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 蘇州 内容: 姑蘇懷古(蘇州,古揚州地。 泰伯號勾吳,築城梅里,至闔閭始城姑蘇。 明初為蘇州府,吳、長洲二縣為附郭,餘太倉、昆山、常熟、吳江、嘉定、崇明,共一州七縣屬焉。 國朝雍正初分置元和、新陽、昭文、震澤、鎮洋、寶山六縣,升太倉為直隸州,領鎮洋、嘉定、寶山、崇明,始與蘇州分屬。)靈巖山勢削雲中,香徑煙霾亂草叢。 霸業已鋪金虎焰,威名猶記木犀功。 烏啼茂苑秋無色,鹿走蘇臺氣不雄。 獨有劍池埋骨地,一泓寒碧尚幽宮。 終古繁華閱綺羅,山溫水軟豔情多。 蠡朔風月西家子,鶴市煙花北里歌。 消夏銀燈停畫舫,討春玉勒試鳴珂。 半塘遊跡分明在,楊柳津頭瑟瑟波。 姑蘇驛(即宋姑蘇館舊址,下傍百花洲,後移建胥門外,前臨胥江,國朝康熙間建,湯大中丞遺愛坊於驛前,備極壯麗。)古驛臨江口,寒催子午潮。 市橋停估舶,冠蓋接仙僚。 天際來帆遠,江幹去路遙。 穹碑遺愛在,峴首淚飄蕭。 閶門(像天門,通閶闔氣也。 吳闔閭欲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閶門以通天氣。 一名破楚門。)破楚門前氣象雄,九天閶闔信潛通。 瓊枝璧月吳儂曲,花影紅樓水榭風。 古寺疏鐘敲虎阜,孤篷殘夢落梧宮。 市聲遠近聞龐雜,轉眼興亡一喟中。 胥門(一名姑胥門。 闔閭從此遊姑胥臺以望太湖,蓋取姑胥山為名也;又子胥家於此,後抉目懸於門,故名。 今門外有姑蘇驛。)吹簫有客蘆中蘆,三日不食竟達吳。 吳門市上劍氣粗,奔濤千古懷靈胥。 姑胥臺,面太湖;姑胥門,臣所居。 為王辛苦求專諸,霸吳覆楚真良圖。 惜哉忠讜卒見誣,抉睛未幾越甲趨。 越甲趨,吳王俘;宰木拱,伯嚭誅。 素車白馬來徐徐,猶延廟祀江之隅。 盤門(《吳地記》舊曰蟠門,嘗刻木為蟠龍以厭越也。 《後記》以水陸瀠洄屈曲,改字為盤。)曲徑委蛇路百盤,天光雲影落驚湍。 蟠龍厭越渾閑事,直作蛇門一例看。 葑門(吳有葑田,謂茭土樛結,可以種植也,門外臨水,故云。 或曰葑門,取故永安縣封隅山而名。 一稱鱄䱐門,以開時有鱄䱐隨潮入,故名。)十里葑溪路,垂楊罨畫橋。 草堂名自古〈(韓襄毅有葑溪草堂)〉,茭土產猶饒。 菱芡東南利,鱄䱐早晚潮。 扁舟頻過此,漁唱徹清宵。 婁門(以直秦婁縣而名。 《吳地記》:婁別作翏。 《范志》:今昆山東北有聚落,名婁縣。)尚襲先秦赤縣名,婁翏兩字未分明。 吾鄉舊有城遺址,殘碣咸通出故塋。 齊門(《吳越春秋》:闔閭破齊,齊以女為質,吳為太子聘之;女號泣成疾,闔閭乃造此門,令女往遊其上,名望齊門。)齊大恐非偶,鄭忽卒見咎。 吳強更弱齊,質女奉箕帚。 盛衰世不同,敵國儼甥舅。 涕泣女於吳,進退兩掣肘。 遠嫁既失所,和親復呈醜。 峨峨望齊門,不堪重回首。 扶病上層城,鄉扮渺何有。 載賦竹竿詩,空嗟遠父母。 南音非所操,北風亦徒吼。 不如化哀蟬,離情或可剖。 平門(《吳地記》:吳伐齊從此出軍,因號平門。 一云巫咸所葬,又號巫門。 舊有赤門,以南方屬火,故名。 今盤、葑二門間有赤門灣。)吳閶城外路縈彎,破楚平齊祇等閑。 古塚尚懷商耇遠,雄圖欲控赤門灣。 氣吞青社全軍振,會長黃池萬甲環。 苦恨越溪兵已渡,胥江空復水潺潺。 蛇門(《吳越春秋》:闔閭立蛇門以像地戶,欲並越,立此制之。 又越在巳為蛇,故置木蛇,北首南向,示越屬吳。)吳剪上國猶長蛇,破齊覆楚成驕奢。 歲行在巳越得歲,象形厭勝何其誇。 吾聞鄭門蛇鬥兆爭戰,白蛇當道泣路賒。 古來兵氣甚蛇蠍,為虺弗摧計亦差。 以吳並越本易事,會稽坐大徒生嗟。 奈何陰柔召禍不轉瞬,女戎流毒到館娃。 外蛇一入內蛇斃,越來兵甲紛如麻。 木蛇昂首任南向,卒使蘇臺鹿走驚啼鴉。 匠門(一名干將門。 吳闔閭使干將鑄劍於此。 今葑、婁之間有匠門塘。 相傳干將鑄劍不化,其妻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使童男童女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成二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陽作龜文,陰作縵理。)神物化龍去,猶留古匠門。 翳昔鑄冶時,精氣互吐吞。 龜文與縵理,拂拭淩霜痕。 迄今過其處,猶疑寶劍存。 子城(在大城內東偏。 吳子胥所築。 漢唐宋皆為郡治。 淮張竊據時為太尉府。 士誠好文學,城垂破猶揮翰不輟。 及敗,縱火自焚,獨存南門頹垣,因置鼓樓。 城四面皆水,所謂錦帆涇也。 明初魏覬建府治,高啟《上梁文》有「龍蟠虎踞」等語,太祖忌之,與覬同置大辟。 其地仍為瓦礫,俗稱王府基。)錦帆涇水繞城垣,麋鹿重看走古原。 遺址並無王殿瓦,斜陽猶照鼓樓門。 煙消南國田橫島,夢斷西風烏夜村。 終竟甬東同飲恨,杜鵑啼血更休論。 齊雲樓(在子城上。 相傳即古月華樓,改號齊雲,取西北高樓之義,輪奐雄特,甲於兩浙。 樓前有芍藥壇,花時太守宴客於此,號芍藥會。)縹緲層樓聳碧城,果然西北有佳名。 淩虛百尺空塵界,覓句三春感綺情。 風雅盡歸詩太府,鶯花曾閱古先生。 一闌紅藥階前影,每到開時酒易傾。 西樓(在子城西門上,後更名觀風樓。 元微之寄白樂天詩云:「弄潮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注云:「樓為蘇之勝地。」今觀風樓為近市,疑即此樓。 下臨市橋,曰金母,取白公詩表其下,曰柳橋槐也。)望市笙歌閱勝流,斜陽猶上郡西樓。 吟傳白傅新詩本,句入劉郎舊唱酬。 公宴柳花橋畔影,子城、槐樹夢中秋。 不堪樽酒論文地,衰草同歸貉一丘。 黃堂(即春申君子假君之殿。 後太守居之,以數失火,塗以雌黃,遂名黃堂。 或以春申君姓黃而名。 郡治稱黃堂始此。)舊是春申宅,今為太守堂。 豪宗誇殿閣,世俗說祈禳。 豈以椒塗重,而忘姓氏香。 至今江上浦,猶以歇稱黃。 木蘭堂(一名木蘭院。 白樂天有《寄題木蘭西院》詩。 唐張搏刺蘇州,於堂前大植木蘭,花時會郡中詩客,即席賦之。 陸龜蒙詩:「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一時推為絕唱。 堂後有池,名北池。 池中有塢,有白公手植檜,後人因作白檜軒。)木蘭堂上詫詩才,曾引松陵唱和來。 白檜軒開當曲塢,紅蓮香發護重臺。 昔時裙屐尊前酒,幾度滄桑劫後灰。 莫悵洞庭波浩渺,此花祇合住蓬萊。 发布时间:2025-05-03 13:51: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