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之五十九事紀六 内容: 高宗紹興二十三年秋七月戊戌,命合州取綦崇濃草。 二十四年春,始榷夔州路茶。 八月丁巳,以辛立領忠州團練使。 二十五年四月庚辰、七月己巳,月入井。 八月壬寅,熒惑順行入東井。 二十六年秋七月丁未,彗出井。 十一月癸酉,月入東井。 二十七年二月癸卯、三月庚午,月入東井;六月甲辰,犯東井。 六月甲申,太白順行犯井鉞;己亥、甲辰皆入東井。 二十八年正月辛未,月入東井。 閏六月壬戌,熒惑順行入東井;戊辰,又如之。 二十九年正月丙寅,月入犯東井。 閏六月己未,熒惑與歲星合于井。 三十年三月甲申,月入東井。 六月壬申,太白入東井。 三十一年正月甲申,月犯東井。 三十二年正月庚辰,月犯東井。 孝宗隆興元年二月己醜,月入井。 六月丙子,太白入東井。 二年二月甲子,月入東井。 乾道元年正月庚午夜,白氣出奎、宿貫畢,入參宿止。 三月戊辰夜,白氣自參宿至角宿止,與天漢相接,約廣七丈。 六月辛巳,太白入東井。 四年六月辛亥,太白入東井。 五年三月丁醜,熒惑犯東井。 四月乙巳,太白與熒惑合于井。 七年二月壬戌,熒惑犯東井。 三月甲午,太白與熒惑合于井。 六月庚戌,歲星與太白合于井。 八年五月癸未,太白與歲星合于井。 八月丙午,熒惑入東井。 淳熙元年七月辛卯,熒惑入東井;戊申,月入井。 二年正月壬辰,月犯井鉞;二月庚申、四月乙卯、九月戊戌、十月乙巳,皆入東井。 秋七月辛醜,有星孛於西方。 三年三月庚戌、九月辛亥,皆入東井。 六月丁亥,太白犯井鉞;辛卯,入東井;癸巳,與熒惑合于井。 四年三月戊寅,月入東井。 五年三月辛巳,月入東井。 五月辛卯,填星入井;八月丙辰,留守東井;十一月辛醜,又犯。 六年正月壬申,填星留守井;是月戊子、二月戊申,皆犯入東井。 蠲夔州路上供金銀。 六月乙未,太白入東井;丁酉,太白與填星合于井。 七年七月乙亥,月入東井。 八年五月甲辰,填星入東井。 十二月,以夔州等路水旱相繼,發廩蠲租,遣使賑之。 九年二月辛亥,東西川大震。 三月辛未朔,詔賑濟忠、萬、恭、涪四州。 夏五月不雨,至於秋七月,恭、合、昌、涪、忠皆旱。 八月己未,月入東井。 九月辛卯,以旱減恭、合、渠、昌州今年酒課。 合州大火,燔民居幾盡,官舍僅有存者。 十一月庚午,賑夔州路饑。 十年正月壬子,月入東井。 夏,恭、涪、合、南平軍旱。 合、昌州薦饑民就賑,相蹂死者三十余人。 十一年三月甲寅,熒惑與歲星合于井。 七月壬申,填星入東井。 十二年冬十月甲寅,蠲黔州經制無額錢。 十三年十二月丙子,思州田氏獻納所買黔州民省地,詔償其直。 十四年六月甲戌,填星入井;七月癸未,熒惑入井。 十五年閏五月丙戌,填星入井。 十六年六月丙辰,熒惑入東井。 八月甲午,升恭州為重慶府。 光宗紹熙元年秋,重慶府旱。 十月庚戌、十二月乙巳,月入井。 二年五月,合州大水,渝、涪州旱。 七月丁未,熒惑入東井。 冬十月庚子,以四川、合州等軍被水,下詔撫諭之。 三年春正月丁巳,命夔路轉運使通融漕計糴米,以備凶荒。 四年秋,合州旱。 甯宗慶元元年三月庚寅,太白與歲星合於參。 四月辛酉,歲星與太白合于井。 六月丁卯,太白入東井;十一月己卯,月入東井。 三年二月壬寅,熒惑犯東井。 六月壬申、九月甲寅,月入東井。 嘉泰三年六月甲寅,太白入井。 開禧元年夏,忠、涪州大旱。 六月壬子,太白入井。 二年春,忠、涪州皆饑。 七月乙未,歲星犯井鉞;八月庚戌,犯東井;二年七月辛卯,填星犯井鉞;九月甲子,留守井。 冬十月乙卯,複珍州、遵義軍。 嘉定元年四月辛亥,填星犯井;五月戊辰,熒惑與填星合于井。 六月甲戌,太白犯井鉞;戊寅,與填星、熒惑合于井。 二年正月癸巳,填星犯守井;四月丁醜,太白與填星合于井。 四年閏二月己醜,月入東井。 五年正月丁巳,月入井。 六月,昌州、普州旱。 九月庚戌,遵義砦夷楊煥來獻馬。 六年二月壬寅,月入井。 八年七月辛未,月入東井;十一月辛未,如之。 九年春正月丙寅,月入井。 二月辛亥,東西兩川地震;三月乙卯,又震;甲子,又震;丁卯,又震;壬申,又震。 十年六月辛未,東川大水。 十一年二月庚戌,月入東井;九月戊子、十二月庚戌,皆如之。 七月甲戌,歲星順行犯井鉞;八月甲午,順行入東井;九月己醜,留守井。 十二年閏三月甲寅,太白與歲星合于井;六月庚辰,順行入井。 七月壬戌,熒惑順行入井;八月癸未,月入東井。 十三年九月丙子,月入井。 十六年,銅梁麥秀兩岐;夏六月,禾生九穗。 理宗紹定元年,升黔州為紹慶府。 二年六月乙酉,歲星順行入井;十一月丁巳,退行入井。 五年秋七月甲申,太白順行入井。 六年二月癸卯,熒惑犯東井。 端平元年九月辛醜,熒惑入井。 十二月庚子,月入井。 二年秋七月丙申,太白順行入東井。 三年秋七月庚午,月入井。 嘉熙元年六月乙未,太白與填星合于井。 秋七月辛酉,月犯歲星,填星入井;癸酉,入井。 八月乙酉,填星順行,犯東井第二星。 二年閏四月丁未,月入井。 四年秋七月乙丑,太白順行入井;甲戌,與熒惑合于井。 四川制置知重慶府彭大雅築重慶城。 大雅自記雲:大宋嘉熙庚子,制臣彭大雅城渝,為蜀根本。 淳祐二年春正月,元兵寇巴蜀。 四川宣撫使孟珙分兵禦之,遣一軍屯涪州。 六月丁醜,歲星順行,犯井宿。 三年五月庚子,詔忠州戍卒執役三年者各補轉一官。 秋七月丁亥,太白入井。 四年春正月,以餘玠為四川安撫制置使,知重慶府,兼領四川財賦。 時自寶慶友端平,蜀地殘破,所存州縣無幾,國用益窮。 十六年間,制置、宣撫俱無成績, 於是兩川無複紀律,蜀日益壞。 玠至,大更弊政,遴選守宰,築招賢館于府左,士之至者,隨材任之。 遂以利閬城、大獲山以護蜀口,其他因山為壘,棋布星列,如臂使指,屯兵聚糧,為必守計,民始有安土之心。 三月,餘玠城釣魚山,徙合州治之。 播州人冉璡、璞兄弟,俱有文武才,隱居蠻中。 前後閫帥辟召,皆堅辭不至。 聞玠賢,自詣府上謁玠,辟別館處之,伺之終日不言,唯對踞,以堊畫地位山川城池之形,起則漫去。 居旬日,屏人語玠曰:為今日西蜀計其,在徙合州城乎? 躍起曰:此玠志也! 但未得其所耳。 璡曰:蜀口形勝之地,莫若釣魚山,請徙此,若仼得其人,積粟以守之,賢于十萬師遠矣! 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淺士。 遂密聞於朝,請不次官之,徙城之事,悉以委任,釣魚城成,蜀始可守。 詔以冉璡為承事郎,權發遣合州;冉璞為承務郎,權通判合州事。 五月丁巳,以都統制楊價世守南邊,調戍播州。 捍禦勤瘁,詔轉右武大夫。 五年七月丙子,月入井。 八年秋七月戊申,太白入井。 十年六月朔,忠州皇華洲石出雙魚。 冬,餘玠出兵,至興元而還。 玠帥蜀,慷慨自許,有挈故地還天子 之語,上嘉之。 數年之間,建城壁,築關隘,增屯堡, 邊境稍息,寢以驕恣。 而鄭清之再相,因慫恿其進兵。 於是一意出師,雖有小捷,至興元遇蒙 古將汪德臣,鄭鼎無功而還。 十一年秋七月壬申,太白入井。 八月丁酉,熒惑入井。 十二年九月,忠州穗禾生。 十二月己未,詔追錄彭大雅創城渝州功,複承議郎,即官其子。 初以浮議有詔削三秩,至是追複之。 寶祐元年夏五月甲午,詔余玠赴闕。 初,都統王夔之素殘悍,號王夜叉,桀驁不受節度,所至劫掠,蜀人苦之。 玠按部夜召計 事,潛以親將楊成單騎入營,領其眾,夔至,玠斬之。 又素欲革軍中舉代之弊。 會戎州帥欲舉統制姚世安為代,玠不許。 世安素結丞相謝方叔子姓,至是求援于方叔,方叔遂倡言玠失戎利心。 帝惑之。 世安乃與玠抗,玠鬱鬱不樂。 玠專制四屬,凡有奏疏,詞氣不謹,帝不能平,遂用徐清叟言,以資政殿學士召還,知鄂州。 六月丙辰,以餘晦為四川制置,知重慶府,總領四川財賦。 秋七月,資政殿學士余玠暴卒。 玠之治蜀也,任都統張實治軍旅,安撫王唯忠治財賦,監簿朱文炳接賓客,皆有常度。 自 寶慶以來,蜀閑未有及之者,然久假便宜,不顧嫌疑,遂來讒口,至是聞召,不自安,一夕暴卒, 或謂仰藥死,蜀人莫不悲之。 二年二月,餘晦遣兵城紫金山,元兵襲取之。 紫金山,蜀之要地。 余晦遣都統甘閏以兵數萬城之。 元將汪德臣選精卒銜枚夜進,大破 之。 閏僅以身免,城遂為元所據。 元兵寇合州,守將王堅敗之。 六月甲辰,詔合州守王堅官兩轉。 時四川制司言北兵入合州、廣安軍境,王堅、曹世雄等戰禦有功,詔堅官兩轉,餘各補轉官 資,詔籍余玠家財。 侍御史吳燧等論故蜀帥餘玠聚斂罔利七罪。 玠死,其子如孫盡竊 之,積以歸,詔簿錄玠 家財以犒師振邊,如孫遂認錢三千萬,征之,累年始足。 召余晦赴闕。 初晦制下徐清叟奏曰:朝廷命令不甚行西蜀者十有二年。 今天斃餘玠,以素無行檢,輕儇 不堪重任餘晦當之臣,恐中外笑中國無人矣,乞收回所除內批,上不聽。 至是晦兵屢敗,邊事日急,乃召晦還。 閏六月壬申,詔蒲擇之暫權制置司事。 秋七月己酉,詔思、播兩州連年捍禦,其守臣田應庚、楊文各官一轉,餘推恩。 壬戌,以王堅為興元都統,兼知合州。 三年夏四月,忠州麥秀兩岐、牛生二犢。 六月忠州瑞蓮生。 四年六月丁亥,太白入井。 五年七月丙子,月入井。 六年春正月甲戌,詔樞密編修呂逢年詣蜀,間趣辨關隘、屯柵、糧餉。 相度黃平、思、播諸 處險要,緩急事,宜具工役以聞。 夏四月丁酉,詔田應庚思州副都統,往播州共築關隘防禦。 秋七月乙亥,呂文德入播州,詔京湖給銀萬兩。 十一月癸醜,詔複餘玠官職。 甲寅築黃平,賜名鎮遠州,呂逢年進一職;十二月庚辰,詔峽州六郡鎮撫向士壁移司紹慶 府,以便策應。 合州告急,制置使馬光祖命士壁赴援,數立奇功。 帝語群臣曰:士壁不待朝廷 進師歸州,且捐家資百萬以供軍費,其志足嘉,進樞密承旨。 開慶元年春正月己酉,元兵攻忠、涪,漸薄夔境。 詔蒲擇之、馬光祖戰守,調遣便宜行事。 癸醜,詔呂文德城黃平,深入蠻地,撫輯有方,與官三轉。 丁卯,元兵攻忠、涪州,造浮梁于藺市。 時,蒲擇之以重兵攻成都,不克。 元兵破利州、隆慶、順慶諸郡,閬、蓬、廣安守將相繼降, 又使紐璘攻忠、涪州,造浮梁于藺市。 一月,元主蒙哥圍合州,王堅力戰禦之。 初,元遣降人晉國寶招諭合州,王堅執之,殺丁閱武場。 元主遂命大將渾都海以兵二萬守 六盤,乞台不花守青居山,自引兵由忠、涪趨夔州,又命紐璘造浮橋以杜援兵。 元主自雞瓜灘 渡,直抵合州城下,俘男女萬餘。 堅力戰以守,元會師圍之。 三月庚戌,命有司縣重賞募將士毀藺市浮梁。 時涪州報元兵退,命縣賞毀其浮梁。 丁巳,以呂文德為制置副使,兼知重慶府。 四月丁醜,以湖北安撫向士壁兼南平軍、紹慶府鎮撫使。 甲申,以守合州王堅嬰城固守百戰,彌厲節義,為蜀列城之冠,詔賞典加厚。 丙申,以呂文德兼四川,總領財賦。 六月甲戌,呂文德兵入重慶,命兼領馬軍行司。 時毀藺市浮梁,達州上文德等戰功,詔遷補有功將士。 文德入重慶,詔諭四川軍民共奮忍 勇效死,勿去有功行賞,靡問邇遐,有能效順來歸,悉當宥過,仍獎文德兼官。 呂文德及元史天澤戰於嘉陵江,敗績而還。 初,蒲擇之在蜀無功,詔以文德代之。 時元軍中大疫,將議班師。 文德乘風順攻浮橋,力 戰得入重慶,即率艨艟千餘溯嘉陵江而上。 天澤分軍為兩翼,順流縱擊,奪戰艦百餘艘,追至重慶而還。 秋七月辛亥,太白入井。 癸亥,以知播州楊文知、思州田應庚守禦勤勞,詔各官一轉。 元主蒙哥卒于合州城下,餘眾解圍北還。 王堅固守,元主督諸軍攻之,屢戰不克。 前鋒將汪德臣選兵夜登外城,堅率兵力戰遲明, 德臣單騎大呼曰:王堅,我來活汝一城,軍民宜早降。 語未既,幾為飛石所中,因得疾死。 會天大雨,攻城梯折,後軍不克,進元主卒於合州城下,諸王大臣用二驢蒙以繪槥負之北行,合州圍解。 九月庚午,詔合州圍解,進王堅都統制兼知合州,封開國伯。 冬十月,詔合州圍解,進呂文德檢校少師,餘進秩,賜金有差。 景定元年春正月壬辰,詔再削涪州知州趙域兩秩。 以域聚糧不運,糧、兵士遂為北有,已削一秩罰輕,再削之。 夏四月庚子,以王堅為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 癸亥,以呂文德兼夔路策應使。 十一月壬午,以中軍統制馬千權興州都統兼知合州。 十二月甲寅,呂文德上夔路戰功。 二年八月,以呂文德兼四川宣撫使。 時宣撫使俞興以瀘州守劉整叛,移檄討之。 整與元將劉元振合兵擊之,敗績,罷俞興,以 文德領其事。 十二月己未朔,以樞密承旨劉雄飛四川制置兼知重慶府,總領夔路轉運使。 三年春正月,呂文德複瀘州。 劉整帥所部入朝於元,文德遂入瀘州,詔改為江安軍。 十一月丁酉,詔以資陽砦主小哥為夔路副總,重慶府駐紮。 時砦主萬戶小哥及其子、眾家奴來降,詔授武翼大夫夔路官,賜姓王,名永堅。 四年三月丁亥,加劉雄飛樞密都承旨,知重慶府,職官依舊。 壬申,忠州防禦使貴傑授福州觀察使。 十月甲子,以張玨為都統制,兼知合州。 五年夏四月丁未,以樞密都承旨夏貴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四川總領夔路轉運使。 六月乙巳,太白與太陰並行入井。 秋七月甲戌,彗星出柳,退於鬼;辛巳,退于井;戊戌,退於參。 八月戊午,彗星消伏;甲子,複見於參;辛巳,化為霞氣。 咸淳元年八月,升忠州為鹹淳府。 二年八月庚午,填星入井。 十一月,利東安撫使知合州張玨調都統制史炤監軍。 三年夏四月乙酉,張玨護合州,詔趣上立功將士姓名,以呂文德上夔州戰功。 七月丁亥,張玨授正任團練使,領大將軍,賜金帶。 四年春正月癸巳,詔故合州守王堅賜廟額,曰報忠。 閏正月庚午,賜夏貴金帶。 十一月癸醜,加贈南平、紹慶六郡鎮撫使韓宣官。 時樞密院言鎮撫韓宣城渝、嘉、開、達諸州有勞,繇峽州至江陵水陸揩置,盡瘁以死,宜視沒于王事,加恩詔宣守本官致仕,任一子承節郎,仍贈正任承宣使。 六年二月己亥,以兵部尚書朱祀孫為四川制置,知重慶府,總領夔路轉運使。 七年六月癸巳,以馬 帶行禦器械,知鹹淳府,節制涪、萬州。 秋七月壬午,朱祀孫以災異乞罷,不允。 祀孫言夏五月來江水,幾三氾濫,自嘉而渝,漂蕩城壁,樓櫓圮壞,又嘉定地震者,再被災 害為甚,乞賜黜罷,上答:天譴,不允。 八年夏四月戊子,知合州利路安撫張玨 築宜勝山城。 六月,命四川制司詣湖北糴運上峽入夔米五十萬石。 九月庚辰,詔以朱祀孫兼四川屯田使。 九年二月甲午,敕書獎諭朱祀孫。 祀孫撫綏備禦,義不辭難,下敕獎之。 六月戊子,朱祀孫言以月俸銀萬兩犒師,向後月免請,詔常祿勿辭。 秋七月,元人城馬鬃山,知合州張玨擊走之。 先是元兵入蜀,玨副王堅協力戰守,堅還,以玨代之。 玨屯守未再期,公私俱足。 劉整既 叛,獻計欲自青居進築馬鬃、虎頭二山,扼三江口以圖合州。 遣統軍合剌帥兵築之,玨聞合剌至,乃張疑兵于嘉、渠口,潛師渡平陽灘,火其資糧器械,越砦七十里,焚船場,由是馬鬃城築卒不就。 十年五月壬寅,張玨表請城馬鬃、虎頭兩山以據險要。 七月,以朱祀孫為京湖四川宣撫使。 帝顯德祐元年二月,昌州趙昴發通判池州,城陷,不屈,死之。 池守王起宗聞元軍渡江,棄官走。 昴發攝州事,繕壁聚糧為固守計,都統張林屢諷之降, 不許,林陰遣人納款,昴發知事不濟,置酒會親友與訣,與妻雍氏同縊于從容堂,事聞贈諡。 四月癸亥,加知思州田謹賢、知播州楊邦憲並複州團練使,趣兵入衛。 五月戊寅,加張玨檢校少保、四川制置副使,知重慶府。 元圍重慶府。 昝萬壽既降,兩川郡縣多送欸,獨張玨固守重慶不下,元主建東西行樞密院會兵圍之。 秋七月丁醜,太白入東井。 九月辛未,加田謹賢福州觀察使、楊邦憲利州觀察使,趣入衛。 二年正月己卯朔,月 東井。 十一月,張玨複瀘、涪州,遂敗元軍于重慶。 元東西將合兵萬人圍重慶,肆於剽掠,軍政不一,故久無功。 而城中益得自守,張玨雖領 重慶之命,不能赴官,留合州以抗元軍,且遣師複瀘、涪二州。 及圍兵以不和而潰,玨乃得入 城,遣將四出,元軍屢敗。 元軍分道出兩川。 元主以合州闊里吉思領東川行樞密院攻合州,不花、李德輝領西川行營樞密院攻重慶,仍 令德輝留成都給軍食。 端宗景炎三年春正月,元軍入重慶,張玨死之,西川州縣皆陷。 元不花督汪良臣等兵入重慶。 李德輝為書與張玨曰:君之為臣,不親于宋之子孫;合州為州,不大於宋之天下。 玨不答,不花至城下,營浮屠,造梯衝,將攻之。 玨悉眾與良臣鏖戰,良臣身中四矢。 明日督戰,益急玨與也。 速 兒戰桑扶壩,元軍從後合擊之,玨軍大潰。 其夜,都統趙安以城降,玨率兵巷戰不支,歸索鴆飲不得,乃順流走涪。 不花遣舟師邀之,遂被執至安西,解弓弦自經死。 先是瀘州食盡,安撫王世昌亦自經死;涪州守將王明,城陷,不屈被殺;紹慶、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相繼皆降於元。 帝昺祥興二年春正月,合州守將王立以城降元,東川州縣皆沒。 元東川行院恥功不立,以乃辭西川而自以兵罔合州,守將王立以夙與東川有深怨,懼誅,乃使使間行至成都,請降于李德輝。 德輝單舸濟將至合城,下呼立出降,安集其民而罷置其吏,合人德之。 時東川州縣皆沒於元。 二月,陸秀夫負帝赴海死之,宋遂亡。 发布时间:2025-05-04 15:15:4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7220.html