疇攸敘。 周綱解紐,正路日堙。 不有至聖,孰宣人文? 大哉孔子,道高德厚。 出類拔萃,生民未有。 祖述憲章,乃欲無言。 賢於堯舜,事功則然。 教化無窮,如天垂象。 六經昭晰,萬世尊仰。 至治之要,一本於茲。 生民永賴,帝王實師。 於皇太祖,受天明命。 道侔天道,卓冠前聖。 武功爰定,文教首崇。 表彰絕學,大闡休風。 載新庠序,甄陶士類。 親臨辟雍,以嚴祀事。 躬禦講筵,觀者如雲。 衣冠萬國,集於橋門。 猗與盛哉,亙古莫比。 為憲萬世,式承無已。 皇帝纘承,舊章是尊。 緝熙聖學,弗懈益勤。 季春初吉,躬視廟學。 舍奠先師,秉處有恪。 袞服大圭,升弁煌煌。 穆穆清廟,濟濟裸將。 載臨講席,列侍群儒。 細繹問難,六經群書。 聖道顯明,皇心以喜。 章甫逢掖,蹌舞士子。 圜瞻萬億,華夏蠻貊。 左衽雕題,亦皆夷懌。 治有先後,教有本源。 仁義之訓,彌久彌敦。 於昭聖皇,遹駿有赫。 洪化維神,無思不服。 ☆岳正○北京營建紀成正(統朝)(天眷,美營建也。 修焉創焉,民弗知也。)天眷皇明,誕命高祖。 俯監萬方,定都江滸。 如龍斯蟠,如虎斯踞。 以朝以會,以享以祀。 逖矣厥謨,欽於世世。 天眷皇明,亦啟文祖。 為厥孫謀,聿又胥宇。 碣石之西,太行之東。 有嚴厥宮,四海是同。 維帝即阼,夙夜顧諟。 神既受職,氏亦昌祉。 乃繼乃述,乃經乃營。 戢此土工,為萬國宗。 乃召大臣,出任予重。 曰某爾聰,曰某爾董。 役夫總總,工師亻叢亻叢。 鼛鼓薰々人心悀々。 有赫朝堂,有冀廟庭。 瑣瑣公府,忽偕興。 士方耕矣,友方箴矣。 曾不驚矣,奏功成矣。 匪臣之功,伊民之力。 匪民之力,維帝之德。 帝曰匪予,文祖之誌。 天相文祖,爛其營室。 ☆黃佐○鐃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正德十五年皇帝親討叛藩)朱鷺姚以般,從以孔蓋,車班班。 北至榆林,南逾淮之水。 駕之日千里,鷺飛,得飛止茄下,遊魚赬其尾。 皇帝飲酒,愷樂壽無極。 ☆朱鷺一章十一句思悲翁,梟子雄,美人夢,翁也從,天以來,下悲翁之來神靈雨,子朝以飛,暮於何處? 猗嗟嗟松柏,蕭蕭泰陵樹。 ○思悲翁一章十句艾如張羅,畢以羅雀,飛避旃,將誰何? 雀以飛羅,罹之鉦鐲,何以為,嗟將問誰,又何以為? 嗟此者誰,鄉道不鼓絕聲。 白雲上天,日月其明。 ○艾如張一章十三句上之回,大驅馬,汗沾野草,百里赭。 行以北,美人從,不駕舍,行以南,美人泣,不旋駕。 左平虜,右寫亦,豫章率服,威武誰與敵? ○上之回一章十四句擁離在朱巷,珂馬避之誰者往。 前有宮殿詄蕩蕩。 箭火飛,從天門,道傍謳者野遊盤。 萬年行樂誰不歡? ○毀離一章七句戰城南,分戰疆。 運握奇,陳八方。 鎧甲紛員衷土黃,龍江之水洪湯湯。 馬得飲之,人不敢嚐。 馘囚鄉晨解其縛,犒以錢刀,暮用為樂,願為忠臣死報國。 ○戰城南一章十二句巫山高,高若何? 淮水繞之,不可以過。 聶驄父馬錦障泥,我欲渡之,徘徊而驕嘶。 陽台有女居迷樓,愛而不見煙雲愁。 胄有蟣虱,戶有蛜蝛。 嗟我行役,今還歸。 ○巫山高一章十三句上陵以遊遨,下津駐旌旄。 問君從來,來從朔方渡淮濠。 令獵為君車,駕以赭白馬。 鼓聲琅琅漏初下。 手格飛禽血四灑,戶寐而訛絕行者。 宮監盱駭走且僵,玉盤薦食君莫嚐。 當天鳴鏑射兔獐,須臾白日出東方。 ○上陵一章十三句將進酒,君莫辭。 何以侑之虎撥思。 薦嘉殽,陳雅詩。 群桀既剪江無螭,時邁其德隆天基。 ○將進酒一章七句君馬黃,臣馬玄。 狹斜相逢不敢前。 黃馬馳,玄馬逐。 後歕沙,前歕玉。 副以江許翼而張,翩翩倏如流電光。 周有穆滿金聖皇,君臣布德周萬方。 ○君馬黃一章十一句芳樹生蘭池,華葉何芬敷? 鸞鳳去之棲者烏。 唶我西秦氏,家有蕩子焉為夫? 烏乳且哺生有雛。 嗟嗟蹇爾胡乃無帝,何爾惜金僕姑。 ○芳樹一章八句有所思,思我母,慈身上錦裲襠。 母身清寧壽以眉,日夜要襋之,於今化為緇。 嗟我乃多攜離。 水流東海歸何時? 嗟我會面安可知? 晨雞鳴,鳴不已。 東方明星光動地,照我驅馳走千里。 ○有所思一章十三句雉子斑,行可思。 雄求山梁,雌從之。 羽短何由飛? 流宕原澤中,雉子雊以遨。 翁孺知之,思美其膏。 白龍化魚,罹彼豫且。 視子所止,乃非丘隅。 謂之載之我有車。 雉子去我將安所如? ○雉子斑一章十五句聖人出,龍翩翩。 美人出,以管弦。 千旌萬騎雄哉紛,四家從以部領軍。 舞劍浮白,觴我鎮國。 陳秘戲,樂復樂。 ○聖人出一章十句上邪下狹,山童不可獵。 射黿向江江水竭。 願皇垂拱開明堂,鋪仁獲政和陰陽,千秋萬歲長樂康。 ○上邪一章六句臨高台,望泗與淮。 言采其芑於水涯。 誰其殖之感我懷? 奮戎東南逖以北,無以逸欲臨萬國。 生民何依依我德。 皇祖在天,敬哉有赫。 ○臨高台一章九句遠如期,駕馬以出門,咫步不可知。 林有虺,水有蜮,短狐封狼,肉人以為糜。 萬里籲可悲,有秋之杜喬其枝,皇人壽谷今旋師。 ○遠如期一章十句石流江怒,烏龍萬斛,不可以渡。 江怒石流,萬斛烏龍,不可以浮。 神怪隳突衛皇蹕,皇潛以躍躍復出。 於萬斯年保貞吉。 ○石流一章九句務成昭,惟唐堯。 欽明秉德群後朝。 建禮縵縵歌慶霄,屈軼在廷豐不雕。 茅茨土階以逍遙。 望雲就日誰敢驕? ○唐堯一章七句玄雲油油,北風蕭蕭。 震電曄嘩拔大木,雪雹須臾及牛腹。 驅車隨鑾走折軸。 關弓射天中鴻鵠。 酌金叵羅奏蕃曲。 ○玄雲一章七句伯益虞,有虞智周百物,禽用三驅。 無為而治永終譽。 皇帝孔武徒手搏雕虎。 去其爪以蹲頫,腓皇於後實率舞,荷皇之勇駭萬人。 山川寧,鳥獸馴。 ○伯益一章十句釣竿何珊珊,不如罟網賢。 鰋鯉何簁簁,不如鮪與鱣。 網罟一舉獲者千。 彼鮪與鱣潛深淵。 嗟鱣與鮪終棄捐。 金瓢進禦烹小鮮。 兜離呼壽萬年。 ○釣竿一章九句☆顧璘○武宗南巡舊京歌紫蓋黃旗擁六軍,金陵王氣日氤氳。 龍君涉海移三島;鳳女排空結五雲。 北固江濤控海門,南都山勢疊昆侖。 金宮暫啟雙龍見;玉帳遙臨萬馬屯。 綠水朱樓佳麗城,君王行處彩雲生。 煙花一望三千里,遙送春風入鎬京。 千年寶曆自南開,八葉神孫暫北來。 日月更臨龍虎阜;雲霞重抱鳳凰台。 青龍山北接飛猱;白鷺洲東射海鼇。 不為芳春浪行幸,寢園聊待薦含桃。 金陵千古帝王州,高廟衣冠月出遊。 傳語三邊貔虎士,莫須喧近鳳凰樓。 舊都何讓古新豐? 父老稱觴拜舞同。 金馬詞臣休候直,獨宣京兆問民風。 白髮梨園老樂師,錦胸花帽對彈絲。 行宮隻奏中和調,解厭南朝玉樹詞。 石壁斜臨玄武湖,中開天府貯民圖。 文魚在藻承皇澤,來傍龍舟夜吐珠。 朱雀橋連翠柳衢,銀鞍絲鞚錦莫糊。 君王行樂千人出,遙認飛龍天馬駒。 六代繁華何足誇? 而今四海共為家。 暫看吳苑環城水,終憶燕台夾路花。 ☆陸深○經筵詞(嘉靖朝)經筵開自祖宗朝,按月逢旬第二朝。 今上春秋偏好學,三千年後見神堯。 (國初經筵無定日,至英廟初,始著為儀。 今用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日,寒暑及有故奉旨暫兔,多以春二月秋八月舉行。 今歲實以七月二十二日,上之勤學也。)編排禦覽效精誠,白本高頭手寫成。 句讀分明圈點罷,隔宵預進講官名。 (凡進講,從內閣點題,票示講官分撰講章送閣下詳定,敕房官用高頭白手本寫成二通,講官預進東閣,用象管朱印成句讀,科發隔日進呈,其一在禦座展覽,其一在講案供講。)絲鞭聲肅退朝官,名在經筵略整冠。 一字班行先出隊,中臣扶輦下金鑾。 (凡經筵例用勳臣一人知經筵事,內閣或知或同知經筵事,九卿之長及學士祭酒等官侍班,詹翰坊局及國子祭酒各二員為講官,詹事府詹事等官各部侍郎出由翰林者仍為講官,翰林春坊每三員為展書官,給事中禦史各二員侍儀,鴻臚寺錦衣衛堂上官各一員讚事,鳴讚一員讚禮,序班四員舉案,侯伯一人領將軍入直,制敕房官書寫講章,通謂之經筵官,皆得入禦。 每當鳴鞭退朝,上將赴經筵,則各從本班略整衣冠以俟,先出分隊作一字行,隨駕而南。)金水河頭白玉橋,上公寶帶侍中貂。 逡巡小立瞻龍氣,左順門高禦幄瓢。 (駕過金水中橋,迤邐轉東,各官俱候橋北,南面小立,望駕升至左順中門進入,然後度橋循行,每望禦幄,迎風映日,或時見小傘蓋擎蔽朝陽。)文華殿啟奉天東,滴翠浮青映碧空。 譚藝講經頻設仗,太平天子坐當中。 (文華殿在今奉天門之東,比諸殿制稍減,而特精雅,用綠色琉璃瓦。 左右為春坊,上之便殿所常禦者也。 今用為經筵之所,中設禦龍屏,南向;又設禦座於禦案之東,稍南;設講案於禦案之南,稍東。 入殿中門當檻下白石一方,純潔可丈許,抬講案官置案當其北二三尺地,始讚講官拜起也。)百官朝下殿門前,仗馬雙牽七寶鞭。 黃道正中移步輦,侍臣班從赴經筵。 (上禦奉天門,朝罷,百官皆北面拱立。 中使齊牽仗馬過來,上興,下禦座,乘板轎由丹陛南下赴文華,經筵官執事官皆從。)龍池鳳掖靄朝暾,板轎初回轉角門。 聽唱官人來進入,講章默默又重溫。 (各執事官於左順門之南門西以次相向序立定,時上已禦文華殿中門,各官東行下坡,則板轎已回出西向循河過小橋北入角門矣。 適啟文華中門,內侍唱官人每進來,外門傳唱畢,各官始北行,徐由兩門以入。 是時輪講官各默誦所講之章,敬慎之至也。) 发布时间:2025-05-03 13:38:3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