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花犯·小石梅花 内容: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 冰盘同宴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宋词三百首婉约咏物梅花抒怀全文赏析本词的特点是在咏梅中打入个人身世之感,但不是用如林逋在《霜天晓角》中“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等直抒其情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前后盘旋、左顾右盼、姿态横生的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来体现自己的情感。 宋代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云:“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词作的上片先从眼前的梅花着手,叙写其风神,再回想去年观赏梅花之情形,展示其风姿依旧。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争洗铅华,无限佳丽”。 词人官舍的低矮粉墙头伸出一棵梅树,盛开的梅花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梅花上还留有露水痕迹,有如美人洗却脂粉,更显得天生丽质。 这里“依然”二字埋下了叙写去年梅花风采的伏笔。 “铅华”,此指妇女擦脸的粉。 曹植《洛神赋》有“芳泽无加,铅华不御”。 接着词人便转入去年赏梅之回想:“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 这是去年赏梅之第一层,叙写自己客中寂寞,独自一人持酒赏花。 梅花盛开,又恰逢“宴喜”,更映衬词人的孤寂。 “冰盘”句,化用韩愈《李花》诗:“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句意。 “冰盘”,即白瓷盘。 第二层“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这三句是说,一眼望去,高耸横逸的梅树被厚雪所覆盖,宛如香篝上熏着一床洁白的被子,煞是逗人喜爱。 “香篝”,指里面放香用来熏烘衣物的熏笼。 词作下片,词人的思绪又回到今年眼前的对花,并由此想象以后当青梅可佐酒时,自己又将飘泊于江湖上,而只能梦想梅花之倩影了。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词人叙述自己,离别在即,故亦无闲情逸致对花仔细观赏,故曰:“对花匆匆”。 在此情形下对花,似亦觉花含有离恨,呈现愁闷憔悴之情。 这与词人在《六丑》中写蔷薇花“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写法同出一机抒,花之有恨、有愁,其实都是词人的移情作用。 次三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描写梅花凋落。 词人凝神驻足,想吟咏一首惜别之词,忽见梅花朵朵飘坠于青苔之上。 这一笔似实又似虚,既可理解为是实写;又可理解为仍是词人的移情作用,它象征了词人心中在流泪,接下词人即展开想象,“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这几句承上人花相逢、花落、而想象至梅子可供人就酒之时,自己却正泛舟飘泊于空江烟浪之中。 这里借写与梅天各一方,实则暗伤羁旅飘泊之苦。 歇拍句又顺此思路进一步想象:“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词人推想,此后自己天涯飘零,只能在梦中再去见那枝黄昏夕照下横逸凄清的梅花了。 这梦中之梅影与开头现实中的照眼之梅遥相呼应。 整首词作不是客观地、呆板地来描写梅花的形与神,而是循着词人自己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去写梅花之变化;时间跨度大,以今年为轴心,贯串去年和明年,刻画了梅花,也刻画了自己,通篇写得纡徐反复,委婉曲折,很耐人寻味。 又,前人也多认为该词有所寄托,《云韶集》云:“此词非专咏梅花,以寄身世之感耳。 ”《蓼园诗选》云:“总是见官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 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之中,时梦想梅影而已。 ”应该说,这些评说都较符合词作实际。 发布时间:2025-05-04 10:46:4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